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文教学的本真,是要通过语文训练,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师在备课时,把握语文教学的本真,结合“文本意识、生本意识、课堂意识”三种意识,可以为语文教学增效。  相似文献   

2.
○和王先生谈过我那套设问作文法之后 ,回去就遇到一位朋友 ,长时间聊到中学作文教学到底要不要方法这个问题。●这个问题确实有必要说。前一段语文教学大讨论中的有些争论 ,实际也涵盖了这一点。不能否认 ,语文教学确实在效益上出了问题。○这个您曾经讲过 ,时代在前进 ,人们的生活在丰富 ,导致学生的任务也空前的繁复 ,语文学习的时间大大减少。原来私塾只学习语文 ,而现在的高中生学习语文的时间是有限的。高一每周五课时 ,高二每周四课时 ,高三每周五课时。每课时只有45分钟。很短的时间 ,要求教师必须教会语文 ,学生必须学会语文。这…  相似文献   

3.
我们总说课时不够用的理由是什么?且以小学语文为例。有一位为课时不够用而苦恼的教帅,给我算过这样一笔账:教材中有精读课文40篇左右,一篇课文平均需要两个课时,共需80个课时;12个“语文天地”需要近70个课时。这样算来,需要150个课时才能基本保证完成教材规定的教学任务。可是,一个学期除掉法定节假日等,满打满算一共不足130个课时。听他这么一算,  相似文献   

4.
语文阅读教学的第一课时,同样是语文教学环节中必不可缺的重要环节。教师需要明确第一课时的教学任务,避免教学设计中的"异化"和"越位",探索思考有效的教学方法,从实质上提高第一课时教学的教学效果,为第二课时学习做好铺垫。  相似文献   

5.
《语文课程标准》将读好书、写好字作为低年级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之一。无疑,低年级语文教学的第一课时自然要将读书、写字等基础知识的训练作为一个重要目标。当前,许多低年级语文教师在第一课时教学时.采用这样的基本模式:揭示课题一读准生字一读通课文一学写生字。这对教师们平时的教学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但一成不变的套路会带来学生的认知疲劳、审美疲劳.[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阅读教学第一课时为什么教师不感兴趣?第一课时真的上不出精彩吗?第一课时演变杂交成第二课时,长此以往对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有利还是有弊?第一课时教学有效性如何显现?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在几位语文老师以及几个班的学生中,进行了相关的调查和分析,试图破解第一课时难上之谜,并竭力唤起建构第一课时有效性教学的“范式”意识。[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语文阅读教学中,很少有教师愿意用第一课时做公开课,因为第一课时基本上都是围绕字词训练展开,难以出彩,很难获得成功。走进常态课堂,第一课时的语文阅读教学主要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8.
学习语文有多种途径,教科书只是其中一种。由于课时和篇幅的局限,教科书编选的内容和数量有限,不免会有种种缺憾。而语文素养的提高,包括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基本能力的培养、语感的养成,没有一定的阅读量是难以完成的。因此,教师应重视阅读,并让学生进行课文阅读,以使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前不久参加了杭州市第七届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展示活动。期间,针对目前语文教学在制订三维目标上存在的问题,与会者深有感触的一点是:第一课时层次不清、特征不清,使听课者往往很难区分到底是在听第几课时的课。因此,广大一线语文教师有必要对第一课时课时目标的制订和操作中的有效性进行反思和探索。  相似文献   

10.
阅读是一项重要的语文活动.它能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积累语文知识的能力.还能陶冶情操。作为一名新疆内初班的语文教师.我发现给内初班民考民起点的学生上语文阅读课时有很多的困惑.我也极力地思考这些困惑产生的原因.并试图找到解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随文练笔是一种很好的语文教学模式。把握目标,明确理念,找准切入点,是落实有效的随文练笔的基本策略。一、把握随文练笔的基本目标 随文练笔要基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养成,着眼于年段教学目标与单元课时目标,让目标意识贯穿教学的始终。  相似文献   

12.
目前,对第一课时的教学,不少教师无非是让学生认一认生字,学一学词语,读一读课文,理一理脉络。其实,第一课时和第二课时一样需要“精彩”,需要教师去细细思量如何上出语文味来。接下来,笔者将以苏教版《小动物过冬》的教学为例来谈谈如何让第一课时充满语文味。  相似文献   

13.
识写生字、读通课文、感知大意,为第二课时的教学扫清障碍是低年级语文第一课时的主要教学内容。可是,在实际教学中,经常出现第一课时内容安排过少,教学模式僵化,课堂气氛沉闷的现象;不少老师谈"第一课时"色变,愁"无米下锅"。本文旨在通过实际教学案例,例谈低年级语文第一课时教学的主要内容及方法策略。  相似文献   

14.
长期以来,“第一课时”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常被忽视,老师们往往不知道第一课时该干什么?能干什么?即使是观摩课、评优课,也很少有人执教“第一课时”。理由是“第一课时”难以出彩!因此,“第一课时”成了被遗忘的角落,甚至出现了一些令人寻味的“第一课时现象”。具体表现为三种类型。  相似文献   

15.
王旭明 《生活教育》2013,(10):36-37
当下人们普遍对国民语文应用能力不满,其中尤对中小学语文教学不满,中小学语文教学中,对教材不满尤甚。我以为中小学语文教材问题多多,其中最大的问题是过多过高的要求学生掌握记叙和说明的能力,过少和过低的要求学语文最该有的思辨能力。致使语文教学占课时最多,教师配备也最多,教学效率低下,一批又一批缺少思辨能力的学生走出校门流向社会。  相似文献   

16.
对于中职学生来说,语文教学应该要依照他们的特点来进行。对于广大的中职教育工作者来说,探求有效的中职语文教学方法更是一种责任。现今新课改的教育理念是在做中学,在学中做。所以课时任务必须要精心安排,这样才能使学生感兴趣,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中职语文教学的质量才能够有所提高,中职学生们的语文素养也能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17.
第一课时在语文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是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接受熏陶的起始点,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整体感知课文的关键点,是对学生进行双基训练,提高语文素养的基点。那么,语文第一课时该学什么,怎样的第一课时教学才是扎实有效的?语文教育专家张庆先生在阅读教学上有一个著名的“经纬论”,  相似文献   

18.
在目前的形势下,语文教学面临着一个相当突出的问题:课时少,内容多,进度紧。如何解决这一突出问题,可以说是广大一线语文教师的困惑。在周课时数一定的前提下,可以说,只有一条路可走,就是走内涵发展之路。因此,全力以赴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是任何语文教育工作者不能回避的问题。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是个老生常谈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语文教师观课时漫无目的、盲听盲从,议课时避重就轻、浮光掠影,这种现状亟待改变。"看得清,听得准,议得真",如果观课议课时能有地效落实这九个字,就一定能帮助小学语文教师提高观课质量,提升议课水平,达成专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20.
吕叔湘先生算过一笔账 ,一个十年制的学生 ,“十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 ,语文是2749课时 ,恰好是30 %。十年的时间 ,2700多课时 ,用来学本国语文 ,却是大多数不过关 ,岂非咄咄怪事。”时至今日 ,语文教学高耗低效现象不但没有得到有力的控制 ,反而愈演愈烈。这是因为 ,为数不少的语文教师将教学目标定位在会考、中考、高考上 ,千方百计地挤占学生的时间 ,坚持知识灌输 ,大搞题海战术 ,只要能使自己的学生在各项大考中考得高分 ,就认为是教学的成功 ,至于学生究竟化费了多少学习时间 ,掌握了多少语文能力 ,形成怎样的人文素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