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业成  李宇果 《寻根》2000,(3):101-106
西出贵阳进入安顺地界,田野上是一个个石头的村落。石头的屯墙,石头的垣壁和石板盖顶的屋面以及那高耸的石头碉堡,这些村落被称为屯堡。生活于其间的人群与当地一般人不同。他们的服饰穿戴与其他汉族群落和任何  相似文献   

2.
戴面具表演的“傩舞”、“傩戏”,是一种宗教祭祀仪式,后演化为地方戏剧,如贵州安顺奇迹般流传至今的“地戏”。明初,朱元璋一举夺取云贵,为了长治久安,遂以安抚征剿并用,大量屯军屯田,令军队和百姓共同生活,形成以“屯堡”为中心的村落。  相似文献   

3.
包志怀 《寻根》2024,(1):134-139
<正>屯堡人是清代裁废明代卫所屯田制后对分布在今贵州平坝、安顺、镇宁、普定、长顺等县市内明初屯军后裔的专称。学界对屯堡文化的研究有大量成果,作为屯堡文化的载体,屯堡人的身份认同、始祖形象一直受到学界关注。本文从家谱、祭祖方面对黔中地区屯堡人的始祖记忆与家族认同的研究有助于推进屯堡文化的研究与开发。  相似文献   

4.
尤岩 《寻根》2009,(2):124-129
那一段历史孤旅 屯堡文化源于明初大军征南和随后的调北填南。公元14世纪中叶,朱元璋力逐群雄,统一中原,建立了大明王朝。可是在西南边陲的云南,还有一位前朝梁王凭借西南高山之险,坚不降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朱元璋命颍川侯傅友德为征南将军,沐英为副将,统率30万将士征南。  相似文献   

5.
浅析四川移民的两大族群及其文化类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代“湖广填四川”的移民运动中,各省移民文化与巴蜀文化发生交流与碰撞,族群与文化重组与整合,最终出现了湖广人与客家人两大族群以及嫁接型移民文化和移植型移民文化两种文化。  相似文献   

6.
张鸣 《寻根》2002,(1):42-46
来到贵州腹地一个叫安顺的小城,时常会看到一些身着对襟长袍的老年男女,女子尤多,梳着古怪的发式,拦着一道帕巾,腰系黑带,长袍上虽有绣花与否的差别,但一律右衽。开始,我以为是哪个不知名的少数民族,一打听才知道,原来是当地所谓的“屯堡人”。如果问这些老人自己,他们会很自豪地说,他们是大汉族;如果再问他们是哪里人,他们会告诉你,他们是南京人、安徽人或湖南人等,很少有人会承认自己是安顺人,可是他们的口音却离他们遥远的“故乡”差得很远,更像是变了腔调的安顺话。  相似文献   

7.
澳大利亚是一个典型的移民国家,被社会学家喻为“民族的拼盘”。自英国移民踏上这片土地之日起,已先后有来自世界120个国家、140个民族的移民到澳大利亚谋生和发展。多民族形成的多元文化是澳大利亚社会一个显著特征。  相似文献   

8.
薛华 《寻根》2006,(4):109-112
黄河,古代又称为“河”。黄河不但是中国的母亲河,是中国古代文化的摇篮,也因决口迁徙,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据统计,在1949年以前的2000多年里,黄河下游决口泛滥1500多次,改道26次,可称为“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因此,历代帝王登基之后,都把治理黄河作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9.
汉族的“孤岛文化现象”袁少芬汉族移民进入他族异域后,形成了一些为数不多但发展比较特殊的、具有(或保持着)某些独特汉族文化特征的社区(群体或村点)。这些社区或群体与周围的社会人文环境不同,人口也处于相对的少数,颇有点孤岛之势,这种现象,笔者姑且将之称为...  相似文献   

10.
移民与台湾的"内地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尹全海 《寻根》2006,(6):18-22
在信息传播和交通条件相对落后的古代社会,文化和生产技术的扩散与交流,大多是通过移民实现的。中国移民史上漫长而艰辛的台湾移民即承载着民族融合和文化传播的特殊使命:它不仅是中华民族大融合的重要一环,还是中华文化从起源地向四周扩散、传播的一个重要方向。如此艰辛而漫长的历史进程始于西汉“七国之乱”之时,至唐末五代,先后出现了中原之民迁徙入闽的三次高潮。两宋以后,继有入闽之中原之民,迁至澎湖,进而渡海赴台。连横在《台湾通史》中记日:“当宋之时,漳、泉边民渐来台湾,以北港为互市之口。”至荷兰、西班牙殖民者入侵之前,中国移民,主要是福建漳、泉移民的足迹已经遍及台湾全岛,与土著居民和睦相处,共同开发台湾的资源,成为台湾的真正主人。  相似文献   

11.
蓬生 《世界文化》2011,(10):8-10
当前,欧洲有一个越来越突出而令人相当关注的问题,那就是外国移民的急速增加,而其中穆斯林人口占绝对多数。外国移民带来特有的生活方式与文化景观,形成欧洲学术界与舆论界及政界常说的“多元文化”或“多元文化主义”。  相似文献   

