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节目受欢迎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不断开拓进取,精心编排节目,吸引了千千万万听众。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在45个国家有2079个收听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的听众组织。听众组织是听众自发成立的民间群众团体,其名称也不完全一样,有的叫“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听众...  相似文献   

2.
1994年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收到海外听众来信57万封再创历史最高纪录1994年,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收到五大洲176个国家和地区的听众来信578744封,比1993年来信总数增加了24622封,再创国际台听众来信总数的历史最高纪录,保持了国际台听众来信连续...  相似文献   

3.
在北京复兴门外大街立交桥附近,屹立着一座顶部装有通讯广播收发天线的高大建筑。我国唯一向全世界广播的国家电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便座落在这里。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播音时的呼号为“北京广播电台”。它以“为世界人民服务”为宗旨,每天用38种外语和汉语普通话以及四种方言向世界各地广播,送上中国人民对各国人民温馨的问候和友情。这种友情在世界各地引起了强烈反响。一封封印制精美、书写着各种文字的信件象雪片一样,飘越高山大洋来到北京,带来了各国听众对中国人民的拳拳  相似文献   

4.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于今年5月开始在海外听众中举办关于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建台60周年的知识竞赛。 今年12月3日是中国对外广播事业暨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创办60周年纪念日。为此,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将通过43种语言广播和国际台互联网举办有关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的知识竞赛。此次竞赛将  相似文献   

5.
(一)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是我国向全世界广播的国家电台,目前用38种外语、汉语普通话和四种方言向世界广播,播音时间每天累计146小时,其中包括为首都地区外国听众开办的英语、法语、日语、西班牙语、德语广播,每天播出14.5小时,语种和播音时间仅次于苏联、美国,居世界第三位。改革开放10多年来,中国国际广播电台  相似文献   

6.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创建于上个世纪40年代初。目前,每天使用38种外语以及汉语普通话和4种中国方言向全球广播270小时,就所使用的语种数量.播出时间和听众反馈来信数量而言,已成为世界主要国际广播电台之一。 在努力办好广播节目的同时,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近年来还不断升辟新的传播领域,向音频、视频、网络、报刊——体化的复合型对外传媒的目标迈进,其中中国国际广播电  相似文献   

7.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听众朋友们好……”每天,从北京播放的中国之声向全世界传递着社会主义中国的各种信息。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多种语言广播汇成的电波,架起了中国与国际社会相互联系的空中彩桥,打开了让世界人民了解中国的窗口。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始创于1947年9月11日。46年来,中国历史的每一重大变迁,中国人民的每一重大成就,世界局势的每一重大转折,都在我们的对外广播中得到充分的反映。全世界人民通过中国国  相似文献   

8.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是我国唯一向全世界广播的国家电台。每天日夜用38种外语和汉语普通话以及四种方言,把中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经济改革的步伐、人民生活的最新信息,以及对各国人民的深厚情谊,传到182个国家和地区。可谓五洲四海遍知音。各国听众朋友赞誉它是“空中大使”、“友谊桥梁”,是“了解中国的窗口”。深受欢迎的节目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向世界各国人民介绍中国,主要是通过广播节  相似文献   

9.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CRI)创办于1941年12月3日,是中国向全世界广播的国家广播电台,目前使用53种语言开展对外传播。每天累计播出节目1200多个小时.2007年共收到来自世界160个国家和地区的听众来信.电子邮件等260万件.遍布世界各地的听众组织已达3158个.成为世界主要国际广播电台之一。  相似文献   

10.
听众来信激增的启示张绪华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僧伽罗语部1994年共收到听众来信(含知识竞赛答卷)51066封,相当于1993年听众来信数量的3倍,是以往最高年份全年听众来信总数的1.6倍,创僧伽罗语广播开播刀年来的最高纪录。僧伽罗语广播的对象国是位于印度...  相似文献   

11.
郭景哲荣获“首届韬奋新闻奖”好消息传来,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的同志们并没有感到意外,有的是欣喜和祝贺。因为摘取这顶桂冠,郭景哲是当之无愧的。现任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编委、高级编辑、听众联络  相似文献   

