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湖北教育》2004,(18):24-25
根据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件精神,为提高教学研究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教师实施课程改革的能力,推进课程改革的实施,提出如下意见。  相似文献   

2.
从不加解释的引用课程实施的概念,到认识课程实施研究的意义,再到对课程实施进行多侧面的理论思考与探询,二十年来课程实施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然而却表现出研究热情不高,研究范畴不清,研究方法单一等问题,未来课程实施研究应该以课程改革的需要为出发点,将课程实施研究纳入课程改革的整体研究之中,使之成为课程改革研究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3.
深入研究新课程实施中的校长培训问题,建构校长培训的内容体系,是实施新课程的关键。笔者根据校长培训的基本理念和设计原则,提出培训内容的“3 3模式”,即六项模块,前“3”为核心模块,后“3”为辅助模块。 一、核心模块 核心模块之一: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 为什么要进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提出了怎样的课程改革目标?作为新课程实施的管理者,应该如何投身到课程改革的管理中去,有效地指导和管理课程改革的实施?这些都是身处第一线的校长在组织实施课程改革时亟待解决…  相似文献   

4.
从不加解释地引用课程实施的概念,到认识课程实施研究的意义,再到对课程实施进行多侧面的理论思考与实践探寻,二十年来课程实施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表现出研究热情不高、研究范畴不清、研究方法单一等问题。未来课程实施研究应该以课程改革的需要为出发点,将课程实施研究纳入课程改革的整体研究之中,使之成为课程改革研究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5.
浅谈影响课程实施的六大因素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李臣之 《教育导刊》2001,47(23):20-21,28
课程实施是课程改革的重要环节。随着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式启动,课程实施研究越来越引人注目。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2001.5.29),教育部关于印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通知(2001.6.8)及《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等文件精神,已展示我国课程实施研究的新的发展空间。课程实施研究涉及的内容众多,而影响课程实施的因素之研究是不可回避的重要课题。本文将影响课程实施的因素概括为六个方面并拟作初步分析,希望对课程实施和课程实践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6.
植物学课程体系改革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本以农业大学植物学课程改革为个案,在深入论述实施农业院校植物学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和总结植物学课程改革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农业院校植物学课程改革的原则和措施。  相似文献   

7.
课程的实施是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和主要阵地是课堂教学,所以课程改革的实质为课堂教学的改革,它涉及了教师的教育观念的更新、教学方式的转变,也涉及了教育教学的管理制度以及评价制度的变革,面对这次改革,各课程的实施者表现出了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前所未有的兴趣和热情,积极投身于这次改革的浪潮,同时也体会了课程改革的困难和曲折:教师要改革多年的教学风格和教学方式,学生要改变几年的学习方式和思维习惯。如何实施新课程,使教师真正地“导”,学生真正地“学”,成为了教师亟待探讨的问题。一、对新课程…  相似文献   

8.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从1999年正式启动,到2001年分区实验,再到如今的全面推广和实施已经走过了7个年头。在这期间,为全面落实国家的课改政策和部署,各实验区教育部门精心组织,制定切实有效的措施,扎实推进课程改革,取得了积极的成效。本期我们编发的山东威海、广西柳南、甘肃天水等地市在实施课程改革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和做法,为各地切实做好课程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9.
课程改革的根本指导思想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一思想全面渗透于新的课程目标、课程结构、科目设置、课程实施、课程评价以及课程政策之中。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因此,新课程对课堂教学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为适应新的课改要求,教学改革必须努力实现新的突破。基于这一要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出,要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相似文献   

10.
回顾课程改革的实施情况,我们发现,许多重大的甚至影响深远的课程改革在从改革蓝图转化为改革现实的过程中,在试图实现预期目标的一系列操作之后,改革就面目全非了——偏离了预期目标,甚至有时与预期目标背道而驰。课程改革的现实与改革的理想之间有着很大的差距。这个差距在相当程度上是由于课程在实际运作中经常出现改革没有预设到的变化(异变)所造成的。遗憾的是,这种变化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早期的课程学者关心的主要是如何把课程设计得更好,直到20世纪60年代以后,课程学界才开始探讨课程实施中的一些问题,但研究局限于目标、组织结构和实施取向等。笔者尽管多年前已经提出课程实施的异变问题,但也只局限于微观的教学过程。本文主要就课程实施中的异变及其原因以及对策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1.
校本教材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蔡伟  高钗 《教育研究》2006,27(2):90-92
随着我国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校本教材日益被视为重要的教学资源,与统编教材共同构成了我国现代教育的教材体系。校本教材与统编教材是要对抗还是要融合,编写目标是适应现实还是促进发展,编写内容是重科学性还是求趣味性,其结果是加量还是增效,需要我们进行探索和反思,以期为课程改革的推进提供新的视角和路径。  相似文献   

