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出生在美国后旅居欧洲的詹姆斯对欧洲文化和美国文化有着深入而全面的理解,两者之间的差异与冲突成为他一生小说创作的主题。在他后期小说中代表美国本土文化的"纯真"不再是善良与美德的标志,而是具有复杂内涵的概念,比如幻想与自我封闭,其消极作用比较明显。"纯真"在促使美国人开始欧洲文化之旅的同时,也限制了他们接受欧洲文明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
擅长"国际题材"的著名小说家享利·詹姆斯毕生致力于书写并研究欧美文化冲突与融合,他通过研究国际文化主题,试图将小说中的欧美文化关系由冲突转为互相融合.不同文化的相互融合是詹姆斯一生追求的目标.<欧洲人>是詹姆斯创作于1878年明显反映欧美文化冲突的一部早期作品,小说的主人翁尤金尼亚携带的传统欧洲文化与温特伍斯家中深厚的美国文化发生了全方位的冲突,结果尤金尼亚告别美国梦,重返欧洲.  相似文献   

3.
《春寒》是美国著名小说家罗伯特·潘·沃伦的短篇小说代表作,是一篇典型的成长小说。"春寒"是一个贯穿全篇的关于成长的隐喻,与作者创作时所经历的思想消沉、情感空虚密切相关。小说主体部分以儿童视角来讲述,展现成长过程中儿童世界与成人世界的矛盾与冲突,小说中描绘的流浪汉则可以作为神秘的、悲剧性的、变化无常的人类命运的象征。  相似文献   

4.
文章从文化视角解读王尔德的短篇小说《坎特维尔城堡的鬼》。与18世纪英国哥特小说的特点不同,虽然此小说也是一个有关鬼的故事,但由于故事发生在欧洲和美国文化冲突和融合的新时代背景下,小说中鬼魂出没的场面却不再具有恐怖的效果,变得滑稽可笑但又蕴含深意。文章从3个方面解读这篇小说:首先从文化角度评述小说中"新"、"旧"两个世界的冲突和调和;接着分析达成二者调和的小女孩弗吉尼亚在小说中的作用;然后论证主人公西蒙爵士的鬼魂是堂吉诃德式的形象,而《堂吉诃德》是这篇小说的潜文本;最后,以《坎特维尔城堡的鬼》的双声性作结,揭示出这部短篇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托马斯·哈代是欧洲19世纪著名现实主义小说家,虽然他生长在资本主义文明的现代环境中,但是他对资本主义的文明采取坚决否定的批判立场,在作品中他广泛使用各种表现手法来表现人物与命运抗争的无奈以及自然环境与人物性格的冲突。他认为个性的毁灭来源于性格和环境的冲突所造成。因此,他把自己的作品称为有关性格与环境的小说,这一特点集中的体现在《德伯家的苔丝》这一著名作品中,作为哈代悲剧小说中的经典典范《,德伯家的苔丝》奠定了哈代悲剧作家的地位,为哈代赢得了世界性的杰出小说家的声誉。本文主要分析《德伯家的苔丝》中的悲剧性特征。  相似文献   

6.
在当前的语文教学中,"考试与教学孰重孰轻"、"新课程改革中的新旧冲突"是两大必须解决的矛盾。解决好了这两大矛盾,必然会有力地推进中学语文教学,推进新课程改革。  相似文献   

7.
表面上看,《沉静的美国人》是格林"第三世界"小说的继续,但实际上是一部以美国为"他者"的小说,不同于传统欧洲文学中由于缺乏知识和教养而无知的美国人形象,小说塑造了一个由于意识形态狂热而无知的新派美国人的形象。通过这一形象,小说对战后美国的文化霸权主义进行了批判,并试图揭示不同文化主体之间相互交流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8.
格非的《望春风》与加西亚·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这两部小说都是关于"故乡"之作,这两个创作旨趣上有着共鸣的文本,分别在"时间"与"空间"两个维度上,穿越到了数十年前的中国乡村/拉美乡镇的历史,回复了一个过去的时空。两位作家在小说中传达了他们的洞见,即故乡中人与社会空间的复杂关系,总体上处于一种与当时的社会空间对峙的状态,而人又在这种对峙之中体现其主体性。此外,作家在重构历史之中人与时间关系的过程中,两部作品分别演绎了不同时代下的中国乡村与拉美世界,各处于"新旧代序"与"混顿失序"两种状态。两位作家的"故乡"书写均流露出一种"现实回向",表达了他们对20世纪以来现代工业文明和强权政治带给乡俗世界巨大破坏的重重忧思,以及试图在一个超越性的时空中寻回自我的渴望。  相似文献   

9.
曲巍 《华章》2013,(20)
《寒夜》是巴金的代表作之一。这是一部社会悲剧小说,小说的背景首先奠定了作品的悲剧性;小说的主要人物汪文宣就是一个悲剧人物,其悲剧性格主要体现为情与理的冲突和希望与现实的落差;而汪母和曾树生的婆媳矛盾,其根源在于新旧文化的冲突,属于文化悲剧的范畴。  相似文献   

10.
正鹿子霖和白嘉轩两人之间、两家之间的矛盾冲突,是小说《白鹿原》中的一条重要副线,在小说中占去了相当一部分的篇幅。但是,他们矛盾冲突的直接交锋次数屈指可数,自从因购买李寡妇的土地而大打出手以及"交农"事件经冷先生劝解和经朱先生赋诗劝和之后,两人之间的芥蒂,不说化解,总之是被他们自觉自愿地深深地掩藏起来了。"其实两人都  相似文献   

