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一位教育家说过:"教育者,养成人格之事业也。"教育的核心是培养人的健全人格,而培养健全人格应从培养良好行为习惯入手。小学阶段是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我们在教育实践中,要以多种有效的方式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2.
魏兴利 《辽宁教育》2014,(10):49-51
正叶圣陶说:"教育是什么?简单地说,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好习惯可以使人终生受益,而小学是培养好习惯的关键时期,所以喀左县南公营子镇中心小学秉承着"播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升华一种品德,改变一生命运"的教育理念,一直把"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生活习惯"作为素质教育工作的重点,努力培养学生  相似文献   

3.
正叶圣陶曾说:"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而一年级是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期,所以,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要从一年级抓起。一、学习习惯的培养  相似文献   

4.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说过:"教育就是培养习惯。"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是形成学生健全人格的基础,是学生成人、成才的前提。德育就是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智育就是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体育就是要养成良好的锻炼身体的习惯。多年的教学工作,让我深深感受到学校是培养学生能力,进行养成教育的有利场所。那么,怎样才能抓好小学生的养成教育呢?一、树立典型榜样,强化正面教育  相似文献   

5.
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习惯。"幼儿阶段是人之初始,一切都正是打基础的阶段,这个时期的孩子可塑性强,是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最佳时期,抓住这一教育时机,会使孩子终生受益。教育实践表明,3到6岁是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黄金期,幼儿园教育担负着重要责任,应从生活习惯、学习习惯、社交习惯、道德行为习惯等方面来给予儿童引导,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6.
行为形成习惯,习惯决定品质,品质决定命运。教育的核心是培养人的健康人格,而培养健康人格应从培养良好行为习惯入手。实践证明:小学阶段是养成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一二年级又是最佳期,到了初中再培养习惯就难多了;一旦养成了不好的习惯,再想改正就更难了。我们在教育实践中,就  相似文献   

7.
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叶圣陶先生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需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习惯是什么?词典上讲,习惯是在长时间里逐渐养成的,不容易改变的行为、倾向或社会风尚。可见,习惯是一种养成,是一种比较确定的思想和行为方式。小学生正处于形成正确行为习惯、养成良好思想品德的教育启蒙  相似文献   

8.
<正>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曾说:"少若成天性,习惯成自然。"也就是说,从小培养怎样的习惯,成人后就会形成怎样的品性。近代教育家叶圣陶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因此,人自幼就应通过养成性教育养成好的习惯。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人一生具有深远影响,这种影响将伴随人的一生,无论学习还是生活,做人或处世,都以一种无比顽强的姿态干预着你生活中的细枝末节,从而主宰人生。毫不夸张地说,良好行为习惯的养  相似文献   

9.
<正>古语云:"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是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习惯。"小学生是养成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小学教育同仁们应该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坚持不懈地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作为一名从事多年的语文教学者,我分享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的方式,愿和大家共勉。小学良好的学习习惯,无非就是课前预习,课堂专注,课  相似文献   

10.
李爱华 《教育》2015,(9):72
叶圣陶曾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巴金也曾说过:"孩子成功教育从好习惯培养开始。"因此,人自幼就应该通过养成性教育,去形成一种好的习惯;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是终身享用不尽的财富。笔者学校所在的石嘴山市锦林社区,居住的主要是矿区下迁的工人家庭,所以学校的多数学生,父母不在身边,而在矿山上班。他们只能和祖父母生活在一起,往往受到溺爱;学校还有一部分孩子属于外来进城务工人员的子女,由于父母忙于生计,无暇顾及孩子的行为习惯教育。所以,这些孩子往往会养成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惯。那么,该如何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呢?笔者谈谈自己担任班主任期间的一些尝试。  相似文献   

11.
我国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习惯。。德育就是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智育就是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体育就是要养成良好的锻炼身体的习惯。”在小学阶段强化养成教育,通过培养学生的良好道德习惯达到培养其良好道德素质的目的,这是小学教育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2.
蔡元培说:"教育就是帮助学生。"陶行知说:"教育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将这两句话合二为一,教育就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孔子对从小养成习惯的重要性也有很好的解释:"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从小养成良好习惯,优良素质便犹如天性一样坚不可摧。前辈的教诲使我们明白更清晰的道理,教育的核心是培养人的健康人格,而培养健康人格应从培养良好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13.
小学教育阶段是让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最佳时期,养成教育并不是独立存在的,养成教育课程融合在各个学科课程之中。在小学课堂教学中,注重养成教育的培养,有助于小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校是学生养成教育培养的关键,教师更应该注重在教学之中通过多种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  相似文献   

14.
施春花 《考试周刊》2014,(61):177-177
<正>弹指一挥间,2013至2014学年即将结束,回想这一学年,虽然步履蹒跚,却喜上心头。在长期班主任工作中,我深深懂得良好的习惯是正常开展教学工作的有利保证,低年级是良好习惯养成的关键期。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有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小学教育主要是养成教育,一个人能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高尚的思想品德,关键在于小学阶段教育质量如何。因此,为  相似文献   

15.
张向东 《成才之路》2012,(29):81-81
正著名教育学家叶圣陶说过,教育就是要养成习惯。因为习惯是行为的自动化,习惯一旦养成,就会形成支配人生的一种力量。教育的核心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而更主要的是教育学生学会做人,一个人如果能养成一种好的习惯,是会受益终身的。所以,以我们小学低年级的老师就要努力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几年来,我结合自  相似文献   

16.
<正>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老先生曾经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当前小学教育的最核心任务!知识固然重要,但知识终究有一天会老化,唯有行为习惯,将伴随人的一生!有人说:多一个好习惯,心中就将多一份自信;多一个好习惯,人生中就多一份成功的机会。从某种意义上说,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实际上就是为其一生的幸福奠基!基础教育的基本含义之一,就是努力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以促使其健康人  相似文献   

17.
我国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直截了当地说:"教育就是培养良好的习惯,良好的道德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卫生习惯。"小学生正是行为习惯养成的最佳时期,也是关键时期,在小学阶段养成好习惯,会使他们受益终生。我校致力于对学生好习惯的培养,着力抓好学生"知"与"行"的有机统一,使"行为"真正转化为"习惯"。  相似文献   

18.
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有利于学习有条不紊地顺利进行,有利于学生更有效地获得更多的知识,有利于学生学习独立性的形成。在小学阶段教师在进行教育教学的同时,要特别关注学生良好学习行为习惯的养成,把对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的养成贯穿教学的方法面面、每时每刻。特别是小学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的主要阵地,小学语文教师对学生要具有充分的耐心和细心,为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生的行为习惯而作出应有的贡献,这样不仅有利于小学语文教学工作的开展,更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武红娟 《考试周刊》2015,(19):61-62
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有利于学习有条不紊地顺利进行,有利于学生更有效地获得更多的知识,有利于学生学习独立性的形成。在小学阶段教师在进行教育教学的同时,要特别关注学生良好学习行为习惯的养成,把对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的养成贯穿教学的方法面面、每时每刻。特别是小学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的主要阵地,小学语文教师对学生要具有充分的耐心和细心,为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生的行为习惯而作出应有的贡献,这样不仅有利于小学语文教学工作的开展,更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少成若天性,习惯成天然。"小学阶段是孩子生理、心理急剧发育、变化的重要时期。正是增长知识接受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最佳时期。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是形成良好班风的基础,是建设良好班风的保证。随着社会的发展,各方面的信息多渠道、多极化的迅猛变化,面对新的形式,学生的养成教育出现了新问题:多数家庭比较富裕,"舐犊之情"造成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