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4 毫秒
1.
语文课堂中"教什么"是远比"怎么教"更重要、更须先行解决的问题。对语文文本"师本化"、"生本化"的思考,就是在探讨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语文教学,无论是旁征博引、教法新颖的课堂,还是条分缕析、沉默乏味的课堂,都会受到批评指责,人们常说"人人都可以教语文",而我却迷惘在"语文教什么"和"语文怎么教"的迷途中。这两个根源性的问题相信每一位专业的语文教师都思索过,并且不断地研究着。我认为,"怎样教"是建立在"教什么"之上的,要弄清这个问题,根本在于理解语文的特质--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3.
语文教什么,什么不教;文本解读止于何处;学生应学什么,什么不做要求……这些都是语文教学工作者热议的话题,同时也存在广泛争议。围绕"语文"教,应当成为共识。  相似文献   

4.
"教什么"和"怎么教"是语文教学两个常言常新的基本问题。《语文课程标准》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颁布对这两个问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种状况下,广大语文教师如何重新审视"教什么"和"怎么教"这两个基本问题?本刊邀请了两位教研员和两位一线的教师对这两个问题从多角度进行了阐述,希望引起大家的思考。  相似文献   

5.
徐江 《天津教育》2011,(11):36-40
本刊2011年第8期刊登了一组有关语文课"教什么"和"怎么教"的文章,文章刊发后引起很多专家学者和教师的关注,同时引发了更为深入的讨论和思考:语文课是做什么的?语文课究竟应该教给学生什么?本文就这些问题选编了一组文章,希望能够引发更多语文教师的思考。  相似文献   

6.
作为课堂教学研究的重要手段,同课异构正受到越来越多教师的重视,可在精彩纷呈的"异"背后,同课异构活动"同"的实质究竟是什么?作为一个语文教师,我们在同课异构之余不免常常会反思这个问题。 在我看来,语文教学最能体现教师丰富的个性,同课异构正是基于教师丰富的个性和知识结构,从而对文本进行多角度解读,存异同,求真知。精心打造的同课异构,不仅是对学生定式思维的突破,也是教师教学模式的变革,它是对文本教学过程的一种重塑,  相似文献   

7.
目前语文教学质量不高,主要是课堂上教师照本宣科,肢解文本,扮演着"搬运工"的角色。对此,研究语文教师读懂文本与善教,对提高教师解读文本的能力,提高教师教的质量,就是当务之急了。对读懂文本与善教的内涵、意义、关系以及策略进行研究,指出语文教师要在读懂的基础上去寻求善教,力求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相似文献   

8.
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知情意、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渠道之一。而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蔓延,有些语文教师和学生就会对当下传统式的语文教学产生质疑:语文是否可以不教?在笔者看来网络给语文教学带来很多可能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严重的教育问题,所以语文不可不教。语文教学应该回归教育的本质,语文教师应该秉承"教是为了不教"的教学原则,落实具体的教学实施方略,使语文教学更好地促进学生和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邬云德 《中学教研》2014,(11):14-17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倡导旨在满足学生全面、和谐发展需要的"过程教育",但调研发现大多数教师的课堂教学不符合"过程教育"要求.深度访谈发现其根本原因是教师对"教什么"和"怎样教"的认识存在偏差,而导致认识上偏差的原因是教师在教学设计之前没有经历深入、细致地确定"教什么"和构思"怎样教"的分析与决策过程,教师不经历该过程的原因是教师缺乏相关的分析与决策方法.  相似文献   

10.
教学工作的主阵地是课堂,但课堂效率离不开教师的备课。备课是实现课堂"轻负高质"的主要途径。教师要以备课带动教学,从课外延伸到课内,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从而实现高效教学。语文教学中,有些老师的语文"常态课",会给学生的主动学习制造障碍;有些老师一味追求的"新、潮、怪"的"奇态课",也让学生云里雾里。本文以高中语文教学备课为例,谈谈如何让备课"给力"语文课堂。一、立足文本语言新课程改革以来,课堂形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因此课堂的精髓在于教师首先要明确:"语文课要教的是什么。"  相似文献   

11.
语文教师在每教一篇课文之前都要思考这样几个问题:课文写什么、怎么写,我教什么、怎么教,学生学什么、怎么学。这就要求每一位教师都要认真恰当地去解读文本。解读文本,是教学的前期工作。教师能想多远,学生就能走多远;教师把文本解读到什么程度,才有可能引导学生理解到什么程度。  相似文献   

