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语文教育就是人的教育。要从人文的高度对人的生命发展加以关照。教师要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在指导朗读中体现教学的人文性。教师要注重学生的发展,要让学生学会选择自学内容、自学方法、自学形式,在教师指导下进行自主学习。  相似文献   

2.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要"建立学生发展指导制度,加强对学生的理想、心理、学业等多方面指导",明确提出要通过多种途径对学生进行生涯指导.高中生处于生涯发展的需求、探索和选择阶段,如何确定人生发展目标和发展道路,把自我健康成长、能力发展、大学专业选择与未来的职业规划进行有效整合,从而科学地规划人生,实现自身的最大发展,是一个重要且必要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随着学生发展指导制度在我国的建立与开展,对学生发展指导教师的定位,以及如何有效发挥其指导作用的讨论就变得日益重要。对此,结合目前学生发展指导教师的指导现状,对以下内容进行了论述:要发挥学生发展指导的教育职能,需要实现指导教师专业化与全员化的整合;在学校的整体规划之下,加强心理教师的专业职责与专业能力,提高全体教师的指导理念与指导能力。  相似文献   

4.
正一、实践背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指出:要"全面提高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建立学生发展指导制度,加强对学生的理想、心理、学业等多方面的指导。""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鼓励普通高中办出特色。鼓励有条件的普通高中根据需要适当增加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纲要》明确提出了普通高中的办学要注重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积极鼓励普通高中尝试更  相似文献   

5.
职业发展教育是一个全程性、阶段性的教育过程,必须从大一时就开始实施.完善低年级学生的职业发展教育,要转变以就业指导为中心的思路,形成覆盖低年级学生的,以职业发展教育为中心的工作思路;加强对低年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和职业素质拓展教育,提高专业化水平,进行个性化的指导.  相似文献   

6.
论高职院校职业发展指导与就业指导模式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要开展有效的职业发展指导与就业指导,需要构建适合高职学生特点的指导模式.模块化,专业化,指导形式多样化的职业发展指导与就业指导模式,能够促使学生合理定位,提升职业意识和就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7.
数学教育如何体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数学教育改革的深入,数学教育主张“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数学教育“以学生发展为本”可从以下几个方面体现:从育人观看要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从课程观看要让学生学习有用的数学;从教学观看要使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发展;从学习观看要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指导。它们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在进行教学实践中应融会贯通,就能促进学生数学素质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8.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是以邓小平同志“三个面向”和江泽民“三个代表”为指导的纲领性文件,它为进入新世纪的基础教育指明了改革与发展方向。《决定》中明确指出,基础教育要“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这就要求我们学校教育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中,要体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关注学生的发展,为学生打好全面发展、终身发展的基础。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是在培养学生德智体美等方面生动活泼发展的同时,使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  相似文献   

9.
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这样指出:高中阶段教育要“建立学生发展指导制度,加强对学生的理想、心理、学业等多方面指导”,并“采取多种方式,为在校生和未升学毕业生提供职业教育”。我们认为,  相似文献   

10.
一、高中学生发展指导的提出:从历史到现实的演进今年7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正式公布(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教育规划纲要》在第五章高中阶段教育部分指出:建立学生发展指导制度,加强对学生的理想、心理、学业等多方面的指导。这是从国家层面上正式规定要加强对学生发展的指导,并将这种指导制度化、规范化、全面化。可以说,这项要求,反映了我国教育  相似文献   

11.
杨清 《教育科学》2021,37(3):39-45
有效推进学生发展指导、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是新高考改革背景下普通高中所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但在具体实践中,有些学校对学生发展指导理解浅表化,将"发展"指导等同于"选考"指导;具体实施过程碎片化,缺乏系统思考;对学生发展指导所需资源支持不足,思路过于封闭.为此,普通高中要厘清学生发展指导分别与学生发展、高考改革和学校发展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明确其价值定位;立足本校学生的发展需求,对学生发展指导工作进行整体规划、持续推进、动态调整;搭建多种平台,加强对教师的宣传培训,促进相互交流,提高教师的"指导"意识和能力;拓宽思路、优化整合,构建开放的资源网络,为推进学生发展指导提供资源保障.  相似文献   

