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电解沉积纳米晶体Cu的热稳定性及机械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电解沉积技术制备出无孔隙、无污染、微观应变很小的 理想 "纳米晶体单质Cu样品.对电解沉积纳米晶体Cu进行冷轧处理,首次发现纳米晶体材料具有室温下的超塑延展性,在冷轧过程初始阶段样品有少量的加工硬化,当变形量达到一定程度时(ε >80 0 % ),加工硬化效应消失。恒定的晶粒尺寸,恒定的位错密度,以及恒定的硬度值,说明纳米晶体Cu的塑性变形机制由晶界行为所控制,并非位错运动机制。系统的研究了纳米晶体中微观应变对其热稳定性的影响,发现随纳米晶Cu样品中微观应变的增加,晶粒长大的起始温度升高,而微观应变释放的起始温度下降  相似文献   

2.
《科技风》2017,(8)
利用纳米压痕技术、聚焦离子束(FIB)提拉法以及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3.5Mev的Fe~(13+)在700℃辐照下的P92钢的微观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纳米压痕结果表明辐照后的P92钢的纳米硬度有了明显的减少,而且在3.77dpa辐照剂量下的硬度值比0.75dpa下的低。能谱分析结果显示辐照后Cr和W元素的含量增加,而Fe元素含量则减少,随着辐照剂量的增加,这种变化趋势会更加大。通过对两种100和1/2111不同的位错缺陷的研究,发现辐照后位错环的数量密度减少了但是尺寸大小增加了。研究还发现经过700℃后,结合辐照后P92F/M钢微观组织的演变和硬度的变化,对高温辐照软化机制进行了阐述,表明材料辐照损伤行为存在温度效应。  相似文献   

3.
霍尔电流传感器可以测量任意波形的电流,如直流、交流、脉冲波形,甚至可以测量瞬态峰值,副边电流真实的响应原边电流的波形和不规则电流的测量,副边电路与原边电路之间完全高度绝缘,绝缘耐压2.5kv,特殊要求可以更高。  相似文献   

4.
以硫脲作为硫源,在瓦特浴体系中通过电沉积方法获得Ni-S合金电极。阐述了电沉积过程中各工艺条件(硫脲浓度、电流密度、pH值及温度)对镀层中S含量的影响,指出硫脲浓度和电流密度为Ni-S合金镀层中S含量的主要影响因素,并用恒流充放电实验研究了电极的电化学性能。  相似文献   

