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新基础实验"、"新课程改革"、"新教育实验"是被当下教育人士称为"三新鼎立"的教育改革工程。"新教育实验"以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最高追求和努力方向,其理论基础中所蕴涵的人的发展、人的潜力的开发和个性的形成、追求崇高和和谐等一系列教育幸福观正是当前教育生活中所忽视和缺乏的教育理想。  相似文献   

2.
今年7月,我们明确提出了"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的目标. 我们认为,新教育实验就是以教师的专业发展为基点,以六大行动为途径,以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标的实验.这个解释大致反映了新教育实验对教育的理解和追求.  相似文献   

3.
通识课程是我国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但近年来的实践并未改变通识课程"不通"的现状,其症结在于以专业教育为本,通识课程只起点缀、装饰作用。事实上,大学培养的首先是本科生,是以人和公民的发展为目标的教育,然后才是专业人才。以人和公民的发展为目标的本科生教育是由通识课程支撑的通识教育来完成的;进而再以"通识"的素养去判断、选择、追求自己的专业教育。  相似文献   

4.
新教育实验是一个以教师发展为起点,以五个观点为核心思想,以六大行动为具体途径,以四大改变为主要目标,以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的教育实验。通过几年的研究,新教育实验在新教育儿童阅读、理想课堂、教师专业发展、学校文化建设等方面提出了鲜明的主张,并取得重要研究成果。它成为我国教育通向素质教育理想家园的一条路径。  相似文献   

5.
本文提出以按层次分流、实行分级教学为基点,"语言交际+专业应用"的教学内容为重点,以"计算机多媒体、网络技术"为基础的教学手段为根本,"课堂教学+多媒体、网络教学"相结合为基础的英语教学新方法为核心,"终极性评价+形成性评价"的教学评价体系为立足点,加强教员队伍建设为难点,对军队院校研究生英语教学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6.
新教育实验“毛虫与蝴蝶”——儿童阶段阅读研究,有一个非常明确的目标,“为每一位儿童寻找到此时此刻最适合他的书”。在接下来做的教师专业化发展项目(以日常教育教学为核心的专业阅读+专业写作+专业发展共同体,俗称“三专”项目)中,专业阅读的目标也是“为每一位教师寻找此时此刻最适合他的书”。  相似文献   

7.
基于对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理解和对优质教育的追求,为了给学生提供优质的课程,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广州市海珠区实验学校以"现代化"为核心理念,从教师、学生、家长三个层面,营造"民主、开放"的课程文化,形成核心价值追求、主流价值观,落实教育目标,推进现代化课程文化建设的具体思路。  相似文献   

8.
生命课程作为新教育实验的基础课程,着眼于培养学生“真善美”的品格,进而提升其生命高度。新教育实验尊重个体的生命成长,以学生为中心,设置个性化课程,以“十大行动”为途径和主要内容,强调共同体及其愿景的价值,致力于使师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新教育实验将教师成长作为逻辑起点,构建“职业认同+专业发展”的教师成长模式,引导教师在增强职业认同的基础上,通过专业阅读、专业写作和专业交往,促进自身的成长与发展。  相似文献   

9.
以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越来越广泛地渗透到教育教学领域,"课程整合"已成为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新视点。我校也紧跟教育教学发展的时代潮流,承担了苏州市级课题"信息技术环境下,  相似文献   

