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英国皇家学会会员、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著名生物学家和科学史家李约瑟(JosephNeedham)博士,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他的前半生主要从事生物化学研究,在化学胚胎学方面做了许多开创性工作;他的后半生则全部献给了中国科学技术史研究和中英两国人民的友好事业。半个世纪以来,李约瑟博士全力以赴地精心整理与研究中国古代丰富的科技遗产,取得了丰硕的  相似文献   

2.
李约瑟与石室中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约瑟与石室中学●查有梁一、“缘起”与《道藏》世界著名的科学家、科学史家李约瑟博士(1900—1995)是为东西方科学交流搭桥的一位传奇式的学者。他是使全世界真实认识中国科学技术成就的一位大师,他是为中国人民“雪中送炭”的真正朋友。李约瑟于“不惑之年...  相似文献   

3.
“李约瑟难题”是指英国著名的学者李约瑟博士在他的巨著《中国古代科技史》中提出的一个重要问题,即“为什么近代科学崛起于西方而不是中国?”这个问题的完整表述是中国古代科技在许多领域长期保持领先地位,为人类文明的进步作了巨大贡献,但是16世纪以来西方近代科学崛起,迅速超过中国并至今在绝大多数领域保持领先地位,这个问题是李约瑟对中国古代科技史长期研究之后发现并提出来的,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厚的学术价值,但真正解答好这个问题却有相当难度,故被俗称为“李约瑟难题”.  相似文献   

4.
已故英国名科学史家李约瑟博士对中国科学技术史进行了深入探讨,其所的《中国科学技术史》对中国古代科学技术作出了实事求是的总结与概括,并提出了一些极有启发性的独创见解,对世界了解中国,消除误解与偏见作了极好的宣传。他对中国科学技术史的研究不存在“拔高”或“说好话”的倾向。他的《中国科学与明》被译成《中国科学技术史》并无不妥。否定“李约瑟难题”缺乏理论根据。  相似文献   

5.
李约瑟著作年表(1925—1960)李春泰编译编者按李约瑟(JosephNeedham)博士1900年12月9日出生于英国一个有深厚文化教养并且富裕的家庭。他早年研究胚胎学,因1931年出版了三卷本的《化学胚胎学》而闻名;后来则专攻中国科学文化史并把...  相似文献   

6.
((人民日报》(1 994年11月l 7日)李琦夫妇与李约瑟博士合影李约瑟博士画像. 李琦作李琦为李约瑟画像  相似文献   

7.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曾经出现过灿烂辉煌时期,火药、指南针、印刷术、造纸术对世界文明产生了深远影响;而到了近代,中国的科学技术落后于西方,并且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现在。英国的科学技术史学家李约瑟(JOSePnNeedhP)博士提出过一个世界级难题:中国古代有杰出的科学成就,为什么近代科学崛起于西方而不是中国?在党中央科教兴国战略的指引下,怎样看待“李约瑟难题”的成因?中国的科学技术怎样重振雄风?一、李约瑟难题的原因要解决李约瑟难题,必须找到问题产生的根源极其矛盾所在。虽然中国近代科学技术落后于西方出现在近代,但…  相似文献   

8.
曲兆霞 《成才之路》2011,(8):90-I0019
"中国古代在经验技术的发展水平上远远超过西方,但为什么近代科学却首先在西方诞生,而中国反而远远落在西方后面呢?"英国学者李约瑟博士提出了这样的疑问,被学术界命名为"李约瑟难题"。这个关于科学技术的问题引起了许多学者的关注,我经过初步探究认为:历史上任何事物的发生、发展都是各种因素推动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中国科学技术史》前四卷主要由李约瑟执笔,体现他的科学史观和编史方法.从第五卷起,李约瑟在世界各地寻找能胜任单独卷册撰写工作的学者,合作者大都未遵循"李约瑟范式",而是不断借鉴社会学、历史学、心理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不断从根本上挑战他的编辑思想,形成多元化视角研究中国科技史的局面.  相似文献   

10.
李约瑟博士所著《中国科学技术史》(原名应为《中国的科学与文明》)一书,早已声名大振。这是一部当之无愧的研究中国的科学与文明的开创性巨著,他对早期中国科学与文明的探讨是无人能望其项背的。老一辈的中国学者对这位洋朋友并不陌生,早在二次大战期间,他就作为英国的文化交流学者(剑桥大学生物化学家)来华访问,从此便与中国的科学和文化结下了不解之缘,并矢志为之奋斗.在较长的半个多世纪里,在这块寂寞、荒凉、荆棘丛生的领域中,他纵横驰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相似文献   

