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王健 《职业技术》2007,(2):125-126
我国的钢琴教育进展迅猛,大量的孩子从很小的时候就开始接触钢琴,不论以后是否以演奏家为职业,或是以钢琴教师为职业,都是在专业的教育下成长的,这样很好,但反面又导致中国学钢琴的孩子都是“任其发展”的,学成什么样子就做什么工作,这样往往在演奏或教学这两个方向上都没有特别突出的地方。所以本文针对钢琴教育上不分类的教育模式现状,以精英型和大众型教育角度来探讨钢琴教学模式的分类。  相似文献   

2.
纵观60年来教育的变化,反思60年来教育的价值取向变迁,有以下特点。第一,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化。传统的应试教育,是精英教育,把培养少数能升学的“尖子生”作为教育的主要任务,教育价值体现在学生考试分数和升学率上,忽视了大多数学生特别是不能升学的学生的需要。精英教育是“手电筒”教育,其光亮只聚焦在有限的几个人身上,大多数人享受不到。现在推行基础教育改革,实施素质教育,是人民需要的大众教育。它本着“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为了一切孩子”的宗旨,面向全体学生,  相似文献   

3.
法学教育既有通识教育,又含职业教育;我国高等法学教育尤其是法学本科(B&L)应定位为通识教育,职业教育功能由职业培训机构在后本科阶段完成。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后,高等法学教育仍应保持精英教育的特点和内容。高等法学教育培养的法律职业后备人才应符合精英教育标准,应建立高等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4.
新精英教育主张精英高等教育与大众化高等教育是共存的,通过大众化高等教育普遍提高大众教育水平,在此基础上,从接受过良好高等教育人才中进一步筛选,培养更高更有潜质的精英。新精英流行语是专业主义,培养目标主要是社会需要的科技精英和政治传统精英。  相似文献   

5.
《母婴世界》2014,(3):114-115
当国内首家拥有英国认证的婴幼“精英”早教机构出现时,社会上扰出现持续的热议。部分观点认为,社会资源的分化会是不争的事实,这些继承家族资源的孩子在能力上对比普通孩子有更多需求,所以提供的教育也必须是最好的。而另外一些社会观点则认为,“幼儿精英教育”夸大了早教的作用,同时过分强调差异化会导致忽略了教育的本质,也变相剥夺孩子自由成长。  相似文献   

6.
源自西方的精英体育教育的本质在于通过体育塑造具有精英品质的人,注重的是内、外兼修.我国的精英教育已上移至研究生教育阶段,研究生体育教育就是精英体育教育.  相似文献   

7.
如今社会上流传着一种说法:现在大学生太多了,素质普遍降低了,大学教育已由精英教育转为大众化教育了。  相似文献   

8.
新精英教育主张精英高等教育与大众化高等教育是共存的,通过大众化高等教育普遍提高大众教育水平,在此基础上,从接受过良好高等教育人才中进一步筛选,培养更高更有潜质的精英.新精英流行语是专业主义,培养目标主要是社会需要的科技精英和政治传统精英.  相似文献   

9.
精英化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是国家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是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渴望和需求。大众化教育下的教学质量标准应是多样的,多层次的。  相似文献   

10.
在近代教育发展史上,英国政府曾对普及教育采取极端冷漠的态度,而整个教育的重心就在于造就合格的绅士。这种不平衡的发展造成近代英国教育发展滞后。我们有必要从中吸取教训以促进我国的教育发展。  相似文献   

11.
首先,文章简要介绍世界范围内,实现和普及大众化教育的两种途径及结果对比。明确了笔者对精英教育的观点。然后,对我国阻碍大众化教育时代的精英教育发展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最后,就如何推进精英教育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2.
教育是给予,也是唤醒。新教育倡导晨诵,希望通过家校阅读,营造教育环境,唤醒孩子心灵深处美好的种子。在新教育的实践路上,笔者用诗歌开启学生的智慧,用爱心滋润孩子的心灵,在诗情画意中,教会孩子思考生活、面对社会、享受人生,从而让孩子拥有一个博爱而敏感的心灵,寻求彼此的理解与尊重,在和谐友爱的氛围中,给生命插上飞翔的翅膀。  相似文献   

13.
法学本科教育目标定位关系着本科教育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安排和教学方法使用。精英教育、职业教育即本质的职业精英教育目前在我国不存在生长的土壤,通识教育才是我国法学本科教育的本质属性。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中出现的种种丑恶现象,如毒奶粉、地沟油、瘦肉精、彩色馒头、“小悦悦事件”,拽着耳朵将孩子提离地面的“虐童事件”,等等,使舆论的焦点直接指向了“中国人的道德”问责.而教育历来被认为对于国民素质的提升、社会风气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面对社会道德问题,一味揭露、指责自私、麻木的国民性,对于改善现实并无多大裨益.更重要的是应该审思造成国民性不足的教育根源究竟是什么,通过什么样的教育途径才能更好地改善社会道德状况.  相似文献   

15.
大众化教育背景下的精英教育建设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众化教育和精英教育作为教育体系的两大重要阵营是既为交叉又和谐存在的,本文从两种教育的内涵和关系出发,阐述了大众化教育背景下精英教育的定位,并且从国家、学校、学院和学科专业建设等四个方面进行了关于影响精英教育的各种因素的分析,从而为精英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相似文献   

16.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教育改革的深入和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创新教育已愈来愈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虽然我国教育工作者从不同角度对创新教育进行了许多有价值的研究,但对实施创新教育中可能出现的误区却缺乏深入的探讨。本文拟就当前在创新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上存在的几个颇具普遍性的观点,做一分析和澄清,以深化对创新教育的认识,推动创新教育的有效实施。误区之一:实施创新教育只是高等教育的事,与基础教育无关持此观点者的偏颇之处,在于没有正确理解创新教育的科学内涵和意旨,割裂了基础知识与创造能力之间的关系。长期以来,在教…  相似文献   

17.
大众教育和精英教育都是当今社会必不可少的教育模式,在一定的范围内,各有侧重,两种教育方式应相互补充,相互调剂,相互融合。  相似文献   

18.
高等法学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法律人才的一个重要途径.但由于我国法学教育盲目学习西方模式,严重脱离我国社会现实,造成了人力、物力的浪费.长期以来,我国法律教育模式问题一直是法学教育界争论的焦点,迄今为止仍无定论.文章旨在通过比较中西方的法学教育,分析我国法学教育存在的问题,以便能结合我国国情和社会实际,明确我国法学教育的模式.  相似文献   

19.
《教育家》2004,(1):36-37
中国职业教育的兴衰起落从来不是孤立发生的现象,而是始终伴随着新旧教育思想的更替,反映着整个教育制度的进步与落后。回顾20世纪中国职业教育的百年发展历程,既表现了中国教育制度不断进步的主流方面,也反映了中国教育制度中落后势力的顽固。  相似文献   

20.
大众教育和精英教育作为两大教育体系,既交叉又和谐。本文从两种教育内涵和关系出发,阐述了大众教育背景下精英教育的定位,并且从国家和学校两个方面对影响精英教育的各种因素进行深入分析,从而为精英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理论的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