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彭萍 《文教资料》2011,(17):27-29
截止到20世纪初,中国传统译论中对伦理问题的关注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善"、"信"论,"道义"论(即译者的使命感),"救国"、"益群"论,"教化"、"功利"论。这些对伦理的关注与中国传统思想密不可分,通过探讨中国传统译论中的伦理关注及其思想渊源,可以窥探中国传统思想与中国传统翻译理论之间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2.
在古希腊本体论哲学中,普罗提诺的本体论是"三本体"论,"三本体"论中最核心的本体是"太一","太一"具有最高的完满性,是第一性的存在,是其他两本体———努斯和灵魂的生成之源。此外,"太一"还是终极的"至善",作为伦理意义上的终极而存在,保存了古希腊哲学理性思辨的特点。普罗提诺的"太一"本体观念是对于古希腊哲学本体论的一种发展和总结。  相似文献   

3.
翻译标准是翻译理论的核心问题之一,传统研究聚焦其规范性,但这并非其全部属性,翻译标准也有描述性的一面。从伦理视角考查翻译标准,正是规范与描写相结合的一种尝试。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中,"善"既有对本体的规范属性,也含主体的描述属性,正与翻译标准的伦理属性对应。本文借马建忠之"善译"说,以"善"之伦理思想观为中心,探讨翻译标准问题,从"本体"、"主体"、和"客体"三个维度探讨了"善译"翻译标准之伦理关系。  相似文献   

4.
人性未善,待教而为善,这是董仲舒思考教化何以可能的逻辑起点。在他看来,"未善"的人性是个"质朴的东西",它包含着潜在的"善质"和"恶质"。教化在潜在的"善质"和"恶质"向现实之善恶的转化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它一方面使潜在的善质转变为现实之善,另一方面抑制潜在的恶质转变为现实之恶。而这个"未善"的人性对应的是广大的"中民之性",教化好这一部分人,对于大一统王朝的长治久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翻译变形"为一种非正常翻译手段,它在历史上的不同时期都有不同的表现形式,而在晚清小说翻译中尤为突出。以往翻译研究大多从文本转换层面来对之做出界定,结果将之排除在翻译之外,而遭后世诟病。通过翻译研究"文化转向"的路径,探究晚清"翻译变形"背后的文化成因,认为,"接受语境"和"诗学观念"造成了"变形"的外部压力和内部诱因,致使与翻译之正法背道而驰,但在当时的背景下又是合理的、可取的,对中国文化和文学演进的作用仍然是巨大的。  相似文献   

6.
借用朱光潜先生评论中国书法艺术水准的"疵"、"稳"、"醇"、"化"四境界,融合朱纯深教授"安身"、"立命"与"传世"的诗歌翻译"三难"新说,对诗歌翻译进行分类研究,以是否达到"化境"为翻译成功的标志,将所有译诗分为两大类:"疵境"、"稳境"与"醇境"为一类,"安身""立命"与"传世"为另一类;以"翻译质量"与"译诗在异域文化中的适应性与生命力"为分类标准,再将之按从低到高的顺序分为六个层次:疵境、稳境、醇境、安身、立命、传世;对于未达化境的译诗主要按照翻译质量来划分,对于达到化境的译诗主要根据其在异域文化中的适应性与生命力来划分。逐一厘清这些概念并以详实的翻译实例予以说明。  相似文献   

7.
后现代翻译理论研究的深入在为翻译提供多元"他者"思维、促进翻译方法多元化的同时,也给众翻译者带来不小困惑。什么是翻译、翻译有无标准被一再提问,译者责任最终要归向何处再次被提上议程。译者责任是出发点,文学翻译者所处文化的伦理规范不可避免地对其翻译产生影响。以"翻译伦理"和"翻译的伦理"两条准绳衡量译作及翻译活动,可对译者责任进行伦理规范的重新定位和理论突破。  相似文献   

8.
王阳明认为,"意"指心之发动处;"意之动"则是善恶出现的标志,是发动之心分殊之始,也是本心与天理相融亦分的状态。"意之动"从"心之体"产生而建立在"心之体"上,生发"意之动"的主体意蕴是无善无恶的;"意之动"生于内而发于外,发于外的主体显现出有善有恶的意蕴;而处于内与外之间的主体则呈现主体兼性意蕴。  相似文献   

