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读书微忆     
<正>我所能忆起的童年之事不多,能清楚地记住细节的更少,但我却时常能感受到童年对我的影响力之大。许多我现在的毛病和纠结、困惑之事,大抵都能在童年找到根源。读书也是如此。我读书之时的烦躁与安宁、所好与不屑,都有着童年的影子。说来惭愧,我到八岁时仍不会背一句唐诗宋词,除了连环画,似乎就没有看过什么书了。就是连环  相似文献   

2.
<正>10多岁时我最喜欢书。每当学校图书馆里有新进的装在硬封套里的图书,我就请求女图书管理员把不要的空书套给我,使劲嗅着它的气味。仅仅这样便感到很幸福,就是如此疯狂地被书吸引。当然不单单是嗅嗅气味,也读了很多书。只要是纸上印了字,几乎什么东西都会捧在手上阅读,各类文学全集也逐卷通读下来。整个初中和高中时代,我从未遇到过读书比我多的  相似文献   

3.
我小学一年级读了《水浒》,就觉得两个字:好看!我以为,今天的孩子真正开始阅读的时间大多太晚,错过了最佳的时机,也错失了很多时间。这也是我们很多孩子只会读课本而不会真正地读书  相似文献   

4.
《文学教育(上)》2014,(5):158-159
作家魏微日前接受采访时说:文学书籍,我早年读得比较多。最近七、八年读的小说相对较少,反而经常涉及一些社科、历史类的书籍。我读书也是一阵一阵的,如果某段时间不需要写作,读得就会多一点。如果正在写作,就少读一点,通过阅读寻找文字的灵感。我把读书当成一件事情来做,是从当作家开始,但不能说我就是系统地读书了。  相似文献   

5.
写读后感     
陈毅的家里有很多藏书,这为陈毅幼年的学习和成长提供了良好的条件。陈毅到了八九岁时,就开始大量阅读自己家里收藏的各种书籍,他读书简直到了入迷的程度,从  相似文献   

6.
忙,成为很多人不读书的理由。但有意思的是,一些极其繁忙的人,他们的阅读量同时也是惊人的。古之司马光、近之曾国藩,以及众所周知的毛泽东,都是如此。如果善于安排,调理得当,忙碌其实不该成为妨碍读书的借口。恰恰相反,有时忙碌会成为读书的推动力。怎么做呢?我以为有以下三个方法:其一,融读书与忙碌为一体,是所谓"挤"时读书。当把读书与工作和实践结合起来时,阅读  相似文献   

7.
范霖 《初中生》2017,(9):8-9
在孩子一岁半时,我就开始读绘本给她听.坚持下来,到她6岁时,我已经读了3000多本绘本了.现在孩子8岁了,如果有时间,我仍会坚持陪她阅读,如果忙不过来,孩子就会自己沉浸在书的海洋之中. 当孩子阅读量达到一定程度时,自然而然就会有深入的思考.这个时候如果家长通过和孩子交流读书的心得体会,可以引导孩子走向深度阅读.我的经验是可以从下面几个层次来逐渐深入.  相似文献   

8.
刘秀英 《物理教学探讨》2007,25(2):19-19,21
“不会读书就不会学习”。只有认真读书,掌握正确的读书方法,才能有效的接受、掌握知识,也才能更好地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但很多学生由于读书方法不当,读书效率不高,久而久之便失去了读书的兴趣,为此我愿教给同学科学的读书方法培养其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9.
且对亲子共读的内容、方法、途径缺乏了解。在许多发达国家,一般在孩子1岁半时就开始培养读书的习惯,我国在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上还比较落后。缺乏培养的结果就是,孩子是否有读书的习惯全靠“机遇”,“机遇”好,孩子会逐渐养成读书的习惯“;机遇”不好,孩子几乎就不读书。孩子们因为缺乏培养而无法享受到读书的权利和快乐,这是一种不公平。这个问题也让我们成年人反思,因为这不能怪孩子,这是我们成年人的问题,是我们的状态影响了这些未成年人的阅读。家长首先应该是亲子共读的积极参与人。现在有很多家长重视阅读这个问题,他们也很希望在自…  相似文献   

10.
我有一对双胞胎儿子。一个叫郑简之,一个叫郑安之,九周岁了,现在台州市白云小学四(5)班就读。他们的爱好是读书、写作、画画,曾有多篇作文发表于《少年智力开发报》、《快乐作文与阅读》等报刊,其中一个六岁时就能写诗.一个八岁时能下笔千言。  相似文献   

