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设计指导思想: 速度滑冰是周期性和力量性(爆发力、力量耐力)为主的运动项目,速滑运动员力量素质的获得主要从非冰期训练得到的。科研人员、教练员、运动员都更清楚的认识到,科学地进行速滑非冰期专门性力量训练是提高速度滑冰成绩的关键。而作为专门性力量训练方法之一的模拟训练,定量训练,决定了力量训练的效果。因此以科学的方法进行专门性力量训练已经成为当今世界速滑运动员的主攻方向。通过对我国速滑运动员滑行技术与国外  相似文献   

2.
通过多年对沈阳体育学院竞技体校速滑队运动员16人(健将6人,国家一级运动员10人)的非冰期训练的研究,并根据研究需要,查阅了大量的相关书籍和文献,通过访谈几名速滑专业教练员对本研究的意见,认识并发现陆上专门性所存在速滑技术是一个相对不稳定的因素、技术训练上存在差距等问题.把采用的专门性训练方法和手段进行比较和分析,重点探析陆地专门性训练中不同的问题采用针对性较强的训练方法和动作对冰上技术和运动成绩的影响,为陆地专门性训练提供有效的训练方法.  相似文献   

3.
速滑专门性力量是保证速滑技术动作的基础,在冰期教学中,专门性力量教学内容是不可缺少的.指出了加强冰期专门性力量教学对促进速滑教学质量的必要性,同时对一些专门性力量教学的内容、作用及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对12名受过较好训练的少年短跑道速滑运动员竭尽全力地完成滑跳、屈膝走、滑板(2m长),在无冰期被广泛采用短道速滑陆上专门性训练手段的3分钟负荷,分别测得2分钟血乳酸值,同时在冰上以同样方法测得全力滑跑1500m的血乳酸值。并将陆上3种指标分别与冰上1500m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研究陆上训练指标对冰上 1500m专项训练的影响,进而分析陆上训练手段对冰上专项训练的作用。实验结果表明:陆上3种专门性训练手段对于 1500m短道速滑来说,都不是理想的专一性训练手段。  相似文献   

5.
朝鲜速滑运动员1980年冬在我黑龙江省冰上基地人工制冷冰场进行了冰期训练.在共同训练中,我们看到了他们在身体训练中所采用的一整套专门性动作和各种柔软性动作,这是朝鲜教练结合本国运动员的实际创造出来的一整套动作.这些动作,对中国运动员也是有参考价值的.它可以发展速滑运动员所需要的柔软性身体素质和力量性身  相似文献   

6.
吕东旭  张明伟 《体育科学》2004,24(8):38-39,43
通过对吉林省优秀短道速滑运动员在年训练周期中血乳酸的监控,探讨其训练强度的合理性。采用检测运动员运动后即刻的血乳酸并以此反映运动强度的现场测试方法。结果显示,运动员在冰期速度耐力训练后即刻的血乳酸浓度偏高,非冰期速度耐力训练后的血乳酸浓度偏低;冰期一般耐力(有氧耐力)训练后的血乳酸偏高,非冰期有氧耐力训练后的血乳酸偏低。结论:在提高速度耐力的训练手段中,运动强度安排不合理,导致了运动员的速度耐力不足,调整训练强度是今后训练方法中的重点。  相似文献   

7.
速滑运动员一年四大训练周期,最重要的是夏训期(冰期前)和冬训期(冰期)。若两期身体训练抓不上去,肯定影响运动员比赛的成绩。只有不断地超负荷的训练,才能使机体不断的适应,提高运动成绩。长期以来,人们往往重视非冰期的体能测试,对冰期训练的体能测试指标及评定,未见报道。而冬训期又是各种大赛繁忙时期,若体能训练不足,将对运动成绩产生很大影响。这样,很难了解运动员各训练周期的训练情况。根据C_Y-bex6000型等速测力仪前期测定结果表明,冰期后肌力总体指标下降明显。这种降低是训练不足还是疲劳所致,至今尚无知晓。本实验目的是在了解不同训练周期对人体机能影响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8.
本文运用联邦德国Kindermann教授的“个体无氧阈”概念的理论,采用递增负荷的方法,在我省优秀速滑运动员的非冰期身体训练中,用美国产YSI—23L血乳酸快速分析仪,进行血乳酸测试。同时,使用芬兰产POLARELECTRO心率遥测系统测定心率值,并绘制心率曲线图。从而得出非冰期专项身体训练中运动员的血乳酸“个体无氧阈”值,为速滑运动员陆地专项身体训练提供了重要的生理指标。  相似文献   

9.
在选择训练方法手段上存在增加负荷量的问题.什么样的负荷量能促进少年速滑运动员一般性和专门性身体训练的水平和运动成绩的不断提高呢?七六年至七七年冰期,我们女子速滑运动员滑行了330-360万米,男子少年运动员滑行了360-450万米,在这个负荷量中,强度滑行不超过3.5%(包括参加各种比赛).  相似文献   

