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问卷调查、访谈等方法,对我国轮椅篮球运动员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所调查的轮椅篮球运动员心理健康状况明显高于普通肢体残疾人,男子轮椅篮球运动员的总体心理健康水平高于女子轮椅篮球运动员,已婚轮椅篮球运动员的心理健康水平高于未婚轮椅篮球运动员,轮椅篮球训练时间长的运动员的总体心理健康水平高于轮椅篮球训练时间短的运动员,说明参加轮椅篮球运动可以有效地促进肢体残疾者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2.
轮椅篮球是伤残人坐在轮椅上进行的篮球运动项目,所有参赛者必须坐在灵敏度较高的篮球轮椅上活动,而比赛规则也经过改良以配合坐在轮椅上运球前进,其它的规则与一般健全人篮球运动相同。我国轮椅篮球虽有二十多年的发展历史,但并没有在残奥会或世界轮椅锦标赛上取得过优异的成绩,在亚洲赛场上也没有显赫的战绩。本文通过对我国目前轮椅篮球运动开展现状的调查研究,找出影响我国轮椅篮球运动开展的主要因素,以便使我国轮椅篮球运动能够持续、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程永超 《体育世界》2011,(2):114-116
运动员赛场行为及节奏控制是每个运动团队都要考虑和探讨的。是近期竞技体育关注的核心内容,同时又是新生名词。运动员赛场行为及节奏控制阐述了一个运动行为体系,它的探讨将使得运动员的行为执行和赛场操作更加方便和有效。本文着重阐述了赛场行为的分类和运动员行为节奏方案制定。  相似文献   

4.
核心力量是柔道运动员拥有良好赛场表现的基础,科学开展核心力量训练可以提高运动员的身体素质,使其在赛场上有更好的表现。柔道运动员核心力量的水平不仅关系到运动员对技能的掌握和在赛场上的应用,而且关系到其比赛成绩和未来的发展。在运动员成长期间,要想更好地提高其竞技水平,就需要采用科学、合理的训练方式,让其拥有更好的核心力量。  相似文献   

5.
一、传统武术源于中国走向世界 这次赛事有来自国外的运动员近2000名,虽然肤色不同、语言不同,但他们共同穿着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武术运动服装,在赛场上形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中国的传统武术已经传播到世界各地,各国的技术水平也越来越高。运动员们在赛场上认真地做好每一个动作,表演好每一个套路,争取拿到最好成绩。而场外的运动员成为了他们的啦啦队员.增添了赛场的热烈气氛。  相似文献   

6.
北京奥运会上,中国体育代表团雄踞金牌榜榜首,其中既凝结着无数教练员、运动员的心血与汗水,更显示了强大中国的力量。赛场上,我们能看到运动员现场的精彩表现,看不到的则是教练员幕后的运筹帷幄。教练员和运动员休戚与共,命运相通。运动员获胜,他们最先欢呼;运动员失利,他们第一个上去安慰。教练员是运动员的良师益友,是站在运动员背后的英雄。奥运赛场上的师徒情时时演绎着,处处让人们感动着。  相似文献   

7.
中国竞技运动现状的文化解读和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文化的角度分析了我国运动员从事竞技运动时表现出的行为特征.在东方文化基础上形成的民族性格和行为习惯,直接影响了我国运动员在赛场上的发挥和优势项目的选择.应充分发挥我们文化的相对优势,提高运动员的科学和文化素养,才能在世界赛场上有所作为.  相似文献   

8.
奥运赛场既是运动员竞争的舞台,也是教练员较量的阵地。运动员夺冠,教练员兴奋、喜悦;运动员失利,教练员黯然神伤。然而,竞技体育冠军教练只有一个,失意教练却很多。以下我们就来盘点伦敦奥运赛场上的十大失意教练。  相似文献   

