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2 毫秒
1.
孙剑 《内江科技》2010,31(7):45-45,86
岩心饱和度室内分析结果是评价储层水淹状况的重要数据,而实测取心井岩样的油水饱和度常常偏离地层孔隙中的真实油水饱和度。分析了含水饱和度测量值的影响因素,以胜利油区某取心井为例,通过室内实验模拟降压脱气过程,研究了降压脱气对含水饱和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岩样的原始含水饱和度和溶解气油比决定降压脱气造成的含水饱和度损失,根据物理模拟实验得到的脱气前后岩样含水饱和度之间的关系可以校正实测岩样含水饱和度,使其更接近实际地层中的真实含水饱和度。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渤海某油田密闭取心井B储层岩心为研究对象,提出一种新的油水饱和度校正方法,通过考虑矫正测试方法、电解法测量水量、乙醇萃取法的影响、降压脱气、孔隙压实等因素的影响,开展室内油水饱和度校正的物理模拟实验,系统研究了轻质油密闭取心饱和度校正,矫正获得的渤海油田B井密闭取芯饱和度测试结果与测井解释成果对比分析表明,此方法计算得到的含水饱和度与生产动态相吻合,有助于轻质油藏水淹层的判断和开发策略的制定。  相似文献   

3.
周超 《内江科技》2008,29(3):124
本文简要介绍聚合物对常规测曲线的影响,重点分析了各种监测方法在聚合物驱单元的适应性,并对各种监测方法及常规测曲线结果进行了校正,探索出了适合于聚合物驱油藏剩余油监测技术,建立的校正公式对于同等条件下的同类油藏含水饱和度的校正具有借鉴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董克建 《内江科技》2010,31(3):77-77
本文简要介绍聚合物对常规测曲线的影响,重点分析了各种监测方法在聚合物驱单元的适应性,并对各种监测方法及常规测曲线结果进行了校正,探索出适合于聚合物驱油藏剩余油监测技术,建立的校正公式对于同等备件下的同类油藏含水饱和度的校正具有借鉴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本文采用油藏工程综合分析技术、数值模拟技术结合各种动态检测技术,对注水开发油田特高含水期的剩余油饱和度分布规律和特点进行分析研究,获得了相关的监测方法并建立了校正公式。  相似文献   

6.
长期以来人们就意识到岩心分析测量对确定残余气饱和度的重要性,并进行了一些实验来研究水对气的驱替,但目前还缺乏一种公认的定量确定剩余气饱和度的实验方法。为了了解残余气饱和度实验研究进展,通过大量的文献调研,从认识残余气形成机理出发,对文献中各类岩心分析技术测量残余气饱和度的流程和方法进行了梳理和总结,归纳出稳态驱替、离心法和渗吸试验三种实验方法,其中重点讨论了渗吸试验方法。  相似文献   

7.
常规PVT筒衰竭中没有考虑多孔介质的影响,西南石油大学利用超声波测饱和度技术推算地下凝析油饱和度,利用PVT和长岩心衰竭实验数据,通过质量守恒原理就可以推算地层下凝析油饱和度,且推算结果与数值模拟方法推算的相同条件下地层凝析油平均饱和度极为接近。  相似文献   

8.
刘怡  袁泽波  薛璐 《内江科技》2012,(4):90+135
凝析气藏在开发过程中会由于水锁和反凝析污染导致凝析气产量急剧下降,具有极高经济价值的凝析油也被束缚在地层难以采出,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解除水锁和反凝析污染的关键在于准确分析其产生原因及伤害程度,考虑含水饱和度下的致密砂岩岩心分析技术的难点在于使岩样达到一定含水饱和度并使得饱和水均匀分布。本文综述了目前致密砂岩建立含水饱和度的方法,针对各种方法的缺点提出了实验改进方法,并通过气测渗透率实验验证了改进方法的可行性与准确性。  相似文献   

9.
针对固体小火箭装配过程密封圈压缩量在线测量过程中因初始点判断错误而导致测量结果错误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预测—校正的方法来测量密封圈压缩量。基于预测—校正的测量方法主要包含两个步骤:首先,利用拧紧扭矩系数来预判密封圈压缩的初始点,并记录压缩量和扭矩值序列;然后,在扭矩加载完成后,对此前的压缩量和扭矩值序列进行倒序校正,以此来确认密封圈的压缩初始点,根据确认后的初始点来计算密封圈的压缩量。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的测量精度和可靠性都满足工程化应用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朱娟娟 《科技广场》2010,(5):225-227
交-直-交交换器有许多优良的性能,本文对传统的交-直-交变换器整流侧进行了改进,在引入开关函数的基础上,分别建立了交-直-交变换器整流侧和逆变侧的数学模型,在控制系统上,对变换器集中采用SPWH控制,最后通过saber软件对系统进行了仿真实验.实验结果证明了建模方法的正确性和控制方式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研究采用顶空前处理技术处理土壤样品,利用气相色谱来分析测定土壤中12种挥发性芳烃。测定了方法检出限,采用2g土壤,各目标化合物方法检出限界于2.0-4.3μg/kg;对一种实际固体废物样品进行了加标回收实验,回收率范围33.2%-88.3%。本实验分析时间短,操作简单,灵敏及测定结果较为满意。  相似文献   

