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人说,这(珍珠鸟)是一种害怕人的鸟。”因为害怕.“我”才格外小心地照料它们一家三口:因为害怕,这一家三口在“我”的悉心呵护下也才“渐渐地”敢放大胆子。  相似文献   

2.
“有人说,这(珍珠鸟)是一种怕人的鸟。”因为怕人,“我”才格外小心地照料它们一家三口;因为怕人,这一家三口在“我”的悉心呵护下也才“渐渐地”敢放大胆子。  相似文献   

3.
蔡亚 《教学与管理》2014,(12):52-53
教学内容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第21课《珍珠鸟》。 设计思路 本文的教学设计了两条主线:一是体会作者对珍珠鸟的“喜爱”与“呵护”;二是感受珍珠鸟对“我”的情感变化--由“害怕”“不怕”“喜欢”到“信赖”的过程。两条主线构成了课堂学习的两个主要板块。由作者称呼珍珠鸟为“小家伙”入手,体会“喜爱之情”;由精心呵护小家伙的顽皮来体会“呵护之心”。当然,重点是放在小家伙逐步信赖“我”的过程上:让学生抓住表现时间先后顺序的词语“起先……随后……渐渐地……先……再……然后……”,体会珍珠鸟从空间上逐渐靠近“我”的过程;通过想象珍珠鸟的内心世界,来感受彼此心灵逐渐靠近的过程;通过睡醒的珍珠鸟给作家写一封信,让学生感受人与动物之间那种和睦、信赖的境界,从而产生爱鸟、护鸟的意识。  相似文献   

4.
珍珠鸟     
<正>真好!朋友送我一对珍珠鸟,我把它们养在一个竹条编的笼子里。笼子里有一团干草,那是小鸟又舒适又温暖的巢。有人说,这是一种害怕人的鸟。我把笼子挂在窗前,那儿有一盆茂盛的法国吊兰。我让吊兰的长满绿叶的藤蔓覆盖在鸟笼上,珍珠鸟就像躲进幽深的丛林一样安全,从中传出又细又亮的叫声,也就格外轻松自在了。阳光射进窗来,把吊兰的一串串小叶照得如同碧  相似文献   

5.
[课文精析]《珍珠鸟》是一篇贮满诗情哲理的抒情美文,曾为冰心老人所激赏。文章有三美。一是诗意美:辛弃疾诗中写道“一松一竹皆朋友,山鸟山花好弟兄”,冯骥才亦是以一颗诗心,给予了珍珠鸟呵护和尊重,珍珠鸟才由“怕人”到和“我”相亲相近相知相融。二是语言美:作者将人的灵性赋予珍珠鸟,语言亦轻盈活泼,写珍珠鸟娇憨可爱、怯怯生生、调皮淘气、无拘无束,让它在飞翔的动感之外散发着书的馨香,流露出文化的韵味。三是哲理美:人对鸟的殷殷爱意,鸟对人的脉脉温情,共同营造出朋友般无声而默契的亲密,家一样恬淡而和谐的温馨。——人类与自然本应相处得如此和谐才是啊!文章凝聚着作者深邃动人的哲思,展现着人类博大、真诚的胸怀。  相似文献   

6.
国标本苏教版小学语文四(上)的《珍珠鸟》一文,创设了人鸟相依的美好的境界,令人陶醉。教学《珍珠鸟》,我被学生的精彩表现和快乐成长感动着,体验最深的是:教师不仅要依托“文本”,让学生领悟“信赖”的内涵,更应以自己的情怀,让学生实实在在享受“信赖”的阳光。循着课堂的轨迹,采撷师生心灵的对白,我一遍又一遍地感悟着“信赖”。一、信赖就是宽容“你们喜欢鸟吗?说说喜欢的鸟名。”因为担心跑题,学生的回答总是离不开珍珠鸟。“都是喜欢珍珠鸟,有别的鸟吗?”理解、宽容,消除了顾虑,发散了思维,让学生说出了真爱:“我喜欢洁白的鸽子、体积…  相似文献   

7.
<正>一、导读引入,揭题激发兴趣1.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本单元三篇文章,正如导读中所说“一花一鸟总关情”,作者借助这些事物表达着自己细腻的情感。冯骥才先生也是如此,他曾饲养过三只珍珠鸟,在与小鸟相伴的日子里感触颇深,写下了《珍珠鸟》这篇文章。2.冯骥才与鸟儿相处得如何?自己读读这篇文章。二、整体感知,引出“信赖”话题1.(出示第四课导读提示)课文中有很多地方写出了珍珠鸟的可爱,找出这样的语句,体会“我”和珍珠鸟之间的情意。  相似文献   

