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陈若星是文化艺术报社副总编。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她三赴灾区,在抗灾抢险第一线,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用热血蘸着泪水、和着真情,为读者呈现了一篇又一篇感人至深的通讯报道。  相似文献   

2.
彭东 《青年记者》2008,(13):79-80
从5月13日抵达灾区一线,到5月29日回济南,我在灾区度过了终身难忘的17天。在这17天中,我每时每刻都被一种力量所牵引着,都被一种真情所感染着,这种力量就是血脉相连的力量,这种真情就是人性光芒所照耀出的真情。  相似文献   

3.
初搞报道时,往往凭道听途说写稿,不深入采访就草草成篇。因事情没感动自己,文章就是写出来,也不会感动别人。结果稿于发出去不少,就是不见报。产一次我写了一篇小故事,自以为是“大作”,保准一碰就响。可让老新闻干事一看,说太子巴了。我不信这个邪,就投向报社。编辑回信说:文字基础还可以,但没真情,不能发。又一次,我耳闻目睹了~件事,感到很有意思,便写了一篇稿,老干事看了说,真实但不见真情,不可能采用。结果真的石沉大海。那么,怎样才算有真情呢?我在思索寻觅。一天,下连采访,得知战士姚宏亮因见义勇为而受伤住院…  相似文献   

4.
从5月13日抵达灾区一线,到5月29日回济南,我在灾区度过了终身难忘的17天.在这17天中,我每时每刻都被一种力量所牵引着,都被一种真情所感染着,这种力量就是血脉相连的力量,这种真情就是人性光芒所照耀出的真情.  相似文献   

5.
在施工第一线,广大筑路官兵抛家别子,甘为“铺路石”,默默奉献着自己的青春,他们身上的一个个闪光点,深深地感染着我,激励着我拿起笔、端起相机,去捕捉这人间至善至美的真情。我自费订阅了《新闻与成才》、《新闻写作窗》、《中国摄影报》等报刊,买来新闻理论书籍,仔细研读,并把好的文章剪下来,分门别类地收集起来,我已积累了4大本厚厚的报刊剪贴本,一有空就仔细琢磨和钻研,很快便进入了角色。经过数十篇泥牛入海的煎熬之后,一篇小“豆腐块”在《人民武警报》“亮相”了。初尝胜利的果实,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高兴,更激起了…  相似文献   

6.
汪群 《新闻实践》2008,(5):50-50
作为同行,我是很为近来重庆市出现的一群"田坎记者"、"巷子记者"感动和骄傲的。这群记者,以"为真善美锦上添花,更要为百姓的困难雪中送炭"为座右铭,不用扬鞭自奋蹄,根植大地吐芳华,写出了一篇篇感人肺腑的新闻作品,讴歌了一大批来自基层的小人物,受到了各方面的赞扬。这些记者用行动守望人间真情和社会道义,成为建设和谐社会的记录者和构建者,他们诠释着新闻工作者无尚荣光的职责,抒写着人生壮丽的赞歌。  相似文献   

7.
郑健 《军事记者》2003,(5):32-33
以影响力作为新闻作用的主要评判标准已逐渐成为业内人士的共识。新闻重要类别的人物通讯怎样增强影响力呢?我觉得很重要的一个法宝就是写出真情、深情,以情感人。“感人心者,莫先乎情” 《战友报》一年多以前开办了一个“真情实录”专栏,至今已刊登近30篇人物通讯。马年腊月二十八的头一天,这个专栏又刊登了一篇题为《大爱无泪》的通讯。没想到春节长假期间,责任  相似文献   

8.
王金艳 《大观周刊》2011,(46):92-92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在作文的批改和评讲中,教师经常谈到的一句话就是“要写出真情文感”.一篇好的作品只有包含着作者的真情实感,才能打动人心。  相似文献   

9.
笔耕的感觉     
转眼间,我爱好“爬格子”已有10个年头了。1992年,我退伍回到家乡,被分配在一个山区税务所,开始了我艰苦而平凡的工作生活。随着《新闻爱好者》的熏陶,我涌起了让自己在报刊上倾诉的愿望。没想到,我采写的稿件很快就在各地报刊刊出了。虽然很稚嫩,但发表作品的欣喜仍让我兴奋得难以入眠。我的写作热情被极大地调动起来。去年秋,我从自己的150多篇作品中,筛选出98篇,取名为《真情有约》,已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无疑,写作的道路是艰辛、寂寞、坎坷的,但我的耳畔时时回响着路遥先生…  相似文献   