12.
本文简要分析了当今大学实验课的现状,针对传统实验预习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新的实验预习机制。结合二阶系统校正设计实验预习实例,介绍了实验原理和实验内容,应用Multisim分析了未校正系统的性能指标,设计了串联校正网络,通过Multisim仿真验证了校正后系统的性能完全满足设计要求。结论是新的实验预习机制锻炼了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了实验课的效率。  相似文献   

13.
本实验对1-叔丁氧基乙氧羰基-(3S)〔-〔(1S)-乙氧羰基-3-苯基-丙基〕氨基〕-2,3,4,5-四氢-1H-1-苯并氮杂-2-酮的合成工艺进行研究。本实验对原料的投料配比以及反应时间对合成工艺的影响进行研究。检测方法:采用依利特sinochro ODS-BP色谱柱(5um 4.6*250mm),甲醇-0.03%磷酸氢二钠-0.05磷酸二氢钾(70:15:15),检测波长为254nm,流速为1.0ml/min,柱为30℃。  相似文献   

14.
在本次检测实验中将根据HJ84-2016的相关标准进行分析,通过数理统计进行实验分析,使用离子色谱法针对F-;Cl-;NO_2-;NO_3-;SO_4~(2-)等实验对象的最低检出限、标准曲线以及检测精密度、准确度等项目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5.
针对岩心流体饱和度分析中存在的饱和度超百问题,通过不同除油方法,针对胶结岩心和疏松岩心含油饱和度数据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热解除油对于疏松岩心油饱和度的影响较小,而对于黏土矿物以及碳酸盐含量较高的胶结岩样,则不能采用热解除油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2-吡咯烷酮-5-羧酸的化学合成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殷昕 《中国科技信息》2007,(20):289-289,294
介绍一种合成2-吡咯烷酮-5-羧酸方法。实验表明,以常见的味精(1-谷氨酸钠,谷氨酸单钠)为原料,通过加热分解脱水,制得-吡咯烷酮-5-羧酸钠;然后加入浓的强酸,经冷却后结晶即可得到2-吡咯烷酮-5-羧酸。将此法与其它两种合成方法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7.
原始含油饱和度是油田开发中后期水淹层评价和油藏开发调整方案编制的重要参数。以油气运移成藏理论为基础,通过分析研究区不同物性储层的毛管压力曲线特征,明确了油层原始含油饱和度的高低主要受孔隙结构和油柱高度两方面的影响;在储层分类前提下采用归一化含水饱和度参数与J函数拟合的方法建立了一套综合考虑储层物性和油柱高度的原始含油饱和度计算方法。利用该方法对实测井的水淹层段进行计算,其结果与岩心分析值吻合良好,绝对误差在±5%之间;并且结合该参数,利用"Soy-So双饱和度法"进行A油田的水淹层解释,解释结论与油井实际初产情况吻合,方法的适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8.
本文主要研究了NO2-在原子荧光测定方法下,对硒、砷、汞元素测定结果的影响,分别在不同浓度NO2-状态下进行了测定结果的实验与分析,同时也针对实验过程中,消除NO2-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方法进行了详细研究。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两栖装甲车人-机-环境系统模拟仿真试验技术途径。方法:提出对某模拟实验系统进行功能补充,运用半实物仿真技术进行高速两栖装甲车人-机-环境系统模拟仿真。结果:通过分析高速两栖装甲车作训特点、可获取的实验室研究条件以及仿真试验技术途径,得出该仿真试验方法在理论上是可行的。结论:半实物仿真将成为两栖装甲车人-机-环境系统研究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0.
本文就催化裂化干气分析的现用方法进行了较大的改进,引入了相对体积校正因子对组分进行定量校正。同时解决了热导检测器(TCD)与氢火焰检测器(FID)一起使用时,由于响应信号不匹配给定量方法造成的困难,给出了定量归一的计算公式。通过实验得出,经过改进后的方法,准确度有很大的提高,完全符合色谱分析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