9.
贾俊玲 《考试周刊》2010,(37):184-185
"尊师重道"的伦理要求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典范,也是师生伦理关系的题中应有之义。总体来看,我国现代高校师生伦理关系仍提倡"尊师",主流也是民主、平等的,但令人忧虑的是,高校师生伦理关系的异化现象越来越明显,"尊师"的伦理要求只成为一种口号,学生对高校教师及工作人员情感淡漠,甚至屡有"辱师"事件发生。虽然这种现象到目前为止并没有形成一种风气,但已足以给社会敲响警钟。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最深层次的概念,"天人合一"既是一个哲学命题,又是一个生态伦理原则。先秦儒道"天人合一"思想是一种天人整体之学,它蕴含着丰富的生态伦理意涵。从哲学论、价值论、行为论三个维度可以勾勒出先秦儒道"天人合一"观的基本架构。深入挖掘这一思想的生态伦理价值对今天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1.
Sally Inman with Helena Burke, School Councils: An Apprenticeship in Democracy
Kathryn Riley and Elle Rustique–Forrester, Working with Disaffected Students: Why Students Lose Interest in School and What We Can Do About It
Ted Huddlestone and Don Rowe, Good Thinking, Education for Citizenship and Moral Responsibility, Volume 1 KS3
Ted Huddlestone and Don Rowe, Good Thinking: Education for Citizenship and Moral Responsibility, Volume 2 KS4
Ted Huddlestone and Don Rowe, Good Thinking: Education for Citizenship and Moral Responsibility, Volume 3, 16–19–year–olds
Katherine Weare, Promoting Mental, Emotional and Social Health: A Whole School Approach  相似文献   

12.
This article aims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 between equality of opportunity and early childhood. By referring to the work of contemporary philosophers, i.e. Rawls, Sen, Dworkin, Cohen and Roemer, we argue for different possible interpretations, based on political discussions, concerning how to operationalize equality of opportunities. We represent these diverging options on a continuum, ranging from Responsibility‐oriented Equality of Opportunity (REOp) and Circumstances‐oriented Equality of Opportunity (CEOp). We then analyse how early childhood care and education policies can be constructed in relation to these conceptualisations and argue that the CEOp is a more plausible interpretative framework to operationalize equality of opportunity in early childhood.  相似文献   

13.
翻译是思维再创造的过程,因此翻译时必须遵循—定的标准和原则.翻译标准是衡量译文质量的尺度,它能够指导翻译实践,是从事翻译活动必须遵循的原则.俄语谚语翻译应该遵循有效性、风貌保留、接受度、美学保留、同质变通等五项原则.前四项原则是限定性原则,也是具有普遍意义的翻译原则.第五项原则是建设性原则,是针对谚语翻译的专门原则.  相似文献   

14.
电影是一种具有鲜明大众性、广泛性和传播性的文化形态,也是人们了解外国文化的重要窗口和途径。事实上,很多人并不具备直接欣赏外语影片的能力。因此,作为一种新兴而又特殊的翻译模式,电影字幕翻译已经成为翻译园地中愈来愈重要的领域。在字幕翻译中,字幕翻译者基于自己认知语境中的各种知识连接起原作者与目的语观众双方,试图取得翻译字幕的关联性,产生最佳的语境效果,使得目的语观众通过字幕,以最小的努力来充分理解和欣赏电影。通过对字幕、字幕翻译的特点与原则以及关联理论对字幕翻译的解释力进行分析,基于格特"读者的责任"这一观点,我们提出"观众的责任"——观众在欣赏影片时的参与度与宽容,从而促进文化交流的成功。  相似文献   

15.
朱红亮 《职教通讯》2012,(22):57-61
"真"指称着"合规律性","善"为"合目的性",美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体,并体现在人类活动中。高职人文教育作为人类重要的实践活动之一,内涵着"真""善""美"。高职人文教育之"真"是指高职人文知识教育,"善"是高职人文精神教育,"美"是高职人文知识教育与精神教育的统一体,并体现在高职人文教育的实践活动中。  相似文献   

16.
旅游景点是对外交流的重要窗口,旅游景点资料的翻译是交流顺利进行的保障。研究了中文旅游景点资料的文本特点、语言特点和文化特点,分析了功能翻译理论对旅游景点资料翻译的指导作用,最后提出将旅游景点资料的特点和翻译理论应用于旅游英语教学之中,希望能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符合旅游业发展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相似文献   

17.
英汉翻译在对外交往中有着重要作用,好的翻译能够帮助人们准确理解英文的意思,并且易于被人接受,本文从词的转换方面讨论英汉翻译的技巧。  相似文献   

18.
女性主义翻译观认为翻译就是女性译者寻求彰显其女性主体,创建政治话语生存空间的重要途径。文章借鉴女性主义翻译观分析朱虹译作《女人的"一样"和"不一样"》中的女性主义意识因素,进而指出:朱虹运用女性主义翻译策略凸现女性意识,从理论到实践贯彻了她的女性主义主张,为我国翻译实践提供了一种经典的实践方式。  相似文献   

19.
功能翻译理论是当今翻译界最具影响力的翻译理论之一,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的纽马克文本功能理论将文本体裁划分为"表达型文本"、"信息型文本"和"呼唤型文本"三大类,并明确指出,语义翻译法用于表达型文本,交际翻译法用于信息型和呼唤型文本。这一理论对应用性很强的商务信函的翻译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0.
机会平等才是真正的平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平等历来是哲学和政治学的重要概念,也是当今时代的焦点问题。对于平等可从多个维度进行研究,从人的发展维度看,平等可分为起点平等、结果平等与机会平等三个层次。起点平等不可能,结果平等不可取,唯有机会平等才是真正的平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努力创造发展机会平等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