9.
由北京市残疾人体协主办、东城区残疾人体协和东城区轮椅乒乓球俱乐部承办的北京市2001年“申奥杯”残疾人轮椅乒乓球锦标赛,于3月10日—11日在北京市第五中学体育馆内举行。全市18个区县中的14个区县76名残疾人运动员报名参赛。 在开幕式上,残疾人运动员代表吕晓钟向中国残疾人体协递交了一份由全体运动员、工作人员签名的,写有“展自强风采、助申奥成功”的横幅,并请他们转交奥申委。著名残疾人乒乓球运动员、连续4届远南运动会乒乓球冠军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参加2006年全国残疾人乒乓球锦标赛轮椅组运动员、教练员等进行现场观测、调查访问,并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结果表明:我国轮椅乒乓球运动起步较晚;运动员体育基础和理论知识比较薄弱;教练员的数量和经验不足;训练不系统,经费投入少,训练条件不完善等弊端。为此,提出了提高我国轮椅乒乓球运动水平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秦思源 《新体育》2023,(16):41-43
核心力量训练在花球啦啦操训练中,可以帮助运动员力量来加强身体控制力、提高运动员体力水平,稳定啦啦操在中后期技术稳定性。对此,本文将着重探讨如何利用花球,对花球啦啦操运动员进行核心力量的训练,为运动员们在赛场上作出更好地表现,奠定身体条件基础[1]。  相似文献   

12.
自2008年北京奥运会结束以来,我国已经正式开始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无数的运动员在国际赛场上展现出了高超的竞技水平,为祖国取得了无数的荣誉.然而在荣誉的背后也暴露出运动员素质欠佳、文化水平低下、场内场外表现等诸多问题.为什么国内赛场异化现象屡禁不止?  相似文献   

13.
我是大明星     
《体育博览》2012,(9):36-36
赛场上的运动员不只是运动员,还是我们眼中的大明星,他们的一次点头,一次吐舌头,都成为了我们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4.
阎密 《乒乓世界》2014,(10):62-67
为了保证比赛的公平性,以运动员肢体活动范围、肌肉力量、运动限制及在轮椅上的平衡和操控球拍的能力,残疾人比赛分为10个级别进行。其中,TT1-TT5级为坐姿运动员:TT6一TT10级为站姿运动员。参加坐姿比赛的选手为下肢残疾,坐在轮椅上比赛。TT1级为坐姿级别中残疾程度最重的级别;TT6级为站姿级别中残疾程度最重的级别。本届世锦赛TT11级,为智障残疾组。  相似文献   

15.
在第二届全国体育大会上,经常能看到这样的情景:运动员取胜或成绩公告获得奖牌,其他参赛运动员和教练员、裁判员都会主动向他表示祝贺。在航空模型赛场上,西藏运动员罗布次仁夺得金牌后,不但兄弟省区市的运动员、教练  相似文献   

16.
梁浩波 《体育世界》2008,(7):105-107
意识对于足球运动员来说是极为重要的。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加强足球总识训练,锻炼学生的观察、判断和预测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意识好的运动员在赛场上将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则是事倍功半,甚至是盲目的行动。  相似文献   

17.
徐波 《体育世界》2009,(10):52-53
本文运用文献综述的方法,通过对国内外关于篮球运动员气质类型方面的研究,讨论了篮球运动员气质类型与能力发展方向的关系,并对篮球选材提出了由原来的为篮球项目选才细化为为赛场上的某一具体位置的选才,将选才的目标进一步细化,为篮球运动员的心理选材提出了有效参考。  相似文献   

18.
李胤伯 《体育风尚》2020,(1):223-223
迈进新时代,竞技体育的赛场与昔日有所不同,今天的赛场上,运动员间在技战术水平、体质体能、装备器材等方面的差距越来越小,夺金有了更高的难度与要求,尤其是对于意志品质这类关乎临场发挥的方面的要求。本文采用多种研究方法论证"良好的体育精神可以有效保证运动员夺金任务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9.
协调性是反映足球运动员综合运动素质的重要方面,良好的协调性有助于提高运动员的技术水平,增强运动员的柔韧性,从而使运动员在赛场上取得更好的成绩。文章探讨了协调性练习在足球训练中的作用,并就如何提升足球运动员的协调性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前交叉韧带损伤和手术后重返赛场一直是运动员、教练员、医疗团队、运动队管理者共同关注的问题,重返赛场问题决定着运动员的职业生涯、价值实现和经济收入等,其中的关键问题是“早期”和“安全”。文章阐述了运动员重返赛场过程中“早期”与“安全”两方面的影响因素,对损伤后是否需进行手术治疗,如何早期重返赛场,何时重返赛场更为安全,采用何种重建方式、移植物,以及重返赛场的评判标准等问题进行解答。认为确定重返赛场的时间需要对损伤类型做出准确判断,兼顾运动项目特点,了解术后常规重返时间。从安全角度应该防止前交叉韧带再次损伤,了解对运动员更合适的手术方式、移植物和重返赛场测试指标,在重视康复的同时,不要忽略移植物的生物愈合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