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高校教师发展运动肇始于美国,历经了四十多年的发展与演进,进程中呈现诸多的多元化特征:即"多因素"——美国高校教师发展的动因、"多向度"——美国高校教师发展的目标、"多类型"——美国高校教师发展的对象、"多形式"——美国高校教师发展的模式、"多渠道"——美国高校教师发展的资助。上述诸"多"赋予了美国高校教师发展持续的、异彩纷呈的强劲生命力。  相似文献   

2.
美国英语形成至今已近四百年的历史,它一直以其独特鲜明的特点发展着。就发展而言,美国英语受到了很多因素的影响,其中美国总统对美国英语的发展影响深刻。作为美国,甚至全世界的焦点人物,美国总统的经历、言行都为美国英语的发展提供了动力。同时,这些伟人们通过自身的努力在美国英语的发展中留下了历史的印记。该文将从美国英语的词汇、习语及短句等方面方面做一个简要的论述。  相似文献   

3.
作为世界职业教育发达国家的美国,其职业教育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发展概况与特点形成了美国职业教育辉煌的发展史。通过梳理美国殖民地时期的学徒制发展、独立时期的农业与技工教育、南北战争后的赠地学院与初级学院、二战后美国职业教育的发展以及新世纪以来美国职业教育五个阶段的发展历史,借鉴美国职业教育发展的成功经验,探寻有助于我国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4.
庄瑜 《江西教育》2012,(Z4):80-82
美国学前教育最初是受到英国学前教育发展的影响,到19世纪中期才拥有了真正意义上美国学前教育机构,美国学前教育的发展具有起步晚、发展快的特点。1860年,伊丽莎白·皮博在波士顿开办了美国第一所英语幼儿园,之后学前教育在美国得到了普及和发展,伊丽莎白·皮博的行为也因此作为美国学前教育运动的先驱者而被载  相似文献   

5.
美国现代高等教育发展及启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美国现代高等教育对经济做出重大贡献 ,其发展过程可分为现代高校创建时期、高教体系完善时期、高校改革大发展时期以及提高教育质量重视终身教育四个阶段。文章就美国高校具有多元化、国际化等特色 ,以及高等教育发展措施入手 ,对美国高校教育发展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总结了美国高等教育发展给我国高教事业带来的若干启示。我国可以从美国高教发展中借鉴有益的经验。  相似文献   

6.
1951—1971年美国对印度援助经历了启动、发展、高潮和跌落的发展阶段。美国对印度的援助,始终以美国国家利益为最高目标,随着世界形势的变化和美国全球战略的调整而不断发展变化。  相似文献   

7.
美国孔子学院自成立以来为中美文化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然而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孔子学院近些年在美国的发展阻力重重,数量急剧下降。本文将美国孔子学院发展历程划分为初始期、发展期、高峰期、下滑期四个时期,论述美国孔子学院在各个时期的发展特点,从中美关系、文化差异、对孔子学院认知差异、运作模式、教学方式和评价模式等方面对造成现阶段孔子学院发展困境的因素进行分析,提出未来美国孔子学院发展的“转型——优化顶层设计,夯实合作基础”,“提质——提高办学质量,实现内涵发展”和“融入——接轨美国教育体系,满足当地民众需求”三方面对策,以期推动美国孔子学院的发展与建设。  相似文献   

8.
美国社区学院是美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普及化的重要推进力量,同时也为美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现代化的实现提供了充足的人力资源。作为与美国社区学院相近的我国高等院校要学习美国社区学院的办学经验,立足于本地区的企业、用人单位、居民、学生,以本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办学,办出特色,服务于本地区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美国高校终身教授制度发展的历史进程进行了梳理,将美国高校终身教授制度的演进历史划分为制度的初期发展、确立、曲折发展和改革等四个阶段,藉此说明终身教授制度的历史演进与美国高等教育自身的发展、美国大学教授协会的不懈努力以及美国社会、经济和文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从美国的经济发展看高等教育的基础性地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当今美国经济发展势头强劲,知识经济的雏型首先在美国出现。本文认为美国经济的发展核心是科技,科技的发展靠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美国高等教育的大发展,对其科技、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强有力的支撑作用,具有基础性地位  相似文献   

