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视觉新闻,顾名思义就是靠记者的视觉去发现、捕捉新闻。穆青同志曾经多次强调指出:记者要重视视觉新闻,更多更好地采写视觉新闻。无数实践经验告诉我们:视觉新闻一向为广大读者所欢迎,在整个新闻报道中,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提倡记者多采写视觉新闻,应当成为我们新闻  相似文献   

2.
记者的耳朵     
耳朵是管听的。记者获得新闻的一个主要方法就是靠耳朵听。所以耳朵是记者进行新闻采访活动的重要武器之一。耳听八方采访,首先要有线索,有些初做记者和通讯员的同志,往往最苦恼的是没有新闻线索。发现新闻线索要有一定的政治业务水平,要有新闻敏感,要懂得新闻价值,确实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但是,新闻是在社会上随时发生的,它蕴藏在政治活动中,经济建设  相似文献   

3.
“视觉新闻”一词是从日文借用来的,原指电视、新闻影片等视觉传播工具,这里转义指一种形象、立体、有典型细节和生动画面的新闻写作风格,即熔视觉艺术与文学艺术于一炉的新闻写作风格。这种“视觉新闻”在美、英、法和日本等国已经兴旺起来了。它是电视普及的结果,同时也是文字记者之间彼此竞争的产物。学会写视觉新闻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一项新的任务,也是文字记者必须熟练掌握的一项基本功。具体说来,视觉新闻的写作技巧都有哪些呢?从我国新闻界新闻写作的实践  相似文献   

4.
其实我早就不在新闻一线干了。随时准备拍摄的状态不过是一个习惯。这习惯使你保持着对周围变化了的事物的一种警觉,一种对新闻的警觉。而一个对视觉变化有敏感的文字记者,一定是一个敏锐而且注重细节的记者。只有注重细节的记者才可能是一个好记者! 保持对视觉的敏感文字记者与摄影记者的使命都是记录新闻,只是记录的介质不同。文字记者  相似文献   

5.
杨军 《新闻爱好者》2011,(15):99-100
目击式新闻是记者在新闻事实发生的现场,用耳闻目睹的事实,再现于形象描写的纪实性、观察性报道。它着重强调"目击",具有很强的视觉感,即通过记者在现场亲眼目睹,及时报道新闻事件。目击式新闻因此也被称为视觉新闻、  相似文献   

6.
新闻是新近或正在发生的事实的报道,而报道的前提是记者的新闻发现。新闻发现有两种情形:一种是有意发现。即记者有目的有计划地到基层一线去发现新闻,通常是主题先行;另一种是无意发现。即记者未加注意,在不知不觉当中发现了意想不到的新闻。通常是主题滞后。以往,记者只注重新闻的有意发现,却忽视了新闻的无意发现。其实,新闻的无意  相似文献   

7.
一、媒介融合对新闻写作的影响 (一)对记者的影响.著名记者范长江有"长江一支笔,胜过百万兵"的美誉.在传统新闻时代,文字是最重要的新闻载体,"笔杆子"是记者唯一的武器.而今,媒介融合的大趋势对记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全能记者"也有了新的含义:其一,熟练掌握各种新媒体技术.加拿大传播学家麦克卢汉提出,媒介即人的延伸.  相似文献   

8.
电视新闻记者在撰写新闻稿件时,必须懂得视觉逻辑。这是电视新闻写作同其它新闻媒介的新闻写作不同的显著特点之一。所谓视觉逻辑是指新闻文字受画面支配这一现象。记者撰写的新闻稿件、登在报上,读起来顺口,在广播中播出来,听着顺耳,但这并不意味着这稿件能与画面相配  相似文献   

9.
新闻敏感是记者对新闻价值的发现、鉴别和判断的能力,也称新闻嗅觉或新闻鼻、新闻眼。它是记者的一种基本素养;是记者政治水平和业务水平的集中表现;是记者发现新闻线索、写好一篇新闻的先决条件,是采访的基本功。有了较强的新闻敏感,记者才能在纷繁复杂、浩如烟海的事实中,通过观察与分析,及时地发现和捕捉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  相似文献   

10.
新闻敏感是记者对新闻价值的发现、鉴别和判断的能力,也称新闻嗅觉或新闻鼻、新闻眼。它是记者的一种基本素养;是记者政治水平和业务水平的集中表现;是记者发现新闻线索、写好一篇新闻稿的先决条件,是采访的基本功。有了较强的新闻敏感,记者才能在纷繁复杂、浩如烟海的事实中,通过观察与分析,  相似文献   

11.
视觉新闻是新闻的一种“软化”表现形式,是报纸增强可读性的重要手段之一。穆青同志倡导记者要“多写视觉新闻”,其意义不仅在于丰富文字新闻的表现形式,还在于强化文字新闻的可视性,从而增强可感效果。视觉新闻是新闻事业不断发展的产物。目前,不少报纸相继开辟“现场新闻”、“目击新闻”、“现场速写”等专栏,这是视觉新闻实践活动的继续和深入。实践证明,视觉新闻以其特有的形象优势愈来愈赢得读者的喜爱。但是,应该看到,视觉新闻除形象特征外,还具有情感表现特征。  相似文献   