12.
依托网络教学平台加强精品课程网络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依托网络教学平台实施精品课程网络建设,为高校提供了一种建设思路。它便于学校的统一组织管理工作,省时省力,便于课程自身的教学管理,有利于开展网上教学活动,有利于课程内容更新与调整,便于协同工作,能够带动网络辅助教学的开展和网络课程资源建设。  相似文献   

13.
高职院校工学结合课程开发与建设应以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为目标定位,要按照工作过程构建理论学习、技能训练和职业认同感高度统一的综合性工学结合课程;构建学做一体的行动导向教学模式;采取以过程控制为特征的发展性评价;建设集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为一体的职业学习场所——学习工作站;对教师开展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设计与实施培训,并形成一种团队学习机制——建立课改共同体。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日本小学理科课程标准在构成模式、课程目标、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等方面进行了重新修订。新标准在构成模式上相对独立,在课程目标的构成与表征上突出理科特征且表述通俗简明,在课程结构上由三领域整合为两领域,在课程内容上按学年配置且表述模式统一。这些特征对于我国相关领域有一定反思意义。  相似文献   

15.
蒙台梭利课程对我国幼儿教育的发展有重大的影响,但是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诸多问题,比如蒙台梭利课程存在市场化倾向、课程实施水平参差不齐、缺乏统一的蒙氏师资培训、家长对蒙台梭利课程缺乏充分的认识等等。为了实现蒙台梭利课程可持续发展,需要相关行政部门、幼儿园、社会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6.
The core curriculum accompanie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academic discipline with multiple names such as Kinesiology, Exercise and Sport Science, and Health and Human Performance. It provides commonalties for undergraduate majors. It is timely to renew this curriculum. Renewal involves strategic reappraisals. It may stimulate change or reaffirm the status quo. Renewal of the core curriculum might include 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conflicts and differences accompanying the academic discipline's development. These conflicts and differences remain salient today. They invite unified frameworks in substitution for the oft-divisive concepts of discipline and profession. The core curriculum can be linked to faculty identities, interests, and careers. Consequently, the preparation, career aspirations, and knowledge orientations of faculty merit consideration in the renewal process. Other renewal priorities include the curriculum's theory of learning as well as research on its outcomes and impacts.  相似文献   

17.
统编教材知识以公共普遍的形象出现,但就其逻辑性、学理性与合法性而言,具有浓郁的意识形态属性。从逻辑性上看,统编教材知识是国家意识形态的集中体现,是构建基于"谁的知识最有价值"的理论解释体系。新时代统编教材知识是党和政府加强意识形态建设的需要,要为学生打好中国底色,落实立德树人;从学理性上看,对于统编教材知识的认识应超越"泰勒原理"范式的解释框架。立足于意识形态的维度,统编教材知识是国家意志的文本表达。从合法性上看,我国具有统编教材知识的文化传统和历史经验。在国际核心素养课程改革背景下,世界多国均不同程度地将意识形态介入到课程教材知识之中。  相似文献   

18.
论课程论学科建设的规律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课程论学科必有一个子学科群。这个子学科群的整体构建必有一个重心。课程论学科的建设要坚持正确的道路,要正确处理本学科与教学论学科的关系。这一切体现了课程论学科建设的规律性。  相似文献   

19.
In 2003, a new curriculum was enacted in Greek preschool education, replacing the previous one of 1989 and following the development of new curricula for the other rungs of compulsory education. Within this context, the new curriculum development policy aimed at an equal integration of preschool education into the unified design of primary and secondary education. A basic issue in any such educational change is how teachers make sense of the new curriculum and what impact it has on their thinking and daily practice. Considering the need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curriculum and parameters that shape practice, the study examines preschool teachers’ perspectives of the new early childhood curriculum and its implementation, as well as the extent to which the new curriculum has influenced preschool practices.  相似文献   

20.
课程的发展史实际上也是一部媒介技术的变迁史,从历史的发展脉络来看,课程随着技术发展经历口传课程阶段、经典课程阶段、教科书课程阶段、云课程阶段和智能课程阶段。人工智能技术与课程的融合将引发课程的革命性结构变革,主要表现为:从“职业人”到“自由人”的课程价值,从既定知识到素养深化的课程目标,从固定统一到私人定制的课程内容,从静态单一到动态灵活的课程形态,个性化、混合性与体验性的课程实施,游离性、即时性与精准性的课程评价,从“课程知识的传授者”到“课程意义的建构者”的教师角色以及虚拟生活化且无边界的课程场域。在未来,随着人工技术与课程融合程度的加深,将越来越凸显个体意义在课程中的建构,文化适宜性在课程中的表达以及课程的创造性组织与再组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