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问题是科学研究的出发点,是开启任何一门科学的钥匙。没有问题就不会有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和知识。现代教学论研究也指出,从本质上讲,感知不是学习产生的根本原因,产生学习的根本原因是问题。没有问题,  相似文献   

2.
现代教学论研究指出,从本质上讲,感知不是学习产生的根本原因,产生学习的根本原因是问题。没有问题,也就难以诱发和激起求知欲,没有问题,感觉不到问题的存在,学生也就不会去深入思考,那么学习也就只能是表层和形式的。所以现代学习方式特别强调问题在学习活动中的重要性,并认  相似文献   

3.
现代教学论研究指出,从本质上讲,感知不是学习产生的根本原因,产生学习的根本原因是问题。没有问题也就难以诱发和激起求知欲,没有问题,感觉不到问题的存在,学生也就不会去深入思考,那么学习也就只能是表层和形式的。《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学科实施意见》中明确提出:“构建课程内容问题化,引导学生在问题情境中寻找问题、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4.
现代教学论研究指出,从本质上讲,感知不是学习产生的根本原因(尽管学生学习是需要感知的),产生学习的根本原因是问题。没有问题,就难以诱发和激起求知欲。没有问题,感觉不到问题的存在,学生也就不会深入地思考,那么学习也就只能是表层和形式的。  相似文献   

5.
一、"问题探究"教学模式的基本内涵 现代教学论研究指出,从本质上讲,感知不是学习产生的根本原因,产生学习的根本原因是问题.没有问题也就难以诱发和激起求知欲,没有问题,感觉不到问题的存在,学生也就不会去深入思考,那么学习也就只能是表层和形式的.<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学科实施意见>中明确提出:"构建课程内容问题化,引导学生在问题情境中寻找问题、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6.
张国忠 《教师》2013,(30):49-49
现代教学论指出:产生学习的根本原因是问题,没有问题也就难以诱发和激起求知欲。新课程学习方式特别强调问题在学习活动中的运用,它既强调通过问题来进行学习,又强调通过学习来生成问题,把学习看成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相似文献   

7.
一、通过观察,使学生能发现问题 现代教学论研究指出,从本质上讲,感知不是学习产生的根本原因,产生学习的根本原因是问题.没有问题也就难以诱发和激发求知欲,没有问题,感觉不到问题的存在,学生也就不会深入思考,那么,学习也就只能是表层和形式的.观察是发现问题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8.
新接了一个班,在每节课尾我都要问:“大家还有什么疑问?欢迎提出来.“因为我深知产生学习动力的根本原因是问题.没有问题也就难以诱发和激起求知欲,没有问题,感觉不到问题的存在,学生也就不会去深入思考,那么学习也就只能是表层的和形式的.……  相似文献   

9.
现代教学论指出:从本质上讲,感知不是学习产生的根本原因(尽管学生学习是需要感知的),产生学习的根本原因是问题。没有问题就难以诱发和激起求知欲,没有问题、感觉不到问题的存在,学生也就不会去深入思考,学习也就只能是表层的、形式的。所以,现代教育特别强调问题在学习中的重要性。一方面强调通过问题来进行学  相似文献   

10.
一、通过观察,使学生能发现问题现代教学论研究指出,从本质上讲,感知不是学习产生的根本原因,产生学习的根本原因是问题。没有问题也就难以诱发和激发求知欲,没有问题,感觉不到问题的存  相似文献   

11.
现代教学论研究指出:从本质上讲,感知不是学习产生的根本原因(尽管学生学习是需要感知的),产生学习的根本原因是问题,没有问题也就难以诱发和激起求知欲,感觉不到问题的存在,学生也就不会去深入思考,那么学习也就只能是表层和形式的.要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就是培养解决问题与提出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首先要意识到问题的困难所在,才有可能解决.也就是说培养学生创新能力首先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下面结合笔者讲授《余弦定理》第一节课的课堂实录,探讨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  相似文献   

12.
爱因斯坦说:"只有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人,才能产生创新的冲动。"现代教学论研究指出,产生学习的根本原因是问题,没有问题就难以诱发和激起求知欲,感觉不到问题的存在,学生也就不会去深入思考,那么学习也就只能停留在表层和形式上。而一旦学生有了问题意识,就会产生解决问题的需要和强烈的内驱力。因此,将问题贯穿教育过程,让问题成为知识的纽带,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新课程的目标,也是现代教育追求的理想。  相似文献   