12.
记者的主要任务是报道客观事实。但所报道的客观事实是重要还是不重要,是新鲜还是不新鲜,这就牵涉到人们经常说的新闻敏感了。所谓新闻敏感,就是记者发现和判断客观事实是否具有新闻价值的能力,亦即新闻发现力。而新闻发现力是记者最基本、也是最难培养的素质。可以说,是否具备新闻发现力,是一个新闻从业人员能不能成为一名好记者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13.
新闻要突破老框框,多写评述性新闻是个好办法。应该说,目前评述性新闻太少了。有人说,一个记者只有写好报告文学,逐步向作家靠拢,才有出息。这是片面的。记者就是记者,记者的工作不是作家所能代替的,记者也不一定当“候补”作家。记者有自己广阔的道路,记者的地位和作用也不低于作家。但是,好的记者也确实不能满足于写一般新闻,而应该成为时事评论家。我国和世界许多名记者都是评论家,他们的主要武器之一就是写评述性新闻。  相似文献   

14.
新闻敏感及其表现
  新闻敏感是记者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素质,它是记者政治水平和业务水平的集中体现。新闻敏感就是记者发现和判断事实是否具有新闻价值的能力。一名记者能不能更多地发现新闻线索,能不能及时写出有分量的新闻,新闻敏感的强弱是关键。新闻敏感是记者在长期的新闻工作实践中培养锻炼出来的一种特殊素质,没有这种素质,记者就很难完成自己的使命。  相似文献   

15.
新闻发现力,是记者应具有的第一基本功,也是记者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这一看法,是我观察了许多记者,阅读了许多记者的新闻作品后的一种感觉。新闻处处有,每天会发生,但为什么有的记者抓不到?就因为缺乏发现力;同  相似文献   

16.
何志武 《新闻与写作》2004,(7):28-29,31
发现新闻是记者必须具备的最主要的基本功,也是记者之间差距最大的一项基本功。有的记者成天为找不到新闻而发愁,有的记者却每天为发现的新闻线索多没有时间和精力去采写而发愁。他们之间的差距其实主要的还不是对突发事件等显性新闻的发现能力(显性新闻的新闻价值显露于事实的表面,一眼就可以看出),而主要体现在从大量的司空见惯的事实或现象中发现新闻的能力,这就是隐性新闻的发现能力(隐性新闻的新闻价值隐藏于事实的内部,需要借助记者的思考来判断)。司空见惯是记者遇见最多的事实或现象,也是记者发现新闻最多的地方。  相似文献   

17.
摄影记者是用视觉形象来报道新闻的,一幅新闻照片绝不是简单的对事件的记录,而是由记者通过照相机用现实中的形象组织而成的一个信息传播媒体。事实上,任何一幅新闻照片,都离不开记者对形象的选择、提炼和抽象的思维活动,它与摄影记者的视觉思维有很大关系。正因为如此,作为摄影记者必须了解视觉思维的规律和视觉的形式特征。不管你愿意不愿意,意识到还是没有意识到,你对视觉形式的追求,总是伴随着整个摄影采访过程之中。有些新闻摄影记者不了解视觉思维的基本规律,更忌讳谈形式。他们认为,摄影是科学技术,一按快门就能完成任务,新闻现场那么纷乱,瞬息万变,那有什么形式可言。然而,新闻摄  相似文献   

18.
蒋勇 《新闻实践》2009,(12):68-68
新闻敏感是记者对新闻价值的发现、鉴别和判断的能力,是记者的一种基本素养,是发现新闻线索、开展深度报道的先决条件,也是记者进行新闻采访的基本动力。有了较强的新闻敏感,记者才能在纷繁复杂的现象中,通过仔细观察和分析,及时地发现和捕捉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从中深挖出吸引读者眼球的好新闻。  相似文献   

19.
正获取新闻线索,记者发现力的培养尤为重要。一位外国新闻学者说过:"一个没有新闻敏感的人不能成为新闻记者。"新闻的生命力贵在发现。而记者发现新闻的能力,无疑是保证新闻传播正常进行的基础和前提。一个高素质的优秀新闻记者,毫无疑问必须是一个有着超强新闻敏感意识的新闻发现者。新闻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只是表现形式不同而已。新闻敏感性强的记者,"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东西上能够发现出  相似文献   

20.
深度报道是各家报纸的品牌,也是抢占读者市场的主要武器.如何做好深度新闻,困扰着年轻记者的心. 采写深度新闻,必须有丰富的新闻采写经验,有深度的思考、分析、辨别、研究的能力.现在,一些年轻记者只是看到表面新闻,这就需要年轻记者在平常的新闻采写中总结经验,对新闻的思考多了、深了,就能采写出新闻背后的新闻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