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引导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为此,要正确洞察学生价值心理的新时代特征,充分发挥其优势需要的驱动力量,积极占领思政课理论价值培育的主战场与理论制高点;加强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描绘青年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底色;充分体现学生主体性和教师主导性的统一,调动大学生学习自觉性,积极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尽可能优化高校实践环境,培育学生集体主义精神,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外化于行。  相似文献   

2.
陈庆国 《江苏高教》2021,(2):103-107
建构当代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效评价体系,包含评价主体、评价客体、评价介体和评价环体“四大要素”,确立了客观性原则、主体性原则、整体性原则、动态性原则和可操作性原则“五大原则”,构建了内容标准、需要标准和实践标准“三大基本标准”,设置了“培育实效”和“践行实效”两大板块的考评内容。开展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实效评价,进一步指导和促进当代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3.
本文阐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以及现在大学生中出现的价值观偏差现象,探讨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途径: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的主渠道;校园文化提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良好环境和氛围;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大学生内化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立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长期培育机制。  相似文献   

4.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具有重要地位。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提出了新要求,不仅要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力量、宣教力量,更要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力量、范导力量,以实际行动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大力弘扬主体性,真正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价值追求,自觉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创造性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以模范形象引导大学生认同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5.
从文化本身的价值意蕴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引领作用的双重维度考量,依托校园文化熏陶的方式来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理论上的应然性和实践上的可行性。文化熏陶是一种隐性渗透的教育方式,必须将校园文化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有机融合,防止"两张皮"现象。校园文化熏陶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的实现路径,要从文化熏陶中大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发挥、文化精髓的挖掘、校园文化生态的创设、校园文化活动的实践养成四个维度进行建构,为大学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耳、入脑、入心,进而外化践行提供一种新的逻辑理路和运行思路。  相似文献   

6.
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面临价值观的多元化导致思想盲从、价值观的功利化导致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价值观的个人倾向导致集体观念淡薄等挑战.对此,可通过充分发挥高校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的作用、优化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外部环境、充分发挥大学生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的主体作用三方面,培养当代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7.
图说是视觉文化背景下创新高校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重要途径."视觉优先、图文并重"的生动方式,有利于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大学生的价值感召.在当下,图说模式蕴含深刻的时代价值,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新载体,既有利于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主题形象化,也有利于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效果.图说模式也存在缺乏认同理论深度、教育方式单一、抑制大学生理性力量发挥的弊端.我们必须重点审视,从内容、方式及大学生主体性发挥角度,积极探寻图说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效能最大化的恰切之道.  相似文献   

8.
文章首先阐述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核心素养融合培育的适切性,然后分析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核心素养融合培育的瓶颈,最后提出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核心素养融合培育的路径.  相似文献   

9.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大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通过调查研究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难点,提出相应的实效性措施:树立将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嵌入日常生活的培育理念,构建日常生活化的核心价值观教育平台,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嵌入日常生活的践行路径,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大学生的引领和塑造作用。  相似文献   

10.
民族文化的多元性、地域环境的复杂性及多民族宗教意识是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背景根据。高校应充分发挥主体性作用,要树立实践育人理念,构建实践育人的协同合作机制,创新课堂教学实践模式,搭建校园文化特色实践平台,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充分发挥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让他们在各项实践活动中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的重要指导思想,大学生作为推动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力量,必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章分析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必要性,探讨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策略,进而提出了四点具体的培育与践行路径。  相似文献   

12.
《考试周刊》2017,(71):185-186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体现,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是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的重要内容。把实践养成作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重要途径,能够促使大学生认同并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价值观教育实现入眼、入耳、入脑、入心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十分重要,然而目前我国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课程体系不适应;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资源没有得到有效整合。因此需要转变教育观念,加强工学结合模式下的师资队伍建设;转变教育模块,构建适应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课程体系;转变教育机制,搭建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工作新平台。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指导,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依据。大学生作为建设祖国的中坚力量,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对于社会主义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笔者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出发,论述建设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功能,并为90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八大报告用"三个倡导"指明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内核和精髓。要把大学生培养成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就必须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而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渠道,重视课堂教学、坚持培育原则、创新培育途径,有助于使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工作取得实效。  相似文献   

16.
孙科丽 《河南教育》2014,(12):36-37
当前,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过程中存在的诸多因素影响着工作成效。通过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状分析,提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路径。  相似文献   

17.
以网络环境为背景,分析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方法。先介绍网络环境中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存在的问题;再研究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策略,以增强大学生自觉奉行社会注意核心价值观能力,为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8.
日常生活世界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基础。基于日常生活世界,要促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应该提高大学生的主体性自觉;符合大学生日常生活化的话语诠释和引领;关切大学生的内在需要,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感召力;注重日常生活领域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众化的大学生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基础包括在其内涵和特征两个方面之中。大学生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质是价值认同。价值认同具有变动性、差异性和主体性等方面的特征。价值认同的变动性使大学生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可能;差异性决定了其原则;主体性决定了其实践路径。大学生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基础包括主观基础和客观基础。当代大学生具有相同或相近的心理结构和生活经历,具有共同的利益诉求和价值追求是大学生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观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其科学性、民族性和价值性成为大学生认同的客观基础。  相似文献   

20.
在大学生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加强宣传教育,夯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化起点;注重实践养成,优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外化途径;创新管理服务,确保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全程贯穿;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