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何建文 《物理教师》2006,27(5):52-52
1原来的实验高中物理“运动的合成与分解”一节中有一个经典的演示实验(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②.p.35).该实验分2步演示:(1)将玻璃管倒置,可以显示红蜡块能向上作匀速直线运动.(2)再次将玻璃管倒置,在红蜡块上升的同时将玻璃管水平向右匀速移动,观察(合)运动的情况.2实验的不足在  相似文献   

2.
赵建荣 《物理教师》2007,28(5):18-18
新教材高中物理必修2(人教版)第6章第2节“运动的合成与分解”中介绍了“红蜡块的运动”演示实验,笔者在实际教学中发现该实验至少存在两点不足:(1)玻璃管水平移动很难保证其匀速运动;(2)蜡块的运动轨迹是不是直线,很难观察清楚.为了丰富探究内涵,提高演示效果,使实验现象与理论分析更加吻合,笔者对其进行了重新设计.  相似文献   

3.
在高中物理教材.运动的合成与分解"一节中.采用玻璃管中小蜡块运动情况的实验,来演示物体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如果这个实验再借助多媒体动画的形式展现给学生.则能使学生很好地了解运动的合成与分解过程.然而,作为课堂演示的探究实验,教师在实际操作中会产生许多困难.如小蜡块在玻璃管中的匀速移动很难控制.另外.由于小蜡块在玻璃管中是直接上升的.因而对于中间运动过程的分析讲解还需要借助板画的形式来说明.  相似文献   

4.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教材第83面关于运动的合成和分解的实验,利用了一根玻璃管、红蜡、水来演示运动的合成和分解,笔者发现此实验效果不佳,原因有二:一是在翻转玻璃管时必须迅速.若手忙脚乱,很容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且极易打破玻璃管;二是红蜡块上升速度过快,而且不能"定格",实验做完后大多数学生对蜡块的运动情况根本不清楚.经过笔者及同事多次实践,我们发现了如下一种效果非常明显的方法:我们同样选用了玻璃管,用一根重锤线(带重锤)  相似文献   

5.
何立宏 《物理教师》2004,25(9):6-27
在新教材“运动的合成和分解”(人教版高一物理第五章第二节)这一节中,课本设置了一个蜡块上浮的演示试验,它成功地建立了合运动与分运动的概念和规律,该实验的整体设计思路是巧妙的,效果也是明显的.但是在实际的操作中发现这个实验存在着一些的缺陷.比如,①课本中仅凭学生的直觉观察就得出蜡块沿玻璃管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结论是不科学的;②用两种情况下的蜡块的运动时间相等来说明分运动的独立性有些抽象,学生不易理解;③使玻璃管在水平方向匀速移动,用手操作不易做到.所以,在课本实验的基础上,笔者根据自己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的体会,对上述试验装置进行了改造,对实验过程重新进行了设置,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人教版高中物理教材第一册第83页的运动合成实验取材简单,易于操作,但在实际实验时却需要反复倒置玻璃管,不仅麻烦费力,而且很难保证蜡块在上升的同时玻璃管也在做水平运动。实际情况往往是玻璃管倒置后,蜡块已先在玻璃管中上升,而后教师才拿着玻璃管做水平运动。由于整个过程需人为操作,很难保证玻璃管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运动;同时因缺少对照,学生对该运动在水平方向上的分运动为匀速运动可信度不高,从而大大影响了该实验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阳同福 《物理教师》2004,25(7):41-41
现行高中物理教科书《物理》(必修)第一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5月版)关于合运动的定义,是在红蜡块在玻璃管中运动的实验事实基础上给出的(P.84):“上述实验中红蜡块沿玻璃管在竖直方向的运动和随管做的水平方向的运动,通常叫做分运动,红蜡块实际发生的运动(由A到C)通常叫做合运动.”(以  相似文献   

8.
在进行“运动的合成与分解”这一节内容教学时,做好演示实验至关重要。教材采用在注满水的玻璃管内放一小段红蜡柱来演示运动的合成与分解,该实验装置的不足之处是不能把蜡柱运动的轨迹记录下来,以致学生不易观察清楚蜡柱运动的轨迹。为了弥补这一不足,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巧妙地运用磁片来描绘蜡柱运动的轨迹,如图1所示,将玻璃管置于磁性黑板前,手持数片彩色圆形小磁片把蜡柱运动过程中的一系列位置描绘在磁性黑板上,然后把这些磁片连成一条光滑的曲线,得到蜡柱运动的轨迹。  相似文献   

9.
课本上关于运动合成的实验是在玻璃管中注水,用放入的红蜡做的小圆柱体(如图1)的运动来演示分运动与合运动的关系,学生不易理解.分析其他的一些类似的方法,本人认为其效果不好的原因是借助了实际运动来分析分运动,如上例中,圆柱体水平方向的运动就借助了玻璃管的水平运动来分析.而实际的分运动应该是一种等效得出来的,是运动在某一方向上的投影,是实际中看不到的.这使学生在理解时产生困难,为此本人设计了一个实验.  相似文献   

