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X男""X女"构成的新词语,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大量涌现.相对于已经成为基本词汇的词语,这些新词语在语义和构词上都呈现出同中有变、日趋多元的特点.在语言的流通使用中,这些新词语既有相伴相生性,又能不断升级引发更多的新词语.  相似文献   

2.
应用文语言的文化透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切文化都包含在语言之中并借助语言来表达,语言全面地储存着文化的整体信息。应用文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其语言有着深广的文化内涵。应用文语言的实用性特征及规范化的要求,促进了社会有序而和谐的发展并折射出时代文化精神。应用文语言词汇发展的与时俱进和具有时代特色的新词语的广泛使用,从文化层面显示出科学技术的进步。  相似文献   

3.
新词语是社会现实的实时反映,国家语委每年发布的新词语不仅记录了当年语言生活的百态,也可以看出新词语发展变化的最新特质。《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2016)》发布了2015年的媒体新词语,共计469条新词语,从造词法方面来看,新词语呈现出了与以往不同的最新特征,如数学符号的引入、拼音形式和声音的有机结合等,对于汉语造词法来说是一种进步与发展。  相似文献   

4.
语言是人们表情达意、进行社会交际的重要工具。随着社会的发展与历史的进步,语言也在不断地变化与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新词语的大量涌入,新的语法现象的产生,使汉语言更加精炼优美,生动活泼,呈现出崭新的面貌。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语言与社会共变论为理论基础,并结合社会评价论等相关学科的理论,深入探讨新词语产生、发展 和规范等问题.本文认为,社会的发展对新词语的产生有着重要影响,社会文化影响着新词语的盛衰,人际关系影响着新词语的变迁,媒体传播影响着新词语的扩散.对新词语的发展,本文认为,随着社会生活的进一步多元化,新词语还将继续以较快的速度增加;中国加入WTO以后,外来词语会进一步增多,字母词语现象不但不会消失,反而会进一步融入现代汉语词汇系统中.对新词语的规范,本文认为,首先应该运用社会评价论的观点去看待新词语的有关问题;其次,规范和评价新词语,也要考虑语言自身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新词语和新概念已大量涌现并充斥于现代各种媒体,渗透到我们的社会、文化和语言生活中。人们对此褒贬不一,但主流语言学者却能积极、客观、冷静地对待,认为新语汇乃语言充满活力之体现;应大力倡导语言生活新和谐;少点清规戒律,多点语言样板;并呼唤科学、动态的语言研究,以期正确地引领人们的语言生活。  相似文献   

7.
吴昌 《现代语文》2013,(4):114-117,161
语言中的词汇与社会联系最为紧密,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近代上海开埠、西洋货物涌入、经济变动、语言碰撞、文化冲击等社会环境因素的变动,使新词语不断出现和变化,与此同时,生活方式和生活观念的变化也在词汇中留下了痕迹。通过对这些新词语的分析,能够建构出近代上海社会生活的镜像,进而折射出社会变迁的历史轨迹,可以为了解近代城市生活提供一个窗口。  相似文献   

8.
语言产生于社会 ,同时反映社会生活。美国移民所组成的多元文化 ,是美国语言变化的主要原因。这种语言也体观着特定的社会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9.
随着时代的更替发展,语言也随即不断变化,体现为新词语的不断涌现,而今新词语主要有以下特点:一、新词的不断产生;二、新词中出现词群现象;三、词义出现变化等。就此特点,使我们了解到语言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10.
杜娟 《语文天地》2011,(23):35-36
近年来,教育部、国家语委向社会公布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时,都公布年度新词语,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那么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我们如何正确对待新词语,本文拟从三个方面进行阐述。一、中学语文教学实施新词语教学的必要性1.新词语反映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新词语是适应社会发展需要而产生的,表  相似文献   

11.
语言与社会是紧密相关的。晚清至民国期间社会的剧烈变革推动着中国由传统文明走向近代文明,民众的娱乐文化生活及生活观念也由此出现了新的变化,并通过新词语的形式表现出来。通过对这些新词语的分析,能够管窥近代娱乐文化生活,从一个侧面反映社会变迁。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新词语大量产生。尽管语言学界对新词语的研究如火如荼,然而对外汉语教学界对新词语的研究表现得相对冷淡。本文从大纲制定、教材编写等方面,探讨了对外汉语教学中新词语教学的现状及新词语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3.
新词语是语言生活的重要内容,是社会进展的重要记录。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等机构依据主流媒体约10亿字的语料,在机器自动提取的基础上经人工审定,选出2008年新词语550条,而最后《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2008)》向社会公布当年的新词语仅有359词,本文分析落选的词语来探讨它们落选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词语是社会变化的晴雨表,是语言中的新鲜血液,及时敏感地捕捉这些新词语并在语言课教学中加以分析和运用,就能使语言教学具有鲜明时代性和旺盛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5.
新词语是语言生活的重要内容,是社会进展的重要记录。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等机构依据主流媒体约10亿字的语料,在机器自动提取的基础上经人工审定,选出2008年新词语550条,而最后《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2008)》向社会公布当年的新词语仅有359词,本文分析落选的词语来探讨它们落选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网络新词的社会心理和语言特征——从“偷菜”谈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新词语是在网络语言这一全新的社会方言中产生的,具有独特的产生背景、特点、形式。本文从"偷菜"这一网络新词语开始谈起,分析了网络新词产生并流行的社会心理和语言特征。  相似文献   

17.
语言词汇是承载文化信息、反映人类社会生活的最明显的标志,特定时期的新词语是这一时期人们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的集中反映.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产生了大量的新词语.  相似文献   

18.
信息化时代高速发展,社会生活日益丰富,众多新词语应运而生,互联网新词语增长尤为显著。基于认知语言学框架下的原型范畴理论,对新词语"云XX"进行分析,发现该词语具有范畴边界模糊性、范畴内成员地位差异性的特点,并从语言的认知性和社会性两个方面分析其语言动因。通过语言发展揭示个人认知方式和当今社会变化,具有认知社会语言学意义。  相似文献   

19.
粟应人 《怀化学院学报》2006,25(11):129-132
现代新词语源于现代文化变迁,同时又像一面镜子,反映文化变迁,而且具有很强的时代特征。其产生与当代社会生活的变化、科学技术的发展、中外文化的交流厦某些文化的流行等有密切的关系。新词语不仅反映流行文化的客观存在及文化走向,而且丰富了汉语词汇量和语法结构的变化,也促进了语言的发展。不可否认,部分新词语尚待规范,一些新词语也会时现代社会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20.
新词语产生方式的心理依据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词语在某种意义上代表社会生活当中最为积极活跃的因素.社会越进步,经济越发展,生活当中方方面面的变化越大,新词语的产生也就越频繁.透过新词语这面镜子,可以对当代社会的普遍心态,甚至对一个民族的民族特点有初步的了解.近年来新词语的大量出现也让人们把关注的眼光投入到心理学层面上,试图从心理学角度来分析新词语产生的方式和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