8.
1.人类征服动物的智慧:珍珠鸟本来是怕人的鸟,可是在“我”的精心照料下,它竟然敢一步一步地向“我”靠近——到“我”的杯子上喝茶,啄“我”的笔尖,啄“我”的手指,竟然还在“我”的肩上熟睡——于是,“我笔尖一动,流泻下一时的感受:“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这“美好的境界”果真是因“信赖”而来的吗?应该说,是珍珠鸟对“我”的“信赖”才有的,  相似文献   

9.
正教学内容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第21课《珍珠鸟》。设计思路本文的教学设计了两条主线:一是体会作者对珍珠鸟的"喜爱"与"呵护";二是感受珍珠鸟对"我"的情感变化——由"害怕""不怕""喜欢"到"信赖"的过程。两条主线构成了课堂学习的两个主要板块。由作者称呼珍珠鸟为"小家伙"入手,体会"喜爱之情";由精心呵护小家伙的顽皮来体会"呵护之心"。当然,重点是放在小家伙逐步信赖"我"的过程上:让学生  相似文献   

10.
王秀琼 《四川教育》2003,(10):39-39
[案例] 师:(出示一幅珍珠鸟图)这是一种很可爱的鸟,谁来说说它的样子。可以按一定的顺序完整地说一说,也可以抓住某一特点具体地说。(生有选择地说。)师:(出示珍珠鸟和“我”逐渐亲近的一幅幅画面。)这些画面没有声音,你能结合课文内容,展开想象给它们配解说词吗?你可以把自己当作珍珠鸟,也可以把自己当作画面中的“我”来说。(生有的从“我”的角度来说,有的从珍珠鸟的角度来说。)师:课文第5、6小节写了我对珍珠鸟没有限制,只有呵护和关心。找出你感兴趣的,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生朗读自己喜欢的句子,并各自说理由。)师:课文第5、6…  相似文献   

11.
教材分析文章按照时间顺序叙述了“我”和珍珠鸟一家三口从相识、熟悉、亲近,到相依相伴的变化过程,精心勾勒了小珍珠鸟的形象,谱写了一曲人与动物之间爱的颂歌,含蓄地表达了尊重对方的生存空间、思想空间,真正做到不以强凌弱,不以大欺小才能彼此“信赖”的思想内涵。鸟儿由“怕”人到“信赖”人是文章的叙事线索。课文的叙述即是在这一线索的牵引下,围绕珍珠鸟这一描写对象展开的。第一部分(1-5段)写“我”为珍珠鸟布置了个舒适又温暖的巢,第二部分(6-16段)写珍珠雏鸟与“我”由疏远到亲近的感情交流过程。这篇文章描写细腻、感情浓郁、寓…  相似文献   

12.
【教学理念】关注“三全”:全体学生、全面素养、全程发展;着力“三读”:自主地读、充分地读、有效地读。【教学实录】(播放《群鸟乐》课件后)师:同学们,刚才从屏幕上看到了什么?生:我们看到老师和很多鸟在一起。师:你们喜欢鸟吗?说说喜欢的鸟名。生:我喜欢珍珠鸟。生:我喜欢可爱的珍珠鸟。生:我喜欢五颜六色的珍珠鸟。师:都是喜欢珍珠鸟,有别的鸟吗?【点评:打破孩子的思维定势,使课前谈话更为自然、舒展】生:我喜欢黄鹂。生:我喜欢珍珠鸟、丹顶鹤、鹦鹉、鹈鹕……生:我喜欢洁白的鸽子、体积小的蜂鸟、会说话的八哥……师:喜欢的鸟真不少。…  相似文献   

13.
教材说明:《珍珠鸟》是新教材七年级下册中的一篇现代散文。作者冯骥才为我们生动地描述了珍珠鸟在“我”的细心照料、诚心呵护下由害怕人到亲近人的变化过程。告诉我们:信赖,往往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学习这篇散文,不仅可以引起作者与读者感情上的共鸣,深入体味人与动物间的温馨真情,还能让学生领略到生动细腻的语言美。  相似文献   

