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正>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师:今天同学们的状态真好,一个个精神抖擞!现在让我们一起进入快乐的课堂!今天的学习任务是第24课《司马光》,下面先考考同学们的预习情况。这篇课文的主人公是谁?生:司马光。师:你知道他姓什么吗?生:司马。师:这是个什么姓?生:复姓。  相似文献   

2.
<正>提起东郭先生、西门豹、司马光、诸葛亮,同学们并不陌生,大家在课文里已经和他们"认识"了。东郭先生是西汉的隐士;西门豹是战国时期魏国大夫,因治邺有方而闻名于世;司马光是宋代著名的史学家,他少年时"破缸救人"的故事家喻户晓;诸葛亮是三国时杰出的军事家,以足智多谋流芳百世。你知道他们姓什么吗?他们不姓"东""西""司""诸",而是姓"东郭""西门""司马"  相似文献   

3.
几年前,我执教过《司马光砸缸》一课。当读到司马光终于用砸缸的办法救出掉进缸里的孩子时,我引导学生思考:当大人赶来时,他们会对司马光说些什么?学生纷纷发表意见。有个学生的回答却令我大伤脑筋——他不紧不慢的站起来,说“当大人们赶来时,  相似文献   

4.
对于言路闭塞,司马光有切肤之痛。宋神宗去世之时,“诏求直言”,高太后派人慰劳前来奔丧的司马光,并问“为政之当先”,司马光就说了四个字:“请开言路。”然而,司马光当权之后,是否就能闻过则喜呢?好像也没有这样的豁达。不要说是政见对立,即使是“同一战壕里的战友”,其识见稍有差别,也是要视之为“干扰斗争大方向”之“杂音”的。  相似文献   

5.
曾经亲历个笑话:姨家要上初中的表妹突然郑重问我:“哥哥,你姓什么?”“我姓鹿。”“不对呀?”表妹一脸疑惑。“怎么不对?”我诧异道。“我大姨(笔者母亲)姓林,你怎么姓鹿呀?”此言一出,让正在做活的姨哈哈大笑:“妮子你傻呀,我也姓林,你怎么姓殷呢?”“哦,原来孩子要跟爸爸姓的呀……”表妹正色着,却弄得我在一旁哭笑不得。  相似文献   

6.
教学现场 师:孩子们,下午好! 生:老师好! 师:知道我姓什么? 生:姓孙! 师:怎么知道的? 生:主持人介绍的。  相似文献   

7.
我在课堂上讲了司马光砸缸的故事,然后提问: 第一个学生:“老师,什么是缸?” 啊?不知道什么是缸?我只好在黑板上画了个缸的形状。告诉他:“缸是一种常见的家用容器。”  相似文献   

8.
司马光砸缸救孩子的故事是大家很熟悉的,按常规思维,要想小孩不被淹死,就要把他拉出来,使人离开水,但是缸高、人矮、力气小,怎么办呢?司马光急中生智,把缸打破,来了个水离开人,在这里,司马光运用了典型的逆向思维方法,解决他面临的难题,学习数学知识也一样,有时运用逆向思维,从相反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就能发现新的解题途径。[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辣舞 《内蒙古教育》2007,(2X):13-13
王菲的儿子姓什么?姓李。孩子从谁肚子里出来的?王菲。王菲的孙子姓什么?姓李。 有不知道居里夫人的事迹的吗?那谁不知道,她发现了镭。居里夫人又叫什么?不知道,得上网搜索一下。唉……女人这一生过去了,留下了什么?  相似文献   

10.
我在课堂上讲了司马光砸缸的故事,然后提问: 第一个学生:“老师,什么是缸?” 啊?不知道什么是缸?我只好在黑板上画了个缸的形状。告诉他:“缸是一种常见的家用容器。”  相似文献   

11.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姓”。你知道,我们的“姓”都是从哪里来的吗?  相似文献   

12.
一 故事导入,走近人物 师:同学们,认识我吗? 生:不认识。 师:知道我姓什么吗?(生摇头)我不直接告诉你我姓什么。我来描述一个人,如果你能猜出来他是谁,就知道我姓什么了。这个人在《西游记》里是主要人物之一。他本领高强,脚踩筋斗云,手执金箍棒。猜猜他是谁?  相似文献   

13.
教育要立法更要执法蒋世华多年来,办教育最大的困惑是教育的投入。有一个时期,教育界讨论校长应当姓“钱”还是姓“教”,后来讨论不下去了,为什么呢?因为不姓“钱”怎么办?学校的正常开支都没有,甚至连老师的工资都发不出来,能一门心思搞教育吗?其实,对各级教育...  相似文献   

14.
上期回顾:华光学校分文班和武班,开设各种跟文化、武功有关的课程。比如百里老师的姓氏课就很受同学喜欢。你知道吗?人有以职业为姓的,还有以季节为姓的,以气候为姓的,以花木为姓的……  相似文献   

15.
【案例】 下面是于永正老师教学《圆明园的毁灭》的几个精彩片段: 片段一 师:同学们好!你们听懂刚才的介绍了吗?我姓什么? 生:您姓于。  相似文献   

16.
周佳 《成才之路》2009,(4):79-80
很偶然地在一次语文阅读课上讲起了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有个学生对孟姜女的名字很好奇,她是不是姓孟,名姜女?抑或娘家姓姜,嫁人后。从夫姓孟,名女?但是在民间故事中她丈夫姓万啊?我一时哑然,只得以他语搪塞而过。课后多方查找资料后才知孟姜女并不姓孟,也不叫姜女,她没有名字。“孟”是她的排行。《白虎通义·姓名》曰:“嫡长为伯,庶长称孟。”  相似文献   

17.
孙悟空的孙     
第一次遇见陌生人,你会怎么介绍自己的姓氏?最简单的办法,是直截了当地介绍。比如姓赵、姓周、姓唐等,一目了然。一清二楚,没问题。但因为汉字同音字、谐音字多,所以,有的姓.就不得不加一点缀词,比如:姓陈,耳东陈,或姓程,禾呈程;姓张,弓长张,或姓章,立早章;姓许,言午许,或姓徐,双人徐等,以免混淆。  相似文献   

18.
1.让学生在质疑争辩的课堂中发展个性 学问学问,应该在问中学,学中问。充满问题的课堂呼唤学生问、学生议、学生辩的积极探索境界。教学《司马光》一文时,我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感悟司马光沉着、机智的品格后,一学生问:“水缸那么大、那么硬,而司马光那么小、那么弱,为什么要用砸破水缸的办法来救小朋友呢?”学生的突然提问让我怔住了,但我随即想到课后思考题正好要求学生“说说还有什么办法能救掉进缸里的小朋友”,这正是延伸讨论的好时机。  相似文献   

19.
说起司马光,相信小朋友们一定不会陌生。“司马光砸缸”的故事代代相传,已经说明了少年司马光的与众不同。司马光的博学多才,主要来自于勤奋好学和惊人的刻苦。  相似文献   

20.
学习人教版历史必修③“儒家思想的形成”一节时,一些同学查阅了与孔子相关的材料,发现孔子的父亲叫叔粱纥,母亲叫颜征在.于是提出了一个疑问,孔子是随父姓,还是随母姓,孔子姓孔吗?孔姓从何而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