5.
当前所进行模拟短路实验,往往只是将实验的导线随意搭接,并没有考虑到实际短路时,导线存在各种类型的触碰,而不同类型的触碰往往导致不同的接触电阻,从而影响接触电弧的变化。本文将实际短路中导线的常见触碰方式进行归纳分类,形成点接触、线接触、面接触三种抽象实验模型,并进行一次短路模拟实验,得到对应不同电流下的熔珠金相图谱,并利用IPP软件处理并测量晶粒尺寸进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熔痕金相晶粒尺寸明显体现出面接触线接触点接触、阳极阴极的特点;随着初始短路电流增大,各种熔痕金相晶粒的平均长轴长度普遍表现出抛物线型的变化趋势,平均短轴长度规律性较差;阳极熔痕金相晶粒平均长短轴比均表现出抛物线型的变化趋势,且大体上体现面接触线接触点接触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科技风》2021,(32)
本文重点介绍了氰化物镀金、无氰镀金工艺,综述了每种镀金工艺的基本组成、镀金工艺参数等因素对镀层和镀液体系性能的影响。在无氰脉冲电镀金铜合金工艺中,镀层含有铜、金元素;镀层表面无裂纹,平整性好,孔隙率低,细致均匀;镀层耐蚀性强,结合力好,硬度高;镀液稳定性好,电流效率高。对相关镀液体系中金的电沉积行为进行了总结,并对未来无氰电镀金工艺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冯亮 《科技通报》2023,(12):42-45+61
直流电流测量装置是直流输电系统中测量电压和电流的重要设备。为有效甄别直流测量装置的阶跃响应特性,提高电流波形控制水平,研究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直流电流测量装置阶跃响应试验电源关键技术。本文分析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直流测量装置阶跃响应试验电源的关键指标,根据电路结构研究阶跃试验用电流源的技术方案,通过电路结构与多级LC回路基本原理,计算影响电流源的关键参数,设计波形控制技术。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方法上升时间<10μs,脉宽≥5 ms,最大过冲<5%,趋稳时间<100μs,可满足技术指标要求,实现陡前沿、长脉宽、高幅值的电流输出。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火场温度和火场持续时间下所形成的火灾熔痕的微观尺度参数的变化规律,本文通过进行模拟火灾场景从而重现火灾环境,进而采用XRD分析模拟的熔痕,分析熔痕的晶粒大小和微观应变等微观结构和尺度特性参数。结果显示:(1)微观应变和晶粒大小随火场持续时间变化存在一定的变化规律:随火场持续时间增大,微观应变先增大后减少,而晶粒大小的变化规律大致呈倒U型趋势。而随火场温度变化基本呈不断波动的变化趋势,相关度不高;(2)熔痕晶面(111)和(200)的晶粒大小和微观应变随火场持续时间变化规律在200A和300A电流短路情况下较为一致,而与400A电流短路情况下不一致。研究表明,火场温度和火场持续时间对熔痕围观尺度的特征有规律性影响,可初步形成不同熔痕围观尺度特征参数对应不同火场环境的相互关系体系。  相似文献   

9.
99A型光亮镀铜工艺具有电流效率高,沉积速度快,光亮电流密度范围宽,镀层光亮性能好,机械性能优良等特点。采用该工艺能够降低镀铜层孔隙率,提高铝件镀银的防腐能力。  相似文献   

10.
采用直流热阴极化学气相沉积(DC-PACVD)方法,以NH3+CH4+H2混合气体作为气源,通过改变氨气浓度,在单晶硅基片上沉积金刚石膜。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拉曼光谱仪分析了不同氨气浓度下制备的金刚石膜。结果表明:随着氨气浓度的增大,金刚石膜中晶粒的平均粒度减小,能实现纳米级别,在一定范围内氨气浓度增加,有助于提高金刚石膜生长结构的调节。  相似文献   

11.
《科技风》2020,(20)
以ITO气化粉和进口湿法粉作为原始粉,在相同的工艺条件下,制备出ITO靶材,对比研究了两种不同原始粉对烧结后靶材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在0.6MPa氧气氛,1530℃、1550℃保温20h条件下烧结,湿法粉和气化粉靶材密度均较高且差异很小,靶材晶粒尺寸基本相当,气化粉靶材晶内小微粒尺寸较湿法粉小,但小微粒聚集程度高于湿法粉靶材;当在常压氧气氛,1550℃保温20h条件下烧结,湿法粉靶材密度高于气化粉,靶材晶粒尺寸基本相当,存在个别较大晶粒,湿法粉靶材已致密,而气化粉靶材未完全致密化,二者晶内小微粒形貌和尺寸差异仍比较明显,气化粉靶材晶内单独的小微粒尺寸同样较湿法粉小,但聚集程度仍高于湿法粉。  相似文献   

12.
使用新型双端脉冲电源在镁合金AZ91D上制备微弧氧化膜。研究电压、频率、占空比和电流密度对微弧氧化膜层厚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微弧氧化膜的厚度随电压、电流密度和占空比的升高而增厚,但频率对氧化膜厚度的影响不大。影响的主次顺序为:电压和电流>占空比>频率。  相似文献   

13.
本文主要使用电子微探分析(EPMA)技术,在相同条件下将3种不同镀层结构的钢壳进行了测试。测试的电流为电池的500m A大电流以及70℃储存7d后电流。经过测试,三种材料的放电性能差别不大,但是在添加70℃储存7d条件之后,电池的性能就下降。通过电子微探分析得到钢壳镀层仅有1μm。  相似文献   

