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根据中外经济学界的最新认识,有理由认为买办是中国最早具有近代属性的新式商人。19世纪后期产生的商务英语教育和以买办为代表的新式商人在商业实践中所受的社会教育,标志着近代商业教育进入萌芽时期。20世纪初,近代商业学校教育是以商业社会教育为主要形式、以买办等新式商人商务英语教育为重要内容、以商业实践为主要课堂。中国商业近代化,急切催生和呼唤专业化的商业学校教育的诞生。  相似文献   

2.
中国商业的近代化,不仅需要广大商人具有远大的商业视野、先进的商业智能,更需要增强团体凝聚力的商业道德。作为中国近代化的领头羊,上海是近代买办活跃的舞台。在变革的实践中并通过变革的实践,"买办凭借自己的财富和专门知识,成为一种新式商人"。根据中外经济学界的最新认识,有理由认为买办是中国最早具有近代属性的新式商人。19世纪后期产生于上海的商务英语教育和以买办为代表的新式商人在商业革命实践中所受的社会教育,标志着中国近代商业教育的萌芽。  相似文献   

3.
近代商业教育萌生于新学兴起、商业发展的时代背景之下,除大学堂设有商学科、普教系统加开商学课程外,归属于实业教育系统的商业学堂是开展商业教育的主要实体。较之以往的学徒制教育,近代商业学校教育的课程设置更为系统、学理更为深奥,教育目标更注重务实达用。  相似文献   

4.
近代商业学校教育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古代商业教育采取学徒制形式。到了近代,由于学徒制度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商业学校教育兴起。本考察了商业学校教育兴起的原因,回顾其兴起与发展的历程,介绍其学制、课程、教材、师资、管理以及学生来源与出路,兼论新式商业学校出身的商人与传统经验型商的差异,并对近代商业学校教育进行了客观的评价。  相似文献   

5.
张之洞不仅是中国近代教育家,同时堪称中国近代教育的先驱。他一生兴办数十所各级各类新式学堂,在教育思想、教育实践方面多有创新,为近代中国创立了完备、系统的新式教育制度体系。它对中国近代教育的贡献非常突出,他对中国近代教育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本文着重论述张之洞对中国近代教育的阶段性贡献。  相似文献   

6.
上海是中国近代化的领头羊和近代商人活跃的舞台,近代商业教育也因之在这里表现得最为充分.以上海的地缘优势为依托,沪江大学在近代教会大学中国化运动中,创办了商学院和城中区商学院,树立起商业教育的发展特色.对沪江大学商业教育创办过程、办学意义和特点的考察,不仅有助于窥探近代上海高等商业教育的正规化和社会化两种办学路向,同时也从一侧面展示了近代基督教高等教育中国化的历史过程.  相似文献   

7.
袁世凯在"新政"时期进行的教育改革,为中国近代教育发展奠定了基础,特别是其新式教育思想,对中国近代化进程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本研究以袁世凯的新式教育思想为主线,探析其产生的社会背景和政治背景,并对其新式教育思想的基本内容予以系统全面的梳理和阐释。  相似文献   

8.
清末,新式学堂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师资大量匮乏。为填补新式学堂尤其是师范学堂的师资空白,清政府聘请大批日本教习来华。他们来华后,不仅承担新式学堂大部分课程教学,还积极参与到新式学堂的建设中,推动中国近代教育学术萌芽和发展。本文通过分析日本教习的来华背景以及在华教育学术活动,从而阐明日本教习在中国近代教育学术发端中的地位及影响。  相似文献   

9.
近代长江中下游沿岸中等城市商业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长江中下游沿岸中等城市多“因商而兴”。在近代,口岸城市转口贸易的功能突出,对外贸易依附于上海等大城市,传统商业向新式商业的演变,或是吸收近代的积极因素,或是转向依附于近代工业和对外贸易的经营。同时,商人组织也逐渐近代化。近代长江中下游沿岸中等城市的商业发展轨迹表明:只有建立在自身工业基础上的商业繁荣,才能带来城市稳定、持续的发展;单纯建立在对外贸易基础上,则其发展必然是不稳定的、暂时的。  相似文献   

