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观察能力;视知觉;画面剖析;书面语言观察是人类获得知识的重要基础,人们接触的外界信息80%是通过视觉和听觉通道传入大脑的。聋生的视觉是接受信息的重要通道,如果不能通过视知觉对事物进行整体细致观察,并进行分析和综合,就难以形成对事物的整体认识和概念,进而会影响到自身的全面发展。观察能力的培养在聋校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教师应充分利用课文插图、书面语言、生活观察和写话作文等培养和提高聋生的观察力。  相似文献   

2.
由于丧失听力,聋孩子学习语文时,缺失情景、基础薄弱。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聋生的生理、心理和认知特点,"扬视觉之长补听觉之短",借助网络、实物等创设情境,充分调动聋生视觉为主的感官,构建适合聋生学习的语文课堂,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3.
《考试周刊》2017,(26):3-4
聋校语文教学具有特殊性,需要从聋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出发,结合聋生认知能力的发展现状来建构一定的视觉情境。这样才能够帮助聋生更好地投入到学习中,调动聋生的视觉感官,使其充分发挥作用,帮助聋生在视觉情境中更高效地获取知识,实现情感交流。在聋校语文教学中构建视觉情境,应利用现代化多媒体手段,运用图示等方法,将表演艺术渗透到课堂教学中,并且借助思维导图、鲜活实物转化教学内容,操作实践转化感知渠道,方能帮助聋生建立语文学习的兴趣和信心,提高语文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4.
信息技术能够直观形象、新颖生动地将知识作用于学生的多种感官,在语文教学中恰当地使用多媒体技术,不仅可以使语文教学内容更为直观形象,增强感染力,使教育信息通过视觉听觉去刺激学生的大脑,让学生铭记于心;还可更进一步穿越时间和空间的隧道,  相似文献   

5.
<正>由于听觉器官的障碍,聋生对外部的有声世界有耳无闻,生理上的缺陷使他们一般都存在很强的自卑感,对学习缺乏兴趣,给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从语文教学的角度来看,《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语文教学应立足于促进聋生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聋生由于听觉障碍,思维受到很大的限制。不能准确地理解抽象词语,很难把握语文课文的主旨,体会作者思想感情是教学的难点。为了让聋生学会思维、学好语言、更好地与正常人交流,特教工作者可以让多媒体走进聋生语文教学,使课堂结构变得多样化,手法形象化,使聋生获取生动的感知,从而有效地突破教学难点,大大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7.
聋生又称听障儿童,他们由于先天或后天的原因。造成了双耳听力损伤,或是听觉障碍,听不清或听不到周围的声音,在认识事物的同时不能形成语言,大脑里建立不起语言信号系统。但他们残余的听力、良好的视觉和其他健康的感官决定了聋生能学会语言,能和健听人一起学习文化知识。他们语言的发展和健听人不同,要依赖残余的听觉,还有视觉、触觉等其他感官,感受声音会用不健全  相似文献   

8.
聋生由于受听觉的限制,导致产生语言障碍,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思维的正常发展,形象思维是他们的主要的思维方式,因此在语文教学中适当创设教学情境,可以激发聋生学习热情,提高聋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使语文课堂变得生机勃勃。  相似文献   

9.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普及,为特教领域带来了教育方式和学习方式的重大变化,尤其在聋校语文教学中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一定程度上克服了聋生生活和语言脱节的困难,使抽象、深奥的语文知识简单化、直观化,缩短了客观事物和聋生之间的距离,从而更有效地激发了聋生学习兴趣,为聋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营造了良好氛围。  相似文献   

10.
聋生由于受听觉的限制,导致产生语言障碍,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思维的正常发展,形象思维是他们的主要的思维方式,因此在语文教学中适当创设教学情境,可以激发聋生学习热情,提高聋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使语文课堂变得生机勃勃。  相似文献   