12.
屯堡人 西出贵阳进入安顺地界,田野上是一个个石头的村落。石头的屯墙,石头的垣壁和石板盖顶的屋面以及那高耸的石头碉堡,这些村落被称为屯堡。生活于其间的人群与当地一般人不同。他们的服饰穿戴与其他汉族群落和任何一个少数民族都有所不同。男人们不分老少一律穿边扣长衫、系腰带,脚穿草鞋或布鞋。姑娘们长长的独辫垂于脑后,穿的是宽衣大袖的大襟长袍,腰间系织绵丝质长腰带。腿缠帮腿,足穿精心缝制的高帮单勾风头尖尖鞋。婚后的妇女剃额修眉后则挽着发髻,饰以银链、红珠、玉簪。衣领袖口和襟沿都饰有花边,背上花背肩里的幼孩,…  相似文献   

13.
我们这里所说的“西方”,主要指欧洲,也包括18世纪以后的北美洲的美国和加拿大,而“文化”则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包括哲学、思想、文学、艺术、科学、习俗等等。“西方”原本是一个地理概念。欧洲人从自己所处的地理位置出发,将地中海东岸一带和亚洲西部称为近东,将亚洲东部则称为远东,他们自己所处的位置自然成了西方。但是,这个概念现在巳包含了太多的历史、文化、政治的内涵。譬如,“西方”曾经一度就等于资本主义列强;而“东方”则大体上成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代名词。  相似文献   

14.
苏鑫 《世界文化》2010,(10):48-49
<正>格托(Ghetto)基本的内涵就是隔离区,是相对封闭、自给自足的少数族裔的聚居区,指的是城市中的一条街或一个街区,分出来作为强迫少数族裔居住的法定地区,有犹太格托、黑人格托等,华人在海外的聚居地一般被称为是唐人街。这些聚居区虽然有共性,都是相对主流文化而言的少数族裔居住地,但却又有很大的不同,尤其是对犹太格托而言,它与黑人格托、唐人街在本质属性上是不同的,在黑人格托和唐人街中,黑人和华人都具有自身的民族之根和文化归属,是从母体文化飞散到异质文化中的"文化飞地"。但是犹太格托却是犹太  相似文献   

15.
作者对客家文化研究者较少注意到的土客对立的文化根源及其突出表现形式作了较深入的分析,认为客家先民的“文化优越感”及严酷的土客对立客观环境,使得客家人实际上偏离了文化大融合的主流,选择了崇尚武化的道路,由此造成此后客家人社会落后于汉民族的主体文化进程,也使得他们在土客矛盾时多采取械斗的方式。随着客观环境的变化,经济利益的驱动,土客对立逐渐消解,客家人向汉民族主体文化回归,这种回归在清代“湖广填四川”移民运动中表现得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16.
2001年4月,时任副总理的李岚清访问法国,其间与法国外交部部长德里纳共同签署了中法互设文化中心和互办文化年的《会谈纪要》。迄今两年多来,由中法两国领导人共同商议和决定的“中法互办文化年”活动的筹备运作始终紧锣密鼓。2003年10月6日在巴黎开幕的“中国文化年”,将众多中国人,法国人及热爱中国文化的各国观众的目光聚焦于法兰西。事实上,在这一全球聚焦的幕后,早就上演了一幕又一幕没有幕布的中法文化交流的大戏,小戏……。日前,本刊记者就“中法互办文化年”活动,采访了中法文化年混合委员会的中方总协调人,文化部中外文化交流中心主任吕军。  相似文献   

17.
张继强 《大理文化》2012,(10):102-112
“蜀·身毒道”是博南古道的前身。博南古道则是诸多史料记载的“西南丝绸之路”上最著名的一段。这条横亘永平数千年的军事干道,使永平成为历代王朝驻兵把持的重地,也使永平成为南来北往、东来西去的各种文化形态汇集地。因此博南古道以动脉输送血液的形式,成就了永平开放、吸纳、包容的边屯文化特性,它也是今天永平边屯文化内容最为直接的呈现方式。  相似文献   

18.
严其林 《寻根》2006,(4):123-127
宋代人口迁移在中国移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宋代移民现象与经济文化重心南移的完成密不可分。镇江处在大江与运河两条古代高速通道的交汇处,是两宋移民重要分布地。移民大量迁入,给本地区的发展增添了新的动因。  相似文献   

19.
商业运作在市场原则的支配下为了标榜某些商品的“高品位”,任意给推销的商品贴上“文化”的标签。商品与精神产品原是有质的区别的文化产品,而且下一些以“文化”虚名包装的商品更是失却了文化的本真涵义。这是一种消费文化占主流、商业入侵文化的泛文化现象。文章从文化赝品淹没了精神文化产品的原创主体、价值判断、真实的生存环境及文化的体系模式化特征等四个方面予以分析,澄清了有关文化问题的一些基本认识,以期使我国的商业文化及其传媒健康地发展。  相似文献   

20.
神话传说中理想景观模式的文化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神话与宗教是原始的哲学和宇宙观,是人类早期的一种文化思想,它们同所在地理环境中人类对生活实践的认识和经验紧密联系。“夫神话之作,本于古民,睹天地之奇觚,则逞神思而施以人化,想到古异,淑诡可观”。神话与宗教不可分,“神话从一开始就是潜在的宗教”,“宗教在它的整个历史过程中始终不可分解地与神话成分相联系并且渗透了神话的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