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黄璐 《东南传播》2012,(5):56-59
好莱坞电影是美国实施公共外交与寻求全球认同的主要手段,电影政治意识形态的艺术化是好莱坞全球战略研究重镇。检索Routledge与Sage出版集团有关好莱坞政治研究文献,分别以好莱坞政治经济学、好莱坞战争政治学和好莱坞文化政治学三个主题框架展开述评,主要涉及好莱坞全球营销战略、广告经济、经济地理学应用、合法性、形象政治、电影技术主义等研究新观点,冀望为中国电影实践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
20世纪20年代美国好莱坞电影中心成立以来,出产的电影一直以强劲势头在世界电影市场中处于垄断地位,动画电影更是风靡全球.文章以迪士尼动画电影为例,从好莱坞动画电影的多元化价值追求、从国际化到全球化的文化演进,以及营销传播艺术与原创动画技术的完美结合三个方面,对好莱坞动画电影在全球传播的文化策略进行深入探究,以期给中国动画电影的全球化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王雁 《青年记者》2017,(27):78-79
电影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产品,是借由声音、影像、图画、文字等元素组合而成的象征符号与意理信念.在好莱坞,电影的商品属性是第一位的,同时,好莱坞也是美国文化和精神的直接表现和象征.综观好莱坞电影使用中国元素的历史可以发现,在中美两国关系的阴晴变化中,好莱坞也顺势做出种种变化,这种意识形态的政治意图是非常明显的.因此,意识形态是反思和评估好莱坞电影展现中国文化意图的一个重要角度.  相似文献   

4.
众所周知,电影对于人们日常生活的作用是十分重大的,常常能体现出制作者的心思,而好莱坞电影作为世界电影之都,更是在电影中渗透了当时美国的文化价值与当时的价值取向。将好莱坞电影产业的发展通过柔性专业化进行分析,其中的垂直分解是好莱坞电影产业经久不衰的秘诀。通过娱乐行业的相互联合扩大影响面,是好莱坞电影产业最为重要的特征。本文以柔性专业化的视角来分析好莱坞电影产业的发展历史并分析其中的优势,以供各位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5.
从《阿凡达》看好莱坞电影的世界霸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娟 《新闻爱好者》2010,(10):162-163
在全球化日益加剧的今天,好莱坞电影通过其意识形态、价值观、文化理念的传播深刻地影响着其他国家的电影发展,不仅在获得巨大经济利益的同时吞噬着其他国家的本土电影工业,而且对维护各个民族的文化传统和思想价值提出了挑战。《阿凡达》的上映,让全球观众再次见证了好莱坞电影的霸权地位,也将好莱坞电影的全球化与民族文化的对决再一次提上日程。  相似文献   

6.
电影全球化正在改变现有的电影传播秩序,西方资本主义世界通过全球化将自己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传遍全球.面对好莱坞的气势汹汹,华语电影与好莱坞电影开展对话,不能采取完全对立的模式,而应以“和而不同”为准则,发掘自身的文化品格,在与好莱坞的对话与交流互动中实现“双赢”.  相似文献   

7.
梁欢 《大观周刊》2012,(7):15-15,58
从商业角度来说,电影是制片商通过与观众的交流来获取利润的一种方式。然而,作为一种文化的表达手法,电影中包含着一系列蕴含价值观和意识形态的文化符号。源于美国的好莱坞电影产业想要在世界各国取得成功,就需要对各国的文化有深入了解以迎合各国观众的文化偏好。本文将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入手,对新影片--功夫熊猫2中的语言交际,非语言交际以及文化价值观的引入做简单解读。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好莱坞电影入手,运用佛洛依德的理论分析好莱坞电影文本及其营销世界的内在原因,探讨了好莱坞电影所承载的美国精神行销全球的文化殖民意图,揭示美国凭借好莱坞电影在世界市场所达到的经济和政治上的双重目的。  相似文献   

9.
从振兴电影产业旗舰计划中看台湾发展电影产业作为文化创意产业旗舰计划的背景和S.W.O.T.分析中不难发现:其实作为任何一个旗舰产业计划最基本的要求,应该是解决该产业生存、发展所面临问题的根本解决;进而再追求其单点突破,能够向火车头般带动整体产业向上发展的生命力、活力与动能。换言之,无法针对问题、解决问题或是把握机会、创造机会都是产业生存发展最大的致命伤。台湾要发展电影作为文化创意产业的旗舰计划,首先就不应该陷入以3D电影作为旗舰领军的“政策盲点”。不论是中国的香港还是日本、韩国甚至好莱坞,要拍摄一部3D电影绝对…  相似文献   

10.
历经三十余年的市场化转型,新世纪中国电影逐渐形成一种资本化、景观化、好莱坞化的大片生产模式,塑造了中国电影崛起世界的文化想象。不过,新世纪中国电影去政治化的市场化过程充满争议,商业成功与价值失落、产业转型与结构断裂、民族意识与后殖民性交又互现,导致其文化认同的危机,并引发了一系列反向的电影生产和电影批评实践。追溯中国电影的民族性、人民性和历史性,反思“唯市场论”的电影发展模式,借鉴批判现实主义的左翼电影话语,是重估新世纪中国电影的主流价值和文化主体性的崭新向度。其意识形态内涵是:在经历了激进市场化过程中的价值震荡之后,中国电影话语正在形成新的主体性叙事、结构性平衡和现代性想象。  相似文献   

