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初中道德与法治高阶生成问题具有随机性、挑战性、不确定性等特点,很多教师不愿触碰。然而,高阶生成问题的产生及有效处理,对于学生发展个性、培养批判思维、开发创新能力、提升核心素养大有裨益。教学预设往往大于生成,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多种能力的发展。教师应抓住高阶问题生成契机,通过嵌入开放式探究活动、智慧型引导策略、进阶性问题链条、补充类知识信息等学习支架或方法策略,帮助学生实现思维跨越、能力提升、素养落地。  相似文献   

2.
“三教”教育理念自提出以来指导了众多教学实践并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产生积极的影响。而高阶思维培养是新时代落实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结合“分式方程”的创新教学设计,分析在“三教”教育理念引领下如何发展学生的策略型思维、创新型思维和批判型思维,以期为高阶思维融入数学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思维教学是数学教学的核心,高阶思维培养是新时代落实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而“说数学”是将思维可视化的有力手段.以“说知识”“说过程”“说异见”和“说体会”为四大环节,从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言之有“理”、言之有“情”四个维度总结了高阶思维的培养策略.结合“梯形中位线定理”的创新教学设计,具体分析如何发展学生策略型思维、创新型思维和批判型思维,以期为高阶思维融入数学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林妙春 《亚太教育》2024,(3):156-158
借助信息技术,可以打造一个更加互动、个性化的数学学习环境,促使学生在探究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培养高阶思维能力。通过信息技术教学活动,以指向高阶思维能力培养课堂为主题,构建数学信息化课堂的教学范式,寻找促进学生深度融入数学课堂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探索发展学生抽象、逻辑、批判等高阶思维的路径。提出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策略,包括以问题为核心,创设情境,发展数学抽象思维;重视主体活动,形成自主探究,发展数学逻辑思维;合作互动,相互启发,发展数学直觉思维;反思触动,增进分析能力,发展批判思维。  相似文献   

5.
使学习从表层学习走向深度学习,以成长型、批判型、反思型等思维方式培养未来世界所需的创新人才,是当前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立足高中语文学科的需求以及教学实践,关注思维起点,通过探究“链接旧知衔接技能”的四种策略,即混合式链接、沉浸式链接、比较式链接和整合式链接,以促进学生高阶思维的培养,促使学生学习从生成走向深度。  相似文献   

6.
马丽君 《青海教育》2023,(Z1):78-79
联结策略融合统编版教材,有助于学生形成元认知思维,即意识到自己的思考。运用联结策略教学,具有路标作用,可有效推动学生高阶思维的发展,培养能够独立阅读、批判思考的学习者。  相似文献   

7.
深度学习是一种基于高阶思维发展的理解性学习,具有注重批判理解、强调内容整合、促进知识建构、着意迁移运用等特征。深度学习不仅需要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还需要教师通过确立高阶思维发展的教学目标、整合意义联接的学习内容、创设促进深度学习的真实情景、选择持续关注的评价方式进行积极引导。  相似文献   

8.
批判思维(critical thinking)一直被视为学生最重要的一项思维技能,也是学生学习质量最重要的一个指标。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技能是国外,尤其教育发达国家,教育工作者极为强调的一个教学目标。域外在批判思维技能的培养方面提供的经验和策略包括:明确批判思维及其教学的核心;将批判思维技能的培养融于所有年级所有课程的实施中;选用有利于学生批判思维发展的教学活动方法;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促进学生批判思维发展等。  相似文献   

9.
教育工作者应以新时代人才培养为方向,于教育实践中着重关注学生高阶思维的养成,通过为学生提供锻炼机会,推动学生问题解决能力、创造力和批判思维等发展.据此,文章在阐述高阶思维内涵的基础上,以人教版高中化学教学实践为例,阐述学生高阶思维培养路径.  相似文献   

