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主体视角下农民体育的问题进行探讨。研究认为:农民政治参与和对自身身份认识的转变是发挥农民主体性的关键,"社会排斥"和"沉默的螺旋"理论对农民的影响是农民主体地位缺失的思想基础,农村体育的场地设施建设过程需要农民的参与来调动其积极性。  相似文献   

2.
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应以学校为基地乡镇为中心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农村体育是我国体育的重点也是难点。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应以农村学校为基地,乡镇为中心,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为固定的基层体育团体,在校学生、回乡知识青年、复员军人、外出打工返乡青年和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职工为主体,群众集资捐资为主要经费来源,农闲和民族民间传统节日为活动时间,球类、武术、龙舟等群众喜闻乐见能广泛参与的项目为重点,充分发挥体育教师和其他有体育特长人员的作用。各级政府要加强对农村体育的领导和对乡镇体育中心建设的投入,体育行政部门的工作重心应逐步由“金牌战略”转为“农村战略”。乡镇政府要起领导、协调作用,将其纳入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整体规划。  相似文献   

3.
以构建体育强国为背景,梳理我国农村体育发展进程,分析制约我国农村体育发展所存在的城乡结构差别、基础设施匮乏、文化建设落后、参与主体流失、体育消费市场启而难动和管理体制不健全等诸多问题,提出以建设体育强国为契机,坚持"以农为本"发展理念,完善农村体育服务体系,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促进农村人口体质健康等农村体育发展对策,旨在为后续研究提供基础,为体育强国建设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4.
广东省农村体育开展现状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问卷调查法、案例分析法等,对广东省农村体育现状,如农村体育的组织与指导、农民体育参与的主观意识和客观条件、农民体育活动、农村体育的社会环境等进行研究,发现其中的不足与特点,提出广东省农村体育的发展对策:以政府为主导,发挥社会力量;以中心镇为中心,辐射偏远乡村;以新农村建设示范村为龙头,带动农村体育的全面发展等。  相似文献   

5.
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根据目前我国农村体育的现状,分析了农家书屋促进我国农村体育和谐发展的主要因素:以农家书屋为活动中心,建立农村体育协会,培养农村体育骨干队伍;以农家书屋为平台,组织骨干队伍宣传、指导农村体育,改变农民的体育价值观念;丰富农家书屋"体育类"图书;农家书屋与体育协会联合,定期开展乡土体育活动;借助农家书屋,积极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加强书屋管理员人才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6.
颜敏 《体育世界》2014,(10):51-53
文章运用了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对成都市农村群众参与体育锻炼的情况、对体育的认识、体育意识等进行了分析。根据论述和调查的结果,提出适合成都市郫县农村群众体育开展的对策是:促进农民经济建设,提高农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加大农村体育的宣传力度,完善体育意识,培养农民正确的体育价值观;加强成都市体育局对农村群众体育的管理;利用学校潜在的资源,延伸学校体育的功能;加强农村体育场地设施的建设和管理。  相似文献   

7.
农村体育是我国体育的重点也是难点。现在有关体育行政部门开始由“全运战略”、“金牌战略”转为“农村战略”,重点发展农村体育,实施全民健身工程。本文以社会学的视角,采用文献法、逻辑分析法等,从新形势下农村体育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现状及分析出发,探讨农村体育在新形势下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体育健身活动不仅能够提高农民身体素质,而且在丰富农民日常生活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本论文从体育学、社会学、心理学等跨学科视角,以定西市安定区7个乡镇14个行政村的农民为调查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体育科研方法,对定西市安定区农民体育健身活动的开展现状进行调查分析.通过研究得出:农民对体育健身的认识和体育健身的观念存在偏差;农村经济水平以及农民生活压力过大影响着农民参与体育健身活动;农民体育健身消费主要处于实物消费的初级阶段;农村体育健身场地和设备相对匮乏.本文认为定西市安定区农民体育健身活动的开展应基于当地的文化特征、经济基础、农民年龄组成等相关因素,开展面向不同群体的体育健身项目;充分利用当地中小学的体育资源,拓展农民参与体育健身活动的空间;培养农村体育骨干人员,并充分发挥其在农村体育发展中的带动作用;结合地域特点,开展多样化的体育活动项目.  相似文献   

9.
发展农村公共体育服务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基于这一战略背景下,运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考察法、访谈法等,本研究对惠州农村公共体育服务的供给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研究指出,农村公共体育服务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但供需结构失衡、供给内容单一,体育设施管理缺位、利用率不高,监管评估机制不完善,农民需求表达机制不健全等问题是制约其发展的主要因素。因此,应建立与农民体育需求相适应的多元化供给机制,加强体育设施的管理力度,提高农民的满意度,构建多渠道的农民需求表达机制,促进农村公共体育服务持续高效的供给。旨在可以促进农村实现产业转型,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培养农民健康生活方式,满足农民的美好生活需求,推动乡村文明的建设。  相似文献   

