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中秋家事     
在城里买了房子之后,我就把住在乡下的母亲接了过来。没想到母亲并不开心,常常抱怨说,在城里住没有一点儿人情味,根本不如乡下,上下电梯也没个人说句话,住对门的也不经常串串门……我总是耐心地劝她慢慢适应,并交代千万不要和陌生人打招呼,不要轻易和住户们打交道,在城里都是关起房门过自己的日子,你要总是和人没话找话说,人家也许会说你别有用心的。母亲的眼神里写着对这种生活的失望,在乡下,人缘特好的母亲生性喜欢热闹,最喜欢  相似文献   

2.
送拖鞋     
去年秋天,我把母亲接到城里来。才住了一晚,母亲就两眼浮肿,病恹恹的。我担心母亲生病了,想送她去医院。但母亲揉着额头说:"不碍事,只是昨晚没睡好,头疼眼胀而已。"  相似文献   

3.
正弟打来电话,说母亲天天闹着去停车点。这些年,母亲的记忆力衰退得厉害,而且常出现幻觉,所以才闹着去停车点接我。我原本打算把母亲接来和我一起住,省得她天天牵肠挂肚。但弟说,我得上班,母亲万一跑出去了怎么办?住在老家,乡里乡亲的都认识,可以帮忙照应着。我一想也是,便依了弟。心想,以后勤往老家跑着点儿就是了。一天,刚要上床歇息,弟打来  相似文献   

4.
鲍海英 《老年教育》2014,(11):30-30
<正>母亲是农村妇女,没有念过书,识不了几个字,五十岁之前,她甚至不知道城市是什么样子。我有了儿子后,就央求母亲到城里来,理由只有一个:帮我带孩子。城里满眼都是高楼、汽车和纵横交叉的马路,这对母亲来说,是一种痛苦。她说,城里人住的房子像火柴盒,关起门来朝天过,太憋闷。我知  相似文献   

5.
我奶奶是一位普普通通的家庭妇女,今年已经63岁了。每到深秋时,她那鬓发花白的头上戴着一顶棕色的毛线帽子。她很爱干净,家里被她收拾得一尘不染。但是我发现她很少看电视,即使偶尔看一下也是什么京戏、黄梅戏、越剧等一些戏剧片。我想:那么多好看的电视剧她都不喜欢看,偏偏看那些我最不爱看的戏剧,是不是人老了都是这样的呢?有一天,我禁不住问:“奶奶,是不是人老了就不喜欢看电视了?”奶奶伤心地对我说:“不是哟,小时候我家里穷,没钱读书。电视上的字没一个认得的,电视里的话又听不懂,看也没味道。”我听了同情地说:“奶奶,不用难过,我现在…  相似文献   

6.
一直以来,我并不喜欢父亲,不管他如何迁就我,而我,总要在心底生出一种厌恶。 父亲和母亲不和,他们一直分居。父亲热爱他的土地,始终固执地留在山中。而母亲却嫌父亲没志向,她也受不了大山里的艰苦,便带着我,来到城里,过起了她向往的生活。  相似文献   

7.
听说我已经康复出院,母亲风尘仆仆地从老家赶来了。说是来看我,可母亲只是匆匆地瞥了我几眼,说我的脸色比在医院时好多了,随后便径直走过去抱起了我的儿子。在我的印象中,母亲对待我们几个儿女好像从来就没有过太多的热情,从没像抱起他的孙子那样爱不释手地抱过我们。我也曾经多次地嗔怪于母亲不喜欢我们,嗔怪于她给予孙子的热情远远多于她亲生的儿子。对于这些,母亲总是淡淡地一笑,说她就是喜欢孙子,还指望着孙子养老呢。  相似文献   

8.
我把母亲接到城里住 ,她的一亩三分责任田就租给同村的张六叔耕种 ,田租是每年 30 0斤大米。开始 ,张六叔把上好的大米送进城来 ,煮出的饭又软又香。母亲说 ,张六叔心眼儿好 ,做什么事都不会亏待人。可是两年后 ,张六叔送来的米就不好了 ,煮出的饭粗糙无味 ,难以下咽。我不想吃这种饭 ,叫母亲也不要吃 ,但母亲照吃不误 ,她说吃老六送来的米 ,就想起乡下的田。张六叔又一次送米来时 ,母亲抓起一把米 ,看了看问 :“老六 ,我租给你的田专出这种糙米 ?”张六叔不好意思地说 :“这种米是在城里便宜买的。现在种田不容易。”母亲说 :“我知道种田…  相似文献   

