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首先构建新疆各地州市资源环境承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对指标进行相应的说明。其次,确定指标主观权重值和客观权重值,并通过主观、客观一致性检验模型来分别确定主观权重系数与客观权重系数,然后计算出基于目标一致性的主客观综合权重值,最后,利用该综合权重值测算新疆各地州市资源环境承载力综合值。  相似文献   

2.
如何合理地确定各评价指标的主观权重是模糊综合评价理论和实际应用中的一个关键问题。为此提出了利用心理学中的配对比较法来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的新思路。本文给出了用配对比较法计算主观权重的原理、方法和步骤,该方法原理清晰,步骤简单,计算结果较为客观,在模糊综合评价中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付沙  周航军  杨波  肖叶枝 《现代情报》2015,35(8):126-130
针对当前权重确定方法单一、传统熵权计算方式不足等问题,构建一种基于信息熵多属性决策的综合评价模型。该模型运用改进层次分析法确定全体决策者对各指标的主观权重,以信息熵理论确定各指标的客观权重,并结合主观与客观权重作为最终评价的综合权重。在此基础上依据多属性决策模型提出多属性决策评价方法,该方法将主、客观分析相结合,既考虑权重的现实性,又以数据作为评价基础,能有效解决选择评价中的不确定多属性决策问题。论文通过对湖南统计年鉴中数据的分析,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多指标混凝土正交试验的分析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混凝土正交试验中经常出现多指标分析的问题,为了合理分配指标权重,尽可能的缩小配合比的优选范围,以陶粒混凝土正交试验为例,全面分析阐述了目前常用的优选方法:综合平衡法、综合评分法、功效系数法。为合理确定各指标权重,引入矩阵分析法对混凝土多指标正交试验设计进行优化,建立了指标层、因素层和水平层的三层结构模型和三层矩阵,给出指标值权矩阵的求解过程,得出各因素和各水平对试验结果的影响权重。实例分析表明,综合平衡法和综合评分法受主观影响较大;功效系数法受主观影响较小,但适用于各指标重要程度大致相当的试验;矩阵分析法优选过程客观,适用于指标重要性不同的试验。在此基础上确定了符合试验要求的混凝土配合比。  相似文献   

5.
基于熵权-G1法的科技评价模型及实证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客观赋权的熵权法和主观赋权法的G1法对指标进行组合赋权,建立了基于组合赋权法的科学技术综合评价模型,并对中国2000-2005年期间的科技发展进行了评价。本文的特色与创新一是构建了包含治理工业污染投资等反映科学发展观的评价指标体系。二是在G1法确定指标权重时,对准则层和各指标层分别用G1法赋权,解决G1法直接对指标层赋权、无法对准则层进行评价与排序的问题。三是对主观赋权G1法与客观赋权熵权法得到的权重组合赋权。这就避免了现有研究的客观赋权法无法反映专家经验、或主观赋权法无法反映客观条件变化的双重弊端。  相似文献   

6.
杨略 《现代情报》2012,32(2):20-22
本文建立了基于层次分析法和熵值法的综合评价模型,该模型利用组合赋权法就是对不同方法求得的权重进行组合,使得到的新权重既不会偏向主观判断,又不会偏重客观判断。本文通过层次分析法和熵值法求图书馆期刊选定中各指标的权重,利用组合赋权法求出各指标的最终有效权重,并结合实例求出图书馆最优期刊种类选定方案。  相似文献   

7.
粗糙集理论在情报分析指标权重确定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情报分析中经常会遇到多指标综合评价问题,其中指标权重确定是关键。现有的主观赋值法因过度依赖专家经验而缺乏客观性,一些客观赋值法虽以客观数据分析为基础,但其结果解释性较差。文章引入一种基于粗糙集理论的权重确定方法。该方法不需要任何先验信息,即可完成权重计算,可使情报分析结果更加客观、有效。最后以我国企业海外并购风险评价为例阐释其应用。  相似文献   

8.
曹清玮 《情报杂志》2012,(10):106-111
针对电子政务系统评价存在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性,提出了基于区间直觉模糊数的多属性评价方法.首先建立了区间直觉模糊判断矩阵,提出了一种新的排序方法来获取指标的主观权重.其次定义了区间直觉模糊数的平均差概念,并提出了基于平均差最大化的指标客观赋权方法.然后把主观权重与客观权重线性集成,使得到的综合权重同时反映主观和客观程度,利用改进TOPSIS方法进行排序.最后通过算例说明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供应链物流能力科学的评价可以有效地促进供应链物流能力的发展,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计算指标隶属度并组成评价矩阵,采用AHP法确定主观权重,使用熵权法确定客观权重,得到综合权重。最后,对供应链物流能力评价结果进行分析,为促进供应链物流能力绩效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综合运用主客观方法确定科技评价指标权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为多指标科技评价体系建立一种主观、客观相结合的权重确立方法。方法采用专家直接评分法、对比排序法、层次分析法三种主观赋权方法和标准离差法、熵权法、CRITIC法三种客观赋权方法确立评价指标综合权重,进行多指标的科技评价。结果主客观赋权方法相结合确立的科技评价指标的综合权重,既反映了决策者经验信息,又反映了实际科技数据的信息,使得综合评价结果更合理和客观。结论主客观方法相结合可用于科技评价多指标权重的建立。  相似文献   