10.
通过文献资料法和实地调查法,对“三月三”歌圩运动会对当地农村体育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运动会在调动农民参与体育的积极性、促进农村体育交流、传承传统体育和丰富农村体育内容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背景下我国农村体育的发展战略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通过调查与分析,揭示总体小康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农村体育地位发生了重大变化,农村体育将成为新时期我国群众体育的工作重点。广大农民不仅需要体育,而且热爱具有乡土特点的体育活动;尽管农村经济相对落后,但农村也具备了一些可以利用的必要发展条件。发展农村体育要着眼广大农村而不必以小城镇为重点,政府要承担起发展农村体育的主要责任。  相似文献   

12.
文章根据我国当前体育发的展现状和国家战略的需要,试图找出一个发展我国农村体育的突破口,论述在我国推广摔跤类体育运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提出相应对策.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对比研究法和实地考察法对在我国农村推广摔跤类体育运动的设想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摔跤既是一项历史悠久的传统项目,也是一种具有特色体育运动.中国式摔跤规则简单,不受场地限制,而且很具观赏性,适合在广大农村推广,也符合我国农村体育工作的现状和国家发展战略.通过对我国传统摔跤的改良,在政策的支持下,具有在我国农村大力推广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信息传播视野中农民体育权利的缺失与回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民体育权利缺失造成我国农村体育发展缺乏内在动力,影响农村体育可持续发展.认为:信息中断是造成农民体育权利缺失的主要原因.为实现农民体育权利的回归,提出:通过教育、培训,提高农民体育信息接收能力;通过集体维权平台,强化农民体育信息收集能力;构建话语转向体系,强化媒体对农村体育信息的多维传播;创新媒体传播话语,疏通农村体育信息传播渠道;建立农村体育监管体系,保障农村体育信息流通;重视人际传播效应,完善农村体育信息传播系统.  相似文献   

14.
运用市民社会理论,社会三元结构理论以及权力理论,选择地方性单项体育社团作为研究的切入点,对宁波市地方性单项体育社团进行实地考察和广泛的调研,从单项体育社团基本状况、人力资源、资金来源及支出和社团管理状况进行细致分析,为我国地方性单项体育社团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15.
我国城乡群众体育统筹的最终目标是缩小城乡群众体育之间的差距,让城乡居民享有均等化的体育生活水平,从而实现全民健身的目的。居民的体育参与情况能很好地反映城乡群众体育的统筹情况,对不同社会分层的城乡居民体育参与进行研究,找出社会分层与体育参与的关系。结果显示:不同的职业声望、不同收入、不同学历的城乡居民其参与的运动项目有所不同,城乡居民体育参与情况具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6.
以小城镇社区体育为中心发展农民体育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袁广锋  张水顺 《体育学刊》2006,13(5):135-138
提出以小城镇社区体育作为突破口,发展农民体育的基本思路。小城镇的区位优势和先进的基础设施对农村及城市富余劳动力的吸纳和对周围乡村的集聚、辐射和带动功能以及城乡结合的社区文化和生活方式,决定了它在农民体育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建议政府要为发展农民体育创造良好的条件和氛围;加快建立和完善依托小城镇,面向农村的体育组织网络,培养体育骨干;利用当地学校和企事业单位的体育资源;引导农民利用地方特点和资源开展有特色的体育活动。  相似文献   

17.
影响我国农村体育发展的非经济因素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体育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我国的农村体育事业建设还处于一种发展非常缓慢的状态。制约农村体育发展的首要因素是经济,但经济不是唯一因素,还有大部分非经济因素。对影响农村体育发展的非经济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对策:开展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深入挖掘、开发农村传统体育项目;发挥大众传媒作用,提高各级领导和广大农民对农村体育的认识,建立良好的农村体育发展软环境;加强农村基层体育组织、专业人员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18.
教育是价值观形成的主要核心力量。体育价值观的形成与本国的学校体育教育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中美两国之间存在的差异在于,中国的体育教育强调的是结果;美国的体育教育强调的是过程。中国的体育价值观是被认为是每个人都可以参与体育的;美国的观念认为,体育向每个人提供参与的机会,即每个人都能参与。这样,教育理念的差异导致形成的体育价值观也存在着差异。  相似文献   

19.
我国农村体育发展中的问题解析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农村体育的发展关系导我国大众体育开展成功与否,因此,本文在详细分析我国农村体育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为我国农村体育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