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大牛地气田多数气井在生产过程中易形成水合物,影响气井正常生产这一问题,实施井下节流工艺,解决了气井水合物生成严重给气井生产造成困难的问题,为了有效的制止水合物的生成,减少对气井正常生产所产生的影响,文中采用天然气水合物预测经验公式法预测水合物生成的最大井深,利用气井垂直管流计算方法确定合理节流气嘴直径,通过应用,井下节流降低了气井的井筒压力,由于井下温度高,因此有效的制止了水合物的形成,同时选择合理的气嘴直径有效控制了气产量的大小,满足了输气要求,避免了现场作业的盲目性,对大牛地气田的开发有一定的参考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气井开采及测试过程中,由于工作制度改变和地面温度低等原因,在井口气嘴和地面节流阀处容易形成水合物而造成堵塞,严重影响气井的正常工作。形成天然气水合物必不可少的条件是:高压、低温、自由水的存在;助长和加速水舍物形成的因素有:高的气流速度、压力波动、“籽晶”的存在、二氧化碳和硫化氢等酸性气体的存在。本文本文综合国内外有关水合物研究成果,重点介绍水合物形成机理和防止水合物的几种方法及动力学抑制荆等几种新工艺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在天然气长输管道运行过程中,管道内输送的天然气介质其物理特性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管内温度,压力和天然气组分的变化会形成水合物。而水合物的形成会降低长输管道的输送效率,提高输送成本,堵塞阀门、设备,严重时更会阻塞管道,成为安全隐患,甚至发生管道爆炸,造成重大事故和经济损失。文章通过水合物生成条件预测,确立天然气水合物形成时管道压力变化曲线,确立水合物形成点,为及时处理水合物冰堵节约时间。  相似文献   

4.
对靖边气田而言,气体成分以甲烷为主,但下古层气层天然气组分中普遍含有H2S、CO2等腐蚀性气体。含硫气体不仅对天然气的净化与运输带来影响,同时也对靖边气田气井的配产与井底积液的判断分析带来一定的影响。为此,文章建立了推导靖边气田含硫气藏临界携液模型,并进行了参数分析。结果表明:1随着硫化氢与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气井的临界携液流速与流量降低,相比之下,二氧化碳能够更大程度的引起临界携液流速与流量的降低。2温度压力对气井的临界携液流速、流量影响规律与已知文献结果一致,表明含硫化氢或二氧化碳气藏温度压力影响规律,基本符合已有成果的模型特征,即温度越高的地层,气井对硫化氢含量的变化就越敏感;而压力增大,气井对硫化氢含量的变化敏感性降低。  相似文献   

5.
随着海洋深水油气资源的大力勘探和开发,与天然气水合物相关的海洋工程安全问题日益增多。天然气水合物的存在不仅会堵塞海底运输管道,而且有可能导致海洋油气开发工程灾害。水合物的分解会使海底地层产生超孔隙压力,导致海底地层结构强度破坏,引发气体泄漏、海底滑塌等工程事故,加大深水工程的灾害风险。水合物分解产生的甲烷气泡可能是BP公司"深水地平线"钻井平台爆炸的直接原因,水合物的出现也致使BP公司利用"控油钢筋水泥罩"封堵漏油井口的方案失效。鉴于此,在勘探开发我国南海常规深水油气资源时,需要对海洋天然气水合物进行勘探,开展水合物风险控制研究并监控和建立水合物风险的预测技术和预警系统;从而稳步实现对天然气水合物作为替代能源的开采利用。  相似文献   

6.
青藏高原分布着中国规模最大的多年冻土带,构造背景发育有良好的中生代、新生代海相地层及海相、陆相盆地,根据陆域天然气水合物的形成条件,从多方面讨论了天然气水合物形成的可能性及其矿藏有利的分布位置,是我国陆地天然气水合物可能的赋存区域之一。青藏高原完全具备形成天然气水合物矿藏的有利条件,结合木里地区成功钻获天然气水合物事实,进一步探讨了青藏高原陆域天然气水合物的找矿前景。分析表明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具备天然气水合物找矿的巨大前景。  相似文献   

7.
高含硫天然气的特殊性和目前集输工艺技术的局限性使得高含硫天然气在开发生产过程中已经出现了一些难题,其中急需解决的就是集输管网系统的堵塞问题。堵塞是影响高含硫天然气地面集输管网系统安全运行最常见、最复杂的问题,由管网堵塞而引发的安全和环保事故在国内外气田开发中并不少见。因此,本文从高含硫天然气地面集输系统堵塞的原因出发,对地面集输系统的解堵、防堵措施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天然气水合物(俗称"可燃冰")分布广、规模大、能量密度高,可成为常规油气资源极具潜力的替代能源.勘探、开发利用天然气水合物,建立天然气水合物产业,是我国未来的重要战略选择.我国先后启动了天然气水合物118专项和127专项,全面开展海域和陆域冻土区天然气水合物资源的调查研究工作,获取了各种天然气水合物实物样品.这些钻获的样品非常宝贵,必须建立先进、配套的天然气水合物实验测试技术和方法,才能对其进行全面的分析研究,为天然气水合物资源勘探、评价及相关研究提供重要的数据与基础信息.  相似文献   

