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 毫秒
1.
蔡智恒以通俗小说的套路来写现代的爱情,他的小说结构明晰,有纯情意味,也很有情趣,是写给那些正处于青春期的少男少女们看的。对爱情的精致化描摹,对理想的执著寻找,对生活细节的把捉,表明蔡智恒是一个有功力的作家。蔡智恒的不足在于写作视野比较狭窄,没有很好的文学素养,如何从"三流"向"一流"、"二流"转化,是作者应该深思的问题,这也是众多通过网络走红的作家所共同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评曹操     
曹操是中国传统文化概念中的一大奸臣,这往往指的是曹操的"挟天子以令诸侯"以及他个性中不拘小节、放荡不羁、敢说敢做的特点.真正的曹操在许多方面都表现出了他作为一个杰出政治家的卓越才能及独特的人格魅力.  相似文献   

3.
论述了前苏联著名的物理学家卡皮查在其所涉猎的诸多领域中所取得的杰出贡献,以及他奇特的人生经历。旨在弘扬他勤奋好学、拼搏进取、老骥伏枥的精神风范,和他敬重导师、正直无畏、热爱祖国、反对核战争和关爱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等高尚品德。  相似文献   

4.
对作家生平经济状况的考辨可以更加贴近作家,更加隐微地了解作家情感情绪变化的蛛丝马迹,从而增加对作品把握的层次感和立体感。蒲松龄一生主要以坐馆教书为生,曾短暂地南游作幕,中年、老年分别补廪和援例出贡,还在教书之余代人写些应酬文字,因而其生平经济状况可从束脩、润笔、幕金、廩金、贡金等几个方面进行考察。  相似文献   

5.
朱铭盘在《桂之华轩诗集》中倾诉了深沉的忧思悲慨,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对黎民苍生的悲悯,对行伍中种种黑暗的愤慨,对怀抱不得施展的满腔愤懑,对故乡风土人物的深切感情。明明是触兴而发,却被当时一些人指为“发语愤激”。他的诗歌“泽古甚深”,典型地体现出“学人之诗”的特色。  相似文献   

6.
介绍周作人因其文名而长期被忽略的在编辑出版领域的贡献,对其前期重要的期刊编辑活动作了较为全面的梳理,并探察世界观、人生观的改变对其文学创作及编辑行为转型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石头记〉交响曲》是胡风的文学创作生涯后期的一部作品。通过分析《〈石头记〉交响曲》中胡风的文艺思想,以及探讨胡风对于《石头记》的独特认识,试图能再现胡风终生坚持的文艺思想和展现胡风作为文艺批评家敏锐眼光与卓越才华。  相似文献   

8.
在王维研究中,人们习惯于将王维描述成一个佛教徒,一个隐士,一个田园山水诗人,并习惯于对王维诗中的“禅趣”和“禅意”以及王维同陶渊明,谢灵运等田无山水诗人的传承关系作分析,这种研究有其合理性,但以偏概全,据统计,王维存诗四百多首,田园山水诗只占其中的三分之一,王维诗歌的内容是相当丰富的,其中蕴涵的情感也相当复杂,故“佛教徒、隐士,田园山水诗人”还无法概括王维一生及其在诗歌中表现出的情感状态,而从王维与阮籍的关系角度入手可以破解王维研究中的许多迷茫和王维自身及诗歌中表现出的种种矛盾心态,从而揭示王维的“生命本相”。  相似文献   

9.
曹志平 《湘南学院学报》2010,31(1):91-94,98
周敦与郴州有着难解之缘,他一生出道为官32年,其中在郴州任职前后达10年之久。郴州,是他治政创学、成就道统宗主的重要发祥地。在郴期间,他克勤克俭,励精图治,在治政、研学(儒、道、佛)、创学(理学)方面均取得丰硕成果,为其理学之宗地位的确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川端康成是日本著名作家,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其创作成就卓著,美学思想独特。本文就其美学思想的特点及其成因两个方面进行探讨,以期更好地把握他的创作特色。  相似文献   

11.
刘伶简论     
学术界对刘伶的研究,多集中于对其言行的考察。本文则从刘伶的言行入手,探讨其言行中所蕴含的玄学意境,探讨《酒德颂》的文本思想内容及其对颂体文的传统写作规范的突破,刘伶从特异的言行到对《酒德颂》的创作,是对玄学意境和自由的追求,虽然在这过程中他有反抗、蔑视和讽刺世俗礼法及其代言人的行为,但这只是其实践和追求过程中造成的客观效果而不是他的主要目的。  相似文献   

