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以明星做广告对观众来说早已司空见惯 ,但纵观这些明星广告 ,效果并不十分理想。往往是企业花钱不少 ,却没有达到预期效果。本文主要针对目前明星广告所存在的种种弊端 ,谈一谈在制作明星广告时如何选好明星 ,以达到最佳的广告效果  相似文献   

2.
以搜狐视频独播剧《夏日甜心》为研究案例,以概念的逻辑辩证分析为手段,着重分析门户剧中明星元素与广告的辩证关系。通过分析明星在门户剧中的独特成分,总结门户剧明星广告对广告传播模式的发展促进,从而推断门户剧广告的未来发展方向,为门户剧广告模式扩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明星代理虚假广告的事情屡有发生,明星代理广告因内容虚假而损害消费者权益。因此,应完善相关法律规定,改明星代理广告的连带责任为与广告经营者、发布者并列承担法律责任,提高惩罚的力度;同时,明确规定任何公民或组织都可以对执法机关提起渎职的公益性诉讼,是增强执法机关依法监管责任,减少或杜绝虚假广告的有效办法。  相似文献   

4.
在韩国,李英爱一直被称为“氧气氧女”,取自然而不可或缺之意,早年前,她是韩国最具人气的广告明星,而今在影视界,随着《大长今》和《亲切的金子》在海外的播出,她坐上了最高片酬和最高人气的宝座,成为韩国炙手可热的明星。  相似文献   

5.
依据最新修正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消费者在向虚假广告的经营者依法追究责任时,亦可要求虚假广告的代言明星承担连带责任。文章通过检视我国现行法律制度存在的缺陷,探讨完善明星代言虚假广告应承担连带责任的路向,希冀能更有效地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6.
基于网络视频广告的特殊优势,三星Anycall手机系列广告第四波在广告模式、明星代言和广告音乐等方面为未来网络视频广告的发展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7.
越来越多的商家意识到明星的社会影响力,在其产品或服务中邀请明星担任证明者、推荐者或形象代言人。由于某些利益的驱动,明星在商业广告中,传达虚假信息,甚至欺诈误导消费者的情况已屡见不鲜,由此引发的潜在社会危害性不可低估,众多消费者因明星效应而屡屡上当受骗,司法实践中也曾出现状告明星的现象,但明星对此是否应承担法律责任,承担怎样的法律责任,该问题还未引起法学界足够的关注。本文在对明星虚假广告的法律性质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明星虚假广告有悖诚信原则、属于共同欺诈、构成侵权等相关问题的探讨,以期引起法学界的重视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8.
当前,企业为了营利,选择利用明星对社会公众的影响力来提高商品的知名度,出现了不少起明星代言虚假广告的事件,而我国《广告法》中没有规定明星代言虚假广告的法律责任,由于法律上的缺失而不可避免地导致消费者的信赖利益得不到保护,由此引发的一系列问题有待解决。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明星代言虚假广告的事件屡见不鲜,这一现象严重侵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具有相当大的社会危害性。本文从侯耀华代言十则虚假广告案例出发,针对这一现实问题,分析大众消费者选择明星代言产品的原因,通过对现行法律规范的阐释与借鉴国外相关的法律,指出明星做虚假代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和应尽的义务,并提出一些相关法律对策。  相似文献   

10.
全国政协委员倪萍目前表示,对于食品广告“肯定不会再接了。”但倪萍能代表所有明星的态度吗? 对于明星们而言,丰厚广告费的诱惑力是强大的;对于食品产销商而言,对明星广告效应的追求是很难放弃的。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送礼"广告呈泛滥之势。从模因论的视角,探讨"送礼"广告成为强势模因的原因,阐释社会文化与"送礼"广告模因之间的相互关系,发现"送礼"广告模因反映了社会文化,并对社会文化、价值观等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2.
广告用语作为一种最为流行和普遍的公共话语,在当代社会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化妆品广告用语的目的是为了宣传产品从而刺激消费者购买,然而生活中也有很多关于化妆品广告用语的讨论,如真诚性,逻辑性……从批判话语分析的角度来揭示化妆品广告在哪些方面怎样误导消费者是具有现实意义的。以“批评话语分析”理论为依据,从体裁分析和意识形态两大方面进行分析,使消费者在欣赏此类广告时,能采取更加明智的消费行为并提高他们的批判意识。  相似文献   

13.
英语广告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告作为一种社会语篇,具有独特鲜明的语言、语用和跨文化交际特色。国外涌入的大量英语广告为英语学习者提供了一个真实语言运用的宝贵资源,如何充分、有效地利用这一资源对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特别是提高学生综合的语言运用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对近年来英语广告研究成果深入的分析和综合基础上,本文提出英语广告用于教学的实用性框架,并指出在教学中充分运用这一资源有着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14.
明清以来巫蛊一直流传在湘西苗族地区,至今还有很多苗族群众依然相信蛊的存在,其根本原因是科学技术落后,但是同样是处在落后的地区,巫蛊在苗族地区更为流行,其主要原因是,在认识论上,巫蛊流行迎合了苗族的阴阳思想;在制度上,过去苗族地区缺乏制止巫蛊流行的社会管理制度;从其产生和流传来看,苗族地区有"匠嘎"对"蛊病"的诊治和社会舆论对巫蛊流行的推波助澜。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以汉语广告中针对不同性别消费者的语篇作为语料,用批评性话语分析的方法对广告语言进行分析,并揭示性别身份在广告语篇中的构建过程。分析发现语篇里隐含有对不同性别身份所持有的不同观念和态度,针对男性消费者的广告语篇更主动,而针对女性消费者的语篇则被动,现时是一个男女性别仍不平等的社会。  相似文献   

16.
归化和异化作为两种常用的翻译手段似矛盾般对立存在。二者究竟该如何取舍一直为翻译界所争论。然而,在强调这个矛盾的对立面时,其统一的本质也不应被忽视。归化和异化的辩证统一性在广告词的翻译中较为突出。广告词的翻译要以广告的目的和效果为前提,适度选择归化或异化。只有遵循适度原则才能使商品在异国畅销的同时,也能兼顾文化传播交流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广告创作必须更加注重强化其人性化。坚持与诉求对象保持平等原则,尊重实际并使广告更加生活化,增强广告的生动性和趣味性,是实现强化广告创作人性化目标和满足诉求对象需求的至关重要的手段。  相似文献   

18.
孙雅妮 《太原大学学报》2014,(1):119-123,127
网络流行语具有先天的广告传播特性,其转变为广告之后也有比较理想的认知度、记忆度和认可度,所以运用网络流行语做广告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可行的。为了在网络流行语的广告运用中最大程度发挥网络流行语的自身优势,规避其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网络流行语的广告运用过程要讲究策略和技巧。  相似文献   

19.
平面广告的创作工作,已越来越多地被人们所关注、研究。但很多人的研究都仅仅局限在广告作品本身,从广告作品的图形、创意、色彩、符号等角度进行研究,而没有很好地把握广告的本质——一种带有特定目的的信息传播活动。我们应该更多地从信息传播的角度看待广告,从广告本身与广告媒体本身出发,对广告活动进行研究,用传播活动最基本的要素——五W模式来指导平面广告的创作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