11.
冯晓凌 《海外英语》2012,(17):176-177
该文以《麦田里的守望者》为例,通过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中的人格结构理论来分析小说主人公的"自我"身份的建构,通过小说主人公身份的建构来说明作者作为一名美籍犹太人,在美国这个社会为了建构自己的身份所遇到的来自心灵的矛盾与冲突。  相似文献   

12.
2011年的世界,看上去不是很美。随着世界性金融危机的蔓延,原本被掩盖着的各种矛盾,开始爆发。从巴黎郊区焚烧的汽车,到雅典市中心的街头斗殴,从马德里的万人游行,到伦敦的聚众骚乱……欧洲正经历着一场深刻的社会危机,这场危机的一个重要表象就是,欧洲青年从未像现在这样怒不可遏。在失业危机和贫困阴影的笼罩下,美国年轻人面临着找工作越来越困难的问题。一些年轻人为求生存,被迫改变了自己的人生计划,比如避免远距离迁徙、选择与父母一起居住、推迟婚姻和买房等等。这样的背景下,一场自发的"占领华尔街"活动席卷美国。这场危机之中的各种抗议,30岁以下的年轻人成为绝对的主力军,不同的地方,不同的肤色,不同的方式,表达的却是相同的诉求:未来在哪里?  相似文献   

13.
电影《喜福会》是根据华裔女作家谭恩美的小说改编而成,小说中四位母亲和她们的四个女儿之间的相互冲突和相互融合的心灵历程,揭示了母女两代人所代表的中国文化和美国精神之间的冲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母女之间的矛盾体现的冲突;中国式的谦虚与美国式的直爽之间的冲突;夫妻关系体现的冲突。  相似文献   

14.
庐隐以"五四"独立的女性意识和个体生命的切身感受,从情与智的冲突、"围城"内外的纠结到新旧思想的矛盾,展示了"五四"女性在这一特殊时代受主流话语支配与女性自我意识觉醒的多重矛盾与冲突,表现出庐隐创作中女性叙事的个性风格。  相似文献   

15.
凸显强烈生态忧患意识的生态微型小说的出现,为方兴未艾的微型小说走出了一条健康的"绿色通道":揭示现代社会文明的进程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冲突,谴责人类破坏生态环境的野蛮行径,呼吁人们善待自然;摒弃"人类中心主义",渲染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境界,唱响生态保护的赞歌;展示资源匮乏的苦痛与无奈,讴歌节约能源、保护地球资源的善举,为可持续发展推波助澜。微型小说应该成为环境文学的轻骑兵,应高扬生态的旗帜,树立生态伦理信念,不仅洞察当今困扰人类的生态危机的严重局势,而且为解决这一危机积极地寻找出路。  相似文献   

16.
《文静的美国人》在引人入胜的三角恋情冲突中形象地再现了50年代初新旧大陆在越南的文化冲突,并精辟地预言了10多年后美国对越南发动的那场荒谬战争和战争的最终失败。透过情杀小说的外表,《文静的美国人》给了世界这样一个启示:把一个民族的价值观强加于另一个民族是危险的,这不仅损害了其他民族的利益,也必然招致自己的毁灭。在美国政客们仍热衷于向外输出自己的价值观念的今天,格林在这部小说中的警示,尤其值得引起人们的深思。  相似文献   

17.
二叶亭四迷的小说《浮云》塑造出一位传统的母亲形象和一位游走在东西方文明之间的女儿形象。并通过母女之间由对抗到靠拢,最终走向疏离的过程,揭示出明治初的两代女性在新旧文明冲突之际,尚处于速惘的生存状态。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70年代奥地利著名诗人巴赫曼的书作《马利纳》与20年后中国著名诗人顾城的书作《英儿》在许多方面有着巧合的共同特征。这两部半自传体小说均创作于诗人深陷精神危机的生命最后阶段,皆以不同常规的叙述、风格鲜明的自白语言表现了作家的存在危机,而情节也始终围绕一组微妙的三人关系。结合两位作家的文学创作、哲学思想和个人经历研究,这两本著作中共同存在的三角恋冲突并非单纯的情感纠纷,实则表现出两位主人公在爱与美的乌托邦与理性秩序间游移的矛盾。危险的三人关系反映出叙述者绝望的生存环境,一定程度上折射出现实生活中作家共同面临的艺术与生活之战。  相似文献   

19.
蓝怀昌小说彰显着强烈的冲突张力。作家擅长在创作中利用“我与我”、“我与他人”的双重矛盾塑造形象,以“爱情”和“改革”为主线交织串连各种矛盾冲突推动情节发展,借助新旧势力的冲突深化民族进步的主题,在冲突之下隐藏浓郁的民族情怀。  相似文献   

20.
众所周知,马克·吐温是一位幽默讽刺小说大师,也是一位擅长描写真挚情感的作家,《加利福尼亚人的故事》就充分体现出了他对情感中的“冲突”的独到见解。在这部小说中,粗犷与细腻并存,蛮荒与文明同在,男性的阳刚与女性的温柔交相辉映,期待与绝望相互对峙……这一切,处处体现出一种矛盾与冲突,而对这些冲突的描写又是流于无形、不知不觉的,使作品呈现出一种历经沧桑的唯美意境。黑格尔的冲突理论,恰恰可以对这些特点予以解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