12.
威廉·福克纳有着乡里人那种傻劲和死心眼 ,他不一味追求技巧 ,要说技巧也是经过艰苦的艺术探索所表现的艺术技巧无意识而已。他深深地爱着自己的故乡———南方 ,他以自己的无限执着展示了一幅南方生活画卷 ,并把所有先锋派的创新技术都一一加以试验 ,从而成为了一位大师级作家 ,而他的乡下人本色自然也投影在他的作品的人物身上了。  相似文献   

13.
“大卫”描写了两个好朋友在登山运动中出现意外事故的经过。大卫不慎跌落,摔成重伤,不能再登山就等于生命的结束。因此他恳求叙述把他从悬岸峭壁上推下去。叙述经过痛苦的挣扎和思想斗争满足了朋友的要求,但是他带着终身的内疚。作品对景色的描写恰到好处地烘托了人物的心理。  相似文献   

14.
二十世纪郭璞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历来郭璞研究主要是对其著作的辑录和对其诗的评价.20世纪80年代以来,郭璞研究领域逐步拓展到对其所有创作进行全方位的文化审视,研究方法也从单一走向多元.主要体现在郭璞辞赋研究、易学研究、<尔雅>注研究、<游仙诗>写作年代研究、性质研究等.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美国著名作家海明威几部代表性的小说及其成长经历的分析,论证了其作品中的文学形象及其悲剧性格的成因。本文作者认为,海明威的悲剧性格是来自其消极、悲观、厌世的世界观并为其悲剧人格的形成埋下了伏笔。而消极、悲观、厌世的世界观在与“硬汉子”精神的交织综合作用下反过来又导致了海明威悲剧人格的形成。最后,通过重新审视海明威的“硬汉子”精神与悲剧人格,我们不仅能更加准确透彻的理解其人其事,也加深了对其作品内涵的探幽与解构。  相似文献   

16.
西方学者对乔叟的妇女观一直颇感兴趣且对此争论不休。许多论者认为乔叟对女性抱有同情,而另外一些论者坚称诗人的女性人物受到了男权主义的厌女传统影响。中国学者对乔叟的女性人物或女性主义研究解读仍有待深入。乔叟的妇女观是复杂和不断发展的。首先他受到所承继的文学传统、所处的社会历史阶段影响。对女性人物带有歧视。另外,诗人对当时女性社会地位和生存境遇的关注使他塑造出巴斯妇人这样表现出新特征的形象。巴斯妇人是诗人和周围世界、诗人和自身理想的“沟通”。  相似文献   

17.
历史小说《张居正》在宏大深厚的历史氛围中塑造了一代名臣张居正的形象,以揭示明代“万历新政”的政治革新及其文化意义。作者以诗性的才情和自具的史才史识还原张居正做人做事的本色,着力于表现他做事的功业和做人的悲剧,这本为一体的二者,在张居正特定性格和命运的演绎中,结果是后者既造就了前者,也毁灭了前者。但它给社会文明带来了永恒的典型性,让人在可歌可泣的历史审美中对自身有一种警醒。  相似文献   

18.
史学巨擘陈寅恪对于其自身治学历程与学术理路,生命感慨与世事洞察的不少自述,均散见于为他人著述所做的的序言,以及略征旧籍参证的跋文、“书后”当中。这些文字既是在对原作者“了解之同情”基础上对其作品意义的深入阐发和推许,也是陈寅恪夫子自道以告慰友朋的一种途径。从而成为理解陈氏学术路径、治学精神与人生价值的重要资料。本文通过对收入《陈寅恪集》的数十篇这类文字进行解读,进而讨论陈寅恪的史学方法与史学精神,试图梳理出另一种可能近乎陈寅恪其人及其学说的解释模式。  相似文献   

19.
刘荒田“闲话”式杂感具备两个特征,一是“置身其中”的草根性,二是浓浓的闲适意趣。写“俗”、入“俗”、品“俗”的“世俗书写”,植根现实土壤深处而深刻剖示人情世态,处处见大雅,在人腥气、土腥气与烟火气之中,氤氲着书卷气。  相似文献   

20.
家道中落对穆时英的一生具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都市享乐的诱惑,沉重的欲望肉身,让穆时英在精神上浪荡飘零,无家可归。穆时英是一个在乡村和都市都无法获得救赎的特殊个案。和穆时英文本世界的日益明晰相比,穆时英的人本研究却非常欠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