9.
原作杨汉光赏析雅敏我把母亲接到城里住,她的一亩三分责任田就租给同村的张六叔耕种,田租是每年300斤大米。开始,张六叔把上好的大米送进城来,煮出的饭又软又香。母亲说,张六叔心眼儿好,做什么事都不会亏待人。可是两年后,张六叔送来的米就不好了,煮出的饭粗糙无味,难以下咽。我不想吃这种饭,叫母亲也不要吃,但母亲照吃不误。她说吃老六送来的米,就想起乡下的田。张六叔又一次送米来时,母亲抓起一把米,看了看问:“老六,我租给你的田专出这种糙米?”张六叔不好意思地说:“这种米是在城里便宜买的。现在种田不容易。”母亲说:“我知道种田难。…  相似文献   

10.
一天午饭后,我给该服药的孩子吃完了药,发现可可正用充满渴望的眼神望着我,好像要说什么。我蹲下来问她:“可可,你有什么事吗?”“老师……我也带药来了。”她小声地说。我关切地问:“是嘛,你哪里不舒服?”她不做声,随手掏出一袋药给我,我一看,这哪里是什么药,分明是一袋鱼食。从她那怯怯的眼神中,我觉得事情可能不那么简单,便没有追问,只是摸摸她的头,微笑着说:“这不是药,是鱼食,不能吃,老师先替你保管,让妈妈重新给你送药,好吗?”可可这才点点头走进午睡室。随后,我给她妈妈打了电话,原来,可可对妈妈说,老师喜欢带药的孩子,要求妈妈给她…  相似文献   

11.
母亲坐在黄昏的阳台上,母亲的身影淹在一层夕照的金粉里,母亲在给我折叠晾干的衣裳。她是来我这里看病的,看手。她那双操劳一生的手,因患风湿性关节炎,现已严重变形。我站在她身后看她,我听到她间或地叹一口气。母亲在叹什么呢?我不得而知。待她发现我在她身后,她的脸上,立即现出谦卑的笑,梅啊,我有没有耽搁你做事?自从来城里,母亲一直表现得惶恐不安,她觉得她是给我添麻烦了。处处小心着,生怕碰坏什么似的,对我家里的一切,她都存了敬意,轻拿轻放,能不碰的,尽量不碰。我屡次跟她说,没关系的,这是你女儿家,你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母亲只是笑笑。那日,母亲帮我收拾房间,无意中碰翻一只水晶花瓶。我回家,母亲正守着一堆碎片独自垂泪,她自责地说,我老得不中用了,连打扫一下房间的事都做不好。我突然想起多年前,我还是个小小女孩时,打碎家里唯一值钱的东西——一只暖水瓶,我并不知害怕,告诉母亲,是风吹倒的。母亲把我上上下下检查了一遍,看我伤了没有,而后揪我的鼻子,说,还哄妈妈,哪里是如果可以这样爱你  相似文献   

12.
我开始慢慢懂得了她的良苦用心,知道了她其实一直都很爱我,且爱得那么深,那么浓,那么多,只是爱得与众不同。那曾经让我厌恶的不字其实尽是充满爱意,只是母亲不愿说,因为她怕我被宠坏了,以后不能独自面对生活的困难。  相似文献   

13.
一某个光线明亮的午后,我蹲在墙角,看一群蚂蚁沿着墙角缓慢地爬行。六月下旬,太阳毒得不行。我额头上早已有汗密密地渗出,双腿也因蹲得太久,有些发麻了。但我却始终保持着那个姿势,直到母亲找到我。那是我第一次出走,那年的我才六岁。父亲在外地工作,家里只有我和母亲。隔院住的是我祖父祖母。母亲每每从祖母那里受了气,也不会说与我听。她是坚毅的人,不轻易把苦处说给别人。只是夜里我从梦中惊醒时,偶而会听到她  相似文献   

14.
上个星期五,我接到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母亲的电话。她语气紧张,声音颤抖,“我儿子迷恋上了一个女明星,搜集她所有的碟片也就罢了,可是看碟片时,他竟会有出格动作。我该怎么办呢?”我问:“是什么碟片呢?”我担心孩子看的是A片或者干脆就是黄碟。但是那位母亲似乎根本没听见我问什么,只顾沉浸在自己的焦虑当中,“那怎么办啊?那怎么办啊?”我心想:让一个母亲慌张成这个样子,肯定不是小事情。看她在电话里也说不清事情的前因后果,我说:“这样吧,明天请您来心理咨询室面谈吧。”这位母亲听了,马上说:“好,好,明天我请假去。”我笑着说:“明天是…  相似文献   

