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人教版初中语文课本第二册(第133页),将初唐诗人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一诗中的“无为在歧路”写成了“岐路”,笔者认为是排版、校对失误。其理由有3点:一、课本注释“岐路”:岔路,是指分手的路口。查《辞海》《语词分册》岐,读音为qí,释义有4条:①古邑名。②同“歧”。③见“岐疑”。④姓。歧,读qí,释义为叉开。如歧路。引申为歧异,不相同。显然,课本的注释“岔路,是指  相似文献   

2.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下册(人教版),第六单元的《小石潭记》中,“佁然不动,做尔远逝,往来翕忽”中“佁然”注释为“呆呆的样子”。笔者认为释义欠妥,注音为“yi”有误。查阅相关资料,答案也有异同。  相似文献   

3.
高语三册《庖丁解牛》课后有一则词语题,要求学生将文中一些“在现代文章中还常使用的词语”的“现在使用时”的“意思”予以说明。教学中,笔者发现《教参》对“肯綮”一词的说明:“现在指中肯”。这与词典释义相去甚远。《辞源》《辞海》《现代汉语词典》《新华词典》等工具书认为:肯,附着在骨头上的肉,綮,结合处。肯綮,筋骨结合的地方,后用来比喻事物的要害、关键、最重要的地方。笔者认为,这种解释才是正确的。不仅明朝宋濂《郑景濂传》;“有所质问,威中肯綮”、《元史·王都中传》:“都中遇事剖析,动中肯綮”可  相似文献   

4.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小石潭记》中,“怡然不动,做尔远逝,往来翕忽”中“怡然”注释为“呆呆的样子”。笔者认为释义欠妥,注音为“YI”有误。查阅相关资料,答案也有异同。  相似文献   

5.
苏教版语文教材(2008年第5版)必修一《师说》一文,对“师道之不传也久矣!”中“师道”的释义为:“【师道】从师求学的道理。”《辞海》对此“师道”的解释与教材同。《辞源》于【师道】下有一义项为“求师从师之道。”所举之例是“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但没有对“求师从师之道”的“道”做进一步解释。笔者认为教材及《辞海》的解...  相似文献   

6.
人教版初中语文课本第二册(P133页),将初唐诗人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一诗中的“无为在歧路”写成了“岐路”,笔者认为是排版、校对失误。其理由有三点:一.课本注释“岐路”为岔路,是指分手的路口。查《辞海·语词分册》:岐,读音为qí,释义有4条:①古邑名。②同“歧”。③见“岐疑”。④姓。歧,读qí,释义为叉开,如歧路。引申为歧异,不相同。显然,课本的注释“岔路,是指分手的路口”,是据“歧”字义而得的。二.查由中华书局出版、喻守真编注的《唐诗三百首详析》(P141页)原诗为“无为在歧路”。三.查朱…  相似文献   

7.
初中语文课本第六册第二十三课所选辛弃疾词《破阵子》编者对词中“八百里分麾下炙”一句中“炙”字注释为:“炙,切碎的熟肉”。联系整个词的意境,笔者认为此注释欠妥,值得与同行们商榷。其理由如下:一、根据一些字、词典的解释看:《康熙字典》对“炙”的释义为:之石切音,“说文”炮肉也,从肉在火上。又“书泰誓”:焚炙忠良,疏,焚炙俱烧也。从以上所引释义看,炙都为烧的意思。《辞源》释义为:①烧烤。《诗刊。雅·部叶》‘市兔斯首,播之炙之。”②烧烤的肉,《礼·曲一L上》:“脸炙处外,酸酱处内。”很明显,这里的“炙”…  相似文献   

8.
说“尖新”     
“尖”字有“新”的意思。《辞源》中释“尖”字第二条释义是“锐利、新颖”,第三条释义是“最上品”。唐人贾岛《客思》诗曰:“促织声尖尖似针,更深刺着旅人心。”指促织声音尖——高而细。人们还  相似文献   

9.
在《诗经》中,“薄”字句多次出现,但向来注释各异,不曾有过的诂。我们通过对《诗经》的“薄”字句式的全面考察,并参考古今学者的研究成果,发现闻一多、高亨注释较为精确:薄与“迫”通,可训为“赶快,立即,马上”之义。而《方言》由于其为训诂专著,释义概括精炼,其所释“薄,勉也”正是闻一多先生以及高亨先生的立足点。  相似文献   

10.
杜牧的《阿房宫赋》中有“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此句应该怎样释义理解?《语文知识》(2003年第4期第48页)刊登了《“歌台暖响”释义辨析》一文,该文作者是从“句法结构”上来分析的,认为:“这是一个由两个并列分句组成的复句。”并将此句译为“歌台由于歌乐声喧杂而变得温暖,如同春光那样融和;舞殿由于舞袖飘扬而变得寒冷,如同风雨交加那样凄冷。”笔者认为:如此释义理解仍有瑕疵,同教材注释及配套的《教师教学用书》对该句的理解一样,都没有摆脱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第四册1308页,中华书局1994年出版)对该句释义…  相似文献   

