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几年前,<中国教育报>"读书周刊"曾就全国城市中小学教师阅读状况进行调查,调查分析显示:我国城市中小学教师中,有"八成以上从未在报刊杂志上发表过文章"……从这个角度讲,我国中小学教师的教育科研水平还亟待提高.据笔者了解,我国城市中小学教师的书面表达能力并没有什么问题,那么,是什么原因使教师们"从未在报刊杂志上发表过文章"呢?笔者以为,关键在于这些老师缺少一双敏锐的"眼睛",对教学中的"问题"视而不见、充耳不闻.换句话说,教师们不是"写不出来",而是觉得"无啥可写"!那么,怎样才能做到"有啥可写"呢?笔者以为,要解决这个问题,关键在于要做到"五个善于".  相似文献   

2.
基于网络的分级分层混合式中小学教师培训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师培训是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也是教师继续教育和终身学习体系的重要构成部分.本文在分析了当前三种主要教师培训模式的优缺点基础上,提出了"基于网络的分级分层混合式培训模式",并对该模式在"中国--UNICEF灾区教师培训"项目中的应用效果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3.
梁克晃 《文教资料》2013,(7):146-147
识别学生的"材"是"因材施教"的前提条件。本文主要运用调查法收集资料,反映教师进行"因材施教"的现状,阐释教师识别学生的"材"对教育的重要性,提出利用心理测试、学科水平测试等测试法及中国传统相术等老师们在调查中不常提到的方法,识别学生的"材",以期对研究"因材施教"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4.
这节作文课,教师出示"下水作文"与学生一起交流,让学生体会如何积累生活体验,捕捉生活中的好素材,创造性地进行材料"加工",塑造饱满形象,表达真情实感,我觉得很有价值.正是这篇"下水作文",激起了学生的热议,掀起了不小的波澜.可见,下水作文不失为写作指导的一种很有实效的方式.  相似文献   

5.
李伟 《辽宁教育》2013,(6X):89-90
<正>最近有很多关于教师幸福指数的调查,结果无一例外显示:大多数教师觉得自己不幸福。按照传统观念,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应该拥有精神上的巨大幸福感;国家日益重视教育,教师的收入日益提高、社会地  相似文献   

6.
<正>习作教学中,我们教师很容易发现,学生们"踟蹰蜗行",甚至"谈之色变",学生普遍认为写作文是"苦差事",觉得"难下笔","没有内容可写",写完的文章苍白无力,内容空洞。学生的反应足以告诉我们教师,我们的习作教学存在着"无所作为"。如何使我们语文教师在习作中"有所作为"呢?教师的教学技巧是关键,教学中,我们可以尝试着从以下方面着手,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一、开发"零距离"的资源教学中,我们为了引导学生开阔视野,融入生活,对生  相似文献   

7.
高中《算法与程序设计》教学历来是师生共同面对的难题。教师认为难教、学生更觉得难学。孙子兵法的"三十六计"中有一计为"擒贼先擒王",师生们各自的难点是什么呢?通过对师生进行问卷式调查并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我  相似文献   

8.
李晓  陈小鸿 《文教资料》2008,(14):111-113
中职生长期以来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他们往往被认为是"差生",据调查表明,中职学生普遍存在厌学、学习动机不高、学习兴趣低下、消极的心理定势等现象.这种现象是中职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人际交往中长期得不到教师、家长以及同伴等的支持、肯定与鼓励,经常遭受挫折与失败后逐渐习得养成的,心理学家称之为"习得性无助",这种无助感弥漫在中职生学习生活的全过程,是对他们学习生活的概括.本文分析了中职生"习得性无助感"的成因,并提出了教育对策.  相似文献   

9.
多媒体教学中的课件制作是一种"趋势",而不是一种"时髦".本文针对一些教师对课件制作的错误认识,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0.
唐世湖 《考试周刊》2013,(51):55-55
在实际教学中,学生一提到写作文就唉声叹气,甚至对作文课产生惧怕的心理,他们不知道怎么写,觉得作文太难写了。如何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呢?教师可通过引导学生到生活中感受生活,有选择地、创造性地"借鉴",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