10.
我针对"运动的合成和分解"教学演示实验中的不足之处,进行了如下改进:1.为方便控制红蜡块 R 何时开始上浮,以确定计时开始时刻,可在原实验的基础上做如下改进:如图1所示,在红蜡块的外面捆一两圈细铁丝,并准备一块小磁铁,当磁铁从玻璃管外面接触红蜡块上  相似文献   

11.
运动的合成与分解是研究曲线运动的基本方法,但学生接受起来相当困难。因此,做好运动的合成演示实验是突破这一教学难点的关键。若按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试验修订本,必修)物理第一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2版)第83页介绍的实验方法(如图1所示)进行实验时笔者认为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很难做到使红蜡烛块匀速上升。这是由于蜡块密度小于水的密度,即F浮>G,所以,最初蜡块一定是加速上升,随着速度的增大,阻力也增大,只有增大到F阻+G=F浮时,蜡块才能改为匀速上升。二是手拿玻璃管移动时也很难做到匀速运动,…  相似文献   

12.
高一物理教材“运动的合成与分解”一节的演示实验在实际操作(具体操作见课本)中存在以下缺点:1、起始计时受限制———玻璃管倒置后必须立即开始计时;2、实验操作麻烦———须多次倒置玻璃管;3、现象和结果的记录既不方便又不准确———在黑板上记录蜡块的位置不方便;时间记录  相似文献   

13.
运动的合成和分解是研究较复杂运动的一种方法,而学生对这种方法的理解存在较大的难度,教科书是通过演示实验让学生理解这一方法的。书中的演示实验设计存在诸多问题,如在研究合运动与分运动的等时性时,计时麻烦,误差很大;每一次演示时,都需倒转玻璃管,人为控制玻璃管水平做匀速运动,因此实验时操作难控制;该演示实验不能研究分运动不是匀速直线运动的合成等等,给教学带来不便。为此,笔者利用磁铁能在磁性板上留下轨迹  相似文献   

14.
课本上关于运动合成的实验是在玻璃管中注水 ,用放入的红蜡做的小圆柱体(如图 1)的运动来演示分运动与合运动的关系 ,学生不易理解。分析其他的一些类似的方法 ,本人认为其效果不好的原因是借助了实际运动来分析分运动 ,如上例中 ,圆柱体水平方向的运动就借助了玻璃管的水平运动来分析。而实际的分运动应该是一种等效得出来的 ,是运动在某一方向上的投影 ,是实际中看不到的。这使学生在理解时产生困难 ,为此本人设计了一个实验。装置 :如图 2。1、2为木板 ,用来展示两方向上的分运动。为了便于观察 ,木板可适当地外翻。   3为档板 ,运动物…  相似文献   

15.
人民教育出版社高级中学课本《物理》第一册(必修)第84面的演示实验“运动的合成和分解”中,由于红蜡上浮,实验时,需先将玻璃管竖直倒置,以便轻的红蜡移到玻璃管的底部.如果实验一开始能用磁铁在玻璃管底部吸住上浮物,移走磁铁,上浮物可直接上浮,就不用竖直倒置了.本着这一想法,我们对实验装置进行了小小的改进.  相似文献   

16.
一、相对运动法平常观察分析物体运动,一般以地面为参考系.但在解决追及和相遇问题时,有时选其中一个物体为参考系,另一物体相对它的运动变得很简单,求解就很省事.这种方法称之为相对运动法.运用相对运动法,首要的是掌握相对运动规律.借助人教版《物理·必修2》P5演示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我们把红蜡块相对地面的运动称为运动,红蜡块相对玻璃管的运动称为"相对运动",玻璃管相对地面的运动  相似文献   

17.
人教版高中《物理》第一册“运动的合成和分解”一节,课本上介绍的实验为蜡块在装满水的倒置的长玻璃管中的运动,笔者认为有以下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18.
在演示"质点在平面内的运动"实验时,每次实验都需要倒置才能使蜡块重新上浮,并且在水平方向用手直接移动,难以做到匀速运动,实验效果不理想.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对实验装置进行改进,并在实验中设计"分运动的独立性"探究这一环节,通过课堂教学实践,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9.
本文针对高中物理必修2(人教版)第5章第2节"质点在平面内的运动"中有关"红蜡块的运动"演示实验在操作上的难点问题作了分析和改进,从而自制了一台速度合成器。  相似文献   

20.
红蜡块实验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永元  魏传传 《物理教师》2009,30(2):19-19,21
红蜡块实验是现行《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必修2》第五章“曲线运动”的第2节“质点在平面内的运动”中的重要演示实验.该节的教学目标为:①知道物体的运动轨迹不是直线时,需要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进行研究;②经历蜡块运动位置、轨迹的研究过程;③经历蜡块速度的研究过程,体会运动合成所用的方法;④初步认识运动的合成与分解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