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李娇 《今传媒》2014,(12):139-140
本文在分析我国对农广播现状的基础上,阐述了发展对农广播的困境以及农民对专业的对农广播的需求,最后提出了解决对农广播发展困境的策略,充分发挥广播的信息传递优势,促进对农广播的发展,更好地服务于三农。  相似文献   

2.
2008年11月,金华广播电视总台将电视教育科技频道和电台的对农广播结合,组建金华电视台教育科技和对农广播频道群,首次对广播电视资源进行了有效整合。频道群内设对农节目部,负责对农广播和电视对农栏目的采编工作。《金华对农广播》如今每天播出时间为13.5个小时,8000只大喇叭每天定时广播8小时,可以说是金华农民接触最多的媒体;  相似文献   

3.
牛颜 《新闻知识》2013,(7):22-24
广播以其所具有的传播快捷、随意性强、容量大、互动传播、收听成本低等特性,满足了像贵州这样处于西部落后地区农村的实际发展情况,农民们可以在田间地头、山涧水边、家里外出随时收听,以便能接收到最及时、最实用的丰富资讯。目前贵州对农广播没有专业频率,对农广播栏目也屈指可数,应对媒介发展趋势和竞争态势,贵州对农广播必须充分利用与发展本土文化特色和优势资源,坚持"三贴近"和"三创新"的传播原则,重视农村广播,加强政府职能,壮大县乡广播机构作用;建立长效对农广播机制;积极推进广电体制改革,努力实现广播"三网融合";加快对农广播频率建设,拓展对农广播合作平台;创建对农栏目品牌,创新对农节目内容,从而促进农村广播在贵州的本土化发展。  相似文献   

4.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社会分化导致的城乡传播分化对对农广播的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通过分析对农广播的现状和问题,试图剖析城乡传播分化背景下对农广播的发展战略,以期引起业界和学界的对对农广播边缘化的关注。  相似文献   

5.
姚莹 《中国广播》2017,(9):13-16
近年来,传统媒体的农村受众群体存在严重流失现象,给对农广播带来了不小的冲击和挑战。新形势下,对农广播要如何在困境中把握话语权,实现对农广播引领先进文化、助力"三农"发展、服务和娱乐农村受众的功能,已经成为重要课题。本文以黑龙江广播电视台乡村广播为例,就利用"一种传输、四种到达"传播理念指导对农广播实践,阐述了更新理念在对农广播构建全新传播运营模式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在时代的高起点上,建设好农村广播服务平台,提升农村广播服务水平,更好地发挥农村广播应有的作用,需要方方面面的努力,更需要加强改革,努力创新,实现可持续发展。本文结合嘉兴广播电视台对农广播的实践,谈谈建好农村广播服务平台的认识和体会。  相似文献   

7.
农业在国家发展的每个历史时期,都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党和政府一直重视对农村的相关宣传工作,尤其是近年来,各省市(自治区)对农广播的频率逐年增加,更为农村宣传工作增添了活力。但与当前农村的发展需求以及农民的需求还有很大的差距。同时,新媒体对传统媒体的冲击,让对农广播的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本文通过分析对农广播目前的发展状况及存在的问题,为对农广播的发展寻求新的市场和方向。  相似文献   

8.
经过近些年的努力探索,我国对农广播媒体融合发展已经形成了一定格局,但在成绩的背后也存在不少问题。本文通过分析我国10家对农广播媒体融合发展的情况,探讨了我国对农广播融媒体发展的现状、问题和建议,希望对相关从业者有一定的启迪。  相似文献   

9.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农广播扮演着一个十分重要的角色,特别是一些地处偏远的西部农村,广播甚至是农民了解外界的唯一途径,然而在西部咽喉要塞甘肃的一些农村地区,对农广播事业还很落后。甘肃人民广播电台新闻综合广播对农广播工作组的同志对甘肃农村地区进行了实地走访和现场调研,向当地农民详细询问了收入状况、业余文化生活、收听频率和时段,以及他们对广播的意见和建议等。甘肃广播电视总台根据调研报告深入分析了当前甘肃对农广播存在的问题,并积极探索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提出了“让音频响彻云霄一甘肃惠农广播战略远观”。  相似文献   

10.
农业在国家发展的每个历史时期,都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党和政府一直重视对农村的相关宣传工作,尤其是近年来,各省市(自治区)对农广播的频率逐年增加,更为农村宣传工作增添了活力。但与当前农村的发展需求以及农民的需求还有很大的差距。同时,新媒体对传统媒体的冲击,让对农广播的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本文通过分析对农广播目前的发展状况及存在的问题,为对农广播的发展寻求新的市场和方向。  相似文献   

