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牛顿第二定律是高中物理课的重点、难点内容之一。做好演示实验是突破重点、难点的有效手段。高中物理新教材第一册中介绍的一种实验方法是 :对两个质量相同的小车施以不同的拉力 ,或在拉力相同的情况下改变小车的质量 ,然后同时释放小车 ,通过观察小车运动路径的长度来验证牛顿第二定律。这种实验方法虽然简单易行 ,但缺点是只能定性观察 ,不能定量研究。气垫导轨与计时器配合在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等实验上实现了定量研究的突破 ,多年来已经成为经典的物理实验方法。但是仍然存在计算繁琐 ,耗费课时多等不足。为克服传统实验方法的不足 ,我们…  相似文献   

2.
设计并改进了高中物理运动的独立性实验演示教具。  相似文献   

3.
电磁感应的知识是高中物理电磁学部分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在课堂教学中,受仪器设备等因素的限制,学生只能观察演示实验的现象,无法直接进行实验操作。笔者改进了原有实验,补充了两个操作简便的学生实验,课堂教学效果明显。现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4.
两省一市试用的高中新教材从 1997年暑假后开始到现在近两年半时间里 ,基本上完成了第一轮试教工作。现将在高中物理学生实验实施中的感受与思考 ,与大家作个交流。一、新教材对实验认识上的变化在新的高中物理教学大纲中 ,再次强调了物理实验教学的重要意义 ,明确指出它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通过观察现象 ,进行演示和学生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其中观察能力主要是指 :能有目的地观察 ,能辨明观察对象的主要特征 ,认识观察对象发生的变化过程以及变化条件。实验能力主要是指 :明确实验目的 ,理解实验原理和方法 ,会正…  相似文献   

5.
“气体作功内能减少演示实验”是高中物理教学内容。对应仪器列入中学理科教学仪器配备目录时是指在计算机上做实验的方案。但是,用计算机做物理实验的仪器一直未被推广。  相似文献   

6.
人教版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以下简称新教材)理科选修课共5册19章,编入演示实验48个,实验、探究28个,“做一做”实验38个。与现行教材(以下简称旧教材)相比,新教材形成了以探究式实验和随堂实验为主线,演示实验和课外实验为辅线的教学实验体系。在实验和探究中,随堂实验和  相似文献   

7.
高中物理电学演示实验“影响平行板电容器的因素”(装置见图1),是一个很难做成功的静电学实验。笔者对该实验进行了原因分析,并略加改进,取得了很好的实验效果。  相似文献   

8.
高中物理中影响安培力大小因素实验是帮助学生理解安培力公式F=BIL的一个重要的定性演示实验。如图1所示,实验采用三块相同的  相似文献   

9.
1存在问题 高中物理教材和不少大学《力学》教材中有关简谐振动图像演示实验只是给出了如下方案: (1)用以小角度摆动的沙漏来近似演示简谐振动图像(图1a)。  相似文献   

10.
北京高中新课改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2教材中第2页有如图1所示的一个演示实验。 在水平桌面上摆一条弯曲的轨道,它是由几段稍短的圆弧形轨道组合而成的。钢球由轨道的C端滚入(通过压缩弹簧射入或通过斜面滚入),在轨道的束缚下做曲线运动。在轨道的下面放一张白纸,蘸有墨水的钢球从出口A离开轨道后在白纸上留下一条运动的痕迹,它记录了钢球在A点的运动方向。  相似文献   

11.
一、电力线演示实验的改进用头发屑放在蓖麻油里显示电力线形象的方法,有时因头发屑太干,极化作用差,演示效果不理想。笔者对此实验加以改进,把头发屑改用碎稻壳。将不经任何处理的碎稻壳撒在盛有蓖麻油的培养皿中,稻壳要适量,用细棒搅习。用小金属球及铜片(或铝片)作电极,以感应起电机作电源,用导线分别连接起电机的放电球与电极上。摇动起电机,稻壳就会按电场方向排列起来,可得到明显的电力线形象。实验效果极佳。二、对“测定金属的电阻率”的学生实验的改进高中物理“测定金属的电阻率”的实验,每个实验小组都需一根半米多长的电阻丝。…  相似文献   

12.
该文是用力学传感器对摩擦力进行研究的一个例子,通过实验,比较了高中物理测量摩擦力的两种装置的实验结果,并对滑动摩擦力的平滑性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3.
在高中物理中,有关光的衍射及干涉实验是证明光具有波动性的最重要实验。目前大部分学校实验室只能做两个传统的学生实验:一个是“用卡尺观察光的衍射现象”,另一个是在光具座上的遮光筒里“观察双缝干涉、单缝衍射现象”。这两个实验都只能作为学生实验,实验现象只能由学生本人观察到,不能作为课堂演示实验和教师解说介绍用。虽然在近年来出版的各类物理教学杂志中也介绍了诸如“泊松亮斑”之类的一些自制教具,但效果并不十分理想,且大部分不能做为教师课堂演示实验讲解用。  相似文献   

14.
在“电场”一章中,不同版本的教材都安排了“探究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力与什么因素有关”的演示实验。有的教材还在其后简单介绍了库仑的扭秤实验,但限于学生的基础,对扭秤实验只是简单地介绍装置(老的版本如“高中物理读本”1993人教版还简单介绍了实验原理),然后就说根据库仑的精确实验表明:在真空中两个点电荷间的作用力跟它们的电量的乘积成正比,  相似文献   

15.
高中物理教材中的光电效应演示实验,按人教版必修本中的插图去做很难成功。为此我做了大量实验,阅读了不少资料,终于取得了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演示实验是物理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演示实验教学,可以指导学生观察和分析物理现象,获得生动的感性知识,从而更好地掌握物理概念和规律。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探索动手能力,符合学生认知发展规律和学习心理特征。创设科学、高效的演示实验,以物理实验充实教学,是物理学科中体现现代素质教育思想的重要方面,有利于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本文从以下三个方面浅谈优化高中物理课堂演示实验的教学。  相似文献   

17.
在一次观摩教学比赛过程中,一教者在给学生演示高中物理电学实验"影响平行板电容器的因素"的实验中,不管教者怎样操作,实验结果极不明显,最后只好以实验仪器老化为由搪塞过去。笔者经调查发现,许多教师很难做成功该实验。笔者通过对该实验操作认真分析,并进行了改进,取得了良好的实验效果。  相似文献   

18.
“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运动”是高中物理中电学与力学的综合问题,是教学中的一个重点内容。由于目前没有直接显示该运动径迹变化的演示实验,因而也是一个教学难点。用阴极射线管等仪器虽然可以演示阴极发出的电子射线在电场力作用下的偏转,但却无法看出电子如何住电场力作用下作直线加速运动。为此,笔者在实验教学中设计制作了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运动的模拟演示实验装置。通过它的演示,可以用肉眼观察到模拟的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受电场力作用时各种运动状态的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19.
新编高中物理教材第二册的《学生实验》中,有一节“练习使用多用电表”的学生分组实验。在本节实验课开始之前教师先要讲述多用电表的结构和使用方法,尤其要花较多的时间,细述量程开关和表盘读数的配合使用问题。可是眼下没有现成的可供演示用的多用电表(指产品),传统的做法是在一张大白纸上画上刻度,  相似文献   

20.
当前,在高中物理的新老教材中,有关研究气体状态变化规律的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都存在某些弊病(如漏气、摩擦过大、实验误差太大、状态量的变化太小、使用水银等)。为此,就是在最新教材的编写中,对这部分实验内容,仍在考虑修改更新。本气体定律实验器的研制成功,较好地消除了上述实验中的弊病。它具有如下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