10.
作为第一读者(我是当月总编室夜班值班主任),我认为,《烈火真情——武警九江支队官兵扑救庐山大火纪实》一文(刊《解放军报》2004年4月16日一版).是本报近一段时间来一篇为数不多的好通讯。  相似文献   

11.
《军事记者》2006,(7):35-35
由本刊编辑部举办的“我与军报”征文评选活动日前揭晓。为纪念《解放军报》创刊50周年举办的此次征文活动,历时1年。经过评委认真评选,共评出一等奖10篇、二等奖15篇、三等奖20篇。现将获奖作者及作品公布如下:一等奖(10篇)刘书忱:甘为他人做嫁衣的人们夏国珞:记忆链中的一粒珍珠:采访元帅龚志聪:解放军报——我的大学齐闯:66816951和66817035吕高排:离不开你的人是我欧世金:我的“解放军报大学”田世军:我为军报“辟谣”尹栋:半张血染的军报王成应:军功章有“她”的一半魏艾民:可贵的真情厚意二等奖(15篇)向勇:军报给我提供了展示才干的舞…  相似文献   

12.
2006年11月7日,《光明日报》在头版头条位置刊登了我采写的长篇通讯《“马铃薯博士”的马铃薯“情结”》。这对我来说,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我并不认为,这篇通讯就算写得好了;这篇通讯,也不是我自己最满意的一篇。  相似文献   

13.
我家里珍藏着一本相册,那是我出嫁时最有价值的嫁妆。每每看它,心中便掀起波澜,那是我的人生档案.是人生的真情体验。  相似文献   

14.
庄电一 《今传媒》2007,(2):54-55
2006年11月7日,<光明日报>在头版头条位置刊登了我采写的长篇通讯<"马铃薯博士"的马铃薯"情结">.这对我来说,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我并不认为,这篇通讯就算写得好了;这篇通讯,也不是我自己最满意的一篇.  相似文献   

15.
2006年3月,吉安电视台依托收视率最高的民生新闻栏目《今晚八点》举办了第一届真情故事评选活动。2007年4月,吉安电视台第二届真情故事评选活动如期而至。观众参与面和社会影响力相比于第一届真情故事评选活动有大幅增加。回顾两届真情故事评选活动,我们认为有如下几点心得可以探讨。  相似文献   

16.
文辉 《报刊之友》2002,(3):18-19
这是一篇充满母爱、真情、令人震撼的报道。  相似文献   

17.
也许是因为职业的缘故.工作之余.我的家庭档案也悄悄建立起来了。多年来,我不仅多次利用解决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而且亲身体验着建档过程中的那份快乐与真情。  相似文献   

18.
作为第一读者(我是当月总编室夜班值班主任),我认为,《烈火真情——武警九江支队官兵扑救庐山大火纪实》一文(刊《解放军报》2004年4月16日一版),是本报近一段时间来一篇为数不多的好通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对这篇通讯具体的写作,诸如主题思想的提炼、事例的选择、段落的安排以及语言风格等,我不想过多涉及,因为自有业内的高手们去分析、评说。依托这篇稿子,我想说两层意思:一、热烈之中应保持冷静。细读这篇通讯,不难看出其高明之处:通篇跳出了与烈火搏斗的场面,回避了扑灭山火的过程,大量的笔墨花在了“写思想”上——突出了一个“情”…  相似文献   

19.
中国不仅仅是诗歌的国度,也有散文之邦的美称.近读山西《长治日报》社长王占禹的两篇金奖散文,我更信了这一点.屈指算来,我与王兄相交已有5年,我只知道他是一个新闻高手,孰料还掖藏着写散文的绝技?直到前几天一封特快专递送来,使我目瞪口呆--一篇刚刚荣获2006年度山西省好新闻一等奖(也称副刊金奖)的报纸复印件,题目是《爹的故事》,(以下简称《爹》文)刊于2006年11月18日《长治日报》;另一篇是2004年度获同等奖项的复印件,题目是《娘的那双小脚》(以下简称《娘》文),刊于2004年4月3日同一报纸,可谓麦穗两岐.大概是因了有着相似的生活背景和苦难,这两篇散文赚了我不少泪水,使我感情的闸门轰然洞开,共鸣的浪花一泻千里.  相似文献   

20.
王艳芳 《大观周刊》2011,(29):128-128
电影《暖春》主要反应的是人间自有真情在的故事,影片通过一位质朴的老人和一个纯情的小女孩把世间的真情演绎得淋漓尽致,其中所蕴含着大量美的元素。如情节美、真情美、人性美等元素深深感动着观众,并震撼着我们的心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