10.
与前近代商人相比,近代商人所处环境发生显著变化,能量充分释放。伴随西方资本主义经济的进入,近代中国实业性质发生变化,在政府的推动下,凭借较为雄厚的经济实力以及对教育与经济之间关系的认识,近代商人积极参与教育活动;近代商人开辟了诸多教育形式,并以多种方式介入到教育活动中;近代商人介入教育活动,对商人自身、教育、实业乃至社会进步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1.
通识课程是通识教育得以实施的载体。近年来,随着通识教育越来越受到高校的重视,通识课程也成为高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考察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和设置,对我国商科院校的通识课程建设颇有启示。商科院校在通识课程建设中应围绕学校人才培养目标进行合理规划,突出商科特色;促进通识课程与专业课程相融合;设置综合性通识必修课程;打破重人文轻应用的观念;去除通识课程考核的功利性。  相似文献   

12.
史锋  张徽 《巢湖学院学报》2011,13(2):142-145
在现代经济社会中,商务人员除了要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外,还必须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商务礼仪是商务人员在商务活动中应遵循的行为规范和准则,商务礼仪素养可谓是商务人员重要的职业素养。构建培养商贸类学生商务礼仪素养的教学体系,改革商务礼仪教学形式是职业院校教育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商贸类学生商务礼仪素养的养成,将会增强其职业竞争能力,并为其职业发展创造美好前景。  相似文献   

13.
创业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理念,是将研究、教育、商业训练结合起来,培养学生创业的心理品质、创业能力、创业社会知识,为从事商业、企业活动做准备的教育。创业教育实现了社会、经济与教育的挂钩,将教育综合改革的目标提高到一个新的更高的层次,是提高社会就业,促进科学文化发展的需要。创业教育在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中可并行采用渗透性模式和结合模式,在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方式方法、评价体系、管理模式等方面体现特色。  相似文献   

14.
现代教育,特别是大众教育,是工业革命的伴随物。其显著的特点是把那些以家庭、教会或行会等为核心的分散的教育形式逐步整合为一个庞大的体系。作为这个体系的延伸,远程教育曾经是在通讯技术进步的过程中为那些受到正规教育有困难的个人和群体所提供的一种服务。计算机网络的出现最初只不过被看作是远程教育的一种高级形式,可是,在短短几十年时间里,计算机网络就把远程教育变成了在线教育。这种从远程到在线教育的转变,不仅排除了距离作为受教育的一种障碍,而且,中击着建立在工业革命基础之上的整个现代教育体系和教育方法。通过对美国四年制大学教师的定量研究发现,美国绝大多数教师并不上远程教育课程,但却在他们的教学和科研中广泛使用网络技术。系统的逻辑回归分析进一步揭示,距离已经对网络技术的使用失去了明显的影响力。高质量的教师明显偏爱网络技术,而传统教育体系的中坚则对网络技术的使用持有明显的抵触情绪。当中国的教育在最近的许多年中大兴土木而且仍有扩张之势时,本文向中国教育的决策者提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那就是:“我们是不是还在沿着夕阳工业结构的方向办教育”?  相似文献   

15.
为适应国际竞争与实业转型对新式职业人才的需要,近代中国工商界人士十分注重创办职业教育,办学形式主要有个人办学、商会办学、企业办学与联合社会团体办学等,工商界自办职业教育,目的明确,根据实际工作需要设置课程,注重教育实效,为近代工商业培养了大量的实用人才,值得当前职业教育界人士深思与学习。  相似文献   

16.
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创业能力培养初探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石建斌 《高教论坛》2005,(2):119-121
创业教育是当今世界范围高等教育发展的新理念.随着知识经济和网络经济时代的到来,社会对电子商务人才的素质特别是创业素质的要求进一步提高,创业型人才的培养在高校更具现实意义.从创业能力培养的角度对电子商务专业的课程设置、教学手段、师资、激励机制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张謇是中国近代史上有卓越建树的实业家、教育家。清末民初,他弃官返乡,艰难创业。白手起家,创建南通大生纱厂和通海垦牧公司,后发展为庞大的大生产集团;创办中国第一所师范学校和中国第一座博物苑。经过20余年不懈努力,建成了从幼儿园、小学直到大学本科完整层次且门类齐全的教育体系。将南通建成“中国近代第一城”,受到国内外普遍赞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