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伊斯兰原教旨主义作为当今打着“宗教复兴”旗号的一种国际政治力量,它的产生、发展和兴起是与伊斯兰教和伊斯兰教国家的产生、发展息息相关的。它的表现形式各异,其中的极端主义派别以暴力或恐怖手段从事反对异教徒、反对世俗政府的活动,对许多地区和国家的稳定构成严重威胁,从而在世界政治舞台上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本文即从伊斯兰原教旨主义历史发展的角度对其产生的原因、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做一探讨,并对它其中的宗教极端势力在新疆的危害做了阐述和分析。  相似文献   

2.
目前有种错误观点,认为伊斯兰教与发生在中东的大量自杀式袭击有直接关联。事实是,任何宗教本质上是追求和平的,且明确反对自杀、反对针对无辜平民的无端攻击和杀戮,具有真、善、美的价值观,伊斯兰教也不例外。但作为诸多宗教极端主义中的伊斯兰极端主义,不仅已经背离了伊斯兰教作为宗教固有的这些属性,还为伊斯兰极端组织所实施的自杀式袭击提供教法上的"合法性"。可见,伊斯兰极端主义才是自杀式袭击产生的思想资源,应该把伊斯兰极端主义与伊斯兰教的界限划清。  相似文献   

3.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东的自杀式袭击愈演愈烈,引起全球高度关注,也促使国内外学术界对其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究。尽管自杀式袭击的产生是各种因素合力而成,但文章以为,宗教极端主义的因素是至关重要的。宗教极端主义之所以重要,主要在于:宗教极端主义为自杀式袭击提供了宗教合法性依据,从而使其具备了正当性。这一正当性在伊斯兰极端组织对人体炸弹的具体灌输中得到强化,从而成为自杀式袭击得以最终完成的先决条件。  相似文献   

4.
在伊斯兰教历史上,经常出现一种周而复始的宗教复兴运动即伊斯兰复兴运动。每当穆斯林社会出现信仰松驰、消极腐败等内忧和外来势力干预等外患时,伊斯兰教界内部就会兴起宗教复兴思潮。20世纪70年代以来,伊斯兰复兴运动逐渐成为伊斯兰世界有巨大影响力的政治意识形态,特别是冷战结束以后,要把伊斯兰复兴运动推向新的阶段。后冷战时代的伊斯兰复兴运动是在特定的社会和历史条件下产生的。有着深刻的政治、经济和历史根源。这种特定的社会和历史条件使其具有若干新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邓明波 《双语学习》2007,(11M):225-226
以“9·11”事件为代表的当前恐怖主义与伊斯兰教之关系已成为热点问题。表面上看,当前一系列恐怖事件都有着伊斯兰教背景,以至于被称作“伊斯兰恐怖主义”,但实质上,其与伊斯兰教之间并无一一对应的充要关系,与伊斯兰教主流思想之间并无必然联系。恐怖主义的真正主体和幕后操纵者中有一类特别值得关注的是伊斯兰极端势力,而这种宗教极端主义仅仅是伊斯兰教中非主流的小部分,甚至可以认为这种极端思想已不属于宗教。  相似文献   

6.
关于引导新疆地区伊斯兰教与社会和谐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引导新疆地区伊斯兰教与社会和谐必须抓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一是依法协调好宗教内部及其与社会各方面的关系;二是帮助伊斯兰教界划清与伊斯兰宗教极端主义的界限;三是抓好爱国教职队伍的建设; 四是抓好解经环节,建立自传教理体系;五是通过法制途径,依法管理宗教事务。  相似文献   

7.
东南亚地区恐怖主义的发展有着多重背景:伊斯兰教很早就传入这一地区并迅速发展,后来西方国家在此的殖民统治加深了伊斯兰教与基督教之间的矛盾,宗教极端势力得以发展。后冷战时期,非国家行为体在国际冲突中的作用上升,跨国犯罪等非传统安全问题与宗教极端势力相结合使东南亚地区的恐怖主义呈现复杂化趋势。基地组织对东南亚地区伊斯兰极端派的援助助长了恐怖主义在这一地区的蔓延,而美国出于国家利益在全球尤其是东南亚地区推广西方自由民主价值观更加深了伊斯兰极端主义与西方文化之间的矛盾,这也成为东南亚恐怖势力对西方人聚集地发动恐怖袭击的动因。  相似文献   