12.
张翠翠 《天津教育》2013,(17):55-55
学生指导是指在正式教学之外,对学生个人在学业、就业和生活等方面的疑难给予辅导和服务,以使其良好地适应、健全地成长。201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要在普通高中“建立学生发展指导制度,加强对学生理想、心理、学业等多方面的指导”;2012年教育部颁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修订版),  相似文献   

13.
人生规划指导指的是学校对中学生在校学习、心理、职业、生活发展给予全面的指导。高中阶段的人生教育指导对学生整个人生的规划和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和《浙江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均非常明确地提出:建立学生发展指导制度,加强对学生的理想、心理、学业等多方面指导。在此理念指导下,杭州外国语学校不懈地探索建设以学生人生规划指导为核心的学生发展指导制度,初步构建了涵盖身心发展指导、学业指导、生活指导、职业指导等内容的人生规划体系,力图通过三年的指导,使学生获得全方位的成长和提高。  相似文献   

14.
主体教育的主体性不仅体现在教学手段的运用上,更要致力于学生主体精神和主体意识的培养上。学生在课堂上的对话不仅仅是展示,教师要着眼于学生的发展,予以适时恰当地指导。教学不仅仅是倾听,教师要创造性地设计情境和问题,保持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学会学习语文的方法,努力提高语文素质。  相似文献   

15.
创新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我们必须牢固地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主体观,以学生能力发展为重点的教育质量观,以完善学生人格为目标的教育价值观.教师应充分地认识学生的个体差异,把学生看作发展中的人,可发展的人,学生要创造性地学数学,数学教学要充满创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16.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首次明确,要进行学生发展指导,2019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再次从国家教育政策层面强调要"加强学生发展指导",尤其要"注重指导实效"和"健全指导机制"。学校不断探索学生发展指导工作,将学生指导思想及其建设纳入学校教育体系,构筑"三全"育人,落实"五育"并举,立足学生成长,切实提升学生发展指导工作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7.
教育部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指出:“建立学生发展指导制度,加强对学生的理想、心理、学业等多方面指导。”浙江省教育厅在《浙江省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方案》中更是详细指出:“学校要建立和实施普通高中学生发展指导制度,加强人生规划教育,鼓励学生根据兴趣特长和人生规划,制定个人修习计划。学校要建立选课指导制度,加强选课走班管理,允许学生跨班级、跨年级选课,允许学生到高校、中等职业学校、科研机构、社会机构及行业企业修习选修课程。”以此鼓励学生个性化学习,全面提高普通高中学生的综合素质。随着《浙江高考招生制度综合改革试点方案》的出台,传统的教学模式将被打破,选考成为改革的亮点,但是如何正确报考选考科目,成了学生、家长及学校必须共同面对的难题。我校在学生的生涯规划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8.
影视艺术教育对学生德、智、体、美等方面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能否有效地控制与利用影视艺术,事关教育的整体效果。教育者要充分利用影视资源,积极开展影视艺术教育;要根据学生年龄特征,举办影视艺术专题讲座,指导撰写影视评论,组织开展影视辩论;要因地制宜,挖掘潜力,积极组织影视创作活动。  相似文献   

19.
李舸 《南昌教育》2006,(3):18-18
当前,在新课标的指导下,在创新性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必须牢固地确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主体观,以学生能力发展为重点的教育质量观,以完善学生人格为目标的教育价值观。教师应充分地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把学生看作发展中的人,可发展的人,人人都有创造的潜能:学生要创造性地学数学.数学教学就要充满创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20.
教育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自由发展、自主建构给予指导的实践活动,对受教育者的发展承担指导责任。"指导"内涵丰富,"指"表明某种方向性的指向,"导"表明某种方式与方法的引导。指导既含有价值澄清和价值选择层面的价值指向,亦含有方式、方法与步骤等技术层面的具体引导。在教育活动中,"指导"蕴含着教育形成什么样的人与怎样形成人的问题,前者表明教育的方向,后者表明教育的方式与方法。价值多元时代寻求价值共识更需价值指向,知识经济时代提高教育质量更需方式方法的指导,指导亦是教育者的天职。要实现对学生自由发展的指导,有赖于核心价值的先行统摄、无为有为的顺势转化、精神养成的一以贯之、自由之境的以身示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