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冀潜  刘海峰 《精武》2008,(2):54-55
唐氏心意六合拳是南阳心意六合拳的一个重要分支,是由清朝唐万仪宗师所开创。唐万仪身兼李祯和刘万仪两位心意六合拳大师的衣钵,并融合了家传的六合枪绝技,开创了独树一帜的唐氏心意六合拳体系,是南阳心意六合拳史上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一位大师。唐万仪艺成之后曾以教拳、保镖为业,在河南、湖北等地活动频繁,并留下了很多史迹和传说故事,  相似文献   

2.
心意六合拳十大真形为河南派心意六合拳经典拳艺.自马学礼先生在洛阳老家传拳以来.历代都在清真寺内的穆斯林当中流传,也为各代拳家所珍视。十大真形.非回族不传.非入室弟子不授.非开门弟子与关门弟子不教。所以在这几百年间对外教人极为保守.直至近些年才被少数的外教人所了解。十大真形是河南派心意六合拳的主要  相似文献   

3.
张云龙 《武当》2012,(10):23-24
河南派心意六合拳由明末清初时期的河南穆民先哲马学礼先师所创。武林界有八卦刁,太极滑,最毒不过心意把之说。心意六合拳是集实战、养生、观赏为一体的优秀内家拳,它功法合理、内容丰富、传承清晰,是中华武术园中的一朵奇葩。  相似文献   

4.
张笃新 《精武》2002,(3):5-5
河南派马氏心意六合拳自古极为保守,由于其比较完整的保持了古拳艺原貌,而闻名武林。  相似文献   

5.
龙立海 《武当》2005,(9):22-22
吾自幼习武,先后拜在武当内家拳功(金元功)二十二代传人赵震宇恩师门下,中国董海川尹派宫氏八卦门第四代传人王东升恩师门下,心意六合拳张景根(小名老格儿)之六世孔张守斌阿訇门下,并有幸向河南邓州心意六合拳八世传人马雷石老师讨教,亦师亦友,获益非浅。曾有传闻心意六合拳大师张聚学艺成后,传其子小字老格儿,年十五即大成。惜仅弱冠,不幸夭折。作  相似文献   

6.
马雷石 《精武》2007,(12):44-45
作为清真教门名拳——汤瓶七势拳从问世到现在一直为武术界所珍视。穆斯林习武者对此拳尤为推崇,有"七势打六合(指心意六合拳),箅子抓窝窝"之誉。汤瓶七势拳的得艺者在过去极为保守,周口袁凤仪尝言:"大教(汉族)之人大多欲观之而不得",今邓州马雷石先生独家披露其拳,价值如何?尚请行家里手细心把玩。  相似文献   

7.
王书文 《精武》2002,(3):40-41
我的恩师卢嵩高,是河南周口人,回族。他自幼习武,十多岁时就拜心意门第七代名师袁凤仪为师。他聪慧、果敢、好学并肯于吃苦,在明师指点下,26岁时已是武艺超群,被河南周口万胜镖局聘为镖师。他押镖去过河北、山东、四川等地。  相似文献   

8.
2007年11月15日下午,北风呼啸,细雨飘飘。2时左右,河南省中传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中华武藏》编导姜智先生率领摄制组如期来到河南邓州,准备拍摄马雷石先生的拳路器械。马石先生是河南心意六合拳的重要代表人物,继承了河南三脉四派的心意门技艺。  相似文献   

9.
心意六合拳是祖国的瑰宝,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一朵绚丽夺目的奇葩。它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内容丰富,博大精深,具有独特的修身养性之道和奥妙无穷的技击防身之神用。唐万义一脉的心意六合拳为河南心意六合拳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保守及历史原因,外人知之者甚少。唐氏心意六合拳是由清季河  相似文献   

10.
李钟祥 《武当》2011,(8):25
心意六合拳是形意拳的一派,盛行于河南,并称为南派形意十大形,与北派形意(盛行于河北)称作北派十二形,还有山西一派称作六合心意拳。这几派的功架和练法各有不同,但其基本原则是相同的。因为这几派形意拳是同一个源头流传下来的。根据拳谱上的记载和卢嵩高老师的叙述,此拳是明末清初,由山西平阳府蒲州人姬龙凤(有的拳谱上称名姬际可、字隆风  相似文献   

11.
《中华武术》2008,(3):36-37
河南派心意六合拳是中华武术中著名的内家拳之一。始于明末清初,距今已有三百多年的传承历史。其拳风古朴苍劲至精至纯,劲力雄浑,动静相宜,形神统一。招法简单,出手毒辣、内劲宏大。武林中有“太极十年不出门,心意一年打死人”之说。  相似文献   