8.
伊斯兰复兴运动是在拒斥霸权主义、犹太复国主义、西方化和现代化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其核心是宗教诉求与世俗主义之间的对抗。宗教与世俗、传统与现代的二元特征伴随着伊斯兰复兴运动的始末。通过对历史、理论、实践的分析得知,伊斯兰教与世俗主义二者之间并非像人们通常理解的“水火不容”,而是相互依存、共同发展,宗教化与世俗化相伴而行。因此,“复兴”是超越意义上的“复兴”。  相似文献   

9.
政治合法性是当代政治学的核心概念之一。从伊斯兰国家的传统视域来看,伊斯兰教传统是最主要的政治合法性来源,其政权的更迭、政治制度的建构无不以伊斯兰教为基本架构。当前,随着现代化浪潮的推进,传统的政治合法性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广大穆斯林民众开始从伊斯兰教传统来反观现代化的成败得失,当代伊斯兰复兴运动则是以"宗教政治化,政治宗教化"来重建政治合法性的勇敢尝试,其目的是要重新确立伊斯兰的政治属性,摒弃形形色色有悖于伊斯兰的政治弊端,重建伊斯兰政治权威。  相似文献   

10.
当代巴基斯坦的伊斯兰教问题是指自1977年齐亚.哈克执政以来的伊斯兰教问题,尤其是指巴的伊斯兰极端主义势力问题。当代巴基斯坦伊斯兰教问题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政治理想迥异的两个派别之间的斗争是其根本原因,特殊的国内原因是其滋生的土壤,国际因素对它的形成则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巴基斯坦伊斯兰教问题在当代的发展历经了齐亚.哈克、贝.布托和谢里夫、穆沙拉夫、扎尔达里执政的四个阶段。其主要表现:一是自巴建国以来就一直存在的政教关系;二是伊斯兰教两大派系之间的教派斗争;三是巴伊斯兰教极端组织势力对周边国家的影响。其实质是伊斯兰政治化和政治伊斯兰化,基本特征是宗教与国体的不重合性和国内的教派林立。"9.11"事件以后,随着巴国际反恐地位的提高,这一问题不仅深深影响着巴基斯坦国内政治、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稳定,同样也深刻地影响着巴国家的安全与国际和平。对当代巴基斯坦伊斯兰教问题的研究,有助于巴政府正确解决国内伊斯兰教问题,为其国内政治、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提供良好的宗教环境,同时,也有助于维护中巴友谊,并对国际反恐和周边国家地区防范伊斯兰极端主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中亚地区安全化矩阵中的极端主义与恐怖主义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中亚地区的毗连国家阿富汗和巴基斯坦衍变为全球恐怖主义活动的中心地带,一些国际性恐怖组织及其制造恶性恐怖事件的手段、形式在中亚地区呈跨国性、关联性、模仿性和突发性发展态势,表现出许多明显的特征,成为困扰地区安全化的突出问题。之所以中亚地区极端主义和恐怖主义产生,原因主要在于利用宗教追求政治目标的宗教政治化全球性趋向起了催化作用;国家体制转型与民生需求的不对称性提供了极端主义和恐怖主义加速的空间;民族社会分层与贫困化加剧为极端主义和恐怖主义的扩大营造了社会温床;政府相关政策的缺失为极端主义和恐怖主义的危害加剧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2.
原教旨主义思想探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70年代以来,在以中东为中心的亚非两洲广大地区,伊斯兰教复兴运动日益高涨。由于伊斯兰国家数量众多,情况各异,又包括了社会各个阶层,因而在伊斯兰教复兴运动中形成了不同的力量和思潮。其中要求恢复伊斯兰固有传统、恢复早期伊斯兰教“纯洁”教义,“净化”伊斯兰生活方式的原教旨主义思潮影响日益扩大。1979年伊朗伊斯兰革命胜利震撼世界,近年阿尔及利亚等国家的事态发展,更引人注目。原教旨主义是一种非常复杂的政治思想,本文仅就其产生、发展的根源略加探析。  相似文献   

