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广播节目是广播为听众服务的重要手段,在广播节目充分栏目化的今天,如何打造收听率高、影响力大、竞争力强、生命周期长的栏目就成为摆在广播人面前越来越迫切的问题。城市电台如何设置与创新栏目?笔者认为应把握以下几个原则。  相似文献   

2.
佟红 《河北广播》2008,(3):37-40
世界上最早的主持人起源于美国。我国最早在1981年的对台广播“空中之友”栏目设主持人,1993年,我国的各电台开始涌现出大量的节目主持人,这一年被称为“中国的广播主持人年”。广播主持人的出现使广播节目令人刮目相看,广播节目变得更亲切、更贴近听众了,也使广播的互动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3.
周迪 《新闻爱好者》2012,(18):67-68
如今,传媒业已进入品牌竞争时代,媒体竞争以品牌制胜,名牌栏目、名主持人对提升媒体竞争力和影响力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广播媒体如何打造名主持人和品牌栏目,使其最大化地发挥品牌效应,是我们值得思考的问题。栏目内容与形式频率品牌化一个重要的支撑点就是品牌栏目。中央电视台90%以上的广告收入来自只占栏目总数10%的名牌栏目。广播的发展也是如此,广播栏目是频率的内核,竞争直接体现为各广播节目之间的比拼。  相似文献   

4.
经营前置——广播栏目营销策略与可行性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剑 《声屏世界》2006,(10):47-49
对现代传媒而言,栏目的制作和经营是不可分割的联合体。传统的广播经营理念认为,我们卖的是节目,应该先用好的节目吸引尽可能多的听众,然后再利用听众吸引广告客户。在栏目运作上,强调做精品节目就能盈利,往往先开出栏目,然后再去广告招商。这样做一般有两种结果:要么是栏目不适合市场需求,失去持续赢利能力,最终死掉;要么就是和客户需求不吻合,如果要重新调整则造成前期投入的浪费。在媒体竞争日益残酷的今天,市场迫切要求我们换一种角度思考并改进广播的栏目运作。本文试从栏目运作经营前置的角度,探讨提升广播节目、栏目经营的手段与策略…  相似文献   

5.
《台北直播室》栏目是在海峡两岸关系实现历史性转变,两岸交流更为宽松包容的媒介生态条件下创办的,开创了大陆对台湾广播入岛办广播节目之先河。本文从听觉的有效传播、两岸关系变化与栏目定位、新媒体时代栏目的全新空间三个方面分析、解读《台北直播室》。  相似文献   

6.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6,(9):0005-I0005
《灯火阑珊》是创办于1993年的一档子夜陪伴广播节目.在京,津,冀地区较有影响.13年来节目一直位居河北各类广播节目收听率前列.并荣获2004年度中国广播名栏目提名奖。  相似文献   

7.
广播节目是广播为听众服务重要手段,在广播节目已充分栏目化的今天,打造收听率高、影响力大、竞争力强、生命周期长的栏目就成为摆在广播人面前越来越迫切的问题。城市电台如何设置与创新栏目?笔者认为应把握以下几个原则。  相似文献   

8.
范劼 《新闻爱好者》2012,(15):80-81
广播由于传播对象广泛、传播迅速、收听简便等特点,自20世纪20年代诞生以来,就一直是新闻传播的主要平台之一。很多广播电台都把新闻节目作为龙头节目来吸引听众,由此,广播新闻节目在形式多样的广播节目中独树一帜,具有独特的地位。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传播信息的渠道也日益多样化,很多新型新闻平台,如网站、微博等吸引了大量新闻受众。因此也对广播新闻节目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广播新闻节目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仍然吸引广大听众,除了保持原有的传播快捷、生动形象等特点外,还需在栏目设置、节目编排上下大功夫,增强节目的互动性、增加新闻节目的深  相似文献   