11.
小学语文六年制第七册《山行》诗中“枫林晚”的“晚”字作这何种释义,有的老师对此持不同看法。一种观点认为应释“晚秋”,另一种观点认为应释为“傍晚”。笔者以为,这是很难争出个谁是谁非的。全诗一、二句山行所见的枫林景物的概写,三、四句则是对最著  相似文献   

12.
1995年4月24日《语文报》载岳泽和同志《“就教”的“就”字应作何解释》(以下简称《“就”》文)一文,对“就教”和“就”的释义作了有益的探讨,使人很受启发。然而细读《“就”》文后,掩卷深思,我们却不敢苟同岳泽和同志的具体释义。岳同志认为,“就教”的“就”应解释为“到……地方去从事”,  相似文献   

13.
《陌上桑》是汉乐府中的名篇。《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中提出对此诗应作重点讲授的教学建议,并作了细致的分析。我认为教材对“鬑鬑颇有须”一句的解释是不妥当的。教材中的解释是:“有一些胡子”。鬑鬑:须发疏薄的样子。”我的看法不敢与其苟同。 “鬑”,《说文解字》中释为“鬋也,一曰长儿。”①:“鬋”,《说文解字》释为“女鬓垂儿”。②“鬑”《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分解释为“鬚发长的样子。”③《说文解字》《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中对“鬑”的释义其实都是“鬓发长的样子”之意。 教材对“鬑鬑”一词的解释中还补充道:“白面有须,是古时候美男子的标准”。从我国古代的审美观的角度来考证,我国古代的男子是特别讲究须眉之气的,男子要有长胡子,并以长胡子为美。历史上就有过“美髯公”的说法。例如,唐王李世民十八岁的时候,就留  相似文献   

14.
笔者在2011年第5期的《语文月刊》上看到苏先进老师对苏教版将“蓐食”解释为“在床上吃饭”提出否定意见,并根据《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等词典的释义将“蓐”理解为“草垫子或草席子”。对此,笔者认为也是不妥的。  相似文献   

15.
现行苏教版语文教材(2008年第4版)必修四《琵琶行并序》一文中,教材对“弦弦掩抑声声思”一句的注释为“指拔弦阻抑,音调幽咽,声透悲情。掩,按。抑,遏。思,悲。”笔者认为教材对“掩抑”的释义不妥。请看相关注释:谢思炜先生的《白居易诗集校注》认为掩抑即压抑,  相似文献   

16.
关于《左传·宣公二年》“宦三年矣”一句中“宦”的释义,历来见解不一.本文认为“宦”应解释为“外出学习为宦之事”,并从“宦”在《左传》中分布情况、灵辄身份考察、以及其所处的大时代背景等三个方面来加以辨析.  相似文献   

17.
众多的成语词典中都收有“付之一炬”,其中对于“炬”的释义在辞书上有两种意见:一种认为“炬”作名词,解释为“火把或是火”,持有此意见的有《汉语成语辞海》、《现代成语巨典》、《现代汉语成语规范词典》等辞书;另一种则认为“炬”应作动词,解释为“焚烧或是烧毁”,赞成这种意见的有《汉语大字典》、《汉字规范字典》、《现代汉语规范字典》等辞书。  相似文献   

18.
《桃花源记》“落英缤纷”中的“落英”一词,课本注为“坠落的花瓣”,有些专家则认为“落”应作“开始”讲。笔者认为课本注释是正确的。理由如下:一、“落”训为“始”确有其据,《尔雅》第一条就有,但只见于先  相似文献   

19.
“欢”字在《乐府诗集》中经常以代词的形式出现。《汉语大词典》《汉语大字典》中对它的解释均作指代“情人”,但据笔者考察,这种释义是错误的,它指代的应该是“男子”。  相似文献   

20.
“落英”一词,《现代汉语词典》和《辞海》中都有两种释义:一为“落花”,一为“初开的花”。《桃花源记》中“落英缤纷”一句的“落英”,人们习惯性地将其解释为“落花”,初中语文教材也从此说。笔者认为此处将“落英”解释为“落花”有不妥之处,它的正确解释当为“初开的花”。不难看出,“武陵人”发现桃花源应该是在农历二三月份的春汛时节。此时渔人忙着出船捕鱼,农民正在春耕、春种(“往来种作”)。农历二三月份,“桃花始开”,所以旧时春汛也称“桃花汛”、“桃汛”、“桃花水”。春天里百花齐放,万紫千红,陶渊明在虚构场景时不写其他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