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本文介绍中国西部科学院附设公共博物馆简况和北碚民众教育背景,分析中国西部科学院附设公共博物馆的公共性、展示内容的民众普适性和博物馆教育纳入民众教育体系,以此揭示其与民众教育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分析近代中国早期博物馆民众教育的社会背景,指出博物馆与民众教育的关联,必基于博物馆的公共性;以及20世纪以来博物馆社会教育思想理论的倡导和20世纪上半叶政府主导的教育现代化进程对其影响极大。  相似文献   

2.
上海发展行业博物馆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9世纪上海的开埠 ,使上海在很短的时间里便跻身于国际近代城市之林。上海城市繁荣、经济发达的同时 ,博物馆作为一种新兴的社会文化机构也在上海出现 ,186 8年法国人创办了中国最早的博物馆———震旦博物院 ,从此开始了上海博物馆事业百余年的发展历程。经过几代人的努力 ,今天的上海已拥有各级各类博物馆、纪念馆、陈列馆 5 4个 ,内容涉及历史、艺术、革命史、人物、自然科学等多个门类 ,初步形成一个全市的博物馆网络。然而在迅速发展之中仍然存在着不足之处 ,从 1999年全市的博物馆统计数字来看 ,艺术类、历史类和革命纪念类的博物馆、…  相似文献   

3.
讲解员是自然科学博物馆向公众进行自然科学知识传播的关键媒介,在讲解员流动常态化的今天,科学高效地培养出一支优秀的讲解员队伍,保证社教功能的完整实现,是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本文以中国农业博物馆为例,从讲解员基础培训、分类培养、科普能力培养三方面初步探索了一套初、中、高级讲解员培养模式,以期循序渐进、有的放矢地培养讲解员,为自然科学博物馆建设一支专、精、优的讲解员队伍,从而高效率高质量地实现社教功能,提升博物馆的整体形象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4.
现代公众的多方位需求呼唤博物馆文化产业的发展,博物馆衍生品作为博物馆文化产品中最普遍的一种形式,有巨大的发展空间。我国自然科学类博物馆作为传播自然科学知识、提升公众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场所,在这一方面极为欠缺。本文从博物馆衍生品的定义和属性入手,通过对国外和国内较为成熟的博物馆衍生品研发情况进行借鉴和对比,指出我国自然科学类博物馆以及我国博物馆在这方面普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20世纪开始时,1905年中国引进西方博物馆化,诞生了中国第一座博物馆。20世纪80年代,中国又从西方引进生态博物馆思想,1995年诞生了中国第一座生态博物馆。博物馆是一种进步的化形态,它总是为社会的进步所需要。  相似文献   

6.
一部自然科学表征史就是一部自然科学发展史,也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史。从自然科学博物馆的肇始到"分析时代"的科技展,再到"实验科学"下博物馆表征科学的多样化历程,几百年来自然科学博物馆内容的日渐丰富诠释了一部科学发展史,展现了人类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的终极诉求。  相似文献   

7.
北京自然博物馆是发起筹建中国博物馆一学会的八个发起单位之一。值此纪念中国博物馆学会成立十周年之际,我应邀对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与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协会的发展情况,作一点介绍,以志纪念。  相似文献   

8.
作为中国较早的科技类博物馆,民国时期交通博物馆的研究具有博物馆史和近代科技史的双重意义。交通博物馆筹建于1912年,隶属于交通部,1914年正式对外开放,1928年划归交通大学北平铁道管理学院。其建立与兴衰,折射出中国早期博物馆、早期工业发展的特点和命运。  相似文献   

9.
不同于其他综合类博物馆,自然科学类博物馆侧重的是对科学知识进行普及以及进行科学教育,作为教育功能的延伸,自然科学类博物馆衍生品的开发也肩负了科普与科教的使命。本文首先从自然科学类博物馆衍生品的相关概念入手,探讨有关衍生品的认知、研究与价值,继而分析在衍生品开发中存在的问题,然后提出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地球科学以地球为研究对象,是自然科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自然科学博物馆必不可少的展览内容之一。由于其涉及的范围较广,分支较多,在博物馆展览陈列的设计与布展中也面临着许多挑战。特别是目前我国博物馆事业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对地球科学的展览陈列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以2019年完成提质升级的湖南省地质博物馆地球奥秘厅为例,通过贴合时代发展的展览主题策划,将二元叙事结构运用于地球科学展览,在展览设计中探索性地采用了媒体化的途径与方法,为地球科学展览的策划和设计实践提供一种新的方式。  相似文献   

