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3 毫秒
1.
本文以强化制度监督为出发点,分析了权力腐败产生的原因;权力腐败和权力监督的关系;制度监督对遏制权力腐败的作用;制度监督形式的重要作用,探讨了遏制权力腐败必须要形成有效的网络监督体系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
腐败主要是权力异化的产物。权力异化就是公共权力蜕变为私有权力,它是腐败现象产生的重要原因;而权力异化主要来自于对法律制度的凌驾和践踏。因此,只有重视和加强法制建设,才能遏制权力的异化,进而遏制腐败和逐步消除腐败。  相似文献   

3.
文章从理论上分析了在公共管理过程中,公共权力的异化是如何导致腐败的。这其中,不仅有人的原因,更有制度的原因。针对当前腐败现象的严重危害,以及公众对腐败的不满,文章着重从人和制度方面提出了一些控制监督公共权力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公共权力的非公共运用即权力错位必然导致腐败,而权力错位的产生有着经济、政治、文化等多方面的原因。要有效地遏制腐败,就必须有效地防止权力错位的发生,增加权力错位的政治和经济成本。加强制度建设、完善监控体系、廉洁政治文化是防止权力错位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5.
不断提高党惩治和预防腐败的能力,把权力运行置于有效的制约和监督之下;腐败的本质就是以权谋私,领导干部行使权力错位的原因是:腐败主体自觉接受监督的意识淡薄、权力运行超出了权力限制,对权力的监督不到位;惩治和预防腐败的对策: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加强对领导干部进行教育,完善制度建设,发挥群众监督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预防和治理腐败,根本在于加强制度建设,核心是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要把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同反腐倡廉教育、反腐倡廉制度建设以及对权力的监控结合起来,寓制约于思想道德防线构筑、制度建设和监控机制建设之中,着力构建包括拒腐防变教育机制、反腐倡廉制度体系和权力运行监控机制在内的权力运行长效制约机制。  相似文献   

7.
一直以来,人们都没有停止过对腐败成因的探索。权力腐败是腐败的实质与轴心,权力内在的异化机制为权力腐败提供了可能性,权力主体、客体和环境的合力作用使权力腐败从可能走向了现实。治理权力腐败的根本出路在于建全和完善一个有效的权力制约机制体系,通过对权力腐败成因的逐一遏制,才能有力、有效地防治权力腐败。  相似文献   

8.
腐败与公共权力没有必然的联系,腐败在于公共权力主体的介入,腐败只能是公共权力主体的腐败。因此,反对腐败必须强化对化共权力主体的制约。  相似文献   

9.
腐败的核心和要害是权力腐败。权力腐败直接影响经济建设,严重败坏党风和社会风气,威胁国家和社会稳定。权力的个人性质。间接民主代议制下权力运行的失控和异化等是造成权力腐败的重要原因。有效遏制权力腐败。必须对权力意识、权力获得以及权力运行过程三个方面进行监督和制约。  相似文献   

10.
行政权力腐败是当前我国社会生活中的一个突出问题。解决这个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积极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进一步建立和健全“以制度制约权力”、“以权力制约权力”和“以权利制约权力”三种权力制约与监督机制,对行政权力实行全面的、严密的、强有力的制约与监督,从而确保行政权力廉洁、公正、合理地运行。  相似文献   

11.
贪污罪是一个古老的罪名,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经济体制、经济关系的发展变化,使贪污罪的主体范围也发生了许多变化。本试图通过对贪污罪主体身份认定的研究,使贪污受贿罪、职务侵占罪、挪用公款罪、挪用资金罪等这些在司法实践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得以正确区分。  相似文献   

12.
如何加强对权力的监督和制约始终是摆在发展中国家面前的一个重大难题,尤其是对正迈向现代化的我国而言,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能否有效地监督和制约权力,直接关系到我国现代化事业的成败。如何实现毛泽东同志提出的“让人民来监督政府”的主张,需要创新群众监督政府的方式,在当今互联网时代,这种方式就是网络舆论监督。依据我国网络舆论监督目前存在的突出问题,全面分析了导致这些问题出现的原因,提出从加强体制内监督力量的结合等方面来优化网络舆论监督。  相似文献   

13.
行政自由裁量权“自由”属性的存在和自然腐化的倾向与行政公务人员个人判断的加入,使得行政自由裁量权的运行常常偏离或背离立法精神和本意而被不当行使和滥用。为此,一方面,要提升行政公务人员的道德素质、法律素养,并抑制其不当的利益诉求。另一方面,要完善行政自由裁量授权方面的立法,完善行政程序,健全行政法制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14.
公共权力的异化即是通常所说的腐败,腐败产生和存在的原因有许多,但根本原因是私有制,私有制不退出历史的舞台,腐败也就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腐败问题既不是某个党的问题,也决不是某国的问题,而是特定时代——阶级社会的必然产物。  相似文献   

15.
权力腐败是不正当地运用公共权力捞取个人好处的一种行为,也就是指为私人利益而滥用公共权力。当前,权力腐败在社会转型时期又有发展,主要表现为:以权谋私,钱权交易,腐化堕落。它污染了社会风气,威胁着社会稳定。能否正确认识权力腐败产生的原因,是关系到能否准确寻求消除权力腐败思路的方向性问题。笔者通过对权力腐败道德成因的分析,凸现道德反腐制腐的价值,指出要有效地遏制权力腐败,必须加大权力道德的治理,从根本上改善管理者的职业道德状况。  相似文献   

16.
美容腐败犯罪作为女性职务犯罪的一种新形式,具有与一般职务犯罪不同的特点,已经对社会各方面产生了恶劣的影响.女性公职人员美容腐败犯罪现象的产生与我国不完善的政治制度、法律体系、市场秩序、文化环境密切相关,制定合理有效的措施从根本上铲除女性美容腐败犯罪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7.
权利与权力之间存在难以消弭的张力。在权利缺失情况下,存在着权力异化并制造犯罪的倾向:行政权的肆意扩张使得公民成为潜在的“罪犯”;侦查权的滥用则使公民向“自证其罪”转化;司法权的专断则使得公民“自证其罪”得以“司法确认”而成为“罪犯”。权利对权力的制衡是避免权力造罪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8.
公共权力意识是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对政府权力的公益性、公共性原则的一种思想观念和自觉意识。公共权力意识对政府政策执行及防止腐败具有积极作用。西方国家公共权力意识是西方政治文化综合作用的结果。加强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的公共权力意识教育,对提高党和政府治国理政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职务犯罪是严重的腐败行为,也是典型的腐败形式。如何采取有效的手段和对策来控制和预防职务犯罪,越来越成为明智的政府执政治国的重要内容和有识之士关注的重要课题。文章就从职务犯罪的含义、性质界定以及根源、危害、特征及其表象分析入手,深入探讨了职务犯罪的预防和控制。  相似文献   

20.
防治腐败,最重要的就是切断腐败源头,即要加强民主制度建设,规范公共权力的授予、运行和管理.一,在权力结构上,要合理分割权力,避免公共权力过分集中; 二,在主体素质上,要坚持民主选拔,净化公共权力运行队伍;三,在运行方式上,要规范透明程序,谨防公共权力越轨操作;四,在过程调控上,要完善跟踪监督,确保权力运行警钟长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