14.
教学目标:1.品味文章的语言,知道我与小珍珠鸟的信赖是怎样逐步建立的,激发学生爱动物的情感。2.有感情地朗读,体会我与珍珠鸟之间亲近、温馨的情感。3.领悟“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的含义。 教学重点: 认识珍珠鸟在我的照料与呵护下发生变化的过程。 教学难点:理解“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的含义。教学过程:课前让学生欣赏鸟鸣曲一、入温馨之境上节课我们知道珍珠鸟是一种怕人的鸟,我在自己的书房里给珍珠鸟安了一个舒适的家。课件:伴着恬静的音乐出现吊兰蒙盖的鸟笼瞧,那儿有一盆异常茂盛的法国吊兰,吊兰长满绿叶的…  相似文献   

15.
教材分析文章按照时间顺序叙述了“我”和珍珠鸟一家三口从相识、熟悉、亲近,到相依相伴的变化过程,精心勾勒了小珍珠鸟的形象,谱写了一曲人与动物之间爱的颂歌,含蓄地表达了尊重对方的生存空间、思想空间,真正做到不以  相似文献   

16.
一、创设情境 ,入“温馨之境”师 :看见同学们脸上的笑容和充满信赖的眼神 ,使我感觉到今天的课堂是多么的温馨和美妙 ,让我们在这种美好的心境下再一次走进《珍珠鸟》。(板书 :珍珠鸟。学生轻声读课题)评点 :巧妙地将文中人、鸟的“信赖”之情移到“师生”之间 ,奏出了第一个和谐的“情”符。师 :上节课我们知道珍珠鸟是一种害怕人的鸟 ,而作家冯骥才就在自己的书房里给珍珠鸟安了一个温馨而舒适的家。(出示课件 :伴着恬静的音乐渐渐出现吊兰蒙盖着的鸟笼)师(深情引述) :你看 ,那儿有一盆茂盛的法国吊兰 ,吊兰长满绿叶的藤蔓覆盖在鸟笼上 ,…  相似文献   

17.
三条忠告     
一次,一个猎人捕获了一只能说70种语言的鸟。“放了我,”这只鸟说,“我将给你三条忠告。”“先告诉我,”猎人回答道,“我发誓会放了你。”“第一条忠告是,”鸟说道,“做事后不要懊悔。”  相似文献   

18.
记得那年冬天,连续下了几场雪后,天气冷得出奇,酷爱养鸟的爷爷把鸟都搬回了屋子里,惟有一群鸟还在阳台上的笼子里。“爷爷,这是什么鸟?它们不会被冻死吗?”我蹲在鸟笼旁看着这些小鸟。爷爷走过来说:“这是珍珠鸟,它们不怕冷。但它们究竟为什么不怕冷,我也不清楚。”“是珍珠鸟啊!”我一边想,一边观察着这群奇怪的小鸟。这些鸟大概有二三十只吧,每只只有一个半乒乓球那么大,有黑的,也有灰的。它们浑身都是绒毛,嘴是红色的,还有两只橘红色的小爪子,背上有珍珠似的圆点,一只只小鸟活像一个个小毛球。我边看边想:大鸟都怕冷,这些小鸟怎么就不怕…  相似文献   

19.
《珍珠鸟》是人教版新课标实验教材七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为现代作家冯骥才所作,是一篇文质兼美、朴实无华的佳作。文章为我们讲述了“我”与珍珠鸟相处、相知、相依的过程:“我”为珍珠鸟创设温情浓郁的“家”,珍珠鸟与“我”和谐共处,其乐融融。我在授课中始终抓住“‘我’与珍珠鸟信赖关系的建立”这一核心,并贯穿始终,因为信赖不仅是文章的主题,更是课文的延伸点。课文通过“我”与珍珠鸟的信赖关系,意在说明如果人与动物和谐共处,并努力为动物创造一种生存的环境,那么这个世界将变得更加美好。1.“我”与珍珠鸟信赖关系的建立。珍珠鸟…  相似文献   

20.
许宏娟 《辽宁教育》2011,(7):110-112
【设计理念】《珍珠鸟》是一篇略读课文。作者冯骥才以细腻的笔触,为我们生动地描述了“我”和珍珠鸟一家三口从相识、熟悉、亲近到相依为伴的关系变化过程。全文自始至终贯穿了人性化的语言和笔调以及亲近小鸟、亲近自然、亲近生命的博爱之情,信赖、尊重、和谐洋溢于字里行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