12.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抓住庆祝新中国成立50周年的契机,全方位、多角度、系统地向全世界展示50年来的辉煌成就。根据国外听众的需求,在对外报道中主要介绍新中国的诞生、国体、政治制度、三代领导人和  相似文献   

13.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用30多种外语广播邀请世界各国听众参加《新中国40年知识有奖问答竞赛活动》,于年前圆满结束。共收到104个国家和地区的听众答卷21000多份。各国广大听众怀着对中国人民的诚挚情谊,踊跃参加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举办的这项活动。参加者包括政府官员、工人、农民、专家、教授、工程技术人员、大中小学学生、教师、商人、僧侣和家庭主妇等,他们当中年龄最小的只有9岁,最大的达85岁。这次竞赛活动共出了10道题,有一定的难度。许多听众为了答好试题,不但认真收听广播,还到当地  相似文献   

14.
《河北广播》2007,(6):14
为进一步加强对外宣传河北的力度,今年10月份以来,河北电台新闻频道《走进河北》栏目组与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华语台龙头新闻节目《中国2007》加强节目合作,已为该节目供稿6篇,在国外听众中引起了良好反响。鲜明的外宣特色受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华语台专家的一致好评。  相似文献   

15.
目前,我国的广播传播媒体分为对外和对内两类。对外广播主要指的是承担对外宣传任务的广播。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就是我国对外宣传中发挥主渠道作用的广播媒体。1996年,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已用43种语言每天播出192小时,覆盖面达156个国家和地区,收到国外听众来信达61万多封,使用语种、播出时间和听众来信数量均已进入世界前三位,成为全球最有影响的三大国际广播电台之一。另一类是对内广播,就是通常讲的中央和省、区、市办的人民台(包括少数民族语言广播)。因为广播是借助声音以空中电波为主要传播途径,不受国界和文化层次的限制,随着…  相似文献   

16.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已经走过了40年的历程,现在,它每天用38种外语、汉语普通话及四种方言向世界各地广播,节目总计达142.5小时,听众遍及五大洲,152个国家和地区。这个被人们赞誉为“空中友谊使者”的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有许多工作人员在为它日夜辛劳,而其中的一位佼佼者——首都女新闻工作者协会理事、中国国际电台主任记者杨淑英,自1961年从复旦大学新闻系毕业后,就在对外广播这块园地上,辛勤耕耘了26个春秋。  相似文献   

17.
从3月1日起,喜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轻松调频的拉萨听众可以通过FM100清晰收听这套节目了。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轻松调频(EASYFM)是广受都市听众欢迎的英语调频广播,每天播出新闻时事、专题报道、音乐娱乐、英语教学等各类节目,共计18小时。拉萨市东至达孜县达孜吊桥处,西至堆龙德庆县羊达乡都可以清楚地收听轻松调频节目。  相似文献   

18.
广播外宣节目由于功能和作用的特殊性,决定了它的受众对象的特殊性,即广播外宣节目,特别是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的节目以及各地电台与国外电台交流寄送的节目,它的受众对象就是外国人以及广大的华人华侨,由于国外听众在欣赏习惯,思维方式等方面与国内听众的差异,再加上广播节目稍纵即逝的特点,因此,广播外宣节目在开头一定要注意要吸住听众,也就是广播界常说的“先声夺人”。  相似文献   

19.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是我国唯一的对国外广播的国家电台,它与中央和地方的电台、电视台有着许多区别。国际台以国外听众为对象,听众分布在世界各地,生活在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里,有着不同的政治信仰、经济状况、生活境遇,对中国的了解程度也有很大的差异。国际台广播使用的43种语  相似文献   

20.
首届韬奋新闻奖获得者中,通联工作者获此殊荣的有两位,郭景哲便是其中之一。 郭景哲现任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编委、高级编辑、听众联络部主任。这位从东北一个普通家庭走进京城的新闻工作者,始终保持着普通劳动者的本色。他朴素、谦和、热情、练达的气质,有一种魅力,使不少和他打过交道的人成了他的知心朋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