11.
牛颜 《新闻窗》2012,(5):101-102
《三农新闻》系贵州广播电视台新闻综合广播唯一对农栏目,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它为促进我省新农村建设,推动农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发挥了积极的引导和促进作用,成为广大农民朋友欢迎的广播栏目。目前整个贵州广播没有对农的专业频率,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贵州广播对农村的专门栏目也是难得一见,  相似文献   

12.
2006年12月30日开播的天津区县联盟广播,是一个从广播行业内部发起的,打破原有广播电视级别限制,实现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广播经营合作体。体制的创新,让天津区县联盟广播在探索中国对农广播改革创新的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1+10、市县两级电台联合办对农广播的"天津模式",为天津的对农广播宣传注入了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13.
安徽农村广播作为安徽唯一一家专业对农广播,自2005年7月18号开播以来,始终坚持"宣传服务三农,收听就有收获"的服务宗旨,把最实用最迅捷的三农信息和致富经验传递到了千家万户。随着现代农业快速发展,农业生产的主体、农业生产方式,农产品流通、消费市场的环境都发生了较大变化。作为传统媒体的对农广播,要发挥对农广播优势,结合和把握新媒体传播特点,不断深化传统广播与新媒体融合。  相似文献   

14.
沿海发达地区对农广播亟待超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国首家“对农广播频率”即将在山东诞生,这不仅为合理整合山东的对农广播资源提供了方便,而且为山乐的“对农广播”实现新超越创造了条件。 新开办的乡村频率将面向全省农村和城市边缘人群,以市场为导向,关注农村经济、农业改革、农民生活,以新闻、资讯、娱乐构成主板块,风格定位于通俗、实用、热闹,迎合农民听众的文化层次和收听习惯,充分发挥广播移动、互动的优势,力求成为农民听众最可信赖的媒体。  相似文献   

15.
毛飞军 《中国广播》2014,(11):22-24
县域对农广播是靠农村、农民最近的基层广播媒体。随着中国社会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对农报道的外部环境正在发生显著的变化,但农民接触信息传播渠道最多的仍然是广播。对农广播要在城市化进程中守住阵地,突破重围,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继而开辟出一片新天地,关键是在对象感上做足文章,下足工夫。一是在城市化进程中关注农民收听广播,让农民听得到对农声音;二是在城市化进程中关注对农广播人,从农民视角办节目,让农民爱听对农声音;三是在城市化进程中办高质量的节目,让农民享受到广播的好声音。  相似文献   

16.
县级广播电台处在对农宣传的最前沿,是县域对农宣传的主阵地,做好对农节目,加强对农广播是形势所需、职责所在。对县级广播电台来说,加强对农广播不仅要在思想上提升到一定的高度,更要抓好节目的策划、采编、播出等各个环节.打造精品对农栏目.提升宣传效果。  相似文献   

17.
据了解,目前全国已经开通或正在筹备的对农广播频道数量为11套,电视频道为5套。这些对农广播的频道分别占到全国2371套广播频道、1254套电视频道的0.42%和0.4%。对农节目的播出时段、播出次数更是差强人意,更不用说节目的贴近性、制作的精致性和表现形式的多样性了。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对农节目如此薄弱,令人堪忧,这一现象已经引起广电人的关注和思考。  相似文献   

18.
我们的听众,主要分布在农村.无论从拓展广播市场考虑,还是从服务好听众考虑,我们都应办好对农广播节目.如今,在国家对"三农"(即农村、农业、农民)工作高度重视的大背景下,专业的对农广播频道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节目内容也较过去有了很大的改进.  相似文献   

19.
目前,对农广播在覆盖、传播及节目内容、形式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推动对农广播进一步发展,更好发挥其服务“三农”的作用,还需得到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支持,同时对农广播自身也要不断创新节目内容形式、拓展传播渠道、加强资源整合,不断提高针对性、贴近性和传播力、影响力。  相似文献   

20.
嘉兴市广播电视总台对农广播是全国唯一一家地市级专业对农广播频率.频率通过调频和有线两种方式传播,其中有线传输覆盖市本级1 5个乡镇.经过新一轮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嘉兴市本级共拥有调频音响喇叭9万多只,人户率达到88%.但近几年来,频率迫于创收的压力,医疗广告、卖药专题大量充斥在节目中,每天累计播出有3小时,虽然每年为频率创收250万元,但是大量的卖药专题大大降低了对农广播的公信力.从2009年1月1日开始,总台对农频率撤销全部医药专题广告,取而代之的是更加丰富、优质的节目,全力打造"绿色对农广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