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学的存在和发展总是以人的生存和发展为前提、为内核的.反过来,人的生存与发展又往往是借助于文学符号的形式得以升华,得以对象化的.文学符号这种令人可以理解的诗性特征天然地与心理文化或精神文化结下不解之缘;那么,理顺它们之间的关系,强化它们的建构意识,对于现代人的生存观念和生存意识,以及整体精神的形成与发展,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2.
文学产业化在今天与其说是一种提法,不如说是一种现实。文学产业化的出现是我们从生产实践的角度考察文学艺术,把文学艺术创作看作一种生产形态,一种社会实践活动的必然结果,是文学在社会"场域"中的生存选择,是文化资本与经济资本有效融合的途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文学产业化是文学在多元化背景下的一种生存实现,是文学的一种新的存在方式。  相似文献   

3.
体育文学不是体育与文学的简单相加。作为人类活动的构成部分,它们都是人类的生存活动与生存表达;作为文化的表现形态,它们都生成于文化,又是历史与现实文化的承载者与表达者;体育文学将体育与文学聚合在一起,在文学的平台上展示广阔的体育人生,并将这体育人生升华为审美形态。如是,人类的生存活动、文化活动与审美活动,构成体育文学研究的理论题域,这是体育文学批评理论建构的应有题域。  相似文献   

4.
21世纪中国文学叙事进入了市场自由叙事,就进入了整一性现实意识控制,它们忽略了诗性、人性和历史叙事的更大可能。具有小农气息的市场化生存意识深刻地影响着文学叙事,狭窄意义上的现实控制着文学叙事正不断失去真诚和真实,我们制造出平庸化、日常化、个人化、身体化等来迷失自己。从21世纪中国文学叙事内外的历史与想象、人性与审美立场同时去观看它,与现实构成单方面一致的市场自由叙事就不具有唯一性。  相似文献   

5.
在根本的意义上,人是一种以"意义"为生存本体的高级动物,对意义的追求,源于人对自身的"有限性"、不完满性生存境况超越的欲求,对"总体性"、完整性价值理想与价值生存目标的渴望.人的超越性作为人趋向意义世界的一种努力,离不开人的现实活动.意义系统是通过人自身的生存而创造、构成的.意义系统的广度和深度所反映出来的乃是人自身活动达到的深度和广度.人的超越性活动所展示、所确证的正是人的自由本质,它是意义世界能否生成及其主体能否对其实施自为拥有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6.
"语言论转向"成为20世纪知识生活的范型与专注的对象.语言是使用者之间用来交流思想、传达感情的符号.从某种意义上说,语言是人类的生存方式,人类用语言去诠释对象.美学是人学,研究的范围应更广,美学应该研究人类在人与自然的统一关系中走向人类生存大系统的完美以及研究人类设计自身健全发展和完美实现.在当代站到历史和美学的高度上看,形成掌握人类生存整体事实的思维,就应该是科学主体论思维.  相似文献   

7.
发生于道光三年(1823)的"癸未大水"是清代由盛转衰过程中的一次重要灾害事件.晚清文人以"癸未大水"为代表题材所创作的灾患题材诗歌,聚焦天灾祸患及赈济救援等内容,可从多重向度去关注与理解其意义.阐述其诗歌叙事策略,可清晰看出文学记录事件的独到方式;分析其灾难美学书写,可发掘灾患诗歌独有的艺术特色;从文学与权力的关系角...  相似文献   

8.
国外亨利·詹姆斯小说的影视改编大致可分为三类:基本再现、当代化和艺术化.在改编过程中折射出文学经典在新语境中阐释与传播的新涵义.1960年后国外亨利·詹姆斯小说影视改编研究热潮的兴起,正反映了影视批评和文学批评之间跨学科、跨领域的联系与契合,这对顺应并引导当代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文学作为一种语言性艺术品,其特征主要在它反映对象的形式。对文学进行分类的依据应注重从文学文本的外在形态,主要是文学文本在语言运用上的相似性。文学体裁是由文学文本语言运用的相似性进而影响其结构模式和形象塑造的类似而构成的相对稳定的形式规范。从文学体裁的语言运用特征即可看到文学文本的语言自身就具有相对独立的审美价值。文学体裁的四分法,即注重从文学文本的外在形态来分类,具体划分为诗歌、小说、散文、剧本(含戏剧文学和影视文学)。本文对这四种不同形态的文学体裁在语言运用上的特征进行探索阐释。  相似文献   