13.
70年代以来,在以中东为中心的亚非两洲广大地区,伊斯兰教复兴运动日益高涨。由于伊斯兰国家数量众多,情况各异,又包括了社会各个阶层,因而在伊斯兰教复兴运动中形成了不同的力量和思潮。其中要求恢复伊斯兰固有传统、恢复早期伊斯兰教“纯洁”教义,“净化”伊斯兰生活方式的原教旨主义思潮影响日益扩大。1979年伊朗伊斯兰革命胜利震撼世界,近年阿尔及利亚等国家的事态发展,更引人注目。原教旨主义是一种非常复杂的政治思想,本文仅就其产生、发展的根源略加探析。  相似文献   

14.
高校是境内外各种敌对势力向新疆渗透的突破口之一。宗教极端主义对新疆高校的渗透不断加剧,如何抵御和防范是当务之急。文本分析了抵御和防范宗教极端主义渗透面临的诸多难题与困境,澄清了在“师生不能信教、宗教与宗教极端主义、个体信仰的宗教与意识形态的宗教、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四个方面所存在的模糊认识,并从六个方面提出了抵御和防范宗教极端主义向学校渗透的工作思路与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原教旨主义”原指基督教新教中的复古运动,后成为对各种宗教中要求返回初始教义主张的一种称谓.伊斯兰原教旨主义的表现形式多样,其极端主义派别以暴力或恐怖手段从事反异教徒、反世俗政府的活动,对相关地区和国家的稳定构成严重的威胁,从而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关注.形成这一突出社会现象的原因,由深厚的历史文化背景和复杂的国家关系等因素构成.因此,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也必须对其基本因素的分析和认识开始.本文就由考察伊斯兰原教旨主义的兴起、活动等入手,着重研究其特殊文化现象与相关国际政治因素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伊斯兰教作为一种宗教文化思想,主要表现为四个层次:民众潜层心理积淀、作为官方意识形态、作为社会生活的外在规范、作为宗教神学学说体系。由于伊斯兰教是一个宗教信条涉及现世生活一切内容的宗教,因此,在中东伊斯兰国家,人们被紧紧包裹在浓重的宗教氛围中,穆斯林的行为和思维方式都受到方方面面的约束,每个穆斯林被打上深深的伊斯兰烙印。伊斯兰信仰成为每一个穆斯林获得身份认同的依据。作为传统文化,它具有非伊斯兰地区传统难以相比的强大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7.
国外学者比较重视苏联时期中亚伊斯兰教研究,成果较多。冷战时期,西方学者主要关注伊斯兰教与苏维埃政权的关系、伊斯兰教在苏维埃国家反宗教和无神论宣传中得以存活的原因,以及伊斯兰教能否构成苏维埃政权的潜在威胁等;苏联解体后,主要关注中亚伊斯兰教复兴运动及其与中亚民族主义的关系。国内学者基于社会主义制度和无神论教育的前提,关注伊斯兰教在中亚的发展及其与政治的关系,对中亚伊斯兰教史缺乏深入研究。无神论教育、官方伊斯兰教、民间伊斯兰教及其相互关系应是研究苏联时期中亚伊斯兰教史的重点,我国学者还需充分利用苏联和西方学者的田野调查资料及其研究成果,以推动中亚伊斯兰教研究的深入开展,进而借鉴苏联时期无神论教育的经验教训,开拓解决民族宗教问题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8.
极端主义作为跨国界的政治浊流,其内涵和外延包括非常规的观念和暴力行为两个方面,其本质在于反对现存政治关系和现行政治体系。它是一种以激进行动为外形,以反社会、反政府为内核的政治现象,其典型形式有民族极端主义、宗教极端主义、恐怖主义。中亚地区极端主义的产生有其深刻的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极端主义的存在对中亚地区的政治稳定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伊斯兰经济是当代土耳其新生的经济力量,主要由伊斯兰银行、股份公司和个体企业三部分组成。伊斯兰经济具有浓郁的宗教道德因素,对促进土耳其伊斯兰复兴运动和政治格局的演变有一定的作用,反映了一种新的发展理念。相比新教伦理,伊斯兰教对土耳其经济的影响将更加持久。研究伊斯兰经济有助于揭示战后以来土耳其伊斯兰教的价值转向,并为全面理解当前土耳其政治、社会和文化的发展演变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20.
宗教作为社会治理的重要内容,历来备受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本文以红河沙甸区为例,通过梳理和分析当地政府依法引导伊斯兰教与社会相适应的实践经验,进而探索在现有制度背景下构建具有我国特色的宗教治理模式可行路径,实现各民族之间长期和谐相处,助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早日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