10.
贵州普定县自然条件差,人地矛盾突出,农民收入增长主要依靠非农产业,"乡政村治"正式制度发展生产功能萎缩,公共服务和政权引导功能凸现,在市场经济中逐步形成了"外出打工+种田+兼营工商"的开放型生产生活方式。普定县农村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教育经费紧张,学校条件艰苦,教师待遇差;农村教育的高需求与供给的结构性缺失;农民继续教育资源整合不够,缺乏统一布局;农村基础教育阶段家庭教育、学习辅导缺乏;农村学校游离于所在地的生产、生活之外。为此,须深化农村教育改革,完善农村教育经费投入体制,确定合理的农村教育目标,整合、优化教育资源,创新农村教育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等;同时,对农村社会结构作适度的调整,以形成与农村教育之间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1.
生本教育理念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思想业已成为目前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理论流派,生本教育主张“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的教育宗旨,它倡导教育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把提升学生主体价值.拓展学生的实践能力作为教育的根本目的.生本教育理念在我国推进“素质教育”的时代,为高校的体育教育改革提供了实践视野,“以生为本”、“健康第一”无不透射出生本教育理念.由此可见,揭示生本教育思想理念,并积极运用到体育教学实践中对推动当前我国高校体育教育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于玲玲 《成人教育》2014,34(9):17-22
我国近代教育学家熊子容,对公民教育有着独到的思考与认知:公民教育的意义不仅是培养具有良好品质的个人,更是培养良好的公民以促进社会的发展;公民教育在原则上应注重"社会心理"、"道德训练"、"社会估值"、"社会团体"、"公民性质评价"、"民主主义"六大问题;公民教育实施方法包含有公民课程形式、公民课程设计、公民教学方法;民国时期的公民教育是以三民主义为指导,充实人民生活,谋求社会生存,发展人民生计,延续民族生命,以期实现民族独立、民权普遍、民生发展,促进世界大同。熊子容公民教育思想对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仍具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在日常话语体系中,对表演的"成见"支配着人们对表演的理解。但从人类行为学角度看,表演是人类基本的生活方式和存在方式之一。它在教育生活中的引入,作为一种方法,可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若从精神层面上来考量,可以深化对"自我"的认识、对交往和教育本源性关系的认识及对生命存在与发展的体认。  相似文献   

14.
胡娟  洪明 《中学教育》2010,(10):59-64
硕士学历的"教师领导"课程传统上主要由大学提供,而在美国近来的教育改革中出现了由私立特许教育机构创办"教师领导"硕士学历专业的变革,HTH是率先尝试者。其"教师领导"专业在培养目标、入学条件、学程设计、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评估方式上都贯穿了自己特有的教育理念,形成了强调个性、注重实践等五个方面的特点的培养模式,对我国"领导型教师"的培养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评判某知识领域能否成为学科涉及学科标准的科学性问题。传统以来,学界常以“三独立”标准和“范式”标准来评判高等教育研究是否一门学科。事实上,“三独立”标准远已过时,“范式”标准亦不适切。基于“全覆盖”、“可区分”和“延展性”3项原则,新的“两要素”学科标准得到构建。在新学科标准视阙下,高等教育研究是一门学科确认无疑。  相似文献   

16.
中国共产党在90多年的光辉历程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同时也铸造了具有丰富内涵和强烈时代特征的革命精神,尤其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形成了"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和"西柏坡精神"等一系列革命精神形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加强青年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及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等方面都体现出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7.
林砺儒是中国杰出的革命教育家,学者们对他的教育思想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主要从其生平、师范教育思想、"全人格"教育思想、国民教育思想、教育哲学思想、教育思想当代价值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取得了比较多的研究成果。为了进一步深化林砺儒教育思想的研究,为当今教育提供指导和借鉴,还应该加强整体性研究、连续性研究和对比性研究,对"空白块"进行填补,为林砺儒教育思想的研究提供更好的学术环境。  相似文献   

18.
倡导联盟框架下“国家精品课程建设”的政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家精品课程建设"政策作为我国高等教育"质量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和教育信息化进程不断深入发展的背景下实施的一项重大政策,是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开放项目政策。本文使用倡导联盟框架对制定"国家精品课程建设"的政策文本以及该政策的实施进行研究和分析。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of National Excellent Course" policy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Quality Project" of the higher education.In the era of informationization and massfication,"The Construction of National Excellent Course" is a vital policy with the focus of discovering and developing excellent educational resources.This article analyses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is policy from the advocacy coalition framework.  相似文献   

19.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以生为本"课程理念。从不同学习理论的视角来解读"以生为本"课程理念得出不同的结论,人本主义理论解读为"以生命为本",行为主义理论解读为"以生动为本",认知理论和建构主义理论解读为"以生长为本",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也从不同的角度将其解读为以生命、生动和生长为本。  相似文献   

20.
以排球课程教学模式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学校普排球修课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模式以及对学生成绩评价进行分析基础上,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体育的三维教育观为指导,重新构建了"课程目标多元化"、"教育渠道多边化"、"授课类型多样化"、"教学内容多项化""考核评价综合化"的新型排球课程模式,从而优化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模式、优化教学手段、优化评价体系,培养合格的体育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