11.
拙著《运城盐池研究》出版以后,便寄了一本给德国海德堡大学的傅汉思教授。我们是1990年秋参加在四川省自贡市举行的“中国盐业史国际学术讨论会”时认识的。他对中国盐业史颇有研究,而且对运城盐池史有浓厚的兴趣;并参与英国李约瑟博士撰写中国科技史中关于盐业科技史方面的工作。此后,我们曾书信往还,主要是就运城盐池研究方面交换一些信息、意见。  相似文献   

12.
那种认为“李约瑟对中国古代科技成就的充分肯定和赞誉,在中国科技教育史的研究工作中产生了情绪化的影响,导致在中国古代科技教育的认识和评价方面出现片面夸大和‘拔高’现象”的观点,值得商鹤。李约瑟“难题”的科学价值是多方面的,他对中国古代科技成就的论述和对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在世界科学技术发展中的地位的评价是比较符合客观实际的。  相似文献   

13.
在李约瑟的学术生涯中,马克思主义科学思想起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作用.它促使李约瑟改变科学研究的路线,引发李约瑟对“李约瑟难题”的思考,激起李约瑟对《中国科学技术史》研究的热情.把马克思主义与李约瑟联系在一起,势必对“李约瑟难题”的质疑找到一个合理的解释,对《中国科学技术史》的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4.
李约瑟的"辩证唯物主义渊源于中国"的观点曾在我国引起很大的反响.从《现代中国的古代传统》最后文本看,李约瑟并没有明确讲"辩证唯物主义渊源于中国"的话,但从内容上看,他确实有辩证唯物主义渊源于中国的思想.他的这一思想的形成缘于他对欧洲哲学、中国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缺乏全面深入的了解.我们不应从"辩证唯物主义渊源于中国"的论断中推出"马克思主义哲学包含了中国哲学智慧"的结论.用中国哲学智慧来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中国马克思主义者的职责和使命.  相似文献   

15.
中国专利局的一份统计称,中国人口占全世界人口的近四分之一,中国每年申请的专利总量却仅占世界专利总量的千分之一;英国学者李约瑟博士在研究世界科技发展史后指出,当今世界的科技发明与科学发现有一半以上源自于中国,而近代人类一百项重大发明(包括蒸  相似文献   

16.
学习资料     
学习资料二、菱形算球是中国人发明的珠算是祖国的优秀文化遗产之一。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博士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一书中,尊称珠算是中国的第五大发明。在财经类学校和小学珠算课教学中.常听道:“目前在国内使用的算盘,有圆形算珠和菱形算珠,圆形算珠是中国式算盘,...  相似文献   

17.
著名的中国科技史专家,英国学者李约瑟博士曾说过:“中国如果没有道家,就象大树没有根一样。”单就人生哲学方面而言,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也数道家尤其是庄子学说的自由度最广、民主性最强,自然无为和不干涉主义的超越意识,千百年来构成了反抗封建专制政体和僵固思维模式的一股活水源头。  相似文献   

18.
李约瑟难题是困扰中国学界很多年的一个难题,从李约瑟提出至今,人们试图从各个方面来解答它。李约瑟难题对于中国的意义甚大,甚至有人认为其意义不亚于"哥德巴赫猜想"。就李约瑟提出的问题,从中国的传统文化、制度以及地理等方面给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9.
英国学者李约瑟博士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称东亚文明实际上是“竹子的文明”。竹,因其坚韧常青、虚心有节、凌霜傲雪等自然禀性,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成了君子人格的象征。在古典诗文中,竹有许多具有人格象征意义的雅号。(1)龙孙:本指帝王后裔。因古传竹可化龙,如梁元帝《赋得  相似文献   

20.
“为什么近代科学只在欧洲,而没有在中国文明(或印度文明)中产生产“为什么在公元前一世纪到公元十五世纪期间,在应用人类的自然知识于人类的实际需要方面,中国文明远比西方更有成效得多?mp这就是震惊世界的李约瑟难题。当李约瑟博士通过七大卷忡国科学技术史》(See),在近半个世纪里日益丰宜地向全世界展示中国古代科技的辉煌成就时,这个问题的神秘轻力便愈益增强,从而吸引了众多国内外志士为之“上下而求索”。早在新文化运动时期(1915-1924年),国人对“德”、“赛”二先生的呼唤便已暗含了对此问题的焦虑和探求;抗战胜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