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刘国民 《现代语文》2010,(7):103-104
语文课标前言指出“要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在总目标中又指出:“要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所有这些都告诉我们:语文教学,不仅要教给学生纯语言知识,还应注重学生情感培养,注重学生审美情趣的培养,使之成为“完整”“丰满”的人,而要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首产必须要求教师具备较高的美学素养。  相似文献   

2.
《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这是课程基本教学理念之一。众所周知,审美情趣是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目标。在多年的阅读教学中,我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结合课文内容,创设课堂教学情境,让学生充分感受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3.
教育部新颁发的《语文课程标准》特别强调要重视学生的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电教媒体以其“视听结合,图文并茂”的优势,为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起到了“锦上添花”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在语文教学中,在展示和运用它的“工具性”的同时,应将品德教育和审美教育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审美情趣,陶冶美好的情操。要充分设计各种手段,采取各种有效措施,通过各种渠道进行审美教育,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培养良好的思想素质,使其成为全面发展的新一代。  相似文献   

5.
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第二部分课程目标和三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第一条中指出,要初步养成学生的地理审美情趣。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在相同条目中指出,要使学生提高地理审美情趣,并在选修课程3(旅游地理)的标准中要求(学生)“举例说明旅游景观的观赏方法”,提出了“交流欣赏旅游景观的观赏方法”,提出了“交流欣赏旅游景观的亲身体验”的活动建议。地理审美情趣教学较以前有了更高、更具体的要求,应加以研究。养成以及提高学生的地理审美情趣与鉴赏力,其教学理论与支持主要有三方面,即教师要知道地理景观构成原理、掌握地理景观审美…  相似文献   

6.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阅读教学中应该注意培育学生的爱美情趣,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感染,提高思想认识。审美情趣的培养,一方面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另一方面也是陶冶学生情操的客观要求。语文老师应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注重学生审美情趣的培养。一、直观呈现,孕育情趣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物色之动,心亦摇焉。”这里的“物”与“色”其实就是指学生眼前的客观事物的一些特征,如形状、大小、颜色、造型、布局等,这些都能唤起学生的审美情趣,以至到达“心亦摇焉”的境界。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应该注意引导学生看到“形”,体…  相似文献   

7.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吸收祖国语言文化的珍贵遗产,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并提出文言文教学的总目标是“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因此,小学文言文在增强学生的文化积淀,丰厚文化底蕴,提升审美情趣与能力,提高文化品味等方面,起着不可代替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中学语文“课标”明确规定:“要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其强调了在语文教学中不仅要重视语文学科的知识性、工具性,还要重视它的人文性和思想性,以语文学科之诗歌、散文、小说等文学文本为依托,并以文学文本之真切审美体验性、丰富的审美想象性、  相似文献   

9.
语文课程中提出“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语文教师应立足课堂.充分挖掘文本.引导学生品读,从中感悟美、创造美.从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10.
周扬同志曾说:“在现代化教学中,没有美育是不成的。”因为美育可以陶冶人的思想情操,提高人的生活情趣,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用美学观点,引导学生发现教材中的美学因素,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  相似文献   

11.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注意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小学语文教材内容深入浅出,图文并茂,它把语文知识和美育内容融为一体,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审美天地,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一个有效途径。因此,我们在阅读教学中要帮助学生把握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朱芸 《云南教育》2004,(32):20-21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总目标”中提出:“在语文学习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下面就我在阅读教学如何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谈谈自己的尝试和体会。  相似文献   

13.
《语文大纲》在教学目的中把提高文化品位和培养审美情趣、发展健康个性和形成健全人格作为语文素质目标,“要从语文学科的特点出发.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提高思想认识,陶冶情操,培养审美情趣。激励和引导学生语文素质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4.
《语文大纲》在教学目的中把提高文化品位和培养审美情趣、发展健康个性和形成健全人格作为语文素质目标,“要从语文学科的特点出发,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提高思想认识,陶冶情操,培养审美情趣。激励和引导学生语文素质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5.
文君同学:来信谈到了审美情趣的培养,这是很值得探讨的一个问题。《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非常关注学生审美素质的培养,具体表述为“语文课程还应该重视提倡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操”,“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从这些表述中我们可以看出“课标”对学生审美素质的重视和强调。当我们翻开新的教材,从一篇篇古今中外文质兼美的散文、诗歌、小说、童话、寓言构筑的完美、生动〉〉〉〉〉〉〉〉〉〉〉〉〉〉〉〉的美好世界中,看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看到了美丑较量中的悲喜人…  相似文献   

16.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质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小学语文课文,文质兼美,是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好教材。  相似文献   

17.
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这是语教学过程中所要完成的一个重要任务。《全日制义务教育语课程标准》就明确提出“在语学习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因此.作为语教师.在教学中应该高度重视这一点.始终将其作为要实现的课程目标之一。当然.在语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有多种途径.但我认为挖掘语课中所蕴含的美学价值.就不失为一条行之有效有重要途径。我认为语课中所蕴含的美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8.
新的中小学音乐教学课标提出“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培养审美情趣,使学生具有初步的感受音乐、表现音乐的能力”。音乐教育是艺术的、审美的教育,这就要求音乐教师要把“提高音乐审美能力,陶冶高尚情操”作为教学的重点,让学生从中有所受益;要培养中小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感受、体验、鉴赏音乐美的能力,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要以审美教育为核心,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相似文献   

19.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语文课还应重视提高学习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语文审美教育的目标始终贯穿于语文课程体系之中,是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方面。在小学阶段,学生初步有了审美意识。从小学的初步情感体验、体味作品内容,过渡到初中的提高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的教学要求,向我们提出了这样一个课题:初中阶段,教师如何通过语文教学引导学生把握美的内容和特点,提高审美情趣?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引文入情,在意境中让学生感受美在文章中“,意”与“境”是高度统一的,以境孕情,缘情造境,境随意高…  相似文献   

20.
朱建兵 《教育》2012,(11):47-47
教育部颁发的《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指出:“语文课程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使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特级教师于永正认为:语文课要少一些理解,多一些情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