12.
<正>语文教学遇到的问题,归根结底可以分为两类:其一是"教什么",其二是"怎样教"。从某种意义上说,"教什么"决定着"怎样教"。谋定好"教什么",是小学语文有效教学的前提。由于忽视学生具体学情,导致语文教学高耗低效现象频频发生。以"学"为中心,谋定"教什么""怎样教",能让教师的"教"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学",能让学  相似文献   

13.
葛银珠 《考试周刊》2015,(45):43-44
中学语文教师都有这样一个困惑:在语文课中,究竟要教给学生什么?语文课似乎什么都可以教,不管怎么教,教了也没有什么大害。语文课的可教之处关键是语文教师应引导学生对已无问题的语言处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究,从而使学生获得对语言艺术的审美体验。  相似文献   

14.
解读文本的能力是语文教师的看家本领。因为只有透彻地解读文本,教师才能知道教师该教什么,学生该学什么;只有透彻地解读文本,教师才能决定教师怎么教,学生怎么学。教师能否准确、深入的解读文本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存在的意义和价值。那么,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该如何解读文本?一.把握原则,即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原则说工具性就是指要培养学生理解汉语,运用汉语能力,让学生会听会读,  相似文献   

15.
"把课教活"是教育家吕叔湘先生提出的教育思想,是语文教学论的哲学智慧。在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的今天,"把课教活"仍然对教学富于启示意义。语文教师要做到"把课教活",就要积极建构趣味情境,让智慧思考走得更加深远;就要不断转换视角,生动活泼地解读文本。语文教师只有把握"把课教活"的哲学智慧,才能让语文氛围更加浓郁,让课堂智慧境界更加深远。  相似文献   

16.
小学语文是学生终身学习的基础学科,小学语文应该教什么,不应该教什么,语文教师应该有清晰的认识。应该教识字,而不应该盲目追求学生对文章的彻底理解;应该教会学生阅读,而不应该直接告诉学生道理;应该教学生学习语文,而不是让学生死背答案。  相似文献   

17.
“教什么”和“怎么教”是教师备课时的必然思考,但实际教学中普遍存在两个问题。首先,部分教师重视“怎么教”忽视“教什么”,致使课堂形式新颖但内容庞杂零碎,语文知识与能力并没有在学生的心田中扎下根来;其次,新课程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部分教师把握不好“教多少”和“怎么教”,该讲的不敢讲,该问的不敢问,致使学生对应当掌握的语文知识和方法模糊不清。  相似文献   

18.
语文教学"教什么""怎么教",是困扰教师的热点问题。试以《少年王冕》(苏教版五上24课)为例,诠释基于儿童又适合语文课程需要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策略的探寻历程。一、基于课文:表面热闹,学习活动华而不实根据"教师用书"提示,初教我将教学目标确定为通过理解辍学放牛和自学画荷两件事,认识少年王冕孝敬母亲、勤奋刻苦的形象,受到思想熏陶,具体分三板块实施:  相似文献   

19.
<正>看一堂课,我们习惯于从"怎么教"的角度去看,着眼于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艺术乃至教学风格,眼中所见的是教师的风采和学生的精彩。但是,这样的好课,往往好看不好学。我们不妨换个角度,从"教什么"的角度去看课,着眼于教学内容:教师先教什么,再教什么,后教什么。这样的课,在于教得对不对,不在好不好;你看得明白,就能教得出来。就一堂课来说,"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对语文课来说,"教什么"比"怎么教"更紧迫。在一般人看来,"教什么"似乎不是问题,而在语文教师看来,是一个千古难题:语文课程中没有明确,语文教材中没有呈现,语文教参中也没有可以确定的教学内  相似文献   

20.
万多利 《教育》2013,(9):40
学校从外地请了一位专家来做报告,报告结束后,专家与教师们就当前的教学问题进行了座谈。有一位语文教师问到,在上长课文时,总是一节课解决不了几个问题就下课了,该如何解决长课文教学的问题?这位专家便提到"长课短教"。随后,笔者又听了几节语文公开课,在评课时也有教师提到"长课短教"。"长课短教"的概念和误区什么是"长课短教"呢?专家和评课教师都没有作详细解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