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采用横断研究的方式,随机选取216家样本企业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多元回归分析和路径分析等方法考察知识管理、组织学习、创新与核心竞争力的内在关系,其结果表明:(1)整体上知识管理对组织学习、创新和核心竞争力的回归效应显著,组织学习对创新和核心竞争力的回归效应显著;(2)知识管理中“隐性知识创造”对组织学习、创新和核心竞争力的回归效应显著,而“知识转移与分享”对以上变量的回归效应均不显著;(3)组织学习中除“共同愿景”外其他各因子对组织创新和核心竞争力的回归效应显著;(4)组织学习对核心竞争力有间接的影响作用。因此,知识管理对核心竞争力既有直接的影响作用,也有间接的影响作用;隐性知识创造是知识管理的核心内容,是组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来源;组织不仅要重视加强知识管理以直接提升组织的核心竞争力,也要重视将知识管理与组织学习相融合,通过创新间接的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2.
知识经济时代。隐性知识是个人或组织知识创新和保持竞争优势的源泉,隐性知识已成为现代企业知识管理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对隐性知识的涵义及特征做了阐释,提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隐性知识特征,对基于隐性知识的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策略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随着知识经济和学习化社会的来临,知识已经逐渐取代了劳动力及有形资本,成为生产和价值创造的核心要素。基于对知识所具有的重要价值的认识,为了更好地发挥知识的生产和创造功能,知识管理逐渐成为一个使用频率很高的概念。知识管理就是为实现特定的目标,对知识资源进行有效的组织和控制来实现知识的流动、共享和创造的过程,其不仅成为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重要的理念,而且对于深化高校师资队伍管理体制改革,提升高校师资队伍的素质,促进高校的内涵式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也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知识管理的理念对于高校的师资队伍建设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企业进行有效的知识管理,必须克服传统管理中忽视人才培养、知识创新以及知识资本价值等弊端,全面深入地推进知识管理,构建信息平台,建立学习型组织,创新企业文化,变革组织结构,深化决策,推进知识共享与创新,从而达到提升核心竞争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知识流是知识在高校内各个知识驻点之间创造价值而形成的一系列积累、共享及交流的过程。知识是高校的基本操作材料和加工材料,高校核心竞争力具有知识性,而知识流又能实现知识的增值,因此,要营造知识创新氛围,建立校园知识库,建立知识管理组织,建立知识激励机制,强化知识管理体系,构建知识网格模式,提升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6.
对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进行了界定,详细阐述了知识管理与形成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关系,分析了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形成的动态过程和机理,并从确立以提升核心竞争力为目的的知识管理目标、进行以知识管理为核心的资源整合、建设支持知识管理的组织文化、构建学习型学校、以及制定鼓励知识创造和转移的激励措施等五个方面提出了提升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策略。  相似文献   

7.
人力资源竞争力是基于企业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与管理,在有效的运行机制配合下,整合人力资源素质而形成的特有的能力。信息时代,知识是企业的战略资产,企业是一种知识整合系统或是创造、传递和运用知识的组织。作为知识和技能“承栽者”的人力资源,代表了企业所拥有的专门知识、技能和能力的总和。因而.人力资源竞争力的强弱关系着企业的兴衰成败。本文从企业人力资源竞争力系统因素的构成和特征入手,系统探讨了提高企业人力资源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对提升企业竞争力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8.
大学是知识密集型的组织,它蕴藏着丰富的知识资源,而大学隐性知识又是这丰富的知识资源中最为重要、最具价值的部分,它是创新的原动力,又是构成组织核心竞争力的基础.本文通过论述隐性知识与大学核心竞争力的内在关联,提出基于隐性知识提升大学核心竞争力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知识管理是现代社会个人和组织提升素质与竞争力,应对知识经济挑战,实现组织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管理形式。知识管理理论对教师教育具有重要的启示。在骨干教师培训中建立学习共同体、搭建知识增值平台、创设学习场域,可促进骨干教师知识的共享与创生,进而促进其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10.
知识管理是知识经济时代一种全新的战略管理模式。高校知识管理就是通过对高校各种知识和知识活动的有效整合,强化知识的共享和创新,提升高校核心竞争力的一种管理活动.其目标是实现知识共享、推进知识创新、提升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1.
在20世纪,组织最有价值的资产是其生产设备,在21世纪,组织最宝贵的资产(不论营利或非营利组织),是他们的知识工作和知识工作者的生产力。本文针对组织面临的困境以及竞争力不强的情况,提出借助由双因素理论发展出的工作丰富化的激励手段,寻找留住并激励员工的途径,从而提升组织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知识经济条件下,大学核心竞争力来源于专业知识和技能,提升大学核心竞争力的根本出路在于有效实施知识管理。文章分析了基于知识的大学核心竞争力构建障碍,提出从校园文化、组织管理、人力资本、知识产权和建立知识共享平台等环节来构建基于知识的大学核心竞争力,以全面深入地推进我国高校发展的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13.
知识管理是基于特定组织的职能和工作需要,在组织内部促进各个部门和个人创造、掌握、分享和运用知识,从而提升知识的应用价值,进而提高组织的应变和创新能力的管理活动.知识管理的核心是知识创新.  相似文献   

