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社会正处于深刻变革之中,但是其道德方面的发展没有跟上经济发展的步伐。作为新生力量代表的大学生的道德素质培育对整个社会道德素质的建设有着借鉴和带动作用。就目前而言,大学生的道德意识不强,道德行为有待提高。培育大学生的道德素质可以以传统道德文化为切入点。传统道德文化的内容很丰富,特别是产生持久深远影响的儒家传统道德文化在大学生自身品德的修养、人际关系的调节乃至其社会责任的培养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价值。《论语》中包含着大量的儒家道德教育思想,也与大学生道德素质培育最为接近。所以有必要将其所提倡的道德文化融入到大学生道德素质培育中来。  相似文献   

2.
在当代社会的伦理讨论中,底线伦理是一个令人关注的问题.底线伦理可确立社会基本道德和个人行为的基本规范,它能成为解决重大道德问题的终极价值的伦理基础.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过程中,底线伦理与终极价值是辨证统一的.终极价值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价值导向,底线伦理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道德基础.实现从底线伦理到终极价值的转换,可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提供基础与路径.  相似文献   

3.
网络进入大学生的生活与学习中,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在给大学生提供广阔发展前景的同时,也导致了大学生主体性尤其是道德主体性的某种失落,进而影响了他们的全面健康发展。网络道德培育工作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网络时代面临的新课题。做好大学生网络道德培育工作是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必然要求,高校应从建设高素质的网络工作队伍、整合德育课程资源、建设网络校园文化、加强大学生自我教育等方面开展和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培育工作。  相似文献   

4.
论大学生负心理的道德调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中存在着种种负心理,负心理对大学生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产生负性的影响。心理因素与道德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对大学生负心理的道德调适通过道德认知纠偏、道德情感激发、道德意志培育能够得以有效展开。  相似文献   

5.
黄海 《教育评论》2014,(5):93-95
大学生道德价值观教育是当前高校德育亟待关注和解决的理论性与实践性问题。文章从学生个体与社会整体等多维视域,立体探析新时期大学生道德价值观教育的新路径。即个体层面要培育大学生道德价值观的主体精神;提高大学生道德意识水平与道德行为能力;兼顾大学生道德行为的社会、个体利益。社会层面要认识大学生道德价值观的多元特点,实施分层教育;正视大学生道德价值观的中外冲突,继承传统道德精华;注重社会主义道德价值观的建构,营造良好的道德氛围。  相似文献   

6.
道德信仰培育是大学生道德教育的核心内容,如何使道德信仰培育顺利进行,提高道德教育的实效性,需要有正确的理论作指导。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当代大学生道德信仰培育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哲学理念启示我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与时俱进,是道德信仰培育的基本方法基础;坚持实践性,是道德信仰实践性表质的要求;尊重主体性,是道德信仰培育的决定因素;抓住联系发展性,是道德信仰培育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信仰是道德的内在要求,道德信仰是实现道德实践性的精神动力机制,培育道德信仰是提高大学生道德教育实效的一个重要突破口,在这一过程中,应充分发挥高校德育在培育大学生道德信仰、提高道德教育实效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胡月  许畅 《教育探索》2022,(9):64-67
对新时代大学生开展生命道德教育至关重要。立德树人视域下大学生生命道德观培育具有丰富的价值意蕴,有助于激发大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学生生命道德观培育的目标,由生命道德认知、生命道德情感与生命道德行为等三个要素合力作用实现。本研究结合积极心理学对大学生开展体验式生命教育、感恩生命教育、积极生命教育,旨在厚植大学生生命道德意识根基,激发大学生责任担当意识,提升大学生的生命耐挫力,培养德才兼备的时代新人。  相似文献   

9.
蒋燕 《职教通讯》2015,(8):77-80
改革开放、市场经济以及经济全球化推动了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也引起了人们行为和思想的多元化,大量负面的社会现象和各种非主流的思想文化给人们特别是大学生的思想道德观念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大学生的道德现状令人担忧。探讨大学生道德意识的培育是进一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振奋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因此,以时代变迁为出发点,主要从培育大学生道德意识的主体素质、内在觉悟和社会责任三个方面来探讨大学生道德意识的培育问题。  相似文献   

