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莫言获得的诺贝尔文学奖的颁奖词是"将魔幻现实主义与民间故事融合,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精准地概括了莫言小说的文本实质与行文风格。在此对莫言小说的魔幻现实主义风格进行剖析,通过其与佛教文化、心理学以及互渗律三方面结合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2.
莫言是当代中国最著名的的作家,他深受南美魔幻小说影响。在他的作品中,经常以中国传统魔幻因素与现实生活内容相结合,这使他的作品充满了神秘、诡异、空灵特性。《生死疲劳》是莫言魔幻现实小说中的代表作,以生死轮回展示不同人与动物的视角体会。从莫言小说的魔幻元素形成,独特的语言叙述,魔幻色彩与现实生活三方面解析,有益于理解魔幻现实主义对莫言小说创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不同时期,我国的文学作品表达的内容有较大的差异,但对社会文化领域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西方象征主义、魔幻现实主义等不同表现方式作品的影响下,我国的作家在作品创作中取得了较大的突破,为人们带来了丰富多样的文学作品。结合目前我国文学领域整体的发展形势,可知莫言的文学作品对很多作家的创作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莫言的小说包含着丰富的思想内容,不同的作品中有着浓厚的魔幻主义及意识流色彩。这些表现手法主要来源于加西亚·马尔克斯及威廉·福克纳的相关作品。但是,莫言在深入了解这些作品文化内涵及表达思想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实际经历及我国传统文学的相关理念,创造了具有鲜明特点的魔幻现实主义。读者在阅读他的作品的过程中,既能感受到西方现代派文学的魔幻表现方式,也能在字里行间感受到我国传统文学对于各种奇异故事的特有表达方式。受到诺贝尔文学奖的影响,国内外的不同专家学者对于莫言的作品标上了各种标签,如"幻觉现实主义""寻根文学"等。这些标签的出现,对于人们更好地理解莫言小说带来了一定的作用,影响着莫言文学作品思想的良好表达。基于此,在比较文学视域下对莫言小说的独创性进行必要的探析,以期帮助人们更好地认识莫言的小说,从而拓宽读者在阅读中西作品过程中的视野。  相似文献   

4.
托尼·莫里森,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第一位非洲籍美国女性作家,其魔幻现实主义的创作风格自成一派。其作品不仅着眼于非洲大陆,更延伸至整个人类社会。其魔幻现实主义手法源于拉美,但根植于非洲大陆,将二者有机的融合起来,形成了莫里森式的独特艺术风格。她的作品广泛传播于世,要想了解其魔幻现实主义写作手法的精妙运用,必读《宠儿》。诺贝尔奖获得者莫言,在魔幻中巧妙地融入了"高密东北乡"的民俗习惯,创造出了具有中国特色、中国味道的魔幻现实主义。《丰乳肥臀》是其代表作。二者虽均受到拉美影响,但所结合的实情不同,创作风格自然迥异。本文将以《宠儿》和《丰乳肥臀》这两部小说为例分析二者写作手法的异同。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莫言新作<生死疲劳>的分析,揭示出在莫言作品中表现出来的三方面的承续性,即:"高密东北乡"上的乡土叙事;魔幻现实主义风格;充满生命感觉的世界.  相似文献   

6.
莫言的小说,集合了浓重的中国式的乡土气息、极具传奇色彩的魔幻现实主义表现手法、新颖别致的叙事结构等艺术技巧,以及绚丽的语言、别出机杼的人物形象,从而在世界文学史上获得了极高的地位.从人性表现、叙事架构、创作立场等方面对莫言的作品进行了细致的解读.  相似文献   

7.
写作与生活     
2012年10月11日,瑞典皇家科学院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宣布中国作家莫言获得201 2年诺贝尔文学奖。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对莫言的颁奖词是:"将魔幻现实主义与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莫言认为,自己的作品受到大众的欢迎和作品中  相似文献   

8.
莫言是中国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他的作品在获奖之后受到了越来越多影视圈人士的关注,如何改编莫言小说成为摆在电影人面前的重要问题。本文从小说文本的选择、改编风格的追求以及改编方法的适用三个方面总结了以往莫言小说电影改编的经验,希望这对中国电影人开发"莫言小说"这座文学宝库有一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陈钦 《文教资料》2012,(34):70-72
莫言的作品深受福克纳和马尔克斯的影响,他借鉴魔幻现实主义的创作技巧,以中国传统的人格结构和文化积淀为基础形成独具特色的东方魔幻现实主义。本文拟在莫言魔幻现实的氛围中分析他和福克纳的家族历史小说,挖掘出他们对民族历史、政治性和人性的不同看法,从而显现中国作家与西方作家的不同心理机制和中国作家精神超越之路的困境。  相似文献   