14.
知识管理产生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在90年代得到了迅速发展.它是一套系统的观念和方法.能帮助组织提高工作效率.获取效益。知识管理的实质就是将组织的知识资源转化为巨大的生产力、竞争力和具有创新价值的管理方法.具体而言就是通过收集和整理组织成员和部门所掌握的技术诀窍、业务数据或经验等知识而形成一种独立于组织的人、财、物三大要素之外的另一种重要的经营资源,  相似文献   

15.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作为知识密集型组织的高等院校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深刻挑战与变革。用有效的知识管理战略来变革高校的管理,提升高校的竞争力已成为新兴的趋势。大量的隐性知识成为无形资产“雪藏”在资讯时代的深层,老教授是高校中最宝贵的人力资源,是最具价值的隐性知识拥有者,可以说,对老教授隐性知识开发与利用工作是高校知识管理战略中的关键环节。最具价值的隐性知识拥有者迈克尔.波兰尼(MichaelPolanyi)在上世纪50年代最早提出隐性知识(TacitKnowledge)的概念。其著作《个人知识》和《隐性方面》对隐性知识做了较为系统和深…  相似文献   

16.
知识管理是基于特定组织的职能和工作任务的需要,在组织内部促进各个部门和个人创造、掌握、分享和运用知识,从而提升知识的应用价值,进而提高组织的应变和创新能力的管理活动。  相似文献   

17.
高校知识管理的意义及机制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识管理是指为了增强组织的绩效而创造、获取和使用知识的过程,包括知识学习、共享和创造等全部过程。知识管理是知识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它既是一种管理理念和管理策略,又是一种可操作的管理方法。高校作为一个知识集合体,是专门从事高深知识的传播、创造、应用和转化的学术型组织,知识的有效利用和管理对于提升高校的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而推进高校知识管理的关键是要明确知识管理的意义,建立顺畅的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8.
知识流与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耦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识是高职院校赖以存在和运行的基本材料,是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根本来源,知识性成为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本质属性。从知识的视角、知识链的视角、知识流的视角来看,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与知识流是密不可分的。因此,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提升要对其知识流进行重组和改造,研究其知识流知识要素与核心竞争力的关系,也就是降低知识转移成本,提高知识转移和创新效率,从而提升其知识价值,促进知识增值。  相似文献   

19.
核心竞争力作为大学获得可持续发展、保持永久竞争优势的综合发展能力,决定了一所大学未来的生存与发展。从知识管理的视角看,大学核心竞争力主要包括大学的核心知识技能体系、核心产品、核心资源和核心文化与特色等,具有异质性、溢出性、创新性、用户价值性等特质。培育大学核心竞争力系统,应树立大学知识管理观念,建构学习型大学组织,提高知识管理能力,完善大学知识管理的信息系统。  相似文献   

20.
首先,高校教师知识管理能力是学校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实现其组织绩效的重要保证。高等院校竞争力的实质是知识价值发掘与应用的能力。竞争力的提高才能创造出更多更好的教育科研成果,提高大学知识生产率,协调学术系统和行政系统,便于大学知识资源数量的积累、质量的提高、结构的优化,实现知识的充分交流共享,还能协助个别学者以一种更具创造力和学术自由的方式,来管理并分享个人的知识资产,取得更大的社会经济效益,从而实现高等院校的组织绩效。其次,高校教师的知识管理能力是推动学校持续发展的基础。可持续发展能力表现为可用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