10.
正义美德是大学生培育公民社会责任感的必要而重要的维度。大学生公民社会责任感的培育有赖于大学生公民个体性的获得与丰富、大学生公民社会性的拓展与成熟、大学生对正义美德的道德确认和价值共识、大学生正义美德的社会实践。  相似文献   

11.
以主体性教育为取向提高大学生网络道德水平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如何最大限度地降低网络给大学生带来的消极影响是教育界普遍关注的问题。主体性教育对于提高大学生网络道德具有内在契合力,它的引入与培育,对于提高大学生网络道德水平,实现上网自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道德人格主要包括道德判断力、道德自律能力、道德意志力以及健康的心理品质.大学生道德人格的培育,一要以德育课堂教学为主渠道,提高大学生的道德判断力;二要加强自我修养,提高大学生道德自律能力;三要通过社会实践,提高大学生道德意志力;四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品质.  相似文献   

13.
文化多元化进程中大学生道德人格的嬗变及其应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中国,异质、开放、无政府的网络文化导致大学生的道德人格变异,商业化、标准化、通俗化的大众文化导致大学生的道德人格偏移、个性张扬、追求世俗的消费文化导致大学生的道德理性危机。大学道德教育应当预见并思考新的文化景观,建构网络教育与生活教育、实践教育与理论教育之间的联系,倡导全面、开放的教育方式,培育大学生健全的网络道德人格、日常道德人格和社会道德人格。使道德教育真正深入大学生的生活,触动大学生的心灵,发挥育人的功效。  相似文献   

14.
高校德育无论是灌输还是对话,实质上都是一种单面论证,单面论证易造成大学生的认知失调,有可能引发道德怀疑主义和知行不一.大学生心理发展特点、与德育工作者的价值分歧以及对德育信息的熟悉程度,客观要求高校德育适度引入负面道德现象.高校德育进行双面论证,有利于大学生更好的理解“善”;有利于大学生进行道德反思;有利于培育大学生的道德免疫力;有利于大学生适应和超越社会道德生活.  相似文献   

15.
随着网络生活的普及和发展,网络特别是虚拟社区这把"双刃剑",给大学生个性发展和个性解放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也对大学生道德品质的发展产生了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本文全面审视当前我国大学生网络道德培育存在问题,探讨虚拟社区背景下大学生网络道德培育改进对策。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荣辱观教育是一个备受人们关注的热门话题.大学生荣辱观在总体上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要求是一致的.但不可否认的是,部分大学生在荣辱观上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甚至比较突出的负面现象.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耻感"缺失和道德自觉意识缺乏是导致大学生荣辱观负面现象的主要因素.因此,借助传统"耻感文化"的重"耻"特征,培育大学生的"耻感意识",接续传统"耻感文化"的道德自觉倾向,培育大学生的道德自觉意识,应该成为大学生荣辱观教育中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道德责任感培养可通过引导学生主动承担社会责任,提升其综合素养,从而促进社会进步。社会、高校、家庭是影响大学生道德责任感的重要因素,因此,以大学生道德责任感现状为基础,构建三位一体道德责任感培育机制,加强大学生道德责任认知,并通过拓宽社会实践活动减少社会环境对学生道德责任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网络道德主体的培育路径探析——以大学生网民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互联网已成为当今大学生成长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网络依赖、攻击他人、传播不良信息、制造病毒、充当黑客等是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主要表现。把大学生网民培育为网络道德主体,是使其正确面对纷繁复杂的网络环境,理性运用网络,从而使互联网成为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助推器"的必要举措。大学生网络道德主体的培育路径主要包括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网络道德教育、网络法制教育。  相似文献   

19.
黄成忠 《教育探索》2012,(4):131-132
培育大学生道德自觉的策略有:改革高校德育模式,发挥道德教育的主体性作用,重视榜样的激励作用,重视环境的隐性教育功能,发挥志愿者服务的教育作用,在实践体验中培育大学生的道德自觉等.  相似文献   

20.
诚实守信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础,是对大学生人格素质的基本要求.在当前大学生诚信道德现状堪忧的情况下,建立全方位的诚信道德教育体系,培育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诚信道德文化,建立健全切实可行的诚信道德约束机制是构建大学生诚信道德体系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