12.
正祖家玉先生,自六岁开始习武以来,跟随当代中国武术大师安徽三老王新坤、赵兴旺、平宝根老师,习练中国传统武术内家拳、外家拳、三指神功、中国十八般兵器等百余拳种。还曾得到了中国武术大师马金标老师的全力指导,后来跟随心意六合拳大师吴英华老师全心钻研心意六合拳。机缘巧合,来到江苏省无锡市,得到  相似文献   

13.
通风报信     
龙腾虎跃竞中原记首届全国河南心意六合拳观摩交流大会赵慧光 8月下旬的中原,酷热已渐渐消退,秋之凉意已悄悄而来。但在地处中原腹地的漯河却让众多武术爱好者们感到滚滚热浪扑面而来,这就是全国首届河南心意六合拳观摩交流大会所带来的滚滚武术热潮。 “心意六合拳”又称“心意拳”。“心意把”,相传为宋名将岳飞所创,而据众拳家所考证,首传其拳者应为山西蒲州的姬际可先生。自心意六合拳传于洛阳马学礼先生之后,马师科技自珍,又恐传匪人,所以传人不众。其弟子又多为河南境内之口族子弟,因此,此拳后来又有“教门拳”之说。 如…  相似文献   

14.
柯超 《武当》2011,(11):68
2011年10月4日至6日,正值十一国庆黄金周期间,由安徽省武术协会、安徽省心意六合拳委员会主办的"2011‘鑫民杯’全国心意六合拳邀请赛"在安徽蚌埠市体育馆成功举办。来自河南、江苏、上海、浙江、湖北等全国十余个省市的38支代表队近500名心意六合拳爱好者参赛。5日上午举行了隆重而热烈的开幕式,大会组委会主任、安徽省心意六合拳委员会会长赵新民先生致欢迎辞,蚌埠市政协副主席徐超,蚌埠市  相似文献   

15.
《精武》2007,(8)
丁长汉(1913年~1988年),回族,河南南阳河街人,为南阳唐万仪一脉心意六合拳传人。丁自幼习武,曾先后师承马五顺、孙春元、买学礼、丁兆祥四位老师学习心意六合拳。1982年5月10日,河南省首  相似文献   

16.
刘海峰  冀潜 《精武》2008,(7):45-45
丁长汉生于1913年,回族,河南南阳河街人,1988年归真,为南阳地区心意六合拳重要传人。丁长汉自幼习武,曾先后向唐万仪一脉的孙春元、水家心意拳一脉的马五顺、买壮图一脉的买学礼和丁兆祥四位名师学习心意六合拳。丁长汉练功刻苦,功力深厚,拳可透壁。过去,心意六合拳十分保守,不轻易教徒弟,  相似文献   

17.
《武当》2008,(6):56-56
为迎接奥运,由中国武术协会主办、上海市体育总会承办的第九届上海国际武术博览会于5月1日至6日在上海浦东新区源深体育馆隆重举行。首届“武穆杯”心意六合拳比赛也列入了本届赛事的重要项目:河南心意六合拳、  相似文献   

18.
八步紧缠身是唐氏心意六合拳中的一个阵中单把之一,是由河南洛阳心意六合拳师马兴之高徒刘万义传于南阳水、唐两脉的心意六合拳单把阵中盘法,以前极为保守,鲜见盘习者。八步,是此势走四正四隅八方阵中盘练法。如开始先盘左脚走东,右脚走西,左脚南,右脚北,四正盘完接着再盘四隅,八步一  相似文献   

19.
朱伯伦 《武当》2010,(11):21-23
南派心意六合拳由河南洛阳马学礼所创。马学礼生于1713年,卒于1789年,享年76岁。  相似文献   

20.
近代世界体操发展概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代世界体操最早起源于古希腊,到中世纪体操体育随着思想文化的禁锢,也处于衰落低潮。到16世纪文艺复兴运动的开展,提倡人文主义,体操运动又随之复苏兴盛起来,欧洲近代体操首先在德国诞生,又盛行于欧洲,到18世纪中期,体操在欧洲已形成两大派:即以美尔库里亚利斯、古氏、杨氏为首的西欧派和以林氏为首的瑞典体操和以纳赫追加尔为首的丹麦体操为北欧派。另外捷克的“雄鹰”体操提倡姿态美、动作准、并向联合和整套动作发展、促进了国内外体操比赛。近代竞技体操逐步形成后,并传播到世界各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