11.
李琳 《语文天地》2010,(3):73-75
对于聋生来说.视觉是他们认识世界最主要的途径.语言却是他们了解这个世界的障碍。视觉文化可以突破语言交流屏障.使得信息得以有效传播。因此,在对聋生的教育中充分发挥视觉的作用,将会有事半功倍的作用。本文首先论述了视觉情境教育的概念.继而详细分析了视觉情境的情感作用以及视觉情境的教学作用.以期对我国当前的聋生语文教育提供一点可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12.
<正>英国教育家约翰·洛克说:"教师的巨大技巧在于集中与保持学生的注意。"注意力是学习的开端。现代课程理念就十分强调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然而,聋生由于听觉有障碍,他们在学习语文时主要靠视觉接受知识,存在注意力涣散、不稳定、有意注意时间短等不利因素,这给语文教学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如何培养聋生的课堂注意力呢?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我发现可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培养。一、运用体态语言,唤起聋生的注意力  相似文献   

13.
对聋生实施语文教学是为了提高聋生书面语能力,但实际收效甚微,不尽如人意。教育教学强调要因材施教,但一些教师在教学中往往忽视了聋生听觉障碍的特点,给聋生在语言学习方面造成很多困难,使教学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因此,要有效地提高聋生学习汉语言的表达能力,教师就要深入了解聋生的认知特点,对症下药,  相似文献   

14.
陈凤君 《考试周刊》2009,(22):85-85
沟通即信息的传递。由于聋生听力的障碍,常常导致师生、生生、生本沟通不畅。这使聋校语文教学的质量大打折扣。聋校语文教学应从制约聋生发展的瓶颈——沟通入手,采用沟通教学的理念,使聋校语文教学从知识的传授走向知识的建构.学生学习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而是一种发生在沟通之中的自主生成。沟通在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可以采取相应的策略调整。  相似文献   

15.
聋人由于生理上的缺陷,造成获取信息的渠道受到破坏,但作为获取信息的主要器官——视觉没有受损,因此,聋生完全可以接受信息技术教育,用视觉代偿听觉,弥补听觉障碍所造成的损失。  相似文献   

16.
张芹 《考试周刊》2014,(90):169-169
聋生教育教学中,因聋生听觉障碍,无法通过听感知多彩世界。如何让聋生单调的校园生活变得丰富多彩,如何让他们的学习生活变得充满生机,是特教老师探寻的目标和重要的教育任务。让他们接触经典、阅读好书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是聋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7.
写句与阅读能力教学均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丰富小学生语文知识,锻炼其语言组织能力的关键。尤其是对于小学阶段的聋生而言,因听觉障碍出现语言缺陷的情况很多,因此,聋校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重点弥补小学阶段聋生的语言不足,促使其形成良好的语言文字能力,比如,听、说(口型)、阅读和写句能力等。主要探讨了提高小学阶段聋生写句与阅读能力的有效策略,以期能提高小学阶段聋生的写作及阅读水平,促进特殊教育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聋生由于存在听觉障碍,视觉补偿优势非常明显,因此在聋校语文课堂重视知识可视化教学显得尤为重要。教师教学中让聋生在游戏、体态、绘画等情境中以玩、看、画等形式进行识字,极大地提升了聋生对于所学字词的接受能力;以看图说、演、想、写等形式进行说写训练,有效的提高了聋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让聋生通过想象阅读,感受美、体悟情,较好地培养了聋生的阅读和想象力。  相似文献   

19.
沈丽芳 《现代语文》2008,(8):117-118
一、多媒体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积极作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技术越来越多地被引入课堂教学。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语文教学,可以创设一个优良的情景,开阔学生的视野。使抽象的难以理解的知识具体化,实物化,变成直观、生动活泼的视觉信息。并配上文字与声音,图、文、声并茂,全方位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使学生的认知渠道多元化;使课堂教学生动、形象、直观、感染力强,对于语文教学的改革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0.
如何根据聋生的身理、心理和认知能力的特点,构建适合聋生学习的视觉情境,以充分调动聋生以视觉为主的剩余感官在学习中发挥作用,使得聋生在情境中更好地获取知识和情感的交流,是聋校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