13.
现代教学论研究指出,从本质上讲。感知不是学习产生的根本原因,产生学习的根本原因是问题。没有问题就难以诱发求知欲,没有问题,学生就不会深入思考,那么学习只能是表层的。问题是开启任何一门科学的钥匙。没有问题就不会有解释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和知识,所以问题是生长新思想、新方法、新知识的种子,是思想方法、知识积累和发展的逻辑力量。所以一方面我们要通过问题进行学习。把问题看作学习的动力、起点和贯穿学习过程中的主线,另一方面要通过学习来生成问题,把学习过程看成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问题意识不但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愿望,从而注意力高度集中,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而且问题意识还可以激发学生勇于探索、创造和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教师要创设问题情境,着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相似文献   

14.
现代教学论研究指出,产生学习的根本原因是问题。没有问题也就难以诱发和激起求知欲,学生就不会深入思考,学习也就只能停留在表层和形式上。因此,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应不失时机地为学生创设一个探索的空间,使学生形成问题的意识,培养学生发现、提出问题的能力,形成积极探索的需求,为获得更多的新知识创设条件。  相似文献   

15.
问题是进行科学研究的起跑线 ,是开启一切知识大门的金钥匙。没有问题 ,就不会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知识、思想和方法。问题是积累和发展知识、思想、方法的原动力 ,是产生新知识、新思想、新方法的催化剂。科学研究需要注重问题的作用 ,学生学习同样需要注重问题的作用。现代教学论研究指出 ,产生学习的根本原因是问题。没有问题 ,就不会激发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没有问题 ,学生就不会进行深入的思考 ,学习就只能停留在表层 ;没有问题 ,学生的学习就只能是消极被动的接受 ,就不会自主地进行探究性学习。所以现代学习方式就特别关注“…  相似文献   

16.
张国忠 《广西教育》2013,(46):84-85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解于问,问题是科学研究的出发点。现代教学论指出:产生学习的根本原因是问题,没有问题也就难以诱发和激起求知欲。新课程学习方式特别强调问题是学习活动的重点,它既强调通过问题来进行学习,把问题看作是学习的动力、起点和贯穿学习过程的主线,又强调通过学习来生成问题,  相似文献   

17.
现代教学论研究指出,感知不是产生学习的根本原因,产生学习的根本原因是问题。学习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不断产生疑问并解除疑问的过程。没有问题,就不会激发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没有问题,学生就不会有深入的思考。问题是开启一切知识大门的金钥匙。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的核心是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知识、智力、情感、创造力、思维与实践能力等方面的发展,而问题的动态生成与动态解决的过程是促进思维、智力、情感及能力发展的有效途径,它决定了语文课堂的高效。  相似文献   

18.
现代教学理论研究指出,产生学习兴趣的根本原因是问题。没有问题也就难以诱发和激起求知欲,教学实践证明,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可以激活学生的求知欲,促使学生为问题的解决形成一个合适的思维意向,从而收到最佳的教学效果。把问题解决引入课堂不仅是数学教学的一种趋势,而且将会有效地促进学生由被动、单一地学习向自主、实践、探索、合作的学习转变,提高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19.
现代教学论研究指出 ,从本质上讲 ,感知不是学习产生的根本原因 ,产生学习的根本原因是问题。没有问题 ,也就难以诱发和激起求知欲 ,没有问题 ,感觉不到问题的存在 ,学生也就不会去深入思考 ,那么学习也就只能是表层和形式的。所以现代学习方式特别强调问题在学习活动中的重要性 ,并认为“问题意识”是学生进行学习特别是发现学习、探究学习、研究性学习的重要心理因素。所以老师要教学生自己发现一个问题。教师问得巧 ,不如学生问得好。一、教学生发现问题的方法要“问得好” ,就要善于发现问题。如何发现问题呢 ?朱熹说过 :“读书始读 ,未…  相似文献   

20.
<正>一、问题的提出研究表明,产生学习的根本原因是问题.没有问题也就难以诱发和激起求知欲,所以,现代学习方式特别强调问题在学习活动中的重要性.对中学生来说,提出问题的能力是他们学会学习、学会创造的一个重要前提.陶行知在《每事问》一诗中写道:"发明千千万万,起点是一问."把发明创造的起点,归结于"一问",意思是指科学创造源于提问,没有问题就没有创新.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学生提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