9.
全媒体传播是目前媒体发展的必由之路和方向。广播媒体为应对全媒体环境下的挑战和竞争,纷纷打造可视化广播节目,抢滩全媒体平台,实现广播内容的全媒体传播。广播全媒体传播的基本特征就是"可视化广播",其传播的基本属性依然是"广播——收听"。本文结合分析我国可视化广播节目的发展状况,着重探讨广播节目主持人如何适应广播节目可视化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顾一菲 《中国广播》2013,(11):39-41
受到新媒体特点的影响,个性化传播是当今社会的趋势,而个性化主持人在广播节目传播中又显得尤为重要,对品牌栏目的贡献不可替代。但个性化主持人主持中的一些习惯,有时也会对栏目品牌化发展形成制约。本文讨论个性化主持人和品牌栏目的关系,分析个性化主持人对广播栏目品牌化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广播新闻栏目核心竞争力包括节目内容、记者、新闻主播和节目编辑.本文将探讨早间新闻栏目如何通过提升核心竞争力,发挥广播优势,达到最佳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12.
谭康 《新闻爱好者》2011,(6):108-109
本文从广播的定义入手,结合广播的传播特点,以层层递进、逐步深入的方法揭示广播语言的内在含义,在此基础上对广播语言的特色进行了分析与探讨,并结合个人的主持经验对广播节目主持人如何运用好广播语言为节目增色添彩作以总结。  相似文献   

13.
目前,广播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节目同质化现象比较严重,各频率的节目大都似曾相识,归根到底是栏目内容的同质化。因此,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是打造广播特色栏目,使之成为具有自身特色的栏目品牌,进而在众多的广播栏目中脱颖而出、独树一帜,将特色栏目品牌效应放大到频率发展中,从而提升广播频率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4.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推进,包括媒体在内的众多领域无不体现出一个全覆盖的倾向。智能手机的普及令新闻的来源与阅读发生了变化。新媒体传播打破了传统平台优势,微信公众平台是延展广播宣传的便利手段,广播微信应运而生。而区域广播微信从内容构成到互动传播,均需注重地方特色,切合本地受众需求。广播节目讲究"节目对象化,时段专业化",广播微信软文推送也要树立细分受众的理念,尽可能做到精准推送,围绕广播节目布局微信内容。  相似文献   

15.
广播媒介促进党的执政能力——搭建起民众与政府互动的沟通平台 在国内新闻广播服务中,热线理政栏目或节目近年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作为一种广播节目形态,它并不新鲜,但是在中国的现实情境中,它显示出有可能发挥某种更大的建设性作用。[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新疆人民广播电台哈萨克语广播作为新疆的主流媒体之一,从成立到今天,通过各种自办栏目,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不管是在传播内容还是传播方式上,突出自己的特色,在对哈萨克语听众传达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为他们提供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信息,为他们提供致富之路等方面都有贡献。本文主要对新疆人民广播电台哈萨克语广播自办栏目进行分析,总结其特点与功能,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7.
新媒体给传统媒体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其中广播因其传播渠道的单一性,处境尤为尴尬。本文以媒介融合环境下广播的优势和特性为切入点,从广播如何借鉴、融合新媒体的技术,以及如何提升和创新广播节目内容等方面探讨广播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8.
王琳 《中国广播》2011,(9):75-76
互动是传播中不可或缺的属性之一。在广播这个面临着全新时代环境挑战的传统传播载体中,本文以福建都市生活广播为例,论述互动的作用:互动能让广播节目保持竞争力,如果不能把握互动的实质,广播节目就将失去生命力,占据受众市场更无从谈起。因此互动是广播节目的活力之源。  相似文献   

19.
葛阳 《中国广播》2010,(4):60-62
广播传播迅速,收听便捷,但是传播手段单一,影响力有限。随着多媒体时代的到来,广播面临着诸多其他媒介的挑战,一些开办多年的传统广播节目被以创新的名义抛弃。在网络媒体等新媒体快速发展的今天,如何提升广播的影响力?本文通过对传统广播的优劣势的分析,结合实践提出办好传统广播节目,提升广播影响力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20.
在频率专业化的传播格局中,广播节目的同质化竞争在所难免。同一地区不同频率两个或两个以上类似栏目你争我夺的现象屡见不鲜。在这种情况下,广播媒体只有树立品牌意识,通过打造栏目品牌强化自身的影响力,吸引多数听众的注意,才能抢占制高点,进而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