11.
决策指标权重的确定是三参数区间数的多指标决策中的主要问题,主观赋权法主要通过决策者的主观意识来做出决定,因此客观性较差;而客观赋权法不能较好的体现决策者对不同指标的重视(偏好)程度,有时会出现确定的权重与属性的实际重要程度不相符合的情况。因此,本文通过对主、客观赋权法各自的优缺点进行分析,运用D-S证据理论对两种方法所得的权值进行融合,使属性权值达到主观和客观的统一,使指标权重更可靠。  相似文献   

12.
基于熵权模糊综合评判法的工程交易模式决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现有工程交易模式决策模型中,准则权重的确定主观色彩过浓的现状,引入熵权的概念,运用熵法确定的能反映备选方案信息的客观权重,对专家的主观权重进行修正,建立基于熵权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并通过比较各备选方案与理想方案的贴近度求出最优方案,并进行实例分析。  相似文献   

13.
金融机构信用评价是现代金融管理的基础,有助于监管机构依据监管目标对银行类金融机构进行风险高低排序,进而实施差别化监管,有效防范金融风险。构建包含资本充足率、杠杆率、不良贷款率、不良资产率、逾期贷款比例、拨备覆盖率、贷款拨备率、授信集中度等指标的银行类金融机构信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Theil系数对主观权重和客观权重组合确定指标最优权重,建立基于组合赋权方法的评价模型,对银行类金融机构信用状况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4.
多指标综合评价决策过程主观判断的有效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立文  孙宝铮 《预测》1994,13(3):67-68,71
多指标综合评价决策过程主观判断的有效性研究陈立文,孙宝铮,姜林奇(阜新矿业学院123000)1引言在多指标综合评价决策过程中,许本关键步骤,如评价对象各属性综合方式的确定,某些定性属性值的获得,指标权重的确定等等,都要涉及到专家的主观判断。许多已有的...  相似文献   

15.
本文建立了以班级日常管理、学生课余活动、班级学风建设及创新实践为一级指标的高校班级评价指标体系,同时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指标的相对权重。案例表明,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能客观反映班级现状。  相似文献   

16.
信息系统投资的最优组合赋权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针对信息系统项目投资方案决策中属性权重的确定问题,给出了一种主、客观最优组合赋权法,即将主观权重与客观权重加权综合,并通过数学规划模型求出各自的加权系数。  相似文献   

17.
基于组合权重的离散型制造企业信息化模糊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调研分析国内离散型制造业信息化的基础上,构建了针对离散型制造业的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从而为企业进行信息化评价,增强企业竞争力提供依据。在评价方法上,采用主观AHP和客观熵值法综合赋权的方法确定指标体系中各指标的组合权重,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离散型制造业的信息化评价模型。以C公司为实例来说明所建立的评价模型对企业信息化建设和管理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权重的确定是多指标综合评价中的一个重要步骤。本文针对传统层次分析法(AHP)在实践中无法摆脱评估过程中的随机性及专家的主观随意性等原因使得确定的权重与实际相悖的不足,提出将群决策的思想融入AHP法。通过将专家意见做为对各个指标赋权的主要依据,并根据指标之间的相关逻辑来逐步调整各指标的权重占比,保持动态赋权,从而改进传统AHP法。然后根据建立的指标层次结构模型运用改进的AHP法求得主观权重,将其应用于供水绩效评估指标权重确定方法中,获得满意的效果。改进AHP法可以用于制定合理、公正的绩效评估体系,也可以应用于其他的评价指标体系权重确定。  相似文献   

19.
利用TOPSIS法确定核心期刊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李子丰 《情报杂志》2003,22(1):38-39,42
目前在确定核心期刊时多采用综合评价法,其中以模糊线性加权变换法使用较多,但是其各指标权重的确定主要依靠专家意见,存在一定的主观性。本文提出用TOPSIS法评价核心期刊,可避免权重的确定问题。  相似文献   

20.
石宝峰  程砚秋  王静 《科研管理》2016,37(5):122-131
通过R聚类剔除反映信息重复的指标,利用因子分析遴选对科技评价影响较大的指标,构建了能够反映科学发展观内涵的科技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利用变异系数对主观G1权重、客观余弦夹角权重进行组合加权,建立了基于变异系数加权的组合赋权模型,并对中国14个典型的省份科技评价数据进行了实证。创新与特色:一是通过变异系数对主观G1权重、客观余弦夹角权重进行加权,构建了变异系数加权后组合权重最大的目标函数,进而确定了主、客观权重的组合系数θ_1、θ_2,反映了组合赋权中主、客观权重分布变异性越大、权重越大的赋权思路。弥补了现有组合赋权中主、客观权系数相等,无法有效反映专家知识经验和客观数据差异的不足。二是实证研究表明:科技投入不足是制约江西、广西两省科技发展较差的主要因素;科技对经济与社会的影响偏弱是制约四川省科技发展的关键因素;科技产出不足是制约黑龙江、山东、河南三省科技发展的瓶颈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