10.
高阶思维即较高层次的思维,包括分析思维、评价思维、创新思维等。从深度学习视角出发开展小学数学教学活动,有利于解决学生浅层学习问题,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进阶发展。文章深入解读高阶思维的概念,结合具体教学案例针对迁移思维、分析思维、评价思维、创造思维四项高阶思维的培养教学工作提出几点建议,指出教师可以通过关联新旧知识点、组织深度探究活动、引领学生批判思考、组织练习应用活动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度学习,发展学生数学高阶思维,希望为进一步提高小学数学课程教学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分层次课堂教学在中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具有极为特殊、重要的意义,它有其基本内涵和理论依据,掌握分层次课堂教学的具体做法、作用、存在问题及对策,将会促进教师队伍建设,大大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2.
Research advances in teaching, learning, curriculum, and assessment have not changed the continued underperformance of marginalized students in mathematics education. Culturally responsive teaching is a means of addressing the needs of these students. It is sometimes challenging, however, to convince secondary mathematics teachers about the importance of culture in mathematics education. To contribute to what is known about supporting secondary mathematics teachers in developing a culturally responsive teaching practice, we studied the impacts of a graduate course called Culture in the Mathematics Classroom on 13 teachers enrolled in the course. The course was designed to guide secondary mathematics teachers in understanding and growing their capacity to enact culturally responsive teaching in their classrooms. The purpose of our research was to explore how teachers’ perceptions changed as a result of their engagement in the class with respect to understanding the role of culture in knowing and being responsive to their students. Specifically, we examined how each of the four course projects seemed to individually and collectively influence teachers’ thinking. Overall, teachers appeared to expand their cultural awareness and dispositions for cultural responsiveness that would support them in knowing and supporting their students in the manner of a culturally responsive teacher. Teachers did not, however, develop some more “advanced” understandings related to power and privilege in society. This study provides researchers and mathematics teacher educators with a potential analytic framework for understanding teacher change with respect to culturally responsive teaching.  相似文献   

13.
在高等数学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至关重要,这也是课程教学所要实现的关键目标。文章分析了数学思维的内涵以及重要性,分析高等数学教学中的问题教学的积极作用,并探究在高等数学教学中采用问题教学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和对策。  相似文献   

14.
李鹏奇 《成才之路》2022,(1):106-109
小学阶段是学生数学思维形成和数学能力培养的重要阶段.数学本身具有极强的抽象性和逻辑严密性,对于思维能力还处在发展阶段的学生而言,认识和理解数学的本质具有一定的难度.生活体验式教学模式契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习需求,让学生通过真实生活体验,感受数学的魅力,掌握数学的内涵,逐渐形成数学思维,提高数学能力.文章从生活体验式教学...  相似文献   

15.
思维处于活跃状态,不但能使学生克服学习中的障碍,达到理想的学习效果,而且能使其思维能力得到提高。因此探讨数学课堂中的思维教学具有重要意义。在数学教学中,可通过设计思维最近发展区、挖掘数学知识的内蕴、呈现“好”的数学问题、教学评价、唤起数学美感等途径,激活学生的思维。  相似文献   

16.
数学教育应重视数学定性分析思维的教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数学教材和教学实践对数学定性分析思维教育严重不足,由此产生了一些不良影响。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是数学思维2种基本的程序模式,数学定性分析思维是数学发生发展的首要源泉,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定性分析的重要内容,数学美学是数学定性分析基本的方法论因素,数学解题的定性分析是数学教育进行定性分析思维教学的主渠道。  相似文献   

17.
数学学习本质上是一种思维活动。数学教学过程的本质是教师指导下的学生的认识实践过程,是学生的思维经过同化、顺应,构建新的数学认知结构的过程。教学中教师应该读懂学生的思维过程,把准学生的思维之脉,顺应学生的思维现实,这将有利于学生构建良好的数学认知结构,提升数学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8.
崔同鹏 《成才之路》2020,(7):112-113
创设情境已在教学中得到广泛应用,高中数学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提高数学教学效率。文章结合教学实践,分析情境教学的内涵和作用,并对创设情境的教学价值进行阐述,强调高中数学教学情境要有利于实现创新教学,活跃课堂氛围,调动学习热情,培养数学思维。  相似文献   

19.
教师要以数学核心素养内涵及本质为出发点,以创新式教学策略引领学生自主探究思维,帮助学生梳理解题思路,吸收并建构科学化、系统化的数学知识体系,让学生在条分缕析中夯实数学能力。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数学课堂教学策略有:以趣促学,巧妙调动数学思维;情景设问,深化运算实践意识;直观导入,丰富空间维度。  相似文献   

20.
教育部相关文件提到教师要能够将新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变革传统教学模式,提高教学创新能力,所以培养教师面向复杂教学环境并且变革的教学设计能力显得尤为关键。通过梳理设计思维的内涵与发展,厘清设计思维和教学设计之间的关系,明确发展教师设计思维能力的必要性,借鉴已有发展教师设计思维模式,从线下集中培训和线上长期教研活动两个方面,设计面向教师设计思维的策略框架,并为后续继续开展设计思维融入中小学教师培训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