11.
广义的科学博物馆包括自然博物馆、科学工业博物馆和科学中心三种类型,狭义的科学博物馆指其中的科学工业博物馆。本文通过对比分析国内外科学博物馆的发展历程与现状,认为近年来中国的科学博物馆事业过于偏重于科学中心的发展,缺失了科学工业博物馆这一类型。本文提出:因科学工业博物馆在展示内容、展示方式上的独特优势,中国的科学博物馆应补上这一课,大力建设科学工业博物馆。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分析了民间手工艺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我国民间手工艺的发展现状、民间手工艺引入科技馆的必要性等相关问题,重点探讨了适合融入科技馆教育的民间手工艺项目的选择以及如何在科技馆教育中融入民间手工艺,为拓展科技馆教育活动的内容和形式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3.
作为一本学术游记和随笔集,《域外博物馆印象》作者通过参观、考察众多的域外博物馆,从四个维度展现了自己的学术收获:以中国科普事业领导者的视角,对中国的科技馆事业建设发展予以指导;以科学传播理论研究学者的视角,探讨科学博物馆的发展规律;以中国科学博物馆行业引领者的视角,思考科学博物馆的教育功能;以科学博物馆忠实粉丝的视角,归纳科学博物馆的文化属性。  相似文献   

14.
科学仪器史的兴起是过去数十年科学史领域中一个令人瞩目的现象,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博物馆藏品和博物馆从业人员对科学史研究的介入。这一研究趋势在国内仍未见波澜。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自2018年筹建以来已经做出了一些尝试,在仪器和发明复原、科学仪器史等方向做出了探索,回应了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外科学史领域对科学仪器以及科学物质文化的关注,同时积极将自身的馆藏与科学的历史、清华的历史甚至中国的历史相联系。对相关研究的缘起和成果进行了分析总结,反思了既有工作,同时对国内科技类博物馆开展科学仪器史研究的相关方法论做了初步探索和展望。  相似文献   

15.
科技馆是校外科学教育的基础阵地,在提升青少年科学素质、培育未来科技创新人才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现代科技馆体系发展“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的出台,标志着我国科技馆体系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本文从分析科技馆科学教育的重要定位出发,指出科技馆科学教育在实现价值引领、供给侧改革以及开放体系建设上的新目标,并结合我国科技馆科学教育发展中的现存问题,从理论研究、资源建设和生态构建层面提出解决方案,助力我国青少年科学素质提升。  相似文献   

16.
Science museums play a role in creating visitor experiences that relate to contemporary issues in science, and in linking audiences to the scientific enterprise and the community of scientists. In the Portal to the Public approach, science researchers are trained by museum educators with experience in inquiry‐based learning, and are then given opportunities to translate their current research for museum audiences. Portal to the Public offers one solution to museums seeking to sustain a commitment to delivering experiences that reflect the dynamic pace of research, and the need to connect local communities to scientific research occurring in their midst.  相似文献   

17.
以广西科技馆开展的科普教育活动为例,分析通过资源联动、整合、再塑是如何提升科技馆活动的品牌价值和公众吸引力,从社会化多元联动促进品牌增值、引入市场机制优化基层科普资源配置、嵌入公众社会生活并营造科技馆文化等角度推动科技馆科普教育活动的创新和发展,提出建立联动共享资源平台的新路径,以促进科技馆活动价值延伸,形成良好的科普生态。  相似文献   

18.
我国科技馆事业进入快速发展时期,科技馆的建筑规模和数量不断增加。同时,我国科技馆建筑规划和建设过程中也遇到各种问题。本文结合国内外科技馆相关的案例,分析了科技馆建筑的选址、室外空间的功能设置、科技馆建筑的核心价值等问题,提出科技馆建筑选址的本质是城市功能规划问题、科技馆规划用地应考虑室外空间功能的综合利用、科技馆建筑的核心价值是适应公共科学文化服务设施发展的需要等观点。  相似文献   

19.
Abstract This article describes Project ASTER III (Active Science Teaching Encourages Reform), a scienc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program for early elementary teachers, which is based on the premise that people learn best by doing. Very few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programs focus on early childhood teacher development and how best to integrate informal science centers into teaching. In ASTER III, development teams—consisting of university scientists, science educators, K‐3 teachers, and educators from a hands‐on science museum—developed 5E lesson plans aligned with the Ohio Academic Content Standards and the National Science Education Standards in conjunction with the museum’s exhibits. This study explores the impact of the ASTER III model on teacher perceptions about the role and effect informal science museum visits have on subsequent teaching and student learnin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