15.
默读母亲     
走过这么多年的风雨历程,到今天驻足回首时,才蓦然发现我们在苦苦跋涉,患得患失的旅途中,虽然得到了许多,却也失去了许多,忽略了许多。 有文人说,母亲是一本书,但对我(或大多数人)来说,母亲只是一部存放在尘封的橱窗里的藏书。十多年未曾动过,留在我记忆中的只是一个书影而已。而今抽出书来,翻页阅读,才发现母亲这本书竟是那么深奥,那么广博,这使我不敢怠慢,而只能像膜拜者那样用心地、虔诚地细细默读她。 书的第一页是从我还在襁褓时开始的。我的呱呱降生,给母亲终得贵子的喜悦,但也加重了母亲的负担。幼时的大多事都已…  相似文献   

16.
幼稚     
人们都说我幼稚,我觉得很奇怪。我这么大的人还会幼稚?可他们偏要这么说。同桌最瞧不起我。她对别人有意见,找我诉苦:“哎,你说她怎么可以这样!把我的秘密到处说。我又没招她惹她,干嘛总是针对我?莫名其妙。你以后别跟这种人玩。”我好心好意劝解:“她也不是存心这样,肯定是不小心说出去的。不要把她想得那么坏  相似文献   

17.
“什么?换新老师?”我惊讶不已。“没错!听说也是个女老师,初三下来的,可能讲得不错吧。”同桌道。怎么会这样?天知道我有多喜欢原来的数学老师。这一天我都闷闷不乐,心里酸酸的。回家后,妈妈看出我有些不对劲儿,便问我原因,我把事情来龙去脉讲给她听。妈妈显然也很吃惊,但她立即露出微笑,对我说:“天下无不散的宴席,换就换吧。”我心里暗暗疑惑她的无情无意,心想:你没和她相处过一年,一起走过军训,又一起走过初一生活的日日夜夜,你怎么会体会到我的心情?她却已把一块我最爱吃的熏肉夹到我碗里,示意我吃饭。怀着对老师的思念和对母亲的疑惑,…  相似文献   

18.
暗恋别人,对于正处在花季雨季的青少年来说,是很普遍的现象。一个名叫“天天”的女生,她第一次给我写信,说快要考试了,自己什么也不会,又学不进去,心里着急。又说,自己这个年龄想的很多,思想很复杂等等。过了几天,她又来了第二封信。这次信中说,她心里喜欢一个男生,但那个男生不知道,她只是单相思。心里总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感觉,总幻想着一些什么,弄得自己整天没心思学习,上课也听不进去,真担心学习成绩下降。同时她很自责,为此又心烦。总之,现在苦恼得很,问我该怎么办?我给这位“天天”回了一封信。在信中,我首先对她…  相似文献   

19.
真星话     
张立轶  裴靖 《音乐世界》2007,(19):42-43
人生的奥妙,在于难以掌握,也难以预测!有谁能参透生命呢?我真的不知道。开心不开心?喜欢不喜欢?又或者顺意不顺意?有时候,忍不住对着镜子问自己做错了什么?为什么上天总是给我那么多考验。当然,我说的不只是工作上的考验,而是人在生命旅途上的各种、各样。我一直以为自己是传统的潮州大男人,一边肩膀能背一个家,一边就能顶起一片天。到现在我还是这么想,也许这只是我的单向思想,但这理念可是我的精神支柱。也许我受父亲影响真的太深。我父亲开了三十多年公车,从小到现在,没听过他埋怨。甚至,也没  相似文献   

20.
一天,班上一位品学兼优的女孩子来问我:“老师,你喜欢周杰伦的歌吗?”“就是那位唱歌吐音不清,打扮得像问题少年的歌手吗?我不喜欢。”我当场就说。看她眼中流露出失望的眼神,我于心不忍,就说,“他有什么好听的歌,你推荐推荐。”她于是推荐了《东风破》。第二天,我便下载了这首歌和歌词,没想到,这首歌的歌词果然写得很有韵味,不似一般流行歌曲的粗制滥造。全词如下:一盏离愁孤单伫立在窗口我在门后假装你人还没走旧地如重游月圆更寂寞夜半清醒的烛火不忍苛责我一壶漂泊浪迹天涯入喉你走之后酒暖回忆思念瘦水向东流时间怎么偷花开就一次成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