9.
王小薇 《内江科技》2012,(10):143-144
井下节流工艺是将节流器置于油管的适当位置来实现井下节流调压。井下节流相比地面节流具有很多优势,并且井下节流充分利用地热加温,防止井筒内形成水合物堵塞,降低地面管线压力,控制气井产量。本文以苏20-11-8N井为例,分析了井下节流后温度压力分布与气井防止水合物生成情况。结果表明,井下节流可大幅降低水合物的生成温度,且有效解决气井积液的生产技术难题。  相似文献   

10.
对天然气水合物的理化性质及其分解方法进行了介绍,进一步分析了天然气水合物对环境产生的影响以及天然气水合物分解的前景展望。  相似文献   

11.
天然气水合物具有污染小、储量大、分布广、能量密度高等独特的资源优势,被誉为未来的战略接替能源,引起了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虽然我国已分别在南海和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钻获了天然气水合物实物样品,但与天然气水合物开发研究强国相比技术差距仍然很大.鉴于陆域天然气水合物比海域天然气水合物勘查成本低、开采安全系数高、开采对生态环境影响小,建议当前我国应选择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重点部署天然气水合物的开发,并采取制定国家规划、加大投入力度、建立研发基地等措施加强其开发研究.  相似文献   

12.
加快青海省天然气水合物资源研究与开发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延林 《青海科技》2009,16(6):26-30
2009年12月我国在青海省祁连山南缘永久冻土带发现天然气水合物,这是继2007年5月在我国南海北部探获天然气水合物之后的又一重大突破。本文对加快青海省陆域天然气水合物资源研究与开发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13.
他较早师从我国著名天然气水合物专家——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吴必豪研究员.奠定了坚实的知识基础;他是参与我国天然气水合物调查研究的第一批科技工作者之一,为我国海域天然气水合物发现开展了大量前期基础性工作:他全面参与了我国陆域天然气水合物的发现过程,为青藏高原冻土区实现天然气水合物勘查突破做出了重要贡献……他就是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卢振权研究员。  相似文献   

14.
天然气水合物具有极大的资源潜力,可能成为继煤、石油、天然气之后的接替能源,对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目前,对如何能够准确地探测、评价天然气水合物资源,以及如何安全有效地开发水合物资源还缺乏先进的理论与技术支撑。实验测试技术是天然气水合物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研发先进配套的实验测试技术,获取丰富准确的实验数据,为天然气水合物资源勘查、评价及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为此,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承担实施了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天然气水合物实验测试技术研究”项目,起止时间为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  相似文献   

15.
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实施的“中国天然气水合物勘查开发中长期规划(2010-2030)研究”项目,在系统总结分析国内外天然气水合物勘查开发最新成果和重大战略以及发展趋势的基础上,通过剖析不同国家的发展战略与路径,结合我国实现情况及面临的严峻挑战,设计出未来二十年我国天然气水合物的勘查开发路线图,提出战略明确目标,部署路线,并从全产业链的角度研究了水合物发展的政策体系,对指导我国天然气水合物产业发展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天然气水合物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析了世界天然气水合物研究现状和开发前景 ,评价了天然气水合物资源潜力 ,论述了天然气水合物的战略意义和有关重大科学问题 ,提出了该领域的发展建议及应采取的研究策略  相似文献   

17.
描述了天然气水合物的物性,考察了气体组成、温度、压力、水-气接触面积,加入化学添加剂对水合物生成的影响,从技术和经济两个方面研究了水合物法固态储运天然气的可行性,认为与以往的天然气储运方式相比,水合物存储技术具有存储空间小,稳定性好的特点,安全性比天然气的液态、气态存储更高。  相似文献   

18.
气井是天然气生产的主要对象,在地质条件和气井数量不变的情况下,加强气井管理,对气井进行合理分类和配产,加强动态分析,减少关井,增加采气时间,改善气井利用率,就可以达到生产更多的天然气。本文针对以上几方面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并就苏里格气田气井管理的难点和重点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对应的生产管理指导意见和措施。  相似文献   

19.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人们陆续在冻土带和海洋深处发现了一种可以燃烧的物质,在地质上称之为天然气水合物。由于其主要成份为甲烷,因此又称之为甲烷水合物。 天然气水合物首先是由英国学者汉弗莱·戴维于1810年在实验室合成,至20世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石油资源的日益短缺,油价的不断飙升,石油争夺战的白炽化和公开化,无一不增加了人们对未来能源世界的恐慌:有一天石油用完了,我们还能用什么?所以寻找和开发利用清洁、高效、潜力巨大的新能源,已经是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解决未来能源问题的主要出路。“谁掌握天然气水合物的开采技术,谁就可以执21世纪世界能源之牛耳。”可见,天然气水合物将成为本世纪的一种主要能源,是能源的一个新领域。什么是天然气水合物天然气水合物,也称气体水合物(简称G a sHydrate),是由天然气与水分子在高压(大于100个大气压或10MPa)和低温(0°10℃)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