14.
直流配电应用越来越广泛,直流故障电弧是影响直流配电安全运行的重要因素。本文参照UL1699B搭建了直流故障电弧模拟实验平台,分别采集了正常状态与电弧故障状态下的波形和数据,对电弧的电压和电流波形特征、随机特性、伏安特性及频谱特性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并探究了电弧电压、电弧电阻与电源电压、电极间距之间的关系。基于直流故障电弧的时频特性提出了一种小波变换与奇异值分解相结合的直流故障电弧检测方法,通过分析和比较确定了奇异值的平均值、方差和均方根三个特征参数为检测判据。仿真结果表明,正常状态与故障电弧状态的特征参数区分非常明显且不存在交叉。所提检测方法对于研制直流故障电弧检测装置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5.
宋佩利  祁斌  孙臻  连鹤林 《科技风》2022,(1):163-165
针对电力网变压器直流偏磁问题,本文基于一台单相变压器,对其空载运行时的直流偏磁问题进行了仿真及实验研究.对比不同直流偏磁下的励磁电流及谐波波形,对直流偏磁下偶次谐波增大原因进行了分析研究.对比仿真及实验结果,其变化趋势一致,验证了仿真的正确性和可靠性,为研究大型电力变压器直流偏磁现象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电磁轨道的放电烧蚀对发射装置的发射效率和寿命产生重要影响。平面增强轨道能显著增加电感梯度和减小电流,进而能够减小导轨的放电烧蚀。应用ANSYS Maxwell电磁场数值仿真软件,建立了三维电磁发射装置模型。分析了多层轨道在脉冲整形电流激励下,各个轨道在电流最大时刻,电枢纵向对称面和横截面上电磁场和电流密度分布规律。对比了各层轨道中电枢发射方向受力随时间的演化规律和电枢承受的冲量,确定出双层导轨具有更优异的性能。  相似文献   

17.
直流输电线路在正常电压下允许导线发生一定程度的电晕放电,线路电晕放电容易产生电晕损失,会在广大空间产生粒子流,除此之外还会对线路周围无线电正常接收产生干扰。这是因为电晕放电过程就其性质而言是脉动的,在输电线路导线上产生电流与电压脉冲,这些脉冲是以上升至幅值和衰减时间来表示的,一般都为微妙的数量级和重复率进行挑战范围。本文的阐述了直流线路中无线电干扰的各种类型,并提出了相应的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18.
在基于窄脉冲的超宽带(ultm-wideband)系统中,使用与传统正弦波不同的窄脉冲采传递信息,因此发射的脉冲信号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首先给出了对发射脉冲信号的一些基本要求,然后从理论上介绍了三种常见的波形以及两种比较新的波形的构造方法,最后对这几种波形构造方法进行了分析与比较。  相似文献   

19.
《科技风》2021,(12)
随着微电子领域朝着微型化的不断前进,产品封装密度越来越高,微焊点的尺寸和间距也日益减小,电迁移现象更加频繁的出现。本文针对一种Cu-Sn-Cu结构互连微凸点,基于ANSYS软件,研究了不同Sn层高度以及结构对称性变化对凸点内部电流密度分布的影响,得到了电流密度在不同结构下的分布规律,为实际电迁移实验研究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0.
《科技风》2020,(3)
本文基于传输线理论,利用傅里叶变换推导出了电缆上雷电电压、电流的频域表达式,再通过傅里叶逆变换得到时域中电缆上雷电流的变化规律,由结果得出:雷击电缆连接端时,雷电电压波形同雷电流波形相似,在电缆的每个位置上都有一个相应的雷电流、电压波形,且都是先上升到最大值后,再下降到最小值;在电缆上不同位置,雷电流幅值、电压幅值和衰减速度均不同;不同终端负载阻抗的电缆,随着终端负载阻抗的增大,雷电流衰减加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