10.
论文通过介绍“红萝卜”的来由,结合加西亚·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福克纳的《喧哗与骚动》两部外国现代派作品对莫言创作的影响,简要分析莫言成名作《透明的红萝卜》中至真、至美、至善的审美因素,指出莫言于魔幻现实主义小试牛刀,创作的《透明的红萝卜》与其诸多代表作相比,显得清新动人,稚嫩而真实,别具一格,成为莫言作品中的“小清新”。  相似文献   

11.
入堂理由:莫言,中国当代著名作家。20世纪80年代中以乡土作品崛起,他的作品深受魔幻现实主义影响。2011年8月,莫言凭长篇小说《蛙》获第八届茅盾文学奖。2012年10月11日,莫言获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生平简介名字:管谟业笔名:莫言出生年月:1955年2月17日出生地:山东高密  相似文献   

12.
莫言的《蛙》是“将魔幻现实主义与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的最好表征.《蛙》带有浓厚的魔幻现实主义色彩,魔幻现实主义使得这部小说具有独特的魅力和永久的生命力,这种创作手法对当代文学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的名字是和他的著名作品《百年孤独》以及魔幻现实主义联系在一起的。1982年,马尔克斯因其独特的写作才能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从此也使崛起于拉丁美洲的魔幻现实主义流派大放光彩,一时间风靡了整个世界。中国的当代作家也多多少少受到了这一风潮的影响,其中,莫言是比较突出的一个。他因诸多作品有着和马尔克斯相近的风格,而被一些评论家称为“中国的马尔克斯”。现在通行的各版本的高中语文教材里也时有他们的作品入选,为便于同学们集中掌握,并加以比较阅读,雨羽特在本期“教材解读”栏目中编排了一组精彩的文章,如果你想了解一下他们的个人经历或者小说风格,甚至想知道他们入选教材作品的具体情况,都不妨来这里寻找一下,说不准会收获多多,惊喜连连哦!(雨羽)  相似文献   

14.
邢晶 《教育教学论坛》2013,(13):160-161
《蛙》这篇小说写的是一部彻彻底底的以"人"为主题的小说,曾经获得了第八届矛盾文学奖。作品内容是深受魔幻现实主义的影响。在上世纪80年代中以乡土作品崛起,充满着"怀乡"以及"怨乡"的复杂的情感,被归类为"寻根文学"作家。《蛙》这部作品的的确确是一部能够代表莫言的创造力与想象力的代表之作,那种强烈的、现实的批判精神,那种繁复的却又新颖的艺术创新能力,那种惊心动魄的思想力量,呈现给我们的无疑就是莫言不断被刷新的"可能性"。这是作家的一次新转型。  相似文献   

15.
《透明的红萝卜》是莫言的成名作,小说通过主人公黑孩的奇异感官,对20世纪70年代的乡村作了魔幻现实主义式的放大。笔者旨在通过研究其比喻修辞手法,分析这一手法所营造的艺术效果,揭示莫言小说比喻修辞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谢正龙 《高中生》2013,(5):10-11
著名作家莫言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他的作品"用魔幻现实主义将民间故事、历史和现代融为一体"。其小说如此,散文《会唱歌的墙》也是如此。阅读这篇散文,我们得抓住四个词:老人、声音、神秘和哲理。先看作者是如何写人的。  相似文献   

17.
“将魔幻现实主义与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这是瑞典皇家科学院对莫言作品的评价和解读。莫言获奖,对中国文学来说,是一个崭新的开始;对中国文化来说,是一个难得的契机。但它更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是,中国文学要想走向世界,就必须保持“中国风格、中国精神、中国气魄”。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今天,民族性成就莫言走向世界;未来,民族性必将使中国文学在世界文学史上获得更多的尊严与荣誉。  相似文献   

18.
莫言和马尔克斯是同属"魔幻现实主义"这面旗帜下的优秀作家。莫言和马尔克斯"魔幻现实主义"创作特征的"同源异质"可以从环境资源、人生经历资源、民间资源三个层面来考察,同时,通过对他们的"差异"和"变异"的探讨,发现两位作家在作品中体现出来的民族特性和个人特性。  相似文献   

19.
, 《初中生》2013,(1):4
2012年10月11日,中国作家莫言获得2012年度诺贝尔文学奖,成为第一位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莫言,原名管谟业,1955年生于山东高密,中国当代著名作家。上世纪80年代,莫言以乡土作品崛起,充满着"怀乡"以及"怨乡"的复杂情感,被归类为"寻根文学"作家。其作品深受魔幻现实主义影响,通过天马行空般的叙述  相似文献   

20.
八卦田     
《小学生时代》2013,(1):22-23
莫言《透明的红萝卜》进教材 据新华社电,获诺贝尔文学奖不久,莫言的作品就有望入选高中语文教材。此事引发社会热议,焦点集中在普通中学生是否读得懂莫言的“魔幻现实主义”文学作品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