11.
美国社会转型期社会政治经济问题论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战结束后至20世纪初,美国处于急剧的社会转型时期。在这一时期,美国迅速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实现了经济发展的大跨越,但同时也产生了大量的社会政治、经济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影响了美国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并促使美国进行全面的社会变革。  相似文献   

12.
中关关系是影响世界格局的大国关系之一,关系到亚太地区乃至世界的和平与稳定。邓小平以坚定的原则性与高度的灵活性相结合提出了一系列关于中关关系的精辟论述,并妥善处理中美关系,对中美关系的发展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在21世纪的中关关系中,邓小平有关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策略对解决当前中关之间的结构性矛盾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普京执政后,俄罗斯重新界定其国际地位,调整外交战略,对美外交出现新思维。鉴于俄美实力不等的事实.基于立足国内发展的主导思想、融入国际体系的目的、复兴大国地位的战略需求,俄罗斯都需要对俄美关系有新认识。由此,俄罗斯对发展俄美关系的战略设想及行为准则出现重大转变,务实及寻求与美国合作成为普京对美政策的主流。  相似文献   

14.
美国干涉墨西哥1910年革命,美墨关系交恶,促使德国发出了意欲结盟墨西哥的《齐默尔曼电报》。此举客观上促使美国下决心放弃中立政策,促成了美国早日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形势的成熟。  相似文献   

15.
19世纪后期,远东地区对美国具有越来越重要的意义。由于缺少与欧洲列强竞争的军事实力,这一时期美国主要通过假手日本和联合日本的方式谋求自身的侵略权益。日本自身的发展也使它具备足够的实力充当美国在远东扩张势力的“先锋”。美国的纵容使日本的侵略步步得逞,并成为美国在远东地区新的竞争对手。  相似文献   

16.
欧美劳动市场特征及成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近几十年,欧美劳动市场发生了戏剧性变化,产生了巨大差异.欧洲国家由60年代的充分就业发展到目前的持续高失业,美国却从同期的相对较高失业成功实现了高就业增长、低失业率.然而,同高失业的欧洲国家相比较,伴随美国高就业增长的却是收入差距、贫富差距的不断扩大.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是欧美劳动市场制度安排的不同.在此基础上,欧美各国对劳动市场进行了不懈的改革.  相似文献   

17.
10世纪60—90年代,是中国人认识美国的重要时期,中国政府通过遣使驻美和派员赴美学习、考察、游历等,使中国人对美国的认识变成了一种积极主动的行为,本文论述了这一时期中美之间的外交交往及时对美国外交方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
文章通过对容闳《我在中国和美国的生活》、李恩富《我的中国童年》、黄遵宪《逐客篇》以及佚名作者《苦社会》进行文本细读,梳理了晚清旅美华人文学想象美国(他者)和中国(自我)的几种模式:容闳自传中的美国和中国分别被建构为文明和落后的形象;李恩富自传中的美国和中国则分别被描述为纯粹的"异"和诗意传统的中国形象;在《逐客篇》和《苦社会》中,美国和中国则主要被表述为一个背信弃约的种族主义国家或苦难的中国形象。晚清旅美华人对"他者"和"自我"的文学想象,奠定了后来旅美华人文学想象美国和中国的几种模式。  相似文献   

19.
19世纪早期尤其是杰克逊时期(1815-1846),美国经历了一场广泛深刻的社会变革,被学者们称之为“市场革命”。由于美国各地区具体条件的差异,这场市场革命在各地区也就表现出不同的特点。通过其东北部、西部及南部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变化,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个时期美国市场革命的发展情况。  相似文献   

20.
中美大学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是思想政治课的课堂教学,但通过两国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比较,美国大学采用多种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以及注重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特点,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