11.
唐祎 《视听》2023,(10):18-21
电影中的风景从来不是单纯的视觉审美对象,其构建包含了国家意识形态、社会集体印象、民族认同、审美情趣、阶层话语及现实批评等重要维度。从广西电影中风景的存在形式及文化表征来看,风景话语总体呈现出意识形态风景与民族认同、诗意想象风景与生态记忆、乡村欲望风景与景观消费三种模式。当风景以被“凝视”的姿态进入观者视角时,风景本身所携带的政治意义及价值导向便悄然地参与到电影的隐性叙事中来。  相似文献   

12.
2012年2月7日中美双方就WTO电影问题达成协议,中国政府同意在每年20部海外分账电影的配额之外,增加14部3D或IMAX分账电影配额。该协议所带来的不仅是好莱坞电影大举入侵对中国电影市场的冲击,还加剧了中西文化交流的不平等。电影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引入的同时所携带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也影响到中国的民族文化认同。中国电影如果盲目以西方标准为圭臬,以好莱坞模式为"未来模式",具有地域特点和民族特性的国产电影则可能进一步被边缘化。  相似文献   

13.
陈靖霖 《现代传播》2014,(4):161-162
长久以来,随着西方文化的强势侵袭,传统的东方文化退居一隅。好莱坞足以通过对世界电影产业的控制,使当前阶段的文化劳动力皆为其所用,形成"文化的帝国主义"概念下的"文化劳动的新国际分工"(NICL,New International Division Culture Labour)现象。①东亚电影产业中,目前发展较为引人注目的应是中国、日本、韩国等国家的电影产业,如何在长期依附西方电影产业而产生的文化"后殖民"状态中,透过中日韩电影产业的合作,继承和弘扬东方民族的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4.
孙凯宁 《青年记者》2017,(26):69-70
好莱坞电影中的“黑人形象” 无论是从美国发展历史还是社会组成来看,非洲裔群体——黑人群体都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而好莱坞电影自产生之初到兴盛再到如今,一直都是美国文化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美国国家形象、意识形态、文化内涵对外传播的途径.好莱坞电影在世界范围内经久不衰,除了其独特的商业属性外,最为关键的是其对于美国主流社会价值和文化的传播.在其中,我们可以看到“黑人形象”的嬗变是随着“黑人问题”在历史、社会中发展而变化的.黑人形象在好莱坞电影中的不同体现也正是不同时期美国主流文化对黑人问题的态度和认识的表征.  相似文献   

15.
张燕 《报刊之友》2014,(3):24-26
当前,世界上最强势的跨国界、跨民族、跨文化传播的电影非好莱坞电影莫属。近年在美国,出口产值仅次于航空业的就是电影了。作为美国文化出口产业重要的一环和西式文化的突出代表之一,好莱坞电影文化带来电影媒介技术更新和全球狂欢的同时,其文化输出方向的一面性和文化霸权主义也为世人所诟病。一方面,经济全球化使得不同国家不同种族之间的文化交流频繁,擦出火花;另一方面,在这个过程中,一些文化凸显出来,愈加昌盛,而另一些文化被遮蔽乃至逐渐消亡。美国电影作为美国文化的重要载体,为什么能够在全球文化中脱颖而出?本文通过一系列好莱坞电影分析,指出好莱坞电影的文化传播现状和传播特点,进而总结出对中国电影跨文化传播的启示,强调当务之急是要把握好本国的文化主导权和用更加理性的态度来迎接和应对新一轮全球化大潮下的文化融合和文化共生。  相似文献   

16.
好莱坞电影文化的跨文化传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美国文化出口产业重要的一环和西式文化的突出代表之一,好莱坞电影文化带来电影媒介技术更新和全球狂欢的同时,其文化输出方向的一面性和文化霸权主义也为世人所诟病。本文从新时期全球化背景出发对好莱坞电影文化霸权主义作出重新解读。最后强调当务之急是要把握好本国的文化主导权和用更加理性的态度来迎接和应对新一轮全球化大潮下的文化融合和文化共生。  相似文献   

17.
黄力力 《今传媒》2016,(12):89-90
跨文化传播促进了多元文化的生成和发展,加速了文化全球化进程.本文以好莱坞电影的跨文化传播境况及其产生的影响为研究对象,分析好莱坞电影文化传播霸权的取得,探究如何借鉴好莱坞电影模式使中国电影得到长足发展,以期为中国电影的夸文化传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卢嘉毅 《今传媒》2011,(4):92-94
电影作为大众传播媒介的一种形式,不仅仅只是提供消遣与娱乐的工具,同时它也代表了一种文化、意识形态的传达,甚至可以看成是对于当代社会思潮、政治、经济、文化的反映。通过对冷战时期好莱坞科幻电影作为一种类型进行研究,并结合文化研究以及意识形态分析的方法去探讨冷战时期科幻电影所呈现出来的社会现象和焦虑等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19.
好莱坞是美国电影业的代名词,是美国文化的象征,也是我们认识美国超级传媒帝国的典型。而以电影动画为主的美国动漫,依托于好莱坞电影基地,形成了独具美国特色,与日本等其他国家截然不同的产业模式和动画特点。其主要表现在:  相似文献   

20.
好莱坞是美国电影业的代名词,是美国文化的象征,也是我们认识美国超级传媒帝国的典型。而以电影动画为主的美国动漫,依托于好莱坞电影基地,形成了独具美国特色,与日本等其他国家截然不同的产业模式和动画特点。其主要表现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