10.
应用器械训练提高速滑运动员专项力量能力效用性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应用器械训练提高速滑运动员专项力量能力的效用性进行了探讨,提示器械训练的特点,以期速滑运动员在非冰期的训练中注重器械训练,有效地提高专项力量能力水平,促进运动成绩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
研究目的旨在对运动员核心力量训练在备战2008年和2012年奥运会众多项目上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进行系统的梳理与归纳总结的基础上,构建核心力量训练与评估体系。研究方法主要有文献资料法、训练实验法和逻辑分析方法等。研究结论:l)核心力量训练由核心稳定性训练和核心专门性训练两个部分组成;每一部分又自成体系但又前后为序衔接一体。2)核心专门性力量训练是根据不同项目的专项技术和运动员的个体特点进行的力量训练,是核心力量训练的本质与突破的重点;它以核心稳定性训练为前提和基础,通过核心功能性力量及协调性力量训练的衔接与整合使其向专项力量转化。3)核心力量训练的方法主要有稳态和非稳态条件下的徒手练习、自由力量练习以及核心专门性力量练习等。4)核心力量测试与评估是评价核心稳定性、诊断核心专门性力量、发现弱链环节、修正训练计划、改进训练方案以及规划与调整总体目标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该文从当代速滑技术发展变化的6个技术动作,通过运动训练的实践来探讨速滑运动非冰期陆上训练手段,与冰上技术相对应的,6点模仿动作的改革尝试。笔者通过训练实践,证明六点陆上训练的改革对冰上新技术的适应和掌握,有积极效果。  相似文献   

13.
我国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运动员力量训练划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力量训练是我国高水平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运动员体能训练的主要内容.以与专项的关系为依据,将力量训练划分为基础性力量训练和专门性力量训练;以肌肉力量的功能为依据,将力量训练划分为稳定性力量训练和动力性力量训练;以身体在不同支撑状态下为出发点,将力量训练划分为非稳态下的力量训练和稳态下的力量训练.  相似文献   

14.
青少年在短跑训练时,都要做一些专门性辅助练习,要想让专门性辅助练习对短跑专项训练起到积极的作用,要注意以下几个特点: 一、放松的特点:做任何一个专门性练习,都要体现放松,在放松中体会局部技术要领,掌握局部技术动作。  相似文献   

15.
陆上的专门性和一般性训练是整个训练周期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为了适应中小学速滑教学和业余训练的需要,作者编制这一套有关速滑专门性训练的循环训练。这套方法曾在有关的中小学和哈尔滨师大速滑教学和训练中采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当今运动训练是指运动员承受运动负荷后再进行专门性恢复为一体的训练。训练与比赛必然引起运动员能量的消耗和机体的疲劳,基于这种认识我们不但可以把专门性的恢复看成是提高训练课质量,而且也是提高整个训练效果的一种补充训练  相似文献   

17.
范宏文 《冰雪运动》2011,33(2):8-10
血乳酸是评价训练负荷强度和专项训练要求最行之有效的指标,训练时测定乳酸值的变化,可以掌握运动强度和训练过程中代谢能力的变化。通过对黑龙江省优秀短道速滑运动员在冰期训练中血乳酸的监控,发现黑龙江省短道速滑运动员在冰期某些有氧耐力训练后的血乳酸偏低,未达到训练效果;在无氧耐力的训练手段中,某些手段处于混氧训练阶段,未能有效提高运动员的无氧能力。整体看短道速滑冰期训练的乳酸值趋势偏低,在今后训练中应进行严格的血乳酸监控,随时调整训练负荷,以使训练达到有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自行车作为速滑运动的一种训练手段已有几十年的历史了。国内外有许多运动员在非冰期系统采用了自行车训练手段,在速滑比赛中均取得了优异成绩。美国著名运动员艾利克·海登、希拉·杨等既是  相似文献   

19.
对于不同层次的速滑运动员,如何选择适合新技术特点的专门性动作和方法,进行有效地专门性训练,是本文所研究的主要目的和出发点。就此,在分析新冰刀性能与技术特点的基础上,探讨适合新技术特点的有效的专门性训练方法与手段。  相似文献   

20.
对核心力量训练在备战2008-2012年奥运会、亚运会和全运会实践研究后发现:1)运动员核心力量训练主要由核心稳定性训练、关节养护性训练及核心专门性训练组成;2)核心稳定性是指核心肌群在神经肌肉系统、骨骼韧带系统以及呼吸调节系统的协同作用下,稳定身体姿势和重心、产生和传递上下肢力量的能力;3)关节养护性训练是指针对易伤部位和薄弱环节所进行以伤病防护为主的体能训练理念和方法;4)核心稳定性与关节养护性训练是进行核心专门性力量训练的前提和基础;5)核心专门性力量训练是核心力量训练的本质和关键,是指根据专项动作模式的特殊需求以及运动员体能特点来进行的具有专项针对性核心力量训练,也即运动员的动态稳定性和强大的腰髋收缩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