11.
<正>我五岁正式由家庭教师教我读书,认方块字。起先一天认五个,觉得很容易。后来加到十个、十五个,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快。而且老师故意把字颠三倒四的让我认,认错了就打手心。我才知道读书原来是这么苦的一回事,就时常装病逃学。我八岁开始读四书,《论语》每节都背,《孟子》只选其中几段来背。老师先讲孟子  相似文献   

12.
<正>儿子16岁了,16岁的他已长成一个小小男子汉。16年来,为了让那个小不点儿成长,我陪他读书,努力让他向下扎根;同时,我又尽量放手,给他一片天空,让他向上成长。读书,是向下扎根的过程我深知读书的重要性,所以,儿子还很小时,我就把他带进阅读的世界。读小学时,为了培养他的阅读习惯,我们设定了"家庭读书时"和"家庭读书日"———每天晚上78点,是我家的"读  相似文献   

13.
苗葳 《小火炬》2012,(9):24-24
我爱读书,读书给我带来了很多,我收获了知识,感受到了阅读的乐趣。通过读书我结识了很多朋友,不仅和作品中的人物神交,也亲密接触了文字后面的作家朋友。  相似文献   

14.
在我小时候,父母就注意培养我的自学能力.上小学以前,我就学会了汉语拼音和查字典,读书遇到了不认识的字,就靠自己解决问题.七、八岁的时候,父母又教会了我查《辞源》、《辞海》、《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康熙字典》等工具书,我就是靠这些工具书,开始自学起古文来.当时我课外主要是做三件事:一是阅读文艺作品,一是自学古文,再就是练习写作.学古文选用的教材是王力教授主编的《古代汉  相似文献   

15.
我看读书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读书也是如此。我觉得各种专业的知识都有相通之处,可以互为补充,甚至科研中的很多创新点都是来源于这“不经意”的阅读。我的经验证明,广泛的阅读无论是对生活还是对工作,都是很有帮助的。——中国工程院副院长沈国舫院士  相似文献   

16.
<正>阅读、实践、反思是教师专业成长的三大法宝,因此,如何有效推动教师阅读也就成为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的一大课题。一、提升校本教研实效,启发教师专业阅读自觉当下,教师读书少、不爱读书的原因有很多,最主要的一点在于校本教研活动的低效。在多数教师看来,是否读书并不影响自己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但实际上远非如此,只要留心观察我们便会发现,课堂上同  相似文献   

17.
一、亲子阅读的条件创设“您大概从什么时候开始亲子阅读的?当时考虑过为什么要和孩子一起读书吗?”“为了当好妈妈我还是做了比较充分的生理和心理上的准备。在怀同同的时候,我就特意选择一些育儿方面的书籍看,很多  相似文献   

18.
季燕 《山东教育》2007,(4):9-10
一、亲子阅读的条件创设 “您大概从什么时候开始亲子阅读的?当时考虑过为什么要和孩子一起读书吗?” “为了当好妈妈我还是做了比较充分的生理和心理上的准备。在怀同同的时候,我就特意选择一些育儿方面的书籍看,很多资料上都指出,要和孩子多读书,这样可以培养孩子阅读的兴趣,可以发挥孩子的想象力,  相似文献   

19.
<正>我是个喜欢读书的人。我有两个小孩,女儿只有两岁还不会读书,但儿子已经八岁了,正在上三年级。我住在美国,孩子在美国读书,但我小时候是在中国读书,所以我想比较一下中美两国儿童的阅读水平。以我之见,中国儿童读书的状况跟中国足球的状况有点像。第一,我们在这件事上的真实水平,比我们心  相似文献   

20.
在日常教学中,我发现很多学生的课外阅读率低得可怜,阅读行为和阅读习惯还有待提高。存在的主要问题有:1.不少学生缺少阅读兴趣,课余时间很少主动阅读课外书。即使在阅读课上,也是兴致缺缺,把阅读课当成了休息课,放松课。2.不少学生读书品味不高,手中的读物大多过于通俗,质量不高,缺少精品。很多学生喜爱看《中学时代》《故事会》《少男少女》还有各类作文选等。3.很多学生不会读书,阅读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