10.
影视艺术被称为第七艺术,它是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产儿.影视艺术综合了文学、音乐、绘画、表演等艺术门类,既是视觉艺术又是听觉艺术.影视音乐作为影视艺术重要的艺术表达手段,在影视艺术中具有独立的、重要的审美价值,是影视艺术语言不可缺少的载体.  相似文献   

11.
一、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职工教育面临的形势和要求1、企业走向市场,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就取决于其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市场竞争从表面上看是产品的竞争,而从内在的深层次分析看,实质上是技术、人才的竞争。因  相似文献   

12.
生死观是贯穿古今中外哲学领域的重要课题,也是庄子思想和海子诗歌的重要内容。从表面上看,庄子和海子二人毫无联系,但实际二者多有融通之处。庄子和海子都强调对精神世界的塑造,重视生存的意义。不同的是,庄子侧重于"死生一体",而海子则更推崇"向死而生"。  相似文献   

13.
诗体小说<唐璜>的"召唤结构"为读者的阅读开拓了自由的空间.对"召唤结构"的具体分析,一方面阐明"召唤结构"完成作者与读者互动交流和对其"封闭结构"革新的内在运行机制:另一方面展现"召唤结构"与生存意义上"未来"视角的同构性及其意义.  相似文献   

14.
《文学台湾》从“文学叙事”和“理论想象”两方面详细描述了台湾文学基本概貌、发展轨迹,填补大陆对台湾文学研究的某些空白,还通过塑造“文学台湾”"的形象对台湾进行文学审视.为此,作者谱写了一部由还原的记忆、感性的理解和理论的想象交织而成以“文学台湾”形象为主题的“奏鸣曲”.它们从知觉形象、感性形象和“抽象形式”上演奏出“文学台湾”形象的丰富内涵,同时,也使得该书对台湾问题的文学审视具有文艺学、社会学的意义和思想史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
唐代政治意义上的文学意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学与政治的关系是中国古代文学观念中一个十分敏感的话题,从汉代到唐代,历代统治者都用明确的人才标准来规范文学之士。在历代的"求贤令"、"求贤诏"等政治文献中,这种标准历历可见。相对于唐代以前诸朝而言,唐代政治意义上的文学是一种综合了儒学、文辞、智略、品德诸因素的文化实体,它既肯定并要求文学的独特性,又强调并鼓励文学的政治性;它既没有回复到汉代的文章与学术合一的文学概念上,也没有走向片面地追求词采和声律的境地,是比较健康的。  相似文献   

16.
全球化的文化危机实质上反映的是人类的生存境界(意识)的危机.人类应该创造条件,"在社会方面"把人"从其余的动物中提升出来",由本能境界的生存走向生态境界的生存.批判资本主义的利己主义和占有性,针对国际技术统治鲜明地提出全球化时代的文化应以人为本.建构一种恪守"富有同情心的公正原则"的"公共领域",是适应人类进入生态境界生存的需要.全球化时代现实发展的这种趋向,要求文学的价值应以审美的形态,把人的一切方面的存在整合为一种向生态境界生存发展的新状态.  相似文献   

17.
素描作为一门造型艺术,是一切绘画的重要途径.素描从形势和技法上分为结构素描和光影素描,如何处理好它们之间的统一关系,在美术实践中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为此,本文浅谈素描的两种表现形式"光影"素描与"结构"素描的辩证关系及其教学尝试.  相似文献   

18.
基于对当今全球性生态危机加剧的理性思考.从生存论意义上看,生态良知问题的提出,是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唤醒人的内心的自觉和自律,在文化力的作用下,形成消解危机的内在精神力量.根据以上思考,本文以文化为切入点,着重分析和谐文化所蕴含的精神力量对生态良知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张爱玲的文学成就早已是铁板钉钉的事实。但在正统中国现代文学史主题中,无论是上世纪20年代的文学与民族救亡,30年代的文学与阶级斗争,还是40年代的文学与抗战,她仍然只是被作为一个"另类"安置。20世纪中国风雨飘摇的时代,是一个从现实生活和文学作品上看都滋生悲剧的时代。而张爱玲正是以她融贯古今中外的悲剧作品和风格而屹立文艺之园。从现代悲剧观入手,可以发现张爱玲对以《红楼梦》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悲剧的继承发扬具有独特的魅力,是对以鲁迅为代表的五四悲剧文学的丰富发展,也是对世界性现代悲剧的贡献。  相似文献   

20.
老舍作品对当代戏剧影视的影响,既源于其自身的独特感染力,更源于其蕴含的"京味"之魅以及老舍创作的整体美学追求.老舍话剧对当代"京味"艺术的持续影响,不仅显示了老舍创作